第11章
“姐姐,難道我還能捏造不成?他二人可是不止在我仙居殿外招搖。”鄭貴妃的笑還是很嬌媚,言談間就能置人與死地的她還是沒想過寬厚的待人,年紀的增長看來并沒能讓她大度起來,反倒是更加的喜歡落井下石,難道是這寂寞宮殿讓她心裏住進了惡鬼,以至于如此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便記恨當時的小孩子。
“将她二人帶到仙居殿。”皇後的眼中不止是憤怒,還有一種對樂媺不争氣的失望,樂媺漸漸寒涼的心中滑過一絲暖意,國母對自己存有過期望,那就是說她曾經就在勝利的邊緣,她并沒有落在人後。
“請聖上和齊國公過來。”皇後沉聲吩咐一旁的宮人速去,她對着這棘手的桃色新聞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按着舊例杖責估摸着要出人命的,況這兩個當事人之一是剛晉封過的公主,另一個又是朝中重臣之子,還是別莽撞處罰了,萬一西項王改了主意,還想要這位公主做大王子的王妃呢?一切都是未知數,就看那小王子在父王面前如何說了,到底也是他大嫂,他也有左右此事的力量。
“把殿門關了。”匆忙進殿的隆順帝一臉的冰霜,身後的齊國公司空湛則是一臉的痛心疾首。
“聖上沒看見,可不知剛才那一出兒有多精彩呢?”得意的鄭貴妃也不看看司空煜的爹就在那兒,倒是一旁的如嫔機靈的想息事寧人,讓她別再添油加醋,可看着她那瞪過來的眼神還是怏怏的作罷。
隆順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兩人半日不曾言語,西項王方才便開口詢問這端敬公主的品行,想是聽聞了些閑言閑語,就不知這位中郎将之女到底家教如何,看着可不象是會搔首弄姿的,但也說不準,要不然怎麽西項的小王子将她入了眼,非要她做嫂嫂,眼下這麽個情形不能大張旗鼓的治她個□宮廷的罪名,還是要從輕發落,免得節外生枝,讓西項族人以為鳳唐有意愚弄、心生嫌隙,倒白費了之前所做的工夫了。
“今日之事不許聲張,只說她身染惡疾,突然發作,治不治得好還未知。”隆順帝低沉緩慢的聲音讓樂媺如身墜寒潭,一日之中,她體會到了飛上天,又體會到了摔下地的感覺。
“聖上聽臣女一言,今日之事與臣女無幹。”即使是徒勞樂媺也要說個明白。
“是臣一意孤行想要求娶于她,請聖上責罰。”司空煜此時想要一人做事一人當,但他沒有如願以償,隆順帝沒有可能在這時候成全他的一已私欲,畢竟國體為重。
“你們男未婚女未嫁,本來成人之美也無不可,但今日不行。”隆順帝對着司空煜冷酷的說道,他可是真心喜歡這聰明過人的堂侄,但沒想到他也有糊塗的時候,就為個女人讨一頓責罰這這并不象是他能做出來的,圓滑處事本是他的一大特長。
“喚樂染進宮,今晚允她父女見上一面,明早将她送去太安觀,此後再不準家人探視。”隆順帝的話音剛落,樂媺已經跌坐到了地上,最壞的結果終于來到,她不止是自己沒了臉,爹的臉也被丢盡了。
“聖上開恩,臣願替她受罰,只求聖上對她從輕發落。”司空煜心疼的想将罪過一力承擔,但世上大部分人對這敗露的男女奸情一向是雙重标準,男的風流那就是多情,女的若是多情那就是□,就說平常吧,有權有勢的老男人娶了妙齡少女好象很正常,晚年要找個紅袖添香的麽,沒多少人會說閑話,可若是上了年紀的女人找了個小面首,那便是恬不知恥,兩人會被唾沫星子淹死的,那男人都會被說成是小白臉,只能讓女人養。此時的隆順帝也沒能免俗,他心中已然判定樂媺舉止不端,有勾三搭四之嫌,這樣的女人當然要讓她長時間的修身養性方能悔悟。
“朕倒是想着嚴懲呢,但又不能聲張,只能暫且如此。”背靠坐椅的隆順帝,單手撫上額頭,有些疲憊,再度開口時,卻是向着司空湛。
“他這荒唐也不是一兩日了,年少輕狂難免犯錯,聯明白,只是不該今日生事,齊國公帶他回府管教吧。”
衆人都在心中掂量這隆順帝也太偏袒司空煜了,其實這不過是給個空頭人情而已,他心裏想的是,‘我才不費那個心思去懲治你呢,你老子絕饒不了你,別看他平日裏對你總是吹胡子瞪眼的時候多,可那還不是愛之深責之切,朕也是當爹的,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臣遵旨。”司空湛連忙謝恩,心中卻在埋怨隆順帝,他可真是會做人,一個罰字不說,落得個寬厚的好名兒,明擺着是讓自己動手懲治這不肖子。
Advertisement
“随你爹回府吧,今日到此為止。”隆順帝眼看着司空煜不肯站起,跪在地上是還想要讨情,只能板起冷臉威嚴的斷了他的枉想,一旁的司空湛生拉硬扯的将兒子帶出了殿門。
“将她也帶下去吧。”皇後吩咐宮人上前将樂媺帶下去,等過了今晚就送她出宮。
樂媺腦中一片空白,已經不在意周遭如何,任着兩個宮人連拖帶架的将她帶往寒翠殿,那裏的秋意好象更肅殺些,殿門關上的剎那她禁不住身子一顫。
“将鄭貴妃降為寧妃,禁足一月。”隆順帝的出乎殿中所有人的意料,皇後雖料到他不喜鄭貴妃方才的張狂,也還是覺得罰的有些重了。
“臣妾做錯何事?”鄭貴妃沒想到自己還有這麽一劫,不就是看個笑話麽?
“今日之事你知曉後就該息事寧人,不該四處宣揚,唯恐外人不知,你想讓我鳳唐的臉面丢盡不成?”隆順帝平日對這鄭貴妃還是恩澤厚重的,只因她慣會奉迎,雖知她有些小性子重些,卻也只當做是女人的撒嬌争寵而已,可真沒想到她會遇事不分輕重,全不識大體。
“臣妾知錯,求聖上開恩。”鄭貴妃沒想到自己的小心眼兒會惹這麽大的禍,早知道就不為這芝麻綠豆點大的事兒找不自在了。
隆順帝沒對她的可憐相生出同情心,主要是做為一國之主最看重的只能是江山社稷,凡對此不盡心不得力的人均不會得好果子,一個宮妃更不會例外,再得寵也只是幾年的光景,以後還會有知情識趣的進來,被人取代是早晚的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小白幫我找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