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過年

過年之前,陶醉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織圍巾了。毛線顏色是灰色的,是陶醉堅持要買的,因為常醒的圍巾是藍灰色的。孫蘭心試圖說服她買白色的,說電視劇裏的男主角都系白色的圍巾,既浪漫又潇灑。陶醉覺得白色不耐髒,沒聽她的。她的動作不快,一直到過年,圍巾還差了一點沒織完。

按照慣例,每年陶醉全家都會回鄉下爺爺家過年。爺爺奶奶很傳統,每年都要求幾個兒子回家團圓,家裏要熱熱鬧鬧的。真實原因是陶家是本村的外來戶,有點勢單力薄,早年沒少受過左鄰右舍的排擠欺負,如今陶家算得上是人丁興旺,所以要叫齊所有的兒孫回來彰顯一下陶家的實力。

過年那天一早,陶醉一家四口就回了老家。陶家人重男輕女思想一脈相承,而且對人丁興旺有着非同一般的執念,大伯和小叔家都是兩男一女,哪怕是頭胎生了兒子,後面還要追生,陶醉家的人口是最少的,盡管他們家也超生了。陶醉家條件是最好的,父母都是工人,但由于她家只有兩個女兒,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并不怎麽看得起他們,這一點陶長明夫婦始終都有怨氣。

中國人過年,親朋好友見了面,聊得最多的還是房子、票子和孩子,陶家人也一樣。中午吃飯的時候,大人們開始顯擺孩子的成績,小叔說了一句:“陶醉上初三了,明年上半年要畢業了吧。打算考幾中啊?”

陶醉還沒開口,陶長明就說了:“她不讀高中,明年考體校,三年後就畢業了,我負擔就輕了。”

陶醉一聽就急了:“爸,我不考體校!”她以為父親已經默許她考高中了,沒想到還是不行。

陶長明瞪着她:“小孩家懂什麽!不考體校考什麽?你還想讀高中考大學?你就算考上高中,你這成績能考得上大學嗎?我告訴你,沒考上大學,高中生還不如中專生呢!中專還能分配工作,高中生就只能出去打工。”

其實他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從投資風險角度分析,考體校風險低收益穩定。然而陶醉已經打定主意要考高中了,并且一直在為此努力,她不想聽從家裏的安排,這是她第一次為自己争取人生重大抉擇:“我不讀體校,我就要考高中。”

陶長明沒想到陶醉會當着這麽多親戚的面違抗自己,惱羞成怒地說:“你考上高中我也不送你讀!”

陶醉的手攥成了拳頭,大聲說:“憑什麽!你說話不算話,你之前說了,只要我考得上,不管是什麽你都送我讀的。現在憑什麽不讓我讀!”因為要生兒子了,所以改主意了嗎?陶醉越想越生氣。

“小畜生!你還長脾氣了!你一個丫頭,老子願意花錢送你上學已經夠仁至義盡了,讓你讀什麽就讀什麽,你還挑三揀四的,不想讀就給我滾!”陶長明将筷子在桌上一拍,開始拿出家長權威壓她。

陶醉的眼淚唰地流了出來,她站了起來,往後退了一步,伯娘嬸嬸連忙起身攔住安慰她。

劉巧鳳連忙勸阻丈夫:“長明,今天能不說這個嗎?大過年的!”

父母的話戳痛了陶醉的神經,她想起他們過完年就要抛下自己和妹妹走,擡起手背擦了一把眼淚,沖着陶長明嚷:“因為你要生兒子了,我是女兒就得靠邊站了是不是?那你為什麽要生我?嫌我是多餘你當初怎麽不把我掐死?”

陶醉平時從不頂嘴,陶長明聽見這話一下子暴怒起來:“我今天就打死你!”他猛地起身,擡手就給了陶醉一記耳刮子。這記響亮的耳光打得陶醉眼冒金星,她耳朵都嗡嗡作響,并且有片刻的失聰,過了好一會兒才恢複正常。小叔和堂哥已經将陶長明抱住了,大家勸的勸,安慰陶醉的安慰陶醉。陶醉只覺得左臉如着了火,她沒像大家預料之中的嚎啕大哭,而是異常冷靜地瞪着陶長明,然後退了一步,推開扶着自己的手,轉身就往外跑。

陶長明在後面大聲說:“畜生,你今天敢出這個門,就永遠不要回來了!”

Advertisement

劉巧鳳急忙叫:“醉醉!”

陶醉沒有回頭,一路往外跑去,堂哥堂弟和陶然都追了出來:“陶醉(姐姐)!”

陶醉沒有停留,她的長跑優勢此刻發揮了出來,一直跑一直跑,直到後面再也沒有呼喚她的聲音,她才停下來,大口大口喘息着。一個老奶奶提着一籃蘿蔔白菜從地裏回來,看見她,打招呼說:“小妹兒回來過年呀?”

原本還沒失控的陶醉聽見這句話,眼淚如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而出,別人都在過年團圓,她呢,大過年的還挨她爸的耳刮子。陶醉沒有回答老奶奶的話,轉身朝村外走去。

走走跑跑了一段,堂哥陶勇和堂姐陶林騎着車追上來了,陶勇氣喘籲籲地說:“陶醉,你怎麽跑這麽快?我都追不上。”

陶林說:“陶醉,你別生氣了,跟我回去吧,你爸就是在氣頭上,等他氣消了就好了。大過年的,你要去哪兒啊?”

陶醉擦掉了臉上的淚水,頭也不回地說:“我回家。”

“回哪兒去?你自己家?你爸媽都在這裏過年,你一個人回家怎麽辦?”陶林伸手去拉她,“別鬧,跟姐姐回去吧。”

陶醉抽回自己的胳膊,吸吸鼻子:“我不回去。你們回去吧,我知道怎麽辦。”

陶勇說:“別鬧了。你家那麽遠,今天過年,這個點也沒車了,你怎麽回去?總不能走路回去吧。”

陶醉倔強地說:“沒車我就跑回去。”

陶林勸她:“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不安全的,聽姐姐的話,跟我回去,今天就在我家住,不跟你爸見面,好不好?”

陶醉紅着眼對陶林說:“姐,你的車借我吧,回頭讓大伯來我家騎車。我現在就想一個人待會兒,不想見到他們。求你了,姐姐。”她此刻特別想逃離父母,不想見到他們,尤其是陶長明。

陶林看着陶醉左臉上五個清晰的指印,半邊臉都腫了,二叔下手真夠狠的,大過年的還這麽打孩子,陶醉都這麽大了:“你真的不想回去?那家裏有吃的嗎?”

“有。”陶醉點頭,他們一家年三十和初一都在爺爺家過,初二會去外婆家拜年,然後再回自己家,也要在家裏招待親戚的,所以買了不少年貨。

陶林将手伸進口袋裏,摸出一把錢來,拿出一張黃色的五十元鈔票:“這錢你拿去買吃的,別餓着肚子了。”

“我不要。”陶醉連忙拒絕。

陶林說:“拿着,就當是姐姐給你的過年紅包。”

“那我更不能要了。”他們是平輩,就算堂姐結婚了,給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發紅包,最多不過是五塊十塊錢。

陶林将錢塞到陶醉手裏,說:“拿着吧。你不願意跟我們回去,大過年的,姐總不能讓你餓肚子吧。”

“那就算我借的,謝謝姐姐。”陶醉鼻子止不住發酸。

陶林的心裏也不是滋味,她說:“我們家的女孩都是這個命,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別跟姐姐一樣老早就辍學。”她是讀到初二家裏就不再送她上學,理由是她成績不算好,還不如省下錢給兩個弟弟上學。

陶醉點點頭:“我知道。我走了,哥,姐,再見!”

“路上小心。”陶林和陶勇叮囑她。

陶醉騎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騎出好一段,腦子終于能夠正常思維了,她有點驚訝自己的行為,居然這麽沖動,說走就走了,以前她是不可能會有這種決心和勇氣的,但她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十幾公裏的路,陶醉騎了将近兩個小時,到城裏的時候,背上已經起了毛毛汗,實在是上坡路太多了點。她抓緊時間去市場買菜,一個人過年,也是要吃飯的,這是她在路上就計劃好了的。市場已經沒幾家賣菜的了,攤販們都趕着回家過年了,陶醉只好盡量買了些會做的。

回到廠裏,從挂着“歡度春節”大紅燈籠的前門進去,廠區裏靜悄悄的,因為都放假停工了。到了宿舍區,才逐漸熱鬧起來,有很多小孩在小區的空地上放鞭炮,爆炸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着炖肉炸肉的香味,勾得陶醉肚子咕咕作響,她覺得有點餓了。

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夜飯,只有她形單影只的,想想也是夠可憐的,如果她沒回來,今晚上也能吃上一頓現成的美味佳肴,不過想起父親那響亮的一耳刮子和不讓她讀高中的事,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恐怕還巴不得自己死呢。她偏不死,還要活得好好的。

想到這裏,陶醉又充滿了鬥志,回家之後,開始準備一個人的年夜飯。小城沒有禁鞭炮,吃年夜飯的時候,每家都在樓房前的空地上放鞭炮,這是一種儀式。天黑的時候,陶醉終于做好了飯菜,她也從家裏翻出了一挂鞭炮,跑到樓下去放,但是她膽子小,點了三次都沒點起來。

“給我吧,我幫你點。”有人說話了。

陶醉扭頭一看,穿着藍色棉衣的常醒站在花壇邊,她驚訝地扭頭看了一下樓上,夏叔叔家沒亮燈:“你沒去正軒外婆家過年嗎?”夏叔叔父母均已不在,每年過年都是去岳父家過年的,今年也不例外。

“去了,吃了飯就回來了。你不會跟你爸拿根煙啊,用火柴怎麽點,不怕炸到手?”常醒從陶醉手裏接過火柴盒,從口袋裏掏出一根煙點上。

陶醉說:“他不在家。”

常醒愣了一下,然後用熟練的動作吸了一口煙,拿着煙湊到鞭炮跟前:“退後一點。”說着就将鞭炮點燃了。

陶醉掩着耳朵等鞭炮噼裏啪啦響完。

最後一聲炸響落下,常醒問:“你爸過年怎麽都不在家?”

陶醉耷拉着腦袋:“他們回我爺爺奶奶家了,我一個人在家。”

常醒驚訝地扭頭看她的臉,燈光不太亮,但他還是看清了她臉上未消的紅腫:“跟家裏吵架了?”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求留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