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番外三
番外三徐慧
桃花盛開,春水盛漲的時候,徐慧所出的小公主滿月了。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公主,滿月宴自然要大辦。徐慧怎麽勸都勸不住,只得由着太宗跑前跑後,親自為女兒操持滿月禮。
先前小公主剛剛出生時,還有那些個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的人,說徐充容只生了個賠錢貨,等着看徐慧的笑話。
誰知沒過多久,她們就被事實狠狠地打了臉。陛下對小公主的寵愛,甚至比當年的魏王、太子更甚。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娃娃,就是吐個泡泡,都能讓陛下激動上好半天,恨不得跪着求她再吐一個。
徐慧本人更沒有因此失寵,反倒是榮寵更盛。才出了月子,她便被封為正一品賢妃,位列四妃,與後宮裏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兒平起平坐。
公主滿月那天,徐慧還沒有正式行冊封禮。不過宮人嘴甜,已經一口一個“賢妃娘娘”。徐慧不讓叫,太宗卻聽得高興,還厚賞了那些改口的宮人。
在這場太宗精心準備的滿月禮上,不僅後宮大大小小的妃嫔全都到場,前朝五品以上有頭有臉的官員都帶着家眷,親自到場祝賀。場面之隆重,堪比當年皇長孫誕生之時,甚至更甚。
小公主甫一登場,便萌化了所有人的心。這樣漂亮的孩子,他們還從未見過。小公主美到什麽地步呢?就連她的母妃徐慧,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生出這樣好看的女兒。
李二看着衆人羨慕的眼神,得意地挺起了胸膛。
好在他一直記得徐慧的囑托,滿月宴上雖然高興得快要飛起來了,也沒有喝得太多。晚上搖搖晃晃地回到清寧宮去,卻是在裝醉,借着酒勁兒捏徐慧的臉,像她小時候那樣。
徐慧輕輕打開他作亂的手,嬌嗔道:“陛下,徐慧不是小孩子了……”
她的目光流轉間,仿佛帶着一層淡淡的水光,比之當年青澀模樣,愈發的嬌軟誘人。太宗意亂情迷之下,不禁一把摟住徐慧,細細地吻她。
一夜荒唐之後,太宗餍足地将她摟在懷裏,不知怎的突然有幾分擔憂地道:“都說三十女人如狼,四十女人如虎,再過幾年朕要是滿足不了你了可怎麽辦啊?”
徐慧震驚于他竟然說出這麽不要臉的話來,忍不住往他身上一推,嗔怪道:“陛下說什麽呢?我本來也……”也沒什麽欲-望啊!都說了她信奉養生之道,一直都清心寡欲的。怎麽到了他口中,便好像個淫-娃蕩-婦一樣呢?
太宗一想也是,這才松了口氣道:“對哦,朕記得當年你還是處子時,就看些什麽房事養生秘籍,搞得朕有段時間都在懷疑,你是不是拿朕采補來着……”
徐慧輕輕瞪他一眼,“陛下又胡說了。”
李二勾唇一樂,将她緊緊摟在懷裏,轉移了話題,“過幾日你就要搬去錦樂宮了。在清寧宮住了這麽多年,還真是有些舍不得。”
徐慧也是一樣,清寧宮早已像她的第二個家了。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她當真不想搬走。只是別看小公主小小一個人,卻要占着一個大房間,才能讓人手忙腳亂地圍着她轉。還有乳娘的住處、侍女的住處,都需要地方。
“你放心,朕把清寧宮空着,不給別人住。”李二看着徐慧的神色說:“等哪天孩子哭鬧嫌煩,朕就把你帶回來,咱們兩個……”他低下聲音,在徐慧耳旁低語一番。只見徐慧紅了臉龐,人比花嬌。
徐慧從懷孕開始,就一直都沒有去甘露殿當值。出了月子後,她整日圍着小公主轉,更是沒有時間了。太宗習慣了有她在身邊,一個人處理政務,又是忙不過來,又是覺得無聊,只能強迫着自己專心。
其實宮裏頭年輕的小姑娘也不是沒有,只是他怕徐慧不舒服,一直都沒有叫旁人頂上她的位子。
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太宗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把權力轉交到太子手上。
如今的情形和他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不一樣。那時候他的老爹成為太上皇,乃是被迫之下的無奈之舉。可太宗不同,他是真的打算好好歇一歇了。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少年,他只知道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不想錯過,想要陪在嬌妻愛女身旁。
太子的耳根子雖然有些軟,但他生性仁厚,想來太宗退位之後,李治仍會善待父親。太宗也想着,趁着這個機會好好歷練一下太子。等到确認他能做好這個皇帝,太宗才能放心地閉眼。
太宗把這個想法和徐慧說了之後,徐慧也表示贊成。她是與陛下朝夕相處之人,自然清楚太宗的精力大不如前。這主要體現在他的眼睛上。以前兩人一起看書,都是差不多的時辰才放下。可現在不同了,太宗的眼睛不好,看上一會兒就頭暈眼花,也不知是不是先前服用金丹留下的後遺症。
太宗私下裏和幾位重臣商議之後,決定先将這個消息秘而不發,明年年初再改元。
定下退休日期的李二心情很是輕松,他已經開始暢想着未來逍遙自在的美好生活了。
小公主不滿于父親的出神,在李二懷中扭來扭去,賞了他一泡童女尿。
被尿了一身的李二像個傻子一樣,竟然哈哈大笑,低頭在她臉上狂親。
徐慧正在一旁和晉陽說話,看到這一幕立馬露出一副不能忍的表情。
晉陽也注意到了,忙把小妹妹抱走。徐慧拉着太宗去後面換衣服,看他心情很好的樣子,不由怪道:“被尿了一身,陛下倒是很開心啊?”
“那是,”太宗笑眯眯地說:“自家的女兒,朕怎麽看怎麽喜歡。”
徐慧真是拿他沒辦法,誰叫陛下将小公主寵上了天,簡直是愛女如命。不過這倒也好,省得她還要擔心陛下會輕視女兒,将來随便把她嫁了。想來小公主的婚事,陛下會比她還要關心。
誰知當她把這句話當成玩笑一樣說了之後,太宗竟然一副要哭的表情,“朕老了,恐怕見不到宓宓出嫁了。”
小公主還沒有滿周歲,沒有正式起名。太宗想了好些個名字都覺得不滿意,就聽徐慧的建議給女兒取了個小名,取珍寶之意。
“怎麽會呢。”徐慧柔聲安慰他,“等來年太子繼位,陛下便可以好好休息了。”
太宗沒有說話,只是握住她的手,好半天才道:“慧兒你放心……就算朕不在了,也會把你們母女安排得好好的。”
徐慧別過頭,沒有接話。
結果轉過頭徐慧就發現,陛下竟然是來真的。小公主還不滿周歲,他便開始為她物色好人家了。
按照太宗的說法,太顯赫的人家不行,容易招禍。太普通的也不行,配不上他的寶貝宓宓。最好的就是那種清貴世家,在朝為官的人數不多,可以穩穩妥妥地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在衆多十歲以下的世家子弟中間,太宗挑了七八個好苗子,吩咐下去讓他們家注意着點,把兒子給養好了,準備好迎接大唐最尊貴的小公主。可憐這些世家公子,在小公主出嫁之前都別想沾女人了。
徐慧哭笑不得,卻也只得由着他去。陛下心底的恐慌,似乎只能用這樣的方式發洩出來了。
她心裏又何嘗不怕呢。相伴數年,他于她如兄如父,是她在這深宮裏最親近的枕邊人。他若走了,想必她比誰都難過。
可徐慧知道,無論那一天何時到來,她都必須堅強面對。誰叫她現在不是孑然一身,而是小公主的母親呢。
孤兒寡母,是不好過,可若只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別看小公主現在得寵,以後的日子怎麽樣都不好說。
徐慧只能祈禱陛下長命百歲,分別的那一日,永遠都不要到來……
正式受封賢妃之後,徐慧帶着女兒搬到了錦樂宮中。相比于清寧宮,錦樂宮要寬敞許多,一個後花園都比整個清寧宮大。
楊淑妃帶着禮物過來看她的時候,頗有幾分感慨地說:“我早就知道陛下會喜歡你,卻未想到他竟如此喜歡你。”
徐慧有幾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這個賢妃,你實至名歸。”淑妃真心實意地說。
其實以徐慧的寵愛,她明明可以得到更多。甚至就是那尊貴無比的皇後之位,以她的能力也是唾手可得。但徐慧并不想要,或者說,她是以大局為重,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風波。
關于皇後之位,其實在徐慧剛剛懷孕的時候,太宗就考慮過了。可他才說了個念頭,就被徐慧斷然拒絕。
“貴妃和淑妃娘娘在後廷操持多年,為陛下生兒育女,徐慧何德何能,越居她們之上?”她認認真真地勸說道。
太宗說不出話來,握緊徐慧的手。他覺得自己委屈了徐慧。可徐慧說得對,貴妃和淑妃無過,他也不能對不起她們。
“只要陛下心中有我,這後位空着還是由我來坐,又有什麽不一樣。”徐慧擡眸看他,真誠地說:“其實,徐慧也很自私。一方面想讓陛下一直對我好,可另一面,又不想讓陛下因為我而忘了舊人。”這後宮裏有千千萬萬的女子,比徐慧年長的有,比她年輕的也比比皆是。她不敢想象,若有一日太宗棄她而寵新人,那又該會是怎樣的光景。
徐慧也不知自己是不是應該慶幸,現在他年紀大了,想要安定下來,早已不耐煩去尋覓新的小姑娘了。
而她出現的那個時機,或許早了一點點,或許晚了一點點,又或許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