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搬家中撐起了半邊天
老家來信說:小廟莊所在的河灣地,公社要修建水庫,必須盡快回去搬家。正好趕上放寒假,經過向學校請示,弓長文可以把寒假延長一些時候,等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再回校。
原來,公社決定:把小廟莊整個小莊由河灣搬到北垴頭上,與北莊村緊緊挨在一起,合并為一個大村。每戶可以自選與老宅大致相同面積的地皮,作為新的宅基地。老宅子原有幾間房子,公社統一以每間房子五十元錢、十個勞動日标準給予補助。勞動力自行聘用,而對方每給你勞動一天,大隊負責給他記一個整勞動日的工分——十分。長文家,原有房子七間,核算下來,應補助人民幣三百五十元,勞動日七十個。
假期有限,為了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搬家的任務,全家進行了嚴格而科學的分工:雲鳳為後勤總管,長文為施工總指揮,母親專管照顧三歲的女兒。根據分工,雲鳳首先與北莊的秦曉家借了兩個大房子,作為臨時住處。母親住北屋,長文、雲鳳與女兒住東屋。并聯系好和房東秦曉家倒替着夥用一個竈房,為蓋房人員做飯。這裏有很複雜的人際關系要處理,雲鳳憑着她那優秀的交際能力,都辦理得合合适适、妥妥當當,關系處理得融融恰恰。在親友的幫助下,先把家裏的被褥等一切生活用品全都搬到秦曉家,騰空了舊房子,為下一步工作提前做好了準備。
長文第一步先自選了一塊新房基地,它在全村的最東頭兒,向東沖着一個山口,這是華北大平原經曹家鎮來我們村乃至整個西山區的前大門,将來房子建成之後這就是全村第一個迎接太陽的首戶人家。而門前就是通向山區的一條去年新修的大公路,交通條件也最好。長文和雲鳳等全家人一商量,都認為這個地點很不錯,于是就定了下來。
為了走在時間的前面,長文同雲鳳采取了全面開花的策略。首先組織一班人負責把舊房子拆掉。第二班人的責任是把舊家拆下來的磚瓦、石頭、椽子、檩條等建材用小車拉到新房基地去,因為蓋新房子還要用呢。還有一班人則負責在新房基處按設計好的方案開始挖地基,準備壘新牆。最後一班的任務就是,建房的材料光從舊房拆下來的還遠遠不夠,還需準備做房檐的石板、壘牆的石頭、磚、土坯等等材料,這一工作就由他們完成。這樣一來,每天請來幫忙的人至少要三十幾個,為這三十幾個人做飯就是雲鳳一個人的事了。常言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好喝好才能更好地幹活,後勤保障工作,是盡快建好房子首當其沖的第一件事。
今天是農歷的正月十八。別人家還沒有大動幹戈的聲息,可能還在品嘗春節元宵節的溫馨餘韻吧,而長文家卻一過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六就已經開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現在正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四方人馬都回到借住的房院裏。三十多個小夥子擠在了一個農家小院裏,好不熱鬧。雲鳳早已把飯菜擺了開來。東牆根兒長石條上放着一大笸籮雪白的大饅頭,南牆根兒大鍋裏有熬好的米湯,北牆根兒大盆兒裏盛滿了豆腐粉條肉葷菜。大家自己動手,各取所需,吃的吃,喝的喝,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
一個矮個子的小夥兒湊到雲鳳跟前兒,帶幾分俏皮地請求說:“嫂子,別人家做的飯太難吃了,你心眼兒好,人實誠,手又巧,蒸的饅頭是純白面的,雪白雪白的,味道又香又甜,真好吃。咱們說定了,今後你家要用人,必須把我算成第一個,我誰家也不給他們幹了。”雲鳳連連點頭兒,滿口答應:“好好好,咱們說話算數,一言為定。”一邊說一遍拿了兩個大個兒的饅頭,端着一碗肉菜,給房東老大爺送去,他家因為讓雲鳳先做飯,現在才剛剛着手做。
一個高挑個兒的瘦小夥子馬上端着一碗菜跑過來追着雲鳳也斬釘截鐵地聲明:“這肉燴菜,肉多料好,太香了,象過大年的中午飯,我吃也吃不夠。今後只要你家用人,我決不去別人家。”
一個墩墩實實的年輕人把碗裏的米湯舉得高高的,大聲地對着雲鳳走去的背影大聲地嚷着,只怕雲鳳走遠了聽不見:“瞧這米湯,熬得真是蓋了帽兒了,不僅有香味兒,還甜甜的呢,我從來沒有喝過這麽好喝的米湯。”
一個戴副眼鏡兒,有幾分知識分子模樣的中年人,用權威的口氣面向衆人宣布:“長文家的媳婦兒真是咱們村最能幹、最會做飯的人。現在,要蒸三十多人吃的饅頭,一次得和二十來斤面,再揉好、蒸好,這是多麽大的勞動量啊!還要做這一大鍋葷菜,得切多少肉,多少菜,多少豆腐粉條,還得精心地炒好,真是了不得。而熬這一大鍋米湯也得費好大的勁兒哪。這一切,除了曹雲鳳,誰能幹得下來?”
“刷鍋洗碗也是她一個人。晚飯還是她一個人做!”不知是那個快嘴子又在人群裏補充說。
是的,衆人的眼睛就是稱,正因為有了雲風這樣一個得力的炊事員,人們都由衷地踴躍參加,幹起來也最實心,最賣力。長文家的房子,在鄉親們驚奇而又羨慕的目光中,由挖、建地基開始,随後沿着壘牆、豎柱、架梁、上檁、鋪椽、蓋頂等等程序,以神奇的速度,最佳的質量,拔地而起,突飛猛進地節節長高,最後,終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第一個驕傲地矗立于這一在建新莊兒的高高的東垴頭上。共建起一明兩暗的正房五大間:中間一間設有大門,進去是客廳;東西兩頭兒各兩間,各設帶小門兒隔牆一個,與客廳分開,分別為可住人卧室一個。還有廚房一大間,茅房帶豬圈一套,雞窩一個,冬天儲藏紅薯及各種蔬菜的地窖一個。一個老百姓可安心過日子的家,就算正式建成了。向借住房子的房東家致謝、告別之後,全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自己親手建起的新家。母親住西卧室,長文及雲鳳、孩子住東卧室。
在搬家、建新房的過程中,雲鳳的确是為全家撐起了半邊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