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蘇維其人

前世娛樂圈裏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麽對別人都不假辭色、且有固定金主的蘇大女神偏偏總是往莫殷身邊湊,對他千百般讨好的樣子;正如他們一直不明白,傳說中早就去世了的莫大影帝的家人們,究竟是怎麽死的。

莫殷當時又是為什麽要那樣對蘇維?

這些不要說圈子裏其他人了,便是那時和莫殷關系最好的王導、一弦他們,也是不知道的。

莫殷一直沒有告訴過他們,他和蘇維其實是從小就認識的。

青梅竹馬,卻不是什麽“山陽笛聲、待月西廂”的情人關系;事實上,蘇維算是莫殷的妹妹。

自小“領養”的妹妹。

這說起來,其實是一個挺長的故事。

莫家最初的那時候條件好、莫父莫母又心善,在鎮裏都是有名的。鎮子上知道莫家這種情況,有一天就找上了門,問莫家願不願意資助一個孩子上學。

當時鎮上的用詞其實是“領養一個女孩子”。

那時是10年前,景湖的經濟還很落後,鎮子裏還好,那些農村的、卻有很多都上不起學。

特別是女娃娃,很多農村父母重男輕女,覺得女孩子反正将來是別人家的,給她上學就是浪費。

每年因為沒錢而上不起學的女孩子,簡直一抓一大把,搬出義務教務來都解決不了。

鎮裏沒辦法,這才想出了這“領養”法子。

當然,說是“領養”,其實也就是資助。讓有能力的人家去幫助上不起學的人家,資助那些無法上學的孩子上學。将來這些孩子若是學有所成,對鎮裏、對資助的人家,也能有所幫助和回饋。

莫父莫母覺得這是功在後代的善事,就答應了。

當時鎮子分給他們的孩子,就是蘇維。

Advertisement

那年蘇維7歲,已經是該上小學的年紀了,但蘇家卻明确表示了,是不會出錢供她上學的。

這原因嘛,一是因為蘇家确實是窮,蘇家父母都是三代貧農,蘇維的父母兩個又都是眼高手低、吃不得苦的主。整天幹活不是嫌這累、就是嫌那髒,連家裏每日的飯菜,都是才幾歲大的蘇維做的。家裏更是除了個處處漏雨的土房子,其他什麽都沒有,一年都頭也吃不上什麽肉。

這樣的家境,哪怕那時小學有義務教育,給免了學雜費,但畢竟還有其他像課本費、生活費之類的要交,蘇維怎麽上得起學?

二來卻是因為,蘇維的父母不願意讓她上學。

她去上學了,家裏的這些活誰幹?總不能讓他們幹吧?有了女孩兒還讓做父母的幹雜活,這傳出去多讓人笑話。人家不得在背後說他們生個女兒一點用都沒有?本來就是個賠錢貨了,還不幹活,難不成生她出來是讓她享福的?

而且那年蘇維已經7歲,蘇維的父母想着,不上學的話,再過幾年等年紀再稍微大些,就能讓她跟着同村的其他姑娘外出打工了。家裏有了錢,他們也好再生個兒子,把這蘇家的香火給傳下去。

這才是正經的大事。

等蘇維滿了17、8,再找個人家嫁了,拿了彩禮,正好供弟弟上學。蘇維這小丫頭別的不說,長得倒是真不錯,人人都誇的。将來一定能找個條件好的男人,這樣日後也好繼續補貼、資助他們蘇家。

這樣多好?上什麽學?女孩子書讀多了就會讀傻了,浪費錢不說,自己想法多了,将來就不好控制了。

附近誰家不是這麽做的?蘇母也是這麽長大的,偏就她蘇維金貴了,必須得去上學?

這麽打算的蘇維父母,自然是說什麽也不會同意蘇維去上學的。

鎮裏沒辦法,勸說不了蘇維父母,又看着蘇維一個小女孩卻乖巧懂事、又聰明伶俐,實在不忍心她就這麽被耽誤了,這才找上了莫家。

那年頭資助個孩子上學可不說就單單出學費的事情。那時候選個同鄉的孩子資助的話,就跟認了半個親兒一樣的,除了學費,生活費什麽也會給。

如果兩家關系處得好,逢年過節還會相互走動,完全就是當親戚在處。

莫家自然也是這麽想的,為此還專門上門,跟蘇家做了溝通,并承諾,以後會負責蘇維的一切學費、生活費,直到她高中畢業;等她上了大學,只要上的是個二本以上的本科,莫家還會繼續提供一部分學費和生活費。

這剩下的,那時蘇維也大了、成年了,自然可以自己打工掙錢了。

這也是那時資助孩子最常見的方法。

蘇家父母一想,讓蘇維去上學,他們不僅不用自己交學費,莫家還會給生活費。莫家看着這麽有錢,生活費一定不會介意多給一點。

那小丫頭片子用得了多少錢?到頭來還不是都是他們的了?那他們日後的好日子,也算有了着落。這可比等蘇維找到工作、嫁人快多了。

這麽一想,蘇家就當即同意。

兩家一拍即合,當場就簽了資助合同。這合同的內容,自然是和上面約定的一樣。

就這麽着,莫家就資助了蘇維。

那年才7歲的蘇維,也算正式成了莫家的半個孩子。

莫母曾跟莫殷說,當年她第一次見到蘇維,便喜歡這個孩子,覺得她靈氣、又懂事。

那麽瘦瘦小小的一個,眼睛卻是又清又亮的,伸出一雙有些髒兮兮的手小心翼翼地扯住她的衣角,喚她“莫姨”。聽她說渴,還跑老遠去給她倒水喝,回來的時候氣喘籲籲的,鞋子都打濕了,卻還是笑着仰着頭把水舉得高高得遞給她。

那時那個年幼的孩子眼裏,仿佛有光。

莫母的心當場就化了,對她再喜歡也沒有了。

莫母想着鎮上教育水平好一點,便和莫父商量了,特意把蘇維從鄉下接了過來;又擔心蘇維年紀小,一個人離了父母害怕,沒有安全感把蘇母也接了過來——反正她在鄉下也沒有地要種——幫着他們租了個房子住着,按月給生活費。

莫母是真的對蘇維用了心的好,而不是真的只當成一個需要出錢資助的孩子。

這十裏八鄉的也不是沒有別家也資助了孩子,可哪家能做到莫家這樣?簡直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位了。

莫家雖然明面上是說只資助了蘇維一個人,但事實上,蘇家一家子人其實都是靠莫家養着的。蘇母和蘇父都不是幹活的人,就指着莫家給蘇維的生活費過活。只不過因為蘇維自己懂事,用的節省;蘇父留在鄉裏花銷也不多,一月話的錢也沒多多少,莫家便也沒多說什麽。

蘇母雖說一起跟着來了,但她不樂意管蘇維。蘇維可以說從7歲往後,就是跟着莫父莫母長大的,與莫殷自然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地一同長大了。

自小的情誼,兩人感情其實一直不錯。

原本故事到這裏,怎麽着都應該是個美好的結局:好不容易有了書讀的蘇維一定會加倍努力、刻苦學習,她本就聰明,将來定能考上個好學校、念個好專業,畢業後找個好工作,成功改變了自己原本的命運軌跡;莫家呢,因為資助了蘇維,等蘇維将來工作後自然也會來報恩,也算全了自己的一片善心,又有了彙報,也算“好人有好報”。

兩家人從此也會常走動,彼此關系融洽,在鄉裏傳為一個美談。

蘇維與莫殷作為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妹”,兩人的關系自然也是一直這麽好下去。

可這世界上,意外總比應該多。

在莫家正好遇見經濟困難的這時候,偏偏,蘇維參加高考,竟還考砸了!

那年的高考是近年來出了名的簡單,所以各級的分數線都劃得很高。但蘇維不知道是發揮失常還是什麽,卻只考了将将500分!不要說重點了,連二本的分數線都沒夠到。

這年頭,高考的志願都是在成績出來之前填的。在蘇維知道自己成績的時候,她的大學錄取志願早就已經填好了。

事情一下子就變得很棘手。

蘇維之前填的那些學校,自然是都上不了了。

後來補填檔位,由于失了先機,蘇維只填上了一個三本的大學。

一年三萬的學費。

莫家自然沒辦法為她出這筆錢,莫家已經窮到連贖自家房子的五萬塊錢都拿不出來,哪裏來的錢為她出這個學費?

哪怕就是以前莫家家境好的時候,一年三萬,也不是莫家能承受得起的啊!

因為湊不到學費,前世的蘇維自然是只能放棄了大學夢,含淚外出打工。

莫母再喜歡她、心疼她,也沒有辦法。

後來,蘇維沒打成工,卻在在陰差陽錯之下入了娛樂圈。

再後來,她遇到了那個金主,被他包養,淡出了娛樂圈。

其實事情到了這裏,莫殷也不能說什麽。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蘇維選擇“笑貧不笑娼”的生活,莫殷并不能多說什麽。

但問題就是,一個人如果長期過慣了被人包養的生活,她的心态是會變的。

蘇維原本其實是個很普通的鄰家小妹妹的性子,腼腆、乖巧、吃苦耐勞,性子雖然內向了點,但心卻是很好的。

她從小被她爸媽忽視慣了,哪怕後來有莫家的資助,卻還是習慣了謹小慎微,從不管多說一個字、多講一句話的,性格裏難免帶了些自卑在裏面。

但除此之外,卻也仍是一個很惹人憐愛的小姑娘。

但随着被包養的時間長了,整日紙醉金迷、不愁吃喝的日子過久了,蘇維的心理卻漸漸得開始有些偏差。

蘇維的金主對她很好,不說真心,但起碼在錢財上是足夠大方的。那金主42歲,比蘇維整整大了兩輪,早有妻且有女。他包養蘇維就是因為喜歡年輕的女孩子嬌嫩可愛的樣子,所以對蘇維總是寵得很,幾乎是有求必應。

很多蘇維原本無論如何都得不到的東西,現在卻都能輕易地得到了;曾經為此付出一切才能換回一兩分,現在卻唾手可得。

蘇維曾經一年裏只能買上一兩件新衣服,還得是便宜的、看準了打折才去買的地攤貨,買了之後還得承受蘇父蘇父的不停地說她浪費錢、是個“賠錢貨”的冷嘲熱諷。

但現在,只要她想要,金主給的卡足夠刷,她一天買二三十套都不成問題。

蘇維曾經因為一年三萬的學費就只能含恨終止了自己的大學夢,而現在,她一天用的都比這個多。

錢來的那麽容易,和過去那麽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人首先感受到的往往并不是愉悅,而是——失衡。

對,就是失衡。

蘇維開始漸漸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麽的諷刺,這世界虛假得就像一個玩笑一樣。

她每天什麽都不用做,只要在晚上時往床上一趟,就什麽都有了。

那她當年為什麽會過得那麽苦?

早知道今日,那她當年那麽努力做什麽?

再加上蘇維其實心底裏是個很保守的女孩子,她雖然接受了包養這個行為,但因為從小的教育,卻始終在內心裏對自己有一種唾棄感。

她覺得自己堕落的厲害,她覺得自己破壞了另一個女人幸福的家庭,她覺得自己簡直肮髒得不行。

她嫌棄自己,憎恨自己,憎恨錢財,慢慢地,蘇維甚至開始憎恨起了她所認為的這一切的元兇,莫家。

蘇維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有這麽一種心态,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這麽一種心态的,但這種憎恨就像曾經小時候在田間玩耍時不小心沾染在新裙子上洗不掉的泥漬一樣,甩也甩不掉。

你不注意它的時候什麽事也沒有,但一看發現,就再也做不到不去想它。

它那麽小,那麽不起眼;但從你看到它的那一瞬間,無論你過去曾有多麽喜歡這條裙子,今天之後,你都不再會對它再能有過去的感覺。

蘇維知道自己不該怨恨莫家。

莫家自小就資助了她,給她錢上學、給她錢吃飯,莫父莫母甚至還會時不時地塞錢給她做零花錢,讓她自己在上學路上買零食吃。

莫家親生的孩子有的,莫父莫母也都會給她一份。

當初簽合約的那天莫父莫母跟她說從此以後會把她當做親生女兒般看待,他們确實做到了。

但即使如此,蘇維覺得,自己還是那麽怨他們。

為什麽莫父莫母當初要把錢都花去給老人看病?為什麽莫家要出現經濟危機?為什麽莫家不能像她的金主那樣有錢?

既然當初他們不夠有錢,為什麽要選擇資助她?!

又為什麽……他們當初會同意讓她出去打工不再念大學?!

她自己一個人在外面闖蕩、受人欺負的時候他們為什麽不來保護她?

以及……

如果那時考砸的是莫家的親生女兒莫小霓……他們還會舍得那樣做嗎?

他們會嗎?!

會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