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真假假

郭嘉見荀彧是這反應,有些不滿地說道:“我怎麽會诳你?”

見他不服,荀彧只好一語點醒道:“她姓司馬。”

聞言,郭嘉臉上的表情也只能化作苦笑,承認道:“是啊,她姓司馬。”他垂眸沉默了半晌,複又問道:“文若,你知道她是誰嗎?”

他這話問的有點沒有道理可言,荀彧“啪”地一聲,輕放下茶碗,皺眉反問:“那是你的未婚妻,怎麽還跑來問我?”如果不是他早已認識郭嘉多年,估計早就認定此人瘋言瘋語了半晚,多半是被驢踢壞了腦子。

“難辦,難辦。”郭嘉見他也不知,輕嘆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而荀彧見他一副苦惱的樣子,只是默默飲茶,不打算多言。

“文若,我可還曾想請你當主婚人吶。”突然間,他像是腦中靈光一閃,拍手道。

荀彧擡眼看了看他一時興起,又蠢蠢欲動的樣子,表現得淡淡的,他又飲了一口茶才語氣平平地回道:“依我看,還是先等人家同意嫁給你再說吧。”

這句話猶如一盆冷水潑在郭嘉臉上,而他也沒想到荀彧的回答這樣不留情面,完全不顧及兩人多年深厚的友情,當下整個人的表情都被凍住了,僵了半天之後他才嘆了口氣,也很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他無奈道:“唉,就連你也打趣我。”

翌日,司馬黎在用過早餐後,聽聞荀彧已經去了書院講學,而郭嘉還在蒙頭大睡,無語之下,她便跟婢女打了聲招呼,一個人上街散了散心。

颍陰雖不及洛陽繁華,卻民風樸實。再說這裏有以荀氏為首的世族大家們坐鎮,街坊市間也必然是一派和泰風氣。她走到街上時,人們正剛剛開始打理今天的生意,街邊一個烙餅的攤子也剛剛擺出一鍋剛出爐的酥餅,金黃色的酥皮上點着白芝麻,看揉面人的功夫便知他手藝不賴,烤出來的餅似有千層酥,看得剛吃完早飯的司馬黎又覺得餓了。

“老板,要一個餅。”她掏出幾枚铢錢,然後餘光無意間一瞥,看到攤子旁邊有一個小女孩也盯着剛烤出來的酥餅,她散着頭發,面色有幾分蒼黃幹癟,稱得她眼中的渴望無比強烈。看她的裝束,到讓司馬黎想到郭嘉口中遭遇浩劫的村民。她又加了幾枚錢,改口道:“老板,要三個吧。”

她接過餅後,分給了小女孩兩個,什麽都沒說便走掉了。

算是用司馬懿的錢替他做點善事。

她咬着餅轉身時,卻無意間瞧見一家店鋪外擺着一塊木板,上面整齊地寫着一排字:荀彧先生最鐘愛的發巾款式,真正的名士品味!

嚼着餅的動作漸漸慢了下來,她擡頭看了看店鋪的招牌,大概是間衣飾店,左右看看周圍的人,倒是也有不少人像她這樣盯着那塊類似廣告牌的木板看,之後他們幾乎是一哄而上,進到店裏去,這場面倒是類似現代社會的大賣場減價時的壯觀情景。

司馬黎用了吃完一個餅的時間猶豫決定要不要進去湊個熱鬧,趕個時髦。

Advertisement

等到她進到店裏面,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趕時髦”。她幾乎沒顧上打量店裏的裝潢,只見着略微擁擠的人群,一個個都若有所思地觀賞着店裏的貨品。

她也挑起一塊男子用的發巾,樣式還是那個樣式,方方正正;顏色也沒什麽特別的,無非是常見的水青色染了一點淡淡的灰色,看起來更舒服;料子倒是還可以,正經的棉質,無功無過。

“诶,我那天就是瞧見荀先生戴着這樣的發巾出門的,一模一樣!”

“當真?可這顏色不适合我啊……算了,買回去試試。”

“哎,這才對嘛,換個風格,也讓嫂夫人看着新鮮新鮮!”

司馬黎躲在一邊聽着旁邊兩個腆着肚子的大叔對話,又看了一眼她拿着的發巾,有些忍俊不禁——原來這就是颍陰爆款,荀文若同款發巾啊!

所謂女人的購物欲總是無腦且狂熱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買下了那塊發巾,大概只是單純為了“趕時髦”。等她回到荀府後,還沒進屋門便被郭嘉逮住,他正在院子裏與荀彧一同煮茶,看見她之後茶也不煮了,跑過來先是皺眉說她路癡一個,不該一個人出門亂逛,又眼尖地瞅到她手上拿着的發巾,奇道:“這是何物?”

她笑笑,并不作答,而是轉身将球抛給了荀彧,她将手攤開,上面疊着那條發巾。她也是一副好奇的樣子,問道:“荀先生可識得此物?”

恐怕荀彧以為其中還有什麽玄機,他看了一眼這頭巾之後,才斷言道:“這是男子的發巾。”

“诶?那店家說荀先生戴過一模一樣的,如今看來怕是我被騙了。”她瞅了瞅那頭巾,有些失語。想必荀彧也不是第一次碰上這種“名人效應”,他莞爾道:“不如司馬女君可将它轉賣與彧,如此彧也可以試試新的樣式。”

因為身在家中,荀彧今天的打扮比昨日要随意許多,頭上倒是真的用了一塊鴉青色的巾包着發髻,只是有幾分松散,就像他披着厚氅坐在院中一樣寧和惬意。

不等司馬黎開口,郭嘉先越過她坐下,而他坐的位置剛好是她和荀彧兩人的視野正中間,只見他唇角微翹,問道:“方才文若與我說起難民之事,打算托我去陽翟一帶代他開倉救濟,不知阿黎可願與我一同前去?”

一聽“陽翟”二字,她的警惕心便大了起來。只是此時的荀彧點了點頭,表示郭嘉所言屬實。

“司馬女君但去無妨,跟着奉孝總比留在書院要有趣些。”荀彧也是一副笑意吟吟的模樣,像個說客。

司馬黎不假思索地答道:“阿黎到覺得聽荀先生講學更有意思些,如果情形允許,阿黎倒是想再多聽幾次荀先生的見解。”她說得極為誠懇,平眉展開,雙目帶着崇敬之情,面含期許地看着荀彧,仿佛也是句句屬實。

“這……”荀彧沉吟了一瞬,對上郭嘉不經意間飄來的目光,颔首道:“半個時辰後,彧邀了幾位同門來此暢聊時事,正巧奉孝剛從洛陽歸來,正好可以一同交流一番。如若女君有興趣,不妨留下一觀。”

司馬黎聽到他說起“洛陽”,幹脆抓住機會。她面露戚色,擔憂地說道:“說到此事,阿黎倒是有一件事懇請荀先生能幫忙——我與兄長仲達(司馬懿的字)自洛陽失散,不知他是否已經回到河內。況且他亦不知我身在何處,恐怕思及甚憂。不知荀先生可否幫我修書一封,送往河內?若兄長能來颍川接我,也好當面答謝荀先生的收留之情。”

她這一番話無不流露出一個不谙世事的世家少女,在初次與親人分離之後的擔憂,和寄人籬下的惶恐。她雖不知道自己演得像不像,但這一番吐露總是合乎情理的,依照荀彧的君子氣度,也斷然不會懷疑其中有假。

倒是郭嘉,在一邊靜靜地聽着她演得入戲,一語不發。也不看出來他是不在意,還是不高興,只是一味地煮茶喝。

荀彧果然點點頭,了然道:“這是理所應當的。請女君放心,彧今日便将書信送往河內,不出七日必能到達。不過……雖然荀氏與司馬氏一直是世交,卻不曾知道女君的胞兄就是司馬府上的二公子,彧還未見過。”

聽了荀彧的話,司馬黎不禁掩唇偷笑道:“家兄為人木讷,還不喜外出,整個河內知道他的人都不多,怕荀先生見了他要失望了。”

“大漢第一宅男”的稱號,司馬懿可是當之無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