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慧馨悠觀舞解疑難
好不容易得了空閑,馨悠便帶着杏兒來到“羽衣館”。這“羽衣館”乃京城四大名館之一,本以表演“劍器舞”而聞名,待傳到第五代館主——步雲煙手中竟又加了“胡旋舞”,使得“羽衣館”愈發的獨樹一幟了。
剛進入館中,便聽得箜篌坎坎,琵琶嘈嘈,羌笛蕭蕭,鼓聲陣陣……各色樂器開阖之間,柔重緩急相得益彰。只見六位身着綠衣的女子将中間一位紅衣女子團團圍住,時而靠攏,時而散開,宛如水中的青蓮。而中間的女子則雙袖舉起,時而向左旋轉,時而向右旋轉,好似雪花飄搖,又像蓬草迎風。
杏兒不由得看呆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不解地問:“小姐,怎麽同你跳的舞不一樣呀?”
馨悠微微一笑,小聲說到:“傻杏兒,這是胡旋舞,乃健舞的一種,講究的是“心應弦,手應鼓”,旋轉的速度之快是其他舞蹈比不上的。而我平時跳的是霓裳舞,乃軟舞的一種,講究的是“超凡脫俗”……”
主仆二人正說着,舞樂卻噶然而止,步雲煙笑意盈盈地迎了上來,福身到:“妾身——步雲煙參見王妃”馨悠嫣然一笑,打趣到:“雲煙姐姐什麽時候講起這些俗禮了”“馨悠妹妹現在是王妃了,身份自是比從前尊貴”“好了,你我二人因舞相識、相知——本就無尊卑之說,哪裏還來這勞什子的“身份”——以後我們還是以姐妹相稱吧”“好,想來這天下定沒有幾人能扭過妹妹的!妹妹可是有些時日沒有過來了”“是啊,今個兒一來就見着這般陣勢,想不到姐姐的“胡旋舞”越發的精進了”“妹妹說笑了。這都多虧了胭脂”“哦?從前倒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也就是前幾個月的事,那天國舅爺過來,看了舞姬的表演後,說要給我介紹一個人。當時我正愁悟不出胡旋舞的要領,就答應那人試上一試,誰知她跳的竟有“千匝萬周無已時,奔車輪緩旋風遲”的意境,我當即便答應國舅爺收下這個女子,她就是胭脂”“哦——想不到國舅爺竟有如此雅興”“是啊,人人懼怕的“虞半朝”也通樂舞——真不知道這些高官厚爵的深處還有什麽!”
“姐姐難道有上心的人了?”
“又拿我取笑——對了,妹妹今天怎麽得空過來?”
“哎——再也不要提了——前些日子又是忙着置辦盂蘭盆法會,又是忙着女工,竟沒有一刻閑着。今日尋着姐姐這兒,一是想聽聽“昆山玉碎,芙蓉泣露”,二是有一事要請教姐姐”“哦?”
“那日我向飛煙館主學的霓裳舞,這幾日練下來倒也熟了,可總覺得手上的動作有些單薄”“原來妹妹終是走到這一步——有自己的想法了!如此甚好,妹妹可以研習一下印度舞蹈,據說他們“舞蹈之王”的神像就很好地展示了肢體語言,他的右下手象征保護和祝福;左上手托起燃燒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毀滅他所創造的一切;左下手斜向下垂,與擡起的左腳相對。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絆的自由;左腳上擡,象征超脫塵世,向上升騰。”
“哦”步雲煙見馨悠面帶疑惑,便起身,邊示範邊解釋,只見她“用手指臉”說到:“這——表示美麗”,接着擺出“荷花手姿”說到:“這——表示是表演給神看的”“原來如此,姐姐的演示真叫妹妹茅塞頓開”“妹妹本就是聰慧之人。只是妹妹排好後定要先讓姐姐一睹為快!”
“那是當然”———————————————————————————————————————“昆山玉碎,芙蓉泣露”:出自唐代詩人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這一句形容的是樂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