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宣
天熙朝對于封位一事還算比較随意的, 若是立了功, 可封縣主、郡主等“爵位”,但是,這個是不能世襲的。但是, 若太後等收了幹女兒, 卻沒那麽容易封公主, 可以說一切要看功勞。
就光憑這一點, 許多貴勳家就非常樂意讓女兒跟着公主混, 不管能不能上戰場掙一份軍功, 最起碼跟着公主久了, 出嫁時也能得皇恩加封一個“縣主”, 出嫁時便十分體面了。
天熙朝看重功績,若非如此, 也不會有如今欣欣向榮的局面。雖然內憂剛平尚有外患, 但衆人卻不是非常擔心。
給顧憐封郡主是喬明瑜的意思, 靈宿也有此意,但是他沒提。新皇考慮了幾天,便同意了。
按照靈宿的說法,顧憐遲早能在年後掙到軍功,郡主封號可以暫且不封,先給她把郡主的切實待遇派下來。
今日素丹入宮,新皇看着那張薄薄的宣紙,良久長嘆一聲。靈宿說的沒錯,顧憐日後根本不會缺軍功的。
有了這張紙, 可以先封個縣主,年後去了邊疆,也能更有話語權一些,不至于遭人怠慢。
顧憐尚且不知道她受封的旨意即将傳下來,此刻她正坐在老夫人房內安安靜靜地聽着老夫人拉家常。
“也不知道如今上頭到底是個什麽意思。”老夫人一邊摟着顧子鈞,一邊抱怨道,“明明大家夥兒都知道的事,偏偏秘而不發,弄得我們現在也不曉得該如何是好。”
這是在說老皇帝去世的事情。
如今新皇登基數日了,可是先皇去世的消息卻隐而不宣,連喪鐘都沒敲。淮京但凡有點能耐的人家都能打聽到老皇帝去世的消息,但偏偏官方不說,他們就只能裝作不知道。
昨日正式登基的時候,雖然新皇給先帝封了谥號,但那也只是在朝堂上封的,傳出來的消息裏只說了其他人的分封,一句沒提先皇。若非如此,現在舉國上下怕是都要為先帝服喪,別說穿紅衣、開年宴了,就是歡聲笑語都不準有的。
天熙朝的規矩是帝王駕崩需舉國服喪三個月,禁宴飲、嫁娶、歡笑、歌舞等娛樂活動二十七日,其中娛樂活動包括夫妻間某些不可言說的事情。若是皇後、太後、太子殁,則服喪二十七日,禁諸如此類的活動七日。其餘人等,不享受舉國服喪的殊榮。
不僅如此,若是帝王駕崩,京城內官居五品的臣子及封了五品夫人的貴婦還得跪在宮門前哭喪七日,每日成時至酉時(7點-17點),六十歲以下的都不得缺席。全程必須嚎哭,以示哀痛。
如今天寒地凍,真要去哭喪的話,別說那些不到六十的老大人老夫人了,就是三四十歲的貴婦估計也難撐住,得死不少人。
“不管如何,倒也是件好事。”想到這裏,老夫人唏噓了一聲。
Advertisement
顧之墨好巧不巧官居五品,殷氏有個正五品夫人的封號,老夫人身為顧之墨的母親,自然也是有的,不會比五品低。這種封號沒什麽實際用處,皇家封的很是大方。偏巧老夫人又沒過六十,這麽一趟折騰下來,她鐵定魂歸西天。
顧憐端着茶慢慢喝着,并不插話。
老夫人故意在她面前談起這個,不過是想從她這兒問到點消息。皇帝裝作老皇帝還沒死的樣子,大家就得陪着他裝,但問題是誰都知道這是假的。現在大家穿衣和宴飲照常,可心裏提心吊膽,生怕新皇突然翻臉,來一句你們在先帝喪期竟敢行宴飲之事,到時候只能自己吞下這個啞巴虧了。
可若是不辦宴會吧,這好端端的突然連年宴都不辦了,也說不過去。皇帝瞞着先帝已死的消息,你不辦宴會,豈不是變相告知衆人老皇帝死了?跟新皇對着幹,傻子都不會這麽做。
其實也沒什麽好糾結的,顧家之所以這麽忐忑,不過是因為他們當初沒怎麽支持三皇子,怕三皇子借機秋後算賬。雖說顧之黛的男人是三皇子那邊的,但顧家主母可是來自殷家,殷家什麽情況,誰不知道?光明正大地支持四皇子,簡直是新皇的眼中釘肉中刺。
眼見顧憐沒說話的意思,老夫人心裏更忐忑了。她回想了一下自己剛剛的話,恨不得抽自己一個耳光。
皇家的事情是她能編排的嗎?光顧着套話,竟然抱怨了聖上的決定,簡直是活得不耐煩了。
顧子鈞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他懵懵懂懂地看着大人們,忽然從老夫人懷裏掙出來,撲向了顧憐。
“姐姐抱。”
顧憐微微露出一絲笑意,接住了這個小胖子。見他被養得很好,心情變好了許多,淡淡地提了一句:“晚上宮裏有宴會,孫女兒要入宮,家裏的宴會便不參加了,吃過午宴,就得趕回去。”
宮裏有宴,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連皇宮都正大光明地擺宴會,他們這些小魚小蝦還有什麽好糾結的。
老夫人看着顧憐,心想再不濟他們家還有個顧憐跟公主關系不錯呢,應當不會被新皇收拾。于是這便放下心來,重新露出了笑容。
午宴的時候沒什麽波折,都是自家人,連姨娘都沒出來。姨娘晚上才給參加家宴,白日的午宴是不參加的。
顧怡這些天精神了許多,一看就過得不錯。顧憐同她随意聊了幾句,大部分時間還是被顧子鈞纏着。
宴會結束之後,顧憐正準備離開,忽然有大太監登門。
顧之墨看見大太監,心裏一個咯噔,生怕是來找茬的。好在大太監喜氣洋洋的模樣,不像是來者不善。
“诶喲顧大人,給您賀喜了。”大太監笑眯眯地揣着手。
顧之墨心中一動:“不知何喜之有?”
大太監卻只笑笑不說話,雖然被顧之墨迎進了門,可那架勢卻沒有一點要說的意思。
最後還是顧憐身邊的太監機靈,給他塞了不少銀裸子,大太監這才滿意地從袖子裏掏出聖旨。聖旨很簡單,誇了顧憐一頓之後來一句“獻良策有功,封五仙縣主”,直接把一大家子砸懵了。
顧憐被封為縣主了?!
且不提那個莫名其妙的前綴,就說縣主,也不是想封就能封的。
天熙朝女子分封除了嫁人之後的夫人品級之外,只剩下縣主、郡主和公主,縣主正二品,比一般的二品夫人要體面多了。便是宮裏的二品妃子,若是沒封號只以姓氏做封號的話,也是比不過縣主的。
顧憐沒管一大家子如夢似幻的表情,沉着地接了旨,帶着太監宮女回了公主府。
至于顧家如何,那她就不管了。
年後,顧家被一群平日裏根本搭不上關系的高官登門拜訪。當然,他們沒有親自來,而是派了管家出馬,送了厚禮。雖然縣主如今不住在顧府,但好歹是顧家女兒,就憑這個,他們也會高看顧家一頭。
殷氏被放了出來,然而這個年她卻過得無比心塞。本來放出來是好事,偏偏碰見顧憐受封,最讓她難過的是,去別人家拜訪的時候,那些夫人借着“恭喜你們顧家女兒受封”的話語擠兌她,暗地裏嘲笑她沒用。現在誰不知道她打壓庶女?結果庶女有出息了,她自個兒的女兒連夫家都難找。
殷氏回了一趟娘家,想和父母嫂子說說,把女兒嫁過來。然而如今的殷家不比以往,新皇手段淩厲,殷家本就被打壓了不短的時間,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一進門,殷氏就後悔了,決口不提嫁女兒的事情,反倒讓期盼着顧情嫁過來的殷家衆人十分尴尬。
殷家主母是最尴尬的,她一開始是看不上顧情的,可如今她兒子的差事丢了,丈夫的差事也岌岌可危。別說殷家比不上顧家大房了,怕是連顧家二房三房都瞧不上殷家了。
“今日姑奶奶還要回門呢。”殷氏頭一次在娘家底氣這麽足,以往娘家比顧家情況好,她大嫂經常瞧不起她,殷氏心裏得意,嘴上卻随意地說着,“那便這樣吧,我先回去了。”
說完,殷氏留下禮品就帶着丫鬟婆子走了。娘家這麽寒酸,她可不能多待,不然一會兒大嫂不要臉地直接開口讓她把女兒嫁過來,她就不好拒絕了。而且她也沒說錯,今日顧之黛确實要回娘家的。正月初二,出嫁的姑娘可不是要回娘家麽?
瞧着殷氏的背影,殷家一大家子心情都不太好。
“能什麽能,今日回娘家,顧之墨都沒陪她一起。自個兒都不受丈夫待見,還好意思嚣張。”回屋之後,殷家大嫂啐了一口,跟丈夫抱怨道。
殷家大哥沉着臉斥道:“你少說兩句!”
殷氏不受夫家待見,難道他們殷家就能從此撈到好處了?殷家人其實巴不得殷氏特別受寵,這樣顧家也好看在殷氏的面子拉他們一把。可惜......
殷家,怕是要徹底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