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譽兒悄悄擡頭看了眼自家小叔叔,抿嘴笑,抓緊了晏良的衣袖。

晏良一臉控訴,做大哥的也不好再說什麽,虛咳了幾聲後,晏華無奈笑道:“好”,蹲下身對着自家兒子囑咐:“別煩你小叔叔,多跟小叔叔學習。”

譽兒哪有不肯,頭點得不停。

晏良笑吟吟,朝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劉顯投去勝利的一瞥。

劉顯走近,悄悄在衣袖下抓住了人的手,譽兒發覺了,擡頭愣愣地看着面容嚴肅正經的劉顯,又看了看臉些許紅的小叔叔,聲音稚嫩:“小叔叔熱嗎?”

“啊……不熱!”晏良甩手,低聲:“孩子在呢,你松開!”

劉顯當沒聽到,直接握着人的手走到了劉轼那裏。

譽兒一下又被正挂起的紅通通的燈籠吸引了注意力,跟着望兒朝兒一起拍手叫好。

劉轼來了勁,想在家裏哄維兒一般,讓家奴挂得高些:“左邊一點,再高一點,待會下面再把這個小的挂上去!”

“好欸!”望兒年紀最小,是晏良三哥的孩子,今年才兩歲半,此刻望着劉轼的眼裏就只剩下崇拜,鼓掌就沒停過。

雪粒細碎,洋洋灑灑,天色暗淡,廊庑下燈都點了起來。一圈圈暈黃下,是孩童天真無邪的面容。劉轼踩在高凳上,彎腰抱起小燈籠,笑容燦爛,“看好咯!”

晏良隔了幾步出神望着,暖黃,大紅,在眼前亮得熱鬧,劉顯轉頭看着,一時間移不開眼。

最是尋常難得。

他看着他,晏良似有若覺,轉頭淡淡一笑,又回頭去看剛剛挂在下面的小燈籠。紅紗籠雪,在廊下打着旋,飄飄渺渺,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蒙上了薄霧,悠悠忽忽,不知歲月。

出了正月,永昌二十三年就正式步入了日常的軌跡。

因着糧草短缺,今年膠連兩州對付北方的鞑靼就顯得格外謹慎。入夏以後,一批早春的麥子才會有一輪收割,所以得一直按兵不動到夏末,那個時候,所有的糧草補給才會全部到位。

Advertisement

但是在春末,鞑靼就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掃邊”,百姓死傷無數,牧畜損失慘重。雖然後來成功擊退,但是主帥劉仲康受了重傷。延聖帝聽聞,立馬把人召回,吩咐太醫院好生醫治,但是在歸途中,傷口感染,不治而亡。

朝廷震動。延聖帝一旨,天喪将星,國之大哀。命葬同親王禮。

原本駐紮在朔州的昭陵侯得到消息直接半路扶靈而歸,哀痛不已。

劉大将軍白發人送給黑發人,身體一下就垮了,本已耄耋之年的“護國砥柱”,現在也只剩下了一口氣。

淩陽郡主心力憔悴,劉轼陪在一旁也無從安慰,原本那個吊兒郎當的少年一下子就沉默了許多。

劉顯承包了府裏大小一應治喪事宜,平日裏忙得焦頭爛額,但話卻越來越少了,下人們都不敢擡頭看他,做事也越發勤快。

下葬那天,延聖帝也來了。

過分服用丹藥已經讓這個九五至尊面色虛黃,但依舊有着不容僭越的威嚴與讓人敬畏的莊肅。

劉大将軍卧病在床,延聖帝在點香之後又去看了看,盡顯一個帝王的體貼與關懷。

劉顯全程陪同,并沒有多說什麽,延聖帝只當他悲傷過度,走之前還特意囑咐注意身體,一臉和藹。

晏良一家昨日就到了,晏夫人陪着淩陽,晏啓游與劉大将軍談了好久,一直到皇帝來才出門跟着晏氏其他人一道跪迎。

晏良始終陪在劉顯身邊。

正月過後,劉顯回了朔州駐紮,順便查看浙州安置的情況。晏良不便跟随,再加上身體好轉後薛白布置了很多史籍整理的任務,也忙了許多。兩個人之間書信卻沒斷過。

後來出了事,晏良幾乎是立刻就向薛白告了假,帶上赫舒就直接奔赴劉顯扶靈的途中。

劉顯見到他的時候還以為在做夢。

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眼中血絲,眼下泛青,面容卻是一如既往的冷峻,哀莫大于心死。晏良心疼得不行,顧不得許多,當着衆人的面就抱緊了劉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