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昨晚睡得就不是很好,加上剛用了午膳,晏良精神頭這個時候就有些恹恹。

原本下午還得趕回魏王宮商議募兵的折子,劉顯看人都哈欠連天了,也就不着急,直接讓睡會。

正好這件事他也想問問韋鴻望和薛元期的意思,于是給人安置好後劉顯便準備起身去前廳。

晏良有些不好意思,昨晚裏的夢太過逼真,切膚碎骨的痛,他太害怕了。

劉顯低頭描了描晏良的眉眼,這個人明明困得要死,可現在還固執地睜眼看着自己,眼淚濛濛,朝劉顯笑了笑。

“怎麽了?”低聲細語。

“沒什麽……”閉了眼睛,晏良深吸一口氣,雙手交疊在身前,睡得規規矩矩,過了會,滿不在乎的口吻:“走吧走吧。”

劉顯輕笑,并沒有動,把人的手放到手心裏,“嗯,等你睡着了。”

幹燥溫暖的觸感,晏良抿了抿唇,不說話。

唇上突然有了溫柔的熱度。

劉顯吻得很淺,“可是害怕?”凝視着晏良的目光冷靜從容,他想到了昨晚的夢魇。

他究竟做了什麽夢,怕成那樣。

晏良依舊閉着眼,逞強,“你說什麽,我聽不懂”。

“嘶……”皺眉,“你咬我幹什麽……”

“不說實話”,劉顯無奈,現在也不好追問,回去再說吧。

“躺一躺養養神,回去再好好睡一覺,別瞎想,辛淵就在門外,我去去就回。”

“嗯。”

李粵劍、李未剡等李家人才離開,韋鴻望剛剛把人送走,就聽說魏王召集商議朝廷下發的募兵折子,又急匆匆趕回了大廳。

“李粵劍回去了?”劉顯接過韋莊遞來的暫拟回複折子,看了兩眼,對着回來的韋氏家主笑道。

“是……”韋鴻望上前就要行禮。

劉顯擺了擺手,“免了”,轉頭對着韋莊說:“折子上說,先撤兵五千?三千将軍府,兩千王府?這是你的主意?”

“是薛濤和臣一起的意思。”韋莊看向和自己并肩而立的薛濤,薛濤沉吟了一會,緩慢說道:“其實謝淮兩家最終想要的不過是削了您手上所有的兵權。但目前看是不可能的。可是這些家兵和府兵就不一樣了。天子腳下,手握重兵……我們沒有足夠的理由抱着不放。臣想,可以先行緩兵之術,給個交代。五千是個合适的數字。”

劉顯沒有說話。

在一旁聽着的薛元期和韋鴻望也有點摸不清這魏王的意思,但魏王明顯不情願卻是看得出來的。

“你們倆的意思呢?”劉顯沒有表态,五千其實不算多,但他考慮的是這個緩兵之術到底能“緩”多久。

原本今天的商議李家會有人參與,但是劉顯故意沒有讓辛淵通知,就想看看如果事後李粵劍知道了自己對他的不信任,他還會不會一如既往地沉下心“唯命是從”,還是……

露出馬腳。

韋鴻望思索了片刻,“我覺得薛濤言之有理,只是……”

他和薛家家主都不算魏王府的臣屬,所以稱呼上也自主得多。

“只是這也只解得了燃眉之急。”薛元期捋了捋白花花的胡子,眉頭緊皺。

劉顯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

“其實魏王,若是您有心不尊,那這個折子也不必理會!”韋莊心直口快,見在場的都不說破,他也不再顧忌,反正都是緩兵之計了,也不知能緩到什麽時候。

如果不再尊上……

就不一樣了。

而且,如果頌陽能從魏王這次拒不執行的态度中察覺出些許,那這個折子也不是問題了。畢竟,李家的皇位,頌陽看得可是此什麽都重。

薛濤愣了愣,韋鴻望低頭沉默,薛元期睜大了眼睛,張了張嘴剛想反駁什麽,看了眼神色如常的劉顯,也就閉了嘴,不再開口。

一時的寂靜。

大廳裏都聽聞得到韋莊有些激動的喘息。

深冬的時節,天色暗得很快,日頭歪斜,劉顯的面目在一片明暗交疊中隐晦淡漠,看不出喜怒。

“魏王。”清清淡淡的少年嗓音,門外候着的辛淵給晏良打起了簾子。

又是沒有睡好,劉顯心頭懊惱,他剛才就應該陪着他好好睡的。

“嗯,言良可是有什麽想法。”劉顯起身,走下了主位。

韋莊一臉看好戲,這個人,他倒要看看。

“是。”晏良躬身行禮,想了想,開口說道:“其實退讓五千終究還是退讓了。募兵只是幌子,頌陽要看的是您魏王的态度。”

薛濤的目光一下亮了,這個人,直擊要害。

韋莊一下愣住了,壓了壓嘴角,等人繼續說下去。

“這件事,可大可小,可做可不做。”

“小公子這話什麽意思?”薛元期來了興致,上前了幾步,和藹問道。

“薛太公。”晏良躬身再次禮貌行禮。

“臣以為,魏王同意募兵是一回事,而讓出家兵和府兵卻是另一回事。”晏良上前自然而然地順手拿過劉顯手裏的折子,翻看了下再次确認。

韋莊一下瞪大了眼睛,以下犯上!居然沒有經過魏王同意就直接——

看向薛濤,薛濤也注意到了,但只是笑了笑,這個少年并不讓人反感啊……

韋莊翻了個白眼,我記得你不是看臉的人啊!

薛濤:對啊!現在看,才華也不錯啊!

韋莊:……

“……嗯……募兵嘛,那就募呗。所有家兵家衛都充公……将軍府和魏王宮的可不是簡單的‘家兵家衛’”,晏良一板一眼,頭頭是道:“可是正規的兵隊,畢竟魏王手掌十萬連州大防,帶回來一兩萬也沒什麽,以往史籍裏也有帶兵回護京畿的大将軍。”

面面相觑。

還可以這樣耍賴!

不過也确實。

折子上并沒有指名道姓将軍府和魏王宮。

薛元期聽罷大聲笑了起來,“孺子有趣!”

這樣一來,魏王也确實表态同意了募兵,但是具體的操作層面又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就連頌陽也不好輕易收了一萬七千名“将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