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反間計

谷雨見了白大夫人,立刻見了禮,這才說明了來意,同時說自己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夫人能夠同意,白大夫人自然沒有拒絕,但神色已經不太好了,原以為這個谷雨是個好的,沒想到這女兒剛去,婢女就脅恩想得些好處,便讓她有些膈應,但人都見了,能不讓人說嘛,剛剛誇了人家是個好的,轉眼這不是自打嘴巴嘛,女兒走之前還對她說谷雨是她的人……

嗯,白大夫人突然反應過來了,畢竟是将門女子,只是一時被蒙蔽了,想到女兒走時的态度,白大夫人的心裏不禁升起了一股希望。

白大夫人趕緊屏退了左右,說是給谷雨留點面子,谷雨自然配合着漏出感激的表情,這下子白大夫人更是心裏有了底。

白大夫人激動地看着谷雨,谷雨也不含糊,便将大姑娘是假死,現在在舅老爺那兒換了個身份,有舅老爺照顧,自是讓白大夫人放心,還有白老爺的計劃一并告訴了白大夫人。

說是大姑娘也是沒有辦法了,這才想出的金蟬脫殼的法子,畢竟要是宰相站對了隊伍還好,要是沒有站對那就是大房的滅頂之災,這樣的前車之鑒又不是沒有,不得不防,雖說可以假裝病重來躲過選秀,但是只要宰相不願意,白家誰能瞞得下這件事,而且目标也太明顯了,這才——

白大夫人聽了谷雨的話,才知道女兒居然在她不知道時受了這麽多的算計,很是讓人心酸。是她這個當母親的失職了,居然不知道父親的算計,原以為下一位東宮之主按年齡按時機必不是玉兒的了,雖然玉兒年齡合适,但是今上也還沒立太子,等立了太子時,玉兒也已經定了人家,誰知宰相有如此打算,如果早有這麽大的魄力,為什麽要接受宰相的位子,直接去掙軍功不是很好嘛,就知道拿她的女兒去求那地位,真是——

還好玉兒聰明,這事也算是解決了,只要風聲過了,再打算。

這便讓谷雨下去了,當然去邊關就不必了,出去幾個月再回府來。到時跟着大夫人便是,對外說是求大夫人給家裏一個恩典,讓谷雨的哥哥放出府裏不必再當奴才了。

谷雨家也算是個寒門了,家中後輩也可以讀書了,這在這個朝代對家奴算是的好結局了,但是又沒了世家這個靠山,可算是各有利弊,全賴自己的選擇了。

當然谷雨還是婢女,只讓哥哥一人脫了籍,家裏別人是不行的。

說道白宛玉的死,最不高興的除了白大夫人,怕就是白宰相了,萬事俱備,卻出了差錯,自然要找個人替上去的。

白宛珍沒腦子,恐怕就是當上了一國之後也不會有什麽好處,而且宛珍情況特殊,怕是只能等到新皇登基再送到宮裏了。

二房嫡女白宛鳳本打算給四皇子,聽說四皇子很欣賞她,這個孫女倒是有點本事。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不選最有可能的三皇子,但四皇子也不錯,她的運氣很好,常常能偶遇到四皇子,要不是他查了真的是偶遇,白宛鳳根本不可能知道四皇子會去那些地方,連他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白宛鳳又有什麽辦法可以提前去準備呢?就因為如此,他才贊她運氣好了。

能讓四皇子上心,自然是最好了,身份也夠,他這個做祖父的自然是很贊成的。

五房只有一個嫡女,原來他疼惜幼子,自然同意他的女兒選個稱心的,現在怕是只能委屈了自己的三孫女了。

Advertisement

大房的兩個庶女和二房的庶女白宛翠自然是送到剩下的五皇子和六皇子府上做側妃,倒是多出來了一位,将消息偷偷透露給她們,就看這三位的本事了,要是有本事成了國公夫人之類的身份,自然不會送去做妾,還要交好,要是沒本事——

當然如果很沒有本事,連他透露出的消息都不知道的話,活該被糊裏糊塗的送人了。三個人自然有勝負,贏得那個可以從兩個皇子裏先選。想必不會讓他失望的。

聽到白宛玉的死訊,白宛寧震了一下,不是不傷心的,畢竟是自己的姐姐。對于這位嫡姐,她一向是敬重的,不僅僅從來都不為難庶女,而且要是有什麽困難的事,一般只要她能解決也不會推辭,雖然和她不太熱絡,但也是因為嫡庶之別,而且也沒有什麽壞心,也罷,人都死了,自然也只記得她的好了。

至于府中其他人,對于死了個嫡女貌似風吹湖面,不過是一點波瀾,轉瞬而過。

至于有金手指的幾位,大家都以為是自己的蝴蝶效應而已,随着時間的推移,也就不在關注。

這七個月,白宛寧撘上了軍備部門的線,而且前線捷報頻頻,也算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勞,自然是順順利利的當上了軍需商人,自然也接觸了一些軍部的實權人物,這才知道以前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了,沒想到外面的天空這麽廣博。

蔔大将軍率領的八萬騎兵,二十萬的步兵編制,在這七個月橫掃了整個邊境,現在已經開始向齊雲國的國土上交戰了。

當時齊雲國也有六萬騎兵,三十萬的步兵在邊境駐軍,有這麽逗的兵馬自然是抽調了國內幾乎全部的兵馬,可謂是背水一戰了。

洛溪國可算是以少勝多了,之所以如此的視如破竹,自然是因為洛溪軍在兩國的交界處打了一個大勝仗,號稱戰無不勝的齊雲國太子齊天敗給了洛溪國的蔔大将軍。

當時兩軍已經僵持了三個月,不知什麽情況,齊雲國等不急了,打算來個釜底抽薪,将洛溪國的糧草給截了,雖然洛溪國重兵把手,也讓齊雲國得逞了。

在洛溪國的押運糧草的隊伍裏有齊雲國的細作,兩者裏應外合自然殺了洛溪國一個措手不及。

齊雲國派了五萬人馬來了個突襲,其中有兩萬的騎兵,然後帶着糧草向齊雲國的駐軍方向而去,為支援這五萬人馬齊雲國立刻派出了十萬的步兵和三萬的騎兵去接應。

洛溪大軍派了四萬的騎兵和十萬的步兵去追,三方兵馬在九卿山遭遇,原本以為齊雲兩方會合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對玉洛溪國都是壓倒性的優勢,比然沒有任何的懸念。

誰知洛溪國的騎兵人強馬壯,配備的都是上等的好馬,不知道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洛溪國是怎麽準備的,居然比打算挑起戰火的齊雲國還充分,加上洛溪國的騎兵令行禁止,指令傳遞使用五色旗非常迅速,騎兵和步兵的配合也很是默契,居然一時間兩方不分勝負,但漸漸的洛溪國的軍士居然占據了上風。

這樣打下去不就讓齊雲國的騎兵幾乎全折在這了嘛,只有步兵不是讓洛溪國的騎兵如入無人之境,一頓砍菜切瓜了嘛,那還打什麽仗。

沒辦法,只能讓一對五百人的騎兵突圍求援,但幾次都被打了回來,齊雲國苦苦支撐。

忽然聽到齊雲國的方向來了一對騎兵,大概有三萬左右,這下子齊雲國的人以為援兵到了,正要歡喜,誰知一擡頭看見大旗上那大大的“蔔”字,才知是洛溪國的人馬。

這一悲一喜之下,齊雲國的氣勢一下子一落百丈,九卿山兩面環山,左右都是洛溪國的兵馬,自然是被包了餃子。

不出半個時辰,這一仗依然是塵埃落定,洛溪國大獲全勝。從一開始這本就是一個計劃,從齊雲國打算搶糧草時洛溪國就已經勝券在握了,糧草本身就是個誘餌,洛溪國早就知道裏面有細作,糧草從哪兒帶出來就從哪兒帶回來。

白宛寧可以想象,拿下齊雲國只是時間問題,不過齊雲國的太子為什麽會突然不惜一切的去截糧草呢?畢竟在此之前兩國都在積蓄力量,不然也不會只有幾十萬的人馬,而且齊雲國準備開始的時間比洛溪國的早,就像滾雪球一樣,基數大的自然越到後面越大,自然是時間拖得越長對齊雲國越有利,到時候齊雲國的人馬和洛溪國的人馬的比例會越來越大,本是穩勝之局為什麽會铤而走險呢?

不過只要洛溪國贏了就好,畢竟她現在是洛溪國的人。想到這些的白宛寧自然就忘了白宛玉了,不過人之常情,誰會一直記得一個死人呢?況且二人的關系不是多麽的親密。

其實,在邊關的白宛玉假死之後,就以鄒游的身份到了大營,這個計劃從頭到尾都是她布置的。

先派人給白水國送信,讓白水國的皇帝相信齊雲國的陰謀,只要兩個國家合作滅了洛溪國,下一個被滅的就是白水國,因為知道齊雲國在白水國與之交界處的秘密屯兵的具體位置,設計了一個巧合讓白水國的主将發現。

然後再以五色旗兵震懾白水國皇帝,讓他不敢妄動,并承諾和白水國将來齊雲國國滅之時将臨近白水國的十五座城池交予白水國。只要白水國疑心齊雲國,或者是見城眼開那和齊雲國的合作自然不會順利,到時間拖拖後腿,那結果——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白宛玉讓人帶着大批的財寶去賄賂了白水國的主和派,讓其對白水國的皇帝進言,一邊是強國洛溪,一邊是不費力氣的合法的得到十五座城,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白水國皇帝果然動心了,在九卿山一役之後,立刻拍出了十萬大軍“幫助”洛溪國攻打齊雲國。沒辦法,三國之中白水國最弱,十萬大軍以上極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