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個世子出門了

“喂,大笨蛋,你起來了沒,我們要出門了,你快一點。”一大早董笑笑就敲響了戚世欽的房門。

林泉跟在她後面,問道:“笑笑,這裏面的是誰啊,堂哥不是說你在邺城沒有其他認識的人嗎?”

董笑笑把玩着垂在肩上的辮子,嬌聲說:“這是我昨天認識的一個人,他武藝很是高強,幾招就把我給打敗了,很是厲害。”

房門吱——的一聲打開了,林泉聞聲看去,只見那人微微一笑,就像是天光透過層雲,讓人眼中再也看不見其他,比如此刻的董笑笑就蹦蹦跳跳的湊了過去。

“你醒了,我們快走吧。”她一把拉過戚世欽的手腕,又向他介紹:“這是定遠侯的兒子,他叫林泉。”

戚世欽不動聲色的扯出自己的手,行了一個禮:“原來是小侯爺,在下戚世欽。”

“你也別叫我什麽小侯爺,叫我林泉就行,我聽笑笑說過你了,聽說你武藝很厲害,有機會我一定要見識一下。”

在林泉的預想中,接下來應該是他可憐巴巴的看着他有點喜歡的姑娘和戚世欽一起,歡笑不斷。但是,他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冷面人設,兩個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又根據自己的武學見識暢談開了,可謂是棋逢對手、酣暢淋漓,這會兒他已經相約着讓人和他回家了。

董笑笑有些氣惱,但到底她不是有多壞的性子,自己生了一會子悶氣,見沒人理她,也就放下了。

一路玩到下午,吃過飯後,董笑笑就嚷嚷着要回去了。

送回了董笑笑,林泉便和戚世欽一起回去了,進了院子,林泉先是和娘親打了一聲招呼,兩人就去了演武場。

演武場四周都是圍牆,中間有很大一塊空地,兩排架子上挂着各式兵器,戚世欽取了一柄槍出來,他末世時也挺喜歡用這個的。

不得不說,林泉不愧是這個時代武力排名第四的人,槍法的确很好,兩個人鬥得旗鼓相當。一旁不知什麽時候過來的定遠侯摸着胡子,滿意的點頭。

待到停下時,他才上前去:“好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泉兒你這次交的朋友不錯,這般武藝可有心報效國家,林某手下正缺一員大将。”

早就聽說定遠侯治軍有方,而且很提拔有識之士,戚世欽當然願意了,他這會兒的願望還一直都是在古代幹一番大事業。讀書他能行,可是他思維比較直,聽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話,覺得自己在朝堂上肯定不容易上升。

而在戰場上,掙得軍功對他來說比較容易,畢竟打喪屍的經驗多。

Advertisement

戚世欽:“如此就多謝侯爺好意了。”

夜晚,書桌旁,戚世欽把信紙鋪在桌面上,打算給爹娘和魏景書各去一封書信,他沒打算消失多年再風風光光的回去,不然他娘周翠翠肯定每晚都睡不好覺。

具體也就是說自己遇到了高人治好了腿,他現在已經能和往常一樣走路了,如今他待在邺城。然後就是他之前就很想出門游歷,如今趁此機會正好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估計要過兩年才能回去。不過他會經常寫信回家報平安。

游學自然不是真的,他只是為了讓周翠翠不要那麽擔心他。

周翠翠收到信的時候,已經距離小兒子離開家好幾個月了,聽着老大給她讀的信件,老太太又哭又笑的。這段時間她聽到了村裏的很多風言風語,主要就是因為她一直偏心小六,忽略老三,結果現在老三分出去住了,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而她最喜歡的卻不見身影。

何月當初撺掇着戚三郎分家,周翠翠最初不肯同意,畢竟老三可是家裏的一個壯勞力,可是最後何月提出淨身出戶,家裏也鬧了好一陣,再加上老二媳婦的勸說,她最後猶猶豫豫的也就同意了。

沒想到老三家不知道從哪裏學會了釀酒,顏色清亮、酒味醇香,并借此酒和城裏的大戶人家拉上關系。周翠翠每次上門都讨不到好。

沒多久,老三就修建起一座氣派的屋子,遷居的時候也沒有請他們,找上門去還被何月言語奚落了一番。

戚家幾個媳婦也不是省心的,家裏天天争吵不斷,想要去沾一份光,當然周翠翠也是如此,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倒是讓村裏人看了笑話。

戚大郎看着老娘的眼淚也有些心酸,道:“娘,你別哭了,要是六弟知道了可不得心疼死了,這箱子這麽打,我們快打開看看裏面裝了什麽東西。”一邊等着的幾個媳婦也紛紛勸說。

因為是侯爺府上的人送,戚世欽也比較放心,買了一大堆東西,最後就裝了一個大箱子。

周翠翠抹了一把眼淚,在幾個小輩面前哭也讓她有些羞赧:“好,我不哭了,這就看看我們小六帶了些什麽回來,這出門在外怎麽還買這麽多東西。”

話裏帶着些埋怨,但周翠翠內心是喜悅的,以往小兒子在書院讀書時就是如此,把賣字畫的錢收集起來,每次她去,小兒子總要帶她吃些好的,給她買點什麽。這樣的孩子,叫她怎麽能不疼到心坎裏。

西北那邊的皮毛是很便宜的,戚世欽便買了好幾張,讓他娘冬天的時候注意保暖。給幾個嫂子都送了價值相當的镯子,讓她們自己選。中間都是一些布匹,拿出來做衣服用的,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以及小孩子的玩意,翻開最下一層,幾個人都張大了嘴。

老二媳婦說道:“娘,這…這恐怕得有好幾百兩吧。”

銀子全都是整整齊齊的碼作一層,看起來很讓人驚詫。戚大郎又看着手裏的信道:“六弟說咱們家屋子幾房人住在一起有些小了,幾個侄子年紀也大了,讓娘看看修個大點的,以後也好給他們相看媳婦。”

這房子住六房人的确是小,戚世欽雖不常回家,但最好的那間屋子一直是給他留着,還給他專門準備了書房,周翠翠不允許任何人進去,那書房都快成戚家的禁地了。而且小一輩都跟他年紀相差不多了,一直擠在一起也不像話。

這話說的幾房人都心動,她們都是有孩子的人,最大的也快相看了,其他的也不遠了,有個大房子找媳婦也能找個更好的。于是紛紛那期待的眼神看着周翠翠。

周翠翠不負衆望:“好,我們也修一個氣派的房子,老大、老二,你們明天就去聯系人。”說到底除了錢多底氣足了,周翠翠還是有些氣不過老三家的。

應了一聲後,戚大郎接着說:“修的大點估計得花上一百多兩,六弟的意思是,剩下的一部分給幾個侄子上學,然後給小月、小荷、小桃她們幾個留點嫁妝,其他的全都給娘你。”

周翠翠哼了一聲:“虧六郎還記得那兩個白眼狼,小桃那賤蹄子還在我面前說他的不是。還是我的小六聽話、孝順。”

幾個人媳婦都沒有接話,說實話,除了老大媳婦嫁過來的時間長,對戚世欽了解的稍多一點外,其他人都沒怎麽見過戚世欽。因為這個小叔子每年在家的時間連起來都不超過一個月,每次都是周翠翠自己到城裏去看小兒子。

實際上,她們記得更深的是這幾年戚世欽的浪蕩生活,畢竟村頭的長舌婦最愛拿這些來取笑。

把箱子裏的東西依依拿出來,周翠翠說:“這些都是小六分好了的,你們都各自把自己的拿去吧。”

各人拿到了好處,又想到将要修起的新房子,心裏自然樂淘淘的,不由得在心裏感嘆這小叔子果然有能耐。而周翠翠,早就帶着小兒子給的金镯子,樂颠颠的出門準備跟她的好姐妹炫耀一番。

——

三房已經分家了的事情戚世欽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要是知道當初鬧得那一攤子事,指不定得有多樂。

這就是讀書的好處了,他讀書時并不限于科考,其他各類雜學,尤其是律法方面是他最感興趣的。

《大周律法》規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孫……無自專之道。而有異財別籍,情無至孝之心,名義以之倶淪,情節于茲并棄。稽之禮典,罪惡難容。

周朝歷經三百年,以孝治天下,為了維護大家長的權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條例,都是偏向長者的。

大概意思就是說,只要父母還健在,律法是不支持分家的,提倡聚族而局,而子女非要分,那麽就視為“十惡”,就是不孝。

何月要分家,戚三郎和周翠翠是鬧過一段時間的,而分開沒有多久,她家就憑自己修起新房子了。這其中意味可以想象,就算後面分家是經過周翠翠同意的,現在這“不孝”的罪名照樣可以砸在他們頭上。

更何況周翠翠養了戚三郎二十多年,雖說她偏心,讓老三幹的活多,罵的也多,但這些都是這片大陸的普遍現象,比他慘的多的是。他主要是遭的冷暴力比較多,不受重視,現在的人可沒覺得這有什麽。

而何月也就是每月送一些谷物糧食并一些銅錢來供養老人,真真是一點虧都不肯吃。

作者有話要說: 話說大家好像都看不太懂我前面的幾章。差不多三五章之後我就讓男主回來吧,我發現寫農家日常要順一點。

男主屬于特別孝順,不愚孝,不媽寶,但很享受父母的關心。

戚家人口

老太太:周翠翠 戚老頭

戚大郎

戚二郎

戚三郎

雙胞胎——戚四郎、戚芳芳

戚世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