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游記(二十二)
沒錯,穿着佛家法袍的僧人正是一只赤尻馬猴,而且他是天地間第一只赤尻馬猴。花果山的兩只馬猴都算是他的後輩,聽他的調遣。老猴王雖然告訴了孫悟空四類靈猴,卻沒有說自家老祖宗的事。
當年龍鳳初劫,雙方大戰,族人死傷無數,實力大減,為了保留最後的血脈,祖龍祖鳳自裁于世,剩下了弱小族人,得到一線生機,龍族鎮守四方海域,鳳族鎮守不死火山。而其餘靈氣充足的安和之地,例如花果山,雖有龍鳳麒麟存在,卻連化成人形的本事都沒了。
龍族鎮守四方海域,得到了繁衍的機會,四海龍太子接連出生。其中南海龍太子天資卓越,卻在巡游天地間時,偶遇鳳族小女,那一眼便是萬年。因着龍鳳兩族間的仇恨,小鳳女展翅離開,一根羽毛翩然而落。龍太子将鳳羽收入懷中,不久便相思成疾,郁郁而終。
說來也怪,南海龍太子這樣驚才絕豔的人物去了之後,之後的龍太子要麽沖動愚蠢,要麽狠辣纨绔,皆庸碌無能之輩,偏偏龍王們對龍太子們寵愛異常,縱容得很。四海愈發落魄,撐不起門面,也是常理。
且說這南海的龍太子臨死前,盤在南海東南方不遠處的芒邪山上,口銜鳳羽而逝,龍首朝着不死火山的方向。三百六十五年後,山頂長出一棵樹,又三百六十五年,樹已有萬丈之高,被天雷劈開,跳出一只如馬大的紅屁股猴子,這邊是天地間第一只赤尻馬猴的來歷。
小猴子算是龍鳳所生,天生便能騰雲駕霧,本事強大,他初生牛犢不畏虎,淘氣得很,不知不覺竟跑到了靈山,在佛祖的蓮臺上嬉戲玩耍。佛祖回到居所,發覺他的存在,點化了他。赤尻馬猴便在佛祖身邊修行,成為佛祖的“聞達侍者”。
這些因由,除了較少的赤尻馬猴族人,外人是絲毫不知曉的。
老猴王連連感謝:“幸好有老祖宗指點,我們猴群才能得到靈明石猴的庇佑,發展壯大如斯。”
“這也是你們花果山猴群的造化,即便是沒有我的提醒,你們和石猴的緣分也是扯不斷的。”
“嘿嘿,那倒也是,畢竟可是我們陪着大王度過了十年,可不是三星洞那一兩年的時間能比的。不知老祖宗來這裏可是有事吩咐?”
“你前段時間傳訊說石猴已經放棄了離開花果山的想法?”
“是啊,大王疼愛小輩,不忍離開猴子猴孫。”老猴王得意,“一開始大王去心堅定,幸好我善于應對,拖上個幾年,這再深的感情也都要被時間給磨沒了。雖說我不曾出過花果山,可是我覺得天底下再也沒有比這裏更好的地方了,給我金山銀山也不換。”
聞達侍者略帶贊賞地點了點頭,不知是在表揚老猴王的行為還是贊同花果山是塊寶地。不過他的輕微動作就讓老猴王更激動了,說話也口無遮攔起來:“也說來也奇怪了,花果山竟像是被罩子罩住了一般,大王總是在裏面打轉,怎麽也出不去。哈哈,真是天助我等。”
聞達侍者雲淡風輕地說道:“哪有那般巧合的事情,恐怕是石猴沒有人指引,摸不對路子罷了。”他心裏清楚,石猴出不去,是因為有佛祖的大神通設下了屏障,暫時困住了他。不過看佛祖意思,這石猴将來也是我佛門中人,難怪佛祖費諸多力氣,想必是有巧妙安排。聞達侍者又問:“那石猴不再想法子出去之後,可有悲痛外露?”
“不曾不曾。”老猴王擺擺手,“大王平日裏除了有些貪杯,沒什麽特別,我這裏還藏着些猴兒酒,老祖宗離開時帶上,雖不精致,味道卻舉世無雙。”
“出家人不飲酒,多謝你的好意了。”聞達侍者經年受佛法熏陶,再頑劣的猴性也早已改變,不曾好那杯中之物。
“哦,我忘了,老祖宗莫要見怪。”老猴王抓抓後腦勺尴尬無比,心裏卻想着就算是能跟在佛祖身邊,也比不上在花果山自由自在的舒服啊。連酒都不能喝,或者還有什麽勁兒!
“我來這确實有一事要交代你,你且附耳過來.”聞達侍者輕聲交代,如此這般一番,老猴王聽了卻有些為難,聞達侍者并非是強求之人,問道:“可是有什麽問題?”
老猴王也不會對着老祖宗有所隐瞞,他憂愁萬分:“若是大王走了,我們這家大業大可守不住啊,說不定還要被那山中的麒麟鳳凰欺壓,連水簾洞都被人搶了去。”
“石猴的本事竟然如此之大?”聞達侍者震驚了,他天生的本事多那還是因為他身負龍鳳二族血脈,跟腳尊貴,可這石猴不過是石頭裏蹦出來的吧,沒有經過歷練學習,只會淪落的跟花果山的通背猿猴一般,一事無成。
老猴王:“大王當然及不上老祖宗,但是他機敏靈巧,單打獨鬥不曾輸過,指揮作戰也頗有才略。而且大王絕非好勇鬥狠之人,若是遇到更厲害的,他也懂得暫避鋒芒。因而大王雖說如今沒什麽仙術傍身,但也足以保全我等在花果山的安穩日子了。若是大王是個沒本事的,光是這幾千只猴子都能造反了,誰還會聽他的話?”
老猴王深知這一點,他只會雖高,壽數也長,可就這自身的武力上就差了些,便難以服衆。
聞達侍者眉頭一皺,很快便松開了,這孫悟空本事越大,等将來入了我佛門,帶來的好處變越多,該高興才是。思及此,他勸道:“我算出你們猴群有一大劫,若想避開,必須由着這美猴王出去學會無邊神通,才可保命。而且美猴王若是不學會那長生不老的本事,早晚有一日會老會死,你們又待如何?貧僧從來不強人所難,你若是不願,那便罷了。”
聞達侍者将欲離開,被老猴王扯住了衣袖。老猴王是個有遠見的人,他再一次确認道:“大王真有學會長生不老本領的機緣?”不待聞達侍者回答,他趕忙描補,“我相信老祖宗的話,您說該怎麽送大王離開,我都照辦就是。”
“你尋找合适的機會,推竹筏下水,讓你們大王跟着清晨的太陽走,太陽是自東往西的,有了它的指引,必能抵達陸地,之後,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只是此去一別,路上不知要耗費多少個年頭,他學本事也要耗費不知多少年,你可要想好。”
“沒什麽好想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就是幾十年的功夫嘛,我們等得起。”老猴王心想,等到大王回來了,便可以永生永世地護着水簾洞的猴子猴孫,這筆賬他還是算得清的。而且他作為一只赤尻馬猴,難道還能不聽老祖宗的話嗎?
聞達侍者見狀,便和老猴王告別,滿意地離開了。
聞達侍者設下的屏障消失,外界的光影聲音便能進來了。赤尻馬猴聽着小猴子的哭鬧聲,一些猴子的鼾聲,心裏越發踏實。
“你沒事吧?”孫悟空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沒有沒有。”老猴王連連否認,暗自揣測着大王應該發現不了老祖宗曾經來過吧。
“那就好,俺總覺得你這裏有點不對勁兒,覺都睡不安穩。”說罷,孫悟空打了個哈欠,似是轉身離開了。
老猴王這才松了口氣,身上的毛都潮濕了。他心想不愧是靈明石猴,就是敏銳,以後和老祖宗聯系,可要更加審慎,免得被抓個正着可就糟了。
話說這老猴王得了吩咐,便四處留意,尋找時機,好把消息不留痕跡地給透出去。說來也是湊巧,不多時水簾洞內一只近五十歲的老猴子壽終正寝了。他只是普通的猴子,能多了一倍的壽數,也是因為花果山的靈氣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