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九月份不比六月份天長, 江吟秋和蕭彥夫婦便沒有在林府吃晚飯。倒是林溪看林老太太因為林澤的事有些不大高興,便主動提出要留下來吃晚飯。

林大太太便道:“那我去廚房, 吩咐他們多做兩道菜。”

今日林溪幫了林大太太一個大忙, 林大太太便投桃報李, 親自去了廚房,讓廚房的人多做兩道三姑奶奶素日愛吃的菜肴。

林二太太等林大太太離開以後, 便提起了今日回門的江吟秋夫婦。

“我聽二郎說,老太爺問及我們這位新姑爺日後的打算時,他說自己準備去從軍。也不知道老姑太太知不知道這件事。從軍多危險啊, 一旦有個閃失......”

林老太太原本就心情不好, 聽了這話不由微微皺眉。

林溪看的清楚, 忙道:“也許蕭表哥吉人自有天相。我想他既然對祖父這麽說了, 那麽老姑太太那裏應該是同意的, 不然他不會告訴我們。”

“三丫頭說得對。”林老太太開口道,“從軍雖然危險, 可是他既然不願意走文官的路改走武官, 也沒什麽不好。”

林二太太這時方知自己說錯了話,林老太太的娘家趙家就是武官世家, 在她老人家面前說武官危險, 不是讨人嫌嗎, 林二太太忙附和了幾句,然後把話題轉到了別處。

在林二太太和林溪的調動下, 晚飯的氣氛還算可以, 一家人吃晚飯, 丫鬟端上熱茶,林老太太便對林溪和沈默道:“好了,天也不早了,你們也該回去了。”

林溪和沈默從林家回到府裏時,天已經擦黑,兩人剛進二門,就聽說了沈珣被貓抓傷的事。

事情的起因是沈珣傍晚的時候在花園和丫鬟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然後不知怎麽的注意到了一只在花園曬太陽的玳瑁貓,他是小孩子心性,便伸手去抓貓的尾巴,那幾只玳瑁貓是沈老太太的愛寵,平時根本不讓其他人碰,沈珣那一抓算是捅了馬蜂窩,狠狠的被貓撓了兩下。

林溪和沈默趕到福景苑時,沈大太太和沈大奶奶也在,而沈珣那只被抓傷的右手已經上了藥,還包了一層厚厚的紗布。

對于沈珣被貓抓傷一事,林溪倒不覺得意外。沈珣不知道是不是繼承了父母的基因還是原來流浪的緣故,總之他這個孩子特別好動,又因為這個年級段的緣故,對什麽都特別好奇,看到什麽都想摸一摸,碰一碰,遠香堂的花瓶就被他碰破了好幾個,算是沈府的一害。

而沈老太太養的那幾只貓呢,好吃懶做,性子還野,也是沈府的一害。

這兩害碰到一起,林溪一點不覺得意外。

Advertisement

沈老太太卻覺得沈珣被貓抓傷都是沈大太太平日太縱着他玩鬧的緣故,“大郎和二郎像這麽大時,何嘗有這麽淘氣過。都說慈母多敗兒,我看珣哥這樣,都是你慣壞的。”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林溪覺得沈老太太這話倒沒說錯,沈大太太也許是沒了兒子好容易得着了一個孫子的緣故,對沈珣分外溺愛。幸好沈珣從生下來就吃了不少苦,不太嬌氣,不然沈大太太這麽個慣法,就是好孩子也得給她慣壞。

沈默由着沈珣在他懷裏撒了會兒嬌便适時開口道:“祖母,珣哥這樣整日淘氣也不好。我記得我和大哥在他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跟着先生讀書了。”

沈老太太道:“你這麽一說,倒提醒我了。明日我就打發人到外面請個好先生回來。”

沈默道:“好的先生不是那麽容易請到的,我有意想讓林溪幫珣哥開蒙,不知道祖母覺得怎麽樣?”

沈老太太便看向林溪。

林溪道:“本來夫君是想親自教珣哥的,可我想他後年就要鄉試,所以就把這個差事主動攬了過來。我在家時,也跟着先生讀過幾本書,給珣哥開蒙應該是沒問題的。”

沈老太太聽到沈默要親自教珣哥的打算,頗有些不悅的看了他一眼,“二郎媳婦說得對,你的舉業是大事。那就這麽定了,先生請來之前,給珣哥開蒙的事就交給二郎媳婦。”

其實給沈珣啓蒙這件事,最适合的人選是沈大奶奶。不過沈大奶奶的娘家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沈大奶奶的針線雖然很好,可是卻沒念過幾本書。

沈老太太想到這裏就道:“既然珣哥要開蒙,那再住在景平苑就不合适了。大郎媳婦,你回去以後收拾兩個房間出來,以後珣哥這孩子就跟着你住!”

沈老太太想得清楚,珣哥是小孩子心性,肯定不願意規規矩矩坐在房間裏學上好幾個時辰,留在景平苑,依着沈大太太對他的溺愛,肯定會對他百依百順,說不準還會幫着他告病假,還不如借着這個機會把他挪到沈大奶奶那裏。沈大奶奶就算不看在大郎面上,光是為着自己的将來,也會好好照顧他,讓他求上進。

沈大奶奶沒想到沈老太太把養育沈珣的重擔交給了她,不過她只遲疑了一下就道:“祖母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珣哥的。”

沈大太太自然是有些不舍的,不過沈老太太是說一不二的性格,她既然發了話,自己要是再開口,多半會吃挂落,所以她只好把這點不舍壓了下去。

沈老太太看衆人都無異議,方才硬着心腸道:“那幾只玳瑁貓找人把它們抓起來,遠遠的扔了吧!”

原來府裏沒什麽孩子,上至沈老太太下至沈大奶奶,都養了幾只貓。後來沈珣來了以後,沈大太太看他總喜歡逗貓,生怕他被貓抓傷,早早的就把那幾只貓處理了。

沈大奶奶見此,也把養的幾只貓悄悄送人了。

如今沈珣被貓抓傷,沈老太太雖然不舍,可是重孫子和貓孰輕孰重,她還是分得清的。

林溪沒想到沈老太太這麽舍得,別人怎麽想,她不知道,但她現在管着家,便接了一句,“回去以後,我就找人把它們抓起來。”

這幾只貓原本就是府裏一害,等它們一走,最高興的應該就是廚房那邊了。

沈珣的傷養好後,便到了十月份,從初一那天起,林溪就開始負責教他讀書。

早在前幾天,她已經把要開蒙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都通讀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而給沈珣上課的地點,林溪選在了遠香堂的西次間。

林溪把準備工作做好後,又特地從丫鬟們的針線簍子裏拿了把尺子作為戒尺。

事實證明,林溪準備這把戒尺是對的。

沈珣本來就野慣了,剛開始跟着林溪念書識字的時候還覺得新鮮,可是不到兩刻鐘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光往外面看。

每逢這個時候,林溪就把戒尺拿出來,威吓兩句。如此堅持着熬到管事媳婦們來遠香堂回事,林溪就讓丫鬟們把他帶下去玩她之前準備的一些卡片和玩具。

等管事媳婦們一走,林溪便讓丫鬟們把沈珣提進來,繼續授課。

這樣上午教他念書識字,下午教他寫字,中間總要給他留出一個時辰的玩耍時間,沈珣方才跟着林溪學了半個月。

這時候,林二老爺已經帶着價值一萬兩的茶葉回到了晉城。

林溪此時還不知道林二老爺運回來了這麽多茶葉,聽聞林二老爺從南方運茶回來了,當即就坐不住了,便給珣哥放了半天假,急匆匆回了林家。

林二老爺換了身衣裳,洗了個澡,來安壽堂給林老太太請安時,便看見了林溪。

林二老爺忍不住笑道:“我算着,三丫頭你怎麽也得吃了午飯才來,沒想到你這麽急。”

林老太太笑着讓人給林二老爺上茶,又問林二老爺這一路可還順利。

林二老爺道:“這一路倒還順利,可是我瞅着南方的形勢卻實在是不怎麽好。”

林老太太忙道:“這話怎麽說?”

林二老爺道:“就是我早先跟娘你說過的白蓮教,我們這一路走來,聽到了不少白蓮教的事。我覺得南方這兩年遲早要亂。”他說完這話,便看向林溪,“三丫頭,我從南方運回來的這批茶葉你先不要動,等明年春天先看看情況再說。”

林溪對于白蓮教起事這件事一點不意外,她沒想到的是,林二老爺居然有這麽敏感的商業嗅覺,從白蓮教一事上迅速分析出茶價要大漲的趨勢。

她不由信服的點了點頭:“我都聽二叔你的。”

林二老爺笑道:“你放心,就算明年茶價不會大漲,那些茶葉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放壞。”

當着林老太太和丫鬟婆子們的面,林二老爺并未多提那一萬兩茶葉也有他三千兩本錢的事,直到林溪和他去了茶鋪,看到庫房存放的那些茶葉,露出疑惑時,林二老爺方才把私房錢和借錢的事說了出來。

“那三千兩銀子是我的私房錢,這事你千萬不要跟家裏人說,尤其是你二伯母。至于那四千兩銀子,等這批茶葉掙了銀子再說。”

林溪沒想到林二老爺帶給了她這麽大的驚喜,這可是價值一萬兩的茶葉啊,一旦茶價大漲,利潤至少也是兩倍。

林溪深吸了口氣,方才讓自己鎮定下來,覺得自己當初給林二老爺那兩股紅利真是一點也不虧。

“二叔放心,這事我誰都不會說的。我稍後就讓郭掌櫃另做一本帳,把二叔的那三千兩茶葉單獨列出來。”

林二老爺卻道:“那倒不用。這三千兩銀子就算是我入股的錢。”林二老爺一直覺得白拿兩股紅利有些過意不去,覺得占了侄女的便宜。

林溪道:“既然這樣,我把二叔的紅利提到三股。”

林二老爺卻覺得三股太多了點,林溪卻不由分說道:“就這麽決定了,二叔您要再跟我這麽客氣,我以後有事可就不敢找您商議了。”

林二老爺方才不再多說。

等他把購得的茶葉清單交給林溪時,林溪又是一喜,林二老爺購得的這些茶葉幾乎全是新茶,尤其以綠茶和烏龍茶居多。

綠茶不僅可以單賣,還能用來制作花茶。所以她當時才會特地叮囑林二老爺有多少買多少,可是即便是這樣,林二老爺買回來的綠茶數量也超乎了她的想象。這麽多綠茶,足夠鋪子賣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而烏龍茶算是如今最緊俏的茶葉,聽說當今聖上尤為喜愛烏龍茶,所以烏龍茶的價格連年攀升,原本她想着烏龍茶既然緊俏,想必茶園那邊應該會供不應求,所以才沒有要求林二老爺一定要買這烏龍茶,只是沒想到林二老爺不知通過什麽門路,竟然弄了這麽多烏龍茶回來。

還有林溪事先叮囑過的能存放的白茶,林二老爺也購買了不少。倒是紅茶,因為晉城人不怎麽喜歡喝濃茶,所以這紅茶的數量并不多。

林溪飛快的合計了一下,覺得光憑綠茶一項,她就能把一萬兩銀子的本錢掙回來。

至于那緊俏的烏龍茶,更是能狠狠掙上一筆。

林二老爺把茶葉交給林溪就撒手不管了,這幾個月侄女把茶鋪經營的有聲有色,又有郭掌櫃這樣的老人幫着她,又有自己的提點,想必她心裏應該自有成算。

林溪确實早有打算,當下就吩咐郭掌櫃,這些茶葉先不要動,鋪子裏繼續主推江吟秋新制的桂花茶和菊花茶。如果她所料不差的話,下半年的茶價應該會漲到原來的四五倍,而下半年逢到中秋節,各家各戶都要被節禮時,茶價還會攀升,至于到年底,就算是有些人家平時舍不得買茶,可是到了年節下,就算茶價再高,再舍不得,也不得不買幾兩茶葉招待客人。

更不用說晉城富庶,有錢的人家原本就不少,茶價偏高對于一般人家可能會覺得貴,可是對于這些有錢人家來說,茶價漲個四五倍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郭掌櫃不知東家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茶葉要留着明年再賣還能理解,可是鋪子裏所制的花茶所需要的茶葉仍是要他們從別家鋪子買,而不是動用那些剛從南方運回來的茶葉,他就不明白了。

“東家,那些上好的春茶您封起來留到明年賣也就罷了。可是那些夏茶,拿出來制花茶最好,何苦白費銀子去別家買......”

林溪聽着郭掌櫃的唠叨,不知道該怎麽說,茶葉明年肯定會漲價的消息是絕對不能提前透露出去的,就算郭掌櫃是茶鋪的老人也不能說。

可她又實在怕了郭掌櫃的唠叨,生怕她來一次,對方唠叨這麽一次,只好道:“這事是我二叔的提議,他說要留到明年再賣,那就是有他的用意,你只要照做就是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