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堂暗湧
第二天一早,風吟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震驚的事情,那就是,昏迷了整整十二年的女帝,終于醒了過來。這一剎那,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望着攝政王暮景,希望從他的臉上看出一絲端倪,可是結果讓他們都很失望,因為,暮景的臉上除了平靜還是平靜。
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呢,還是他一早就知道這一件事情,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現在,整個朝堂上大半都是攝政王的心腹,剩下的就只有中立者了,而其中一個,就是名縛了。
名縛可以說是中立者的主心骨了,他們紛紛望着他。名縛一時之間也沒有反應過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件事的發生,不過現在也輪不到他操心什麽,以不變應萬變才是上策。
見到名縛也不說話,底下的人自然也不敢說什麽了。
因為暮景是攝政王,而女帝長期不在,所以在龍椅身側安放了一個位置給他。暮景坐在高高的紫金雕椅上,看着底下的人的表情,默默地記在了心裏,只是臉上卻沒有一絲的表情。
突然,殿外的一個聲音打斷了這一群朝臣的猜想了:"陛下駕到!"
一個紫色的身影出現在了朝堂之上,只見虞素身穿着暗紫色的衣裳,外披黑色的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于地,挽迤三尺有餘,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絲用鳳釵挽起,一縷青絲垂在胸前,略施粉黛,臉上上有着一抹若隐若現的紅暈,肌膚如花瓣般嬌嫩可愛。
只是,她的目光微冷,身子雖然瘦削,但是卻挺得直直的,渾身上下都帶着一絲皇家的貴氣在裏面,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不難看出,日後,她将會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其實虞素本不想要這麽早起來上朝的,可是她硬是被绀香拉了起來,說女帝就要勤于上朝,這樣才能籠絡人心,趁早收回政權。聽到她的話,虞素就算再怎麽不想去也要爬起來了。
女帝上朝可是一件大事,尤其是第一天更是要緊,所以绀香馬虎不得,硬是用了一個時辰才将她打扮好,原本虞素身上的妝容比現在的還要誇張,是她極力反對,绀香才減輕了她身上的負擔。
"參見陛下,願我皇萬歲!"在場的文武百官急忙跪下行禮,就算這個女帝是用來擺設的,也必須要尊敬她啊,誰讓她是名副其實的皇家血統呢?
暮景原本是不用跪的,可是他知道他若不行禮,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文武百官一定會對她施壓的,他可不忍心看到自己最心愛的女子受到這種委屈,于是,他膝蓋一彎,單膝跪下了。
虞素只覺得渾身都不舒服,但是卻也無可奈何,當她看到暮景竟然也對着她行禮的時候,心中的震驚可不止一點兩點的,但更多的是感動和甜蜜,只是臉上沒有表現出來。
在場的文武百官也都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一向高貴無比的攝政王殿下,竟然也會跪在一個昏迷了十二年、沒有任何實權的小女娃的腳下,這怎麽能讓他們不驚訝呢?
難道,攝政王真的是一心為國,沒有半點私心嗎?
許多猜測都在文武百官的心裏猜測着,可是表面上整個朝堂上依然平靜如海。
Advertisement
虞素一步一步地按照绀香在旁的指令,走到了最高的龍椅上站定,回頭看着朝中百官,不失威嚴地開口說道:"衆卿平身!"
"謝陛下!"文武百官紛紛起立。
名縛起身的時候,見到了虞素,不由得震驚起來了,他沒有想到的是,昨日還在他府中做客的小女子,竟然就是當今聖上,天哪…
"有本啓奏,無本退朝!"虞素身邊的太監大聲地開口說道。
"啓禀陛下,臣認為,陛下大病初愈,身子還未完全好就急于打理朝政,是萬民之福!只是,陛下,這朝堂之事關乎千萬百姓,實在是不可輕率,雖然說先帝聖言,要等到陛下及笄之年就要攝政王歸政,但是陛下對于朝堂的事務一無所知,還是要攝政王的從旁輔導啊!"
說話的是從三品左徒齊白,他的這一番話也講出了百官的心聲,紛紛表示贊同。
"齊卿家所言甚是,孤也有此意,所以,就請攝政王好好地輔佐孤,以讓我風吟富強壯大!"虞素扭過頭看着暮景,眼中帶着一絲的戲谑,還不忘調皮地眨了眨眼睛。
"這是自然,陛下言重了。"暮景也看着她,那一雙眼睛裏也帶着一絲的暖意。
只是,在別人看來,他們似乎在眼神激戰着,一點也不和睦。
"啓禀陛下,臣有本啓奏!"出列的是工部尚書趙如松,"近日漢水水患,全靠攝政王的方法才解決了這一大難題,臣以為,有功者要重賞。"
水患?虞素想了想,難道就是那一日在梅園裏面自己畫的那一幅圖嗎?她回頭看着暮景,用眼神示意着他。
只見暮景沒有任何的變化,依然是那樣的冷漠:"趙大人說得極是,有功者就要重賞,不過,這治水的法子,可不是本王想出來的,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勞。"
攝政王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一陣喧嘩,他們沒有想到,小小年紀的女帝竟然會有如此大的本事,不由得對她另眼相看了起來。
趙如松也沒有想過會是這樣,他原本也想要女帝嘉獎一下攝政王,好讓自己在攝政王的面前身價高一點,卻根本不知道那法子不是攝政王想出來的。
"孤也不敢居功至偉,為萬民謀福祉,這是孤應該做的事情,不需要嘉獎什麽,傳孤的旨意,受災地區的稅收免收一年!"虞素開口說道。
"陛下仁慈!"文武百官又是一陣的跪拜。
虞素自然又要應對着一連串恭維的話語了,她只覺得身心疲憊,頭昏腦脹,回頭看着暮景,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堅持下來的,竟然可以忍受這些無聊的話語。
暮景也知道虞素會不習慣,只能夠用眼神安慰着她,暗示她很快就結束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禮部尚書張自謙出列了:"陛下昏迷十二年醒來,是天的預兆,預兆着我們風吟未來的國運,所以臣以為,陛下應該前往神隐寺誦經祈福。"
神隐寺是皇家的寺廟,每逢皇家有什麽祭天儀式就會在這裏舉辦的了。
虞素略微低頭沉凝了一下就答應下來了,暮景雖然有些擔憂,但是卻也沒有反對,因為不去神隐寺一趟,那麽虞素這個女帝就會被人所質疑了。
于是乎,去神隐寺的日子,就定在了下個月初一,也就是十天後。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