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力士獻計奪玉環
唐玄宗目送着李瑁和楊玉環的馬車離去,心裏很是感慨。他一方面被楊玉環那如花一樣的美貌深深吸引—那不施脂粉的鵝蛋臉丶用柳一樣清晰的眉毛丶閃亮得如天上晨星的黑眸,還有如櫻桃一樣嫣紅的嘴唇……她那豐腴的身形更顯出她的美貌。試問那一名君子,會不被其美貌為傾倒呢?
然而另一方面唐玄宗又顧慮着與李瑁之間的情誼—事實上這個兒子自己是疼愛萬分,畢竟那是自己最愛的女人為自己所生的,也是唯一一個能夠長大的。要是自己真的把楊玉環給搶過來,讓她進了自己的後宮,應該是會被自己的兒子恨死了吧!看着李瑁與楊玉環那根深蒂固的感情,自己卻是不忍心給拆散二人—特別是楊玉環為自己的愛子産下了皇孫,自己更是不希望李伓生下來就沒有親娘的疼愛。李瑁
站於這兩難間,唐玄宗實在是無法選擇。他愛武惠妃,寵武惠妃,李瑁可是武惠妃最疼愛的兒子。唐玄宗在她的病塌前也曾經答應過她,将來要是武惠妃奔天了,也不會待薄李瑁的。要是因為自己的私欲,就定意把楊玉環給搶過來,自己不就破壞了與武惠妃之間的承諾了麽?
說到武惠妃,這個伴着自己将近三十多年的女子,唐玄宗又再次想起了與她初相識丶相愛時的事情……記憶如烙印一樣深深的刻於他的心裏,成為不能磨滅的痕跡……
當年選采女之時,武惠妃因為其美貌而被相中了,所以就進了宮;而那時唐玄宗也是剛剛登位,所以就要從采女裏選出美貌的女子作自己後宮的妃子。
當時唐玄宗正走到衆采女的跟前,想要好好挑選這群美女,看清楚她們的臉容。也許是緊張的關系,武惠妃把自己手裏的香帕捏得緊緊的,後來更因為手滑而掉在了地上。恰恰就落在唐玄宗的腳前,那時唐玄宗不顧身旁高力士的反對俯身撿起了這條紫色的香帕,并遞給武惠妃。
"這是你的麽?"唐玄宗說,如果溫和的語氣已經直直的攻進武惠妃那內心裏軟的地方了—還沒敢看到唐玄宗的容貌,武惠妃已經深深知道自己已經陷了進去了。
當時一個是才貌雙全丶精通音律的采女;他是一個能文善武丶勤政愛民的明君。這倆人是如此的般配丶如此的相襯啊!
"皇上請怨罪!"武惠妃因着自己的失儀,羞澀地道。唐玄宗仔細察看眼前這個女子,她确實是有着如同天仙一樣的美貌,而當她向唐玄宗賠罪時,那清秀的臉頰泛起陣陣嫣紅,更讓唐玄宗對於於此女子更為着迷。
而此後的采選階段中,那時的武采女更是顯出自己彈奏琵琶和舞蹈的精彩表演—除了讓其他采女甘拜下風外,更讓唐玄宗深深的欣賞着此女子。
事實上,武惠妃才貌雙全,又精通音律,讓人愛不譯手,所以唐玄宗馬上就納了她作才人了。而在短時間內,那時還是被叫武才人的她,就被封為武妃。不出幾年,唐玄宗再次給了她一個封號,也就是武惠妃了。
他愛這個女子,着迷於這個女子,使得當時的王皇後十分妒忌—要知道那時她才是唐玄宗的結發夫妻,卻要被迫着獨守空帏。每一個晚上看着這個比自己美,而且比自己能幹的女子受到夫君的專寵—試問有那個女子能夠忍受?那個女子會不會因此生出妒忌之心?
正是那燃燒得如熊熊烈火的嫉妒心,讓王皇後不得不卑劣的手段。不但串通太醫,更買通了武惠妃身邊的宮女,害得她失胎—這事使得唐玄宗大怒,就直接的把王皇後給廢了。
後宮之首頓時被貶為庶人,後宮無首,更讓宮娥們丶妃嫔們人心惶惶。衆人也希望能夠盡快找到一名女子能作後宮之首。那時受到專寵的武惠妃,就是一名被視着最大機會接管後宮,登上後位的人選了。
然而,雖然武惠妃得着專寵,受到唐玄宗的寵愛,卻沒有登上後位—這也唐玄宗一個人的錯誤,因為唐玄宗曾經有打算封武惠妃為皇後的。可因為她和周朝時的武則天武媚娘有親戚關系,且武惠妃又一直無所出,滿朝文武百官對於立她作後一事堅決反對。自那幾次都被反對後,唐玄宗就索性不納皇後,從此皇後一位就懸空了。
他愛武惠妃,愛到一個地步是全都聽她的,雖然自己好疼愛那三個俊美有才的皇兒,卻因為她的一句話,一天內就把這三個皇兒給廢了。自己是如此的寵溺着武惠妃,同時間也是一樣的疼愛着武惠妃唯一能夠出生李瑁。
Advertisement
他愛武惠妃,到了一個地步是即使知道這個女子進宮久了,也不段耍各式各樣的手段,他也一一包容;無論自己要寵幸她,要求她侍寝時,武惠妃耍脾氣不肯侍寝,唐玄宗還沒有因此而動怒過;每當有新奇的玩意兒時,唐玄宗也是第一個想起武惠妃的;每當唐玄宗到華清宮渡過寒冬時伴在左右,能夠在鳳泉裏洗浴的,也是武惠妃—要知道擁有華清宮裏的鳳泉洗浴的就只有皇後了,可是唐玄宗早就把武惠妃當作皇後一樣的寵愛和看待。即使那時武惠妃不是皇後,可是那時武惠妃已經被授權作後宮之首—也就是說雖無皇後之名,卻早已有皇後之地位和權力了。
然而,自己最無法做到的,就只有兩件事兒—一件事封武惠妃作後,原因除了是和武女皇有關之外,更是因為武惠妃迫誘使唐玄宗兒子全都廢掉了;另一個就是不能立李瑁作太子,可這個是因為保護武惠妃而無奈下的決定,這可是因為武惠妃要求唐玄宗把皇兒都給廢了,正是為了助李瑁登上太子之位。要是真的讓李瑁上太子,定會讓滿朝不滿武惠妃所為,甚至會讓她招惹更多的是非。所以為了最愛的女人,唐玄宗決定要暫時委屈武惠妃了。
唐玄宗想着很多很多和武惠妃相處時的回憶,對於這個自己愛了大半生的女子,唐玄宗深深的懷念着她。
打從武惠妃仙逝後,唐玄宗寝食難安,但沒法好好的處理朝政—原因無他,恰恰是因為身邊唯一一個自己愛的女子已經離自已遠去,可作為一朝天子,卻無法控制這事情的發生。
為了尋找一個能夠取代武惠妃的女子,唐玄宗曾經四處尋找美人。找遍了後宮三千宮娥,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也沒法找到一個合心意的美人取代其地位—那管是那個冷豔的江采萍梅妃,唐玄宗還是沒能盡自己的全心的去愛這個女子……
然而,今天在李伓的彌月宴上,唐玄宗總算遇到了一個合心意的女子了。可這女子卻恰恰是李瑁—也就是武惠妃的兒子的妻子,是自己的兒媳!在情,他不希望自己打破和武惠妃之間的諾言,不但待薄李瑁丶更破壞和李瑁之間的感情;在理,此情天地不容,也不為世人所接納。
為此,唐玄宗感到萬二分的頭疼,也感到萬二分的悲哀。他說過這女子他是要定的,卻因為情理不為接受。在與兒子的關系及美人上,到底唐玄宗又能夠作出怎麽樣的抉擇呢?
作為唐玄宗的心腹高力士,又怎麽不會知道唐玄宗心裏所煩躁的是什麽呢?打從他看見唐玄宗第一眼看到楊玉環開始,他就知道唐玄宗—自己的主子已經賞中了自己的兒媳。高力士本人也十分清楚唐玄宗處於這兩難之間,難以選擇。
"力士,你跟随朕這麽多年,你覺得朕這回該如何做是好了?"唐玄宗問道。以往能夠解決自己煩惱的有兩個人—一是高力士,一是武惠妃。如今武惠妃不在了,唯一能夠跟自己分憂的,就只有高力士了。
"奴才不敢多言,可奴才認為皇上作為一國之君,掌控一切。兒子的女人,也可以作皇上的女人……曾經先皇也做過同樣之事,何解聖上又不能做呢?"高力士道。稍稍暗示出唐玄宗可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局。
唐玄宗是個聰明人,又怎不知道高力士所指的前人正是李治吧—當年武則天還是唐太宗之才人,唐太宗就奔天了。然後武則天帶發出家為尼,不出五年,就懷上了李治的龍種,更當了皇後—這麽一說唐玄宗也可以用同一個方法,讓楊玉環可以有機會來到自己的身邊吧!
然而再怎麽想,唐玄宗還是想不到有什麽原因可以讓楊玉環出家,或是入道—再者,如此的突兀,肯定會破壞和李瑁之間的關系,所以唐玄宗正在等一個機會。
目前能做的,也許是暗示丶甚至明示,要求李瑁放棄;也要求楊玉環自願的進宮來吧……他,唐玄宗正在等一個時機,一個恰當的時機。只要時機一到,他就可以進行自己的計劃,讓自己兒媳成為自己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