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示意李瑁寫休書
高力士一直的走回宮裏,哎,這下子真的讓他頭疼了!楊玉環已經表明自己不願意到梨園去教授音律,這麽一說自己的計劃就鐵定失敗了。待回你教他該如何跟唐玄宗教代啊?他一邊走,一邊向天祈求着唐玄宗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龍顏大怒;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在回到宮裏這段路程途中可以想到另一個方法讓楊玉環可以脫離壽王妃的身份。
"陛下,力士不才。請陛下恕罪。"高力士回到宮裏,還未等唐玄宗問個究竟,就已經先行求饒了。哎,這個人到底是有多畏權唐玄宗了?
事實上唐玄宗也知悉這事情一定不會這麽簡單了—因為從那次國宴的接觸,唐玄宗就知道楊玉環這個女子十分聰明。試問一個十分聰明的女子,又怎麽會看不出唐玄宗這個邀約是味着什麽呢?所以唐玄宗早就料到楊玉環一定會找藉口給推辭的。而身子不好一定就是那個藉口了。
"罷了,朕也知道一切不會這麽簡單。"唐玄宗無力的扶着頭道。早知道自己會失望,那就不要早早就抱着這麽大的期望,等待着楊玉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吧。
望着唐玄宗滿臉不歡,郁郁而歡的樣子,實在是讓高力士帶着萬二分擔心啊!有句話說的對:伴君如伴虎。雖然高力士身為唐玄宗身邊的得力助手,是唐玄宗的心腹,然而最危險的人也是高力士啊!試想想,萬一唐玄宗一個心情不好,會拿誰出下了這道氣?當然就是高力士吧!所以高力士每天也是過着戰戰競競的生活,生怕自己會做錯了什麽事,說錯了什麽話得罪了唐玄宗。這樣不是挨板子這麽簡單,分分鐘是禦賜白绫一條,甚或是砍掉腦袋……
"陛下,力士定會好好的想方法,讓陛下早日如意的。"高力士低着頭,嘗試要挽救道。高力士就不相信憑着自已如此聰明的智慧,就不能敵過一個小女人!且看是高力事老練精明,還是楊玉環的冰雪聰明?
可唐玄宗的心情早已被高力士那消息弄得差勁得很,所以也沒有再說什麽了。他從龍座站了起來,準備起駕回到自己的大明宮裏。
"皇上,今天要去那個娘娘的殿裏就寝了?"高力士說。每到十五,唐玄宗一定會到其中一名嫔妃的寝宮裏的。是日正是十五,所以唐玄宗即使心情再差,也一定會找一名妃子陪着自己。
"梅妃吧……朕也好想像梅妃那滿庭梅花的花園了"唐玄宗道。選梅妃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目梅妃已經是和武惠妃最相近的一個女子了;其二是梅妃那倚梅閣的梅花,總能讓唐玄宗定下心神來,淡淡的梅花清香讓唐玄宗都忘卻了一切煩惱。
"喳!"高力士道,然後就喚了宮娥通知倚梅閣,好像梅妃可以好好的準備準備。然後就侍候着唐玄宗沐浴更衣了。
而高力士,得要好好的考慮一下能用什麽方法去讓李瑁和楊玉環二人斷了此緣,好讓唐玄宗能夠明正言順的把楊玉環娶到身邊來了。經過了一夜的思想,高力士覺得若然邀請楊玉環進梨園授以音律這方法不行,也許只能用計讓李瑁寫下休書了。
"陛下,力士已經費煞思量,覺得壽王爺是一個最好的切入點。陛下可是當朝天子,一國之君。若果陛下暗示壽王爺,讓皇爺自行放棄這段姻緣。作為陛下之兒子,相信壽王爺一定會聽從的。百行以孝為先,奴才不信壽王爺會為了一個女人而主動破壞與陛下之間的關系的。"高力士說道。當然高力士心裏十分清楚這個方法一定會讓李瑁十分難堪,也一定會讓李瑁心裏不服。可是這已經是唯一的方法了。
唐玄宗也知悉這個方法會帶來的後果和影響是怎麽。這就代表着自己沒能做到在武惠妃奔天時,自己所答應她的事情:不負李瑁了—試問如此奪妻,要說自己沒負過李瑁,誰會相信?
"可是……"唐玄宗正在遲疑着,實在不想走到這一步—始終李瑁這孩子自己是從心底裏疼愛的,他既有才華,又俊美萬分,怎麽看也是太子的人才。若不是為了保護武惠妃,免得後人說她幹預政事,禍國殃民。這就是唐玄宗一定未能立李瑁作太子的原因,連李瑁也知道他的原委的。
要知道若做到這一步,二人間的父子關系定必決裂到一個難以修補的狀況。你教唐玄宗如何做到,又如何是好?
"陛下,奴才知道這會有一定難道,然而若果能夠找到一個理由,定必能使皇爺不得不寫這封休書。"高力士道,而當高力士說到這裏時,唐玄宗就馬上望着高力士,并示意他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了。"陛下,壽王爺之長子,其實并不是出於壽王妃。他其實是出於王妃為王爺所立的小妾,然後當那小妾誕下小皇子後,就得瑟起來,最後更讓王妃失胎。結局呢……就是壽王爺以善妒之名休了那小妾了。"高力士把自己在楊府裏所打探到的消息都告訴唐玄宗。
Advertisement
唐玄宗突然靈機一動,似乎這也是個好方法讓李瑁不得不寫這休書。七出之條這麽多,這麽廣。總能找到一些碴子的。於是唐玄宗馬上命高力士到壽王府召李瑁過來。
而李瑁當然就知道這陣子高力士頻頻過來,又突然被唐玄宗召見,原因就只有一個吧。所以在自己愛妻千叮萬囑下,才出發前往大明宮。即使那個是自己尊敬的父皇丶即使他以父權壓迫自己丶即使他以皇權迫使自己……也都不會退讓半步!
"參見父皇!"李瑁到了大明宮時,就馬上朝着唐玄宗跪下行禮。只見唐玄宗已經令高力士把一卷宣紙送到李瑁的跟前,而且還寫了兩個字:休書。
看到這二字,李瑁不解的望着唐玄宗。原來這麽遠丶這麽緊急的把自己叫來,就是要自己寫休書休掉楊玉環麽?天啦,到底自己的父皇何以變得這樣的不管是非輕重了?
"敢問父皇,玉環是犯了七出之條的那一條了?不順父母?可沒見玉環不敢逆楊府中人的意思,而且也十分孝順母後,除了那次玉環因為身體不适不能獻舞外,實在難以看出有那裏不順父母了;無子?可玉環已為瑁兒産下皇兒,實在不是無兒啊!"李瑁道,他一句一話的解釋着七出之條的首兩條。
他稍作停頓,望了唐玄宗一眼,想要看看自己父皇的面色有否因為自己的反駁而變得難看。只見唐玄宗也只是一直靜靜的聽着李瑁說話,所以李瑁就決定繼續說下去了。
"如果說玉環不守婦道?可念奴一直守在玉環身邊,實在沒有證據看出玉環有紅杏出牆之事;是善妒麽?試問一個善妒的女子又怎麽會包容自己的夫君納小妾。"李瑁再次頓了頓,想緩了一口氣再次繼續解釋。
"那麽玉環是否有惡疾?玉環的确身子骨兒不太好,可也沒有到惡疾這個地步;口多言?玉環平常并不多言,而且那天在殿裏也沒有怎麽說話;偷盜?念奴可沒有跟瑁兒說過玉環有偷竊的辟好。"李瑁一口氣的說出七出之條來,這一字一句也铿锵有力,絕不畏權。
玄宗一直的看着李瑁把七出之條一一說出來,看着李瑁毫不畏權的面色。唐玄宗實在是驚嘆萬分,每個人都得聽他的,守他的。這個兒子也不例外,從少李瑁就對自己千依百順的,沒有一條會反駁他。可現在李瑁居然為了一個女子反駁自己了?哎,這反了,這反了!唐玄宗也萬萬沒有想到李瑁為了保住自己的皇妃,都一一把楊玉環沒有犯到七出之條的事情都說了出來。那麽,也許把剛剛高力士探聽到的都說出來,這不就成了理由麽?
“那麽壽王妃私下為瑁兒納妾,弄得王府雞犬不寧。侍女們不滿,又致人妒忌,讓僾兒年幼失去親娘,未知瑁兒你又怎麽向朕解釋呢?”唐玄宗道,語氣和眼神中還是滿滿的挑釁。
李瑁頓了一頓,他也萬萬沒有想到唐玄宗居然會拿這件事出來跟自己說的。還好自己早就因為要向鹹宜公主解釋這件事情,都把原因都想好了。
“那也是因為瑁兒的錯失,玉環也只是提意見而已,瑁兒有權不接受的,可瑁也最後也是接受了玉環的意見,所以這次事件是瑁兒的判斷錯誤,和玉環無關。”李瑁道。然後再看了唐玄宗一眼,只見他雙眉蹙起,似乎對於自己剛剛一連串的反駁是十分生氣了。他緊閉雙眼,準備受罰。
“罷了,若瑁兒現在不想休妻,那麽朕也不會迫使你去寫這休書。可朕也希望瑁兒可以好好的想一想,這個女子是否真的合适當瑁兒的皇妃……甚或是将來的太子妃,或者是皇後?”唐玄宗道。然後擺了擺手示意李瑁可以退下了,當李瑁拜別後,走出了大明宮時,他都感到自己的心都要漏了一拍。他還以為自己真的會因為拒寫休書而被抄家或被問斬呢?
可唐玄宗最後的話,這是要脅麽?意思是要自己用皇妃,來換取太子這位置?難道江山,美人,只能二擇其一麽?李瑁不明,也不解……此事也許跟玉環好好的商讨商讨,看看要怎一個怎麽樣的對付方法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