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楊府一夕同得意
楊玉寧進宮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那氣焰簡直是無人能比—甚至能和當時的武惠妃有過之而無不及呢!每一天唐玄宗都在她那邊過夜的,連江梅妃都被冷落了。當然原來受寵的江梅妃突然好像被打進冷宮一樣,但是楊玉寧聽說她還一如以往的和古琴度日。好像這個後宮的事情都和她沒有關系一樣,在楊玉寧看來,江梅妃根本沒有吧楊玉寧放在眼裏。
作為現在後宮之首的楊玉寧,不多不少都會感到不高興的。她總是在唐玄宗面前告江梅妃一把的,每一個晚上,跟唐玄宗芙蓉暖帳時也得說一些江梅妃的壞話。比方說她目中無人,不來跟自己請安;又說當她到倚梅殿時江梅妃都沒有好好的招呼自己;甚至還說江梅妃的琴聲打擾到自己在禦花園裏賞花的心情……哎,這個楊玉寧可真是一個大小姐啊!就好像什麽都要順她的意思,就好像誰人都要聽她的話一樣。這裏可是皇宮呢,她還以為自己是在楊府嗎?
而且對於宮娥們,楊玉寧對待她們的态度也不是很好的,總是呼呼喝喝。然而宮娥們都敢怒不敢言—楊玉寧目前是後宮裏的寵妃呢,要是說錯了什麽話得罪了她。那麽自己就得被處死了!所以楊玉寧的命令,她們得一一去做—比方說會到倚梅殿那邊好好的騷擾江梅妃奏琴,或者無理取鬧得要她們表演給自己看,讓自己好好的自娛。
“三郎,那個梅骨精常常都目中無人的。氣死我了!”楊玉寧怒嗔道,這又是一個要楊玉寧侍寝的晚上,楊玉寧卻沒有好好的梳洗。只穿戴得整整齊齊的坐在塌上。當唐玄宗前腿才剛踏進了安寧殿,楊玉寧連請安都沒有就已經跟唐玄宗投訴了。
“好好好,美人別生氣……朕去勸說她一次吧。”唐玄宗說,也許唐玄宗真的老了,所以對於楊玉寧這些無理的要求都統統答應—就是為了能夠勸服當是不敢侍寝的楊玉寧能夠能自己渡這一宵。
後來第二天,楊玉寧聽說唐玄宗可真的跑了去江梅妃那邊,好好的勸告她別常常獨個兒躲在宮殿裏自己奏琴,得好好跟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楊玉寧好好的交流和相處。
“陛下說的是,采萍去好好的跟貴妃相處了。”江梅妃只好點了點頭道。就在第二天早上,她可真的到了楊玉寧的宮殿。楊玉寧看到江梅妃跟自己請安時,那得意洋洋的眼神,勝利的眼色都一直瞧着江梅妃,然後楊玉寧又奚落了江梅妃一番,江梅妃才能夠回到自己的宮裏奏古琴。
而且,楊玉寧當了貴妃後的氣勢,根本就已經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了。她就求了唐玄宗給了幾個宮城的令牌自己,讓自己的姐姐和母親都可以随時進宮的。又要求唐玄宗給自己兩個姐姐封號,然後給了自己那個荒淫的堂兄一個宰相的地位。突然之間,楊府就因為楊玉寧一夕獨臨幸,而雞犬升天來。
楊玉瑤等人經過市集,人們都要禮貌說話;官兵看到楊钊那些兄弟們胡作非為,也不敢去幹涉—因為楊玉寧影響力太大了。要是得罪了楊府,貴妃一定會怪罪下來。要是被唐玄宗知道了,他們就可以送上自己的腦袋了!
至於楊玉環,她走在市集上時,人們也好像怕了她一樣—她現在可是雙重身份,一是楊貴妃的妹妹,一時壽王妃。要是得罪了她,可真是十條命也不能賠啊!看見市集裏人心惶惶的樣子,楊玉環就只好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她走到了首飾店那邊,店主對她又好生招呼。雖然她只是買了一支簪子,可是那店主卻送了不少物品給她。
楊玉環眉頭一蹙,怎麽只是看上了一支簪子卻連項煉啊這些都送她了。她都沒有說要這些梳子啊什麽的。於是只好從荷包中拿出了一錠銀子,想要給那個店主。那個店主看那這閃閃發光的銀子,也帶着一點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楊玉環。
“皇妃,這怎麽行了……您只是買了簪子,其他的都是小店免費送的。”店主顫着聲音,抖着小手的道。他真的不能相信面前這一大錠的銀子都是自己的—要知道當時這一錠銀子,已經足夠平民一個月的養活了。
“什麽不行了?這些物品看上去價值不菲的,怎能讓你做這些虧本生意呢?”楊玉環道。哎,雖說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人們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可是也不能夠讓百姓這麽辛苦的工作卻沒有成果吧。
楊玉環看了看那個老淚縱橫的老店主,好像十分感激楊玉環給了這麽大的打賞自己似的。她不禁嘆了一口氣,看來楊府這群閨女在這家店子一定撸了不少名貴的首飾吧。不然這老店主怎麽會因為她是楊玉環,也是壽王妃就送這麽多首飾給自己呢。
“謝皇妃,謝皇妃……”那老店主哽咽着聲音的朝着楊楊玉環道謝,然後又送了楊玉環出門。“皇妃心腸好,一定會多生貴子,添福添壽的。”老店主一邊哭着一邊祝福楊玉環。
哎,楊府閨女們在這店裏撸的東西可真不少呢,不然怎麽這個店主這麽激動呢?楊玉環不禁嘆了一口氣……雖然自己沒有按歷史的軌道成為了楊貴妃。可是後來這個楊貴妃的氣勢,可真比起自己在歷史裏學習的更嬌縱嘛!唐朝的沒落,其實不無原因的。有時楊玉環也在想,要是那個成為楊貴妃的不是楊玉寧,而已自己的話。那麽一切會不會變得不同呢?
Advertisement
現在這個市集,都跟自己三年前第一次李瑁帶着自己進宮時那個熱鬧的情況。已經很不同了。她雖然改變了歷史,不過卻好像加速了唐朝滅亡的步伐。看來安祿山還沒有攻進來,這長安就民不聊生,人心惶惶了。繼而就是有人挺身而出,推翻唐朝的管治了……
楊玉環在回府前,回頭再看看這不如以往的長安市集,心裏盡是感慨……她改變了歷史,可是卻好像醞釀着另一個更難改變,更不能扭轉的局面了……原來這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
現在的她,心裏只好祈求着,李瑁并不會因為這些改變而受到影響……要是李瑁因為這些改變而遭受着什麽樣子的危險,她可真的會悔恨終身。那麽她當初可真情願從了唐玄宗,不讓楊玉寧有機可乘的。可惜,一切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了。如今楊玉寧已經成為了楊貴妃,而楊家也都雞犬升天了。看來這場楊貴紀的歷史的結局會更糟……
楊玉環回到府裏,又見李瑁愁眉苦臉的坐在中堂裏了—其實打從楊玉寧成了貴妃以後,李瑁就好像沒有歡頻過一樣。是因為受到冷落了麽?還是其他原因呢?
“爺……您怎麽這麽早就回來呢?”楊玉環問道。其實她都知道是什麽原因的,因為歷史上唐玄宗封了楊貴妃後,就只顧着跟楊貴妃嬉戲玩樂,再加上已經掌政多年,厭倦了作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了。釀成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局面。只是楊玉環真的沒有想到,還沒有到天寶元年,唐玄宗就如此的荒唐了。
“父皇這陣子早朝都提不起精神的,每天都好像趕着退朝一樣的。”李瑁道。聽到這個情況,楊玉環舒了一口氣,看來還沒有到連早朝都不上的地步啊。“取近溢洲水災,朝臣雖然已經報告過了,可是父皇卻好像沒有做任何的措施似的。這真的是讓我們好生擔心啊!”饋酢酰繼續說着自己的擔心,哎,天災再加上掌權者的怠懶,看來唐朝真的可以提早覆亡了!
看到李瑁這累極的樣子,實在是讓楊玉環心裏一緊……她走到李瑁的身邊,然後輕輕的用中指揉了揉李瑁的太陽穴,好像他的精神放松一點。
“爺,玉環不知道還能幫爺做點什麽了……玉環只是希望爺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一切都由上天安排吧!”楊玉環安慰的道,看來如今她只能好好的安慰着李瑁,別讓他擔心的太多了。
李瑁閉上雙眼,感受着楊玉環的體貼。也很是欣慰,縱然在朝上不怎麽如意。可覓得如此良妻,李瑁覺得此生足矣。他抓住了楊玉環的手,然後轉過身來,深情的注視着他。
“玉環,打從那次你在牢中時,為夫就覺得要是我們只是尋常的百姓,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什麽地位的,名譽的,我都可以不要。我只願有一個人能夠守在自己的身邊,長相厮守,這就已經足夠了。”李瑁道。為了楊玉環,他已經可以随時放棄這皇子的地位,只願與她好好的共渡餘生……“過了這些事情,過了玉環所說的那些危機,我會退下來。我們去遠遠的鄉下地方,好好的活下去,做一對普通的平民夫妻吧。”李瑁道,然後又把楊玉環一擁入懷。
楊玉環依着李瑁的懷裏,聽着李瑁的情話,心裏盡是感動的。她不知道李瑁心裏所向往的日子能不能夠來臨,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夠熬過這一關。對於歷史的結局,她已經沒了個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