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家都把持不住的買牛肉
剩下排隊買肉的人,大多數都再買了十斤肉,村裏人都挺識貨,知道村長賣給他們也不會太貴,福利價,還不要票,這牛肉在外面可是買都買到的搶手貨。
牛可是耕地的一把好手,只有村裏的牛老得耕不動地,拿來當牛車也不好使,才會被送到屠宰場賣錢。
或者牛出什麽意外死去,外面才有機會買得到牛肉,但大多數等你得到消息去供銷社裏買的時候,肉早就已經被內部人員消化完了。
排到夏小秋的時候她不僅買了十斤肉還把牛的骨架子買了一半回去。
可以做醬骨頭、辣排骨、牛骨湯、火鍋鍋底、紅燒牛骨等等。
王嬸看見夏小秋買了沒啥肉的骨頭不解的問道:“小秋,你買骨頭幹什麽,你多買一點肉呀,這肉多好,可以做成風吹牛肉放到秋收時吃。”
“嬸,這牛骨可是好東西,補鈣,我家小孩子多,買一點回去炖湯喝,還可以做高湯,每次做菜的時候放一點牛骨湯進去,那菜得多香呀,相當于我天天都在吃葷腥,多好。”
夏小秋笑着給王嬸解釋,并勸着王嬸也買一點,小孩子多補鈣長得壯實,而且牛骨比肉還便宜。
王嬸一聽,很有道理,她對張屠夫說把剩下的骨頭都賣給她。
排在王嬸後面的人也聽到了夏小秋的話,原本看不起牛骨上那點肉的村民,死活不讓王嬸把骨頭買完,後面的人都叫喊着想買一點骨頭。
沒辦法,王嬸買了兩斤骨頭,只能多買一些肉,這肉她可是買了二十斤,她家壯勞力可多得很,秋收不吃好,沒有力氣幹苦力。
等村裏的村民都買完了後才輪到知青他們過來買。
夏小秋算了一下賬,牛毛、牛皮、內髒這些就算它有一百斤,一整副骨架算兩百斤。
三十家人各自領了十斤,也就是三百斤,除王嬸家買了二十斤肉,其他二十六家每家十斤,也就是二百六十斤。
整頭牛兩千斤,村民買完後還剩下一千一百二十斤肉。
突然覺得這肉也太多了,他們村每次殺年豬最多三百斤的肉。
再次感嘆,不愧是老天爺,就是大方。
知青們看見剩下這麽多肉很是激動,他們可以多買一點,到時候還可以郵寄回家一些,也讓家人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只知道收票收錢無用的人,他們還可以回寄東西回去,讓他們吃一吃這稀罕的野牛肉。
秦明和方宇買了很多,除了夏小秋交代的肉,他們自己也買了很多,他們都想給父母郵寄回去一些。
就連劉雨彤也是,她雖然有點怕她爹,但她爹對她還挺不錯,經常讓她回去拿東西,所以想給她爹也送點牛肉回去。
知青點一共八位知青,大多數都買了四十斤牛肉,秦明他們三人一人買了六十斤。
還沒走的嬸子眼睛都看直了,這些知青娃子可真有錢,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個人就買那麽多肉,他們全家老小一大家子人吃才買十幾斤,其中幾斤還是骨頭。
一個二個眼珠子轉着,估計是在想着給知青們介紹對象。
即使知青買了那麽多肉,剩下的牛肉還是有很多,差不多有七百多斤肉。
村長提議,讓村民都去親戚家宣傳一下,需要買牛肉的人都到村委會來買,他們懶得送到供銷社去賣,費時又費事。
劉雨彤他們都把肉往夏小秋家裏扛,路上有人問就說小秋家地方大,方便晾曬。
其他村民都很羨慕夏小秋,這娃子和新來的劉知青交好,說不定別人借她的地盤曬了肉就給她一點好處。
“劉知青,來我家吧,我家也寬敞。”有村民高聲的說道。
劉雨彤笑着對村民們說:“不用了,謝謝呀,我們主要是想學小秋的腌制方法,我們和小秋這麽熟了就不用給她好處費了。”
村民一聽沒好處,散了散了,費力不讨好的事少幹,一個不好還會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