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山莊’還是‘鍋鏟季’?

陳白羽花三天時間才把所有的幹果包裝好,然後是小菜。

因為小菜不方便用紙包裝,只能用罐子。麥乳精的大罐,麥芽糖的小罐,還有阿祖裝補品的小罐也不放過,能用的都用上。

陳白羽讓炳堂叔把酸菜,蘿蔔幹,黃瓜幹等切粒加入姜片,蒜,還有蒜苗等用香油吵香,然後裝瓶。

可惜,南方人種辣椒但不吃。

不能加入辣椒,味道上還是有些欠缺,但炳堂叔卻覺得已經能美上天了。

“小五,真的太好吃了。”炳堂叔自己一個人就吃了一小碗,如果不是陳白羽說他已經吃了三角錢,他還舍不得放下筷子。

“要是能切些肉絲進去就更好了。”陳白羽吃一口吵黃瓜幹,有些可惜,她和炳堂叔的錢已經全部投了進去,多餘的一分沒剩,想要肉絲就只能等炳堂叔賺更多的錢。

“小五,一罐小菜賣一塊五是不是太貴了?”三毛錢的本錢,卻賣一塊五,炳堂叔不覺得黑心,但擔心沒有人幫襯?

他可不想又背回來。

“如果火車站賣不出,你可以到一些小飯店推銷啊。”現在已經84年了,市裏肯定有了不少的私人小飯店。

如果他們有本錢,這個時候是資本積累的最佳時候。

哎。

可惜了。

炳堂叔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頭,“這樣會不會被人趕出來?”

“炳堂叔,你的一表人才也是能賣錢的。”不管什麽時代,人對長得好的人都會多兩分寬容。

炳堂叔有些得意,“小五,我要不要剪個發?剪個‘中山莊’?”

Advertisement

‘中山莊’是這個年代這段時間比較流行的一個發型,從孫中山的發型中改變而來,是時代發展的标志,也是時尚的标杆。

鎮上九成的男青年都剪了這個發型,剩下的要麽是沒有頭發,要麽是沒有錢。

陳白羽看了炳堂叔一眼,“你就不怕再剪成‘鍋鏟季’?”

‘鍋鏟季’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老土的發型,因為形像鍋鏟,所以被稱為‘鍋鏟季’。時代進步的男青年,怎麽能有那麽老土那麽醜的發型?

前兩個月,理發佬挑着工具上村,說已經在鎮上學會了‘中山莊’,所以一路走一路大喊‘中山莊嘞’。

不少人紛紛跟風要求剪一個比孫中山還要帥的‘中山莊’。

炳堂叔也是其中一個。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剪到一半,炳堂叔發現不對,越看越像‘鍋鏟季’,于是大鬧“我要‘中山莊’你給我‘鍋鏟季’?陪我頭發,我到鎮上去剪。”

理發佬罵炳堂叔不識貨,說他沒見識,最後氣憤太過還罵炳堂叔頭長得醜,即使剪了‘中山莊’也像‘鍋鏟季’。

兩人差點打了起來,還差點摔壞了手動理發剪。

最後在村長的幹預調解下,理發佬表示不收錢,并且還保證絕對會用心幫炳堂叔修剪另一半頭發。

于是‘鍋鏟季’變成了小平頭。

要知道,小平頭還沒有幾十年後的火爆,在八十年代還是‘監犯佬’的标準發型。

随着理發佬的‘咔嚓,咔嚓’,炳堂叔差點哭了。

如果不是村長拉着,炳堂叔差點把理發佬給打了。即使這樣,理發佬也在炳堂叔威脅要偷他的理發剪後答應賠償五角。

感覺自己一夜間成了醜八怪的炳堂叔天天在阿祖面前讨好賣乖,一邊吃着阿祖的芝麻糖,一邊哭他的頭發怎麽還不長?

兩個月過去,頭發終于長到能修剪的長度了。

“我到鎮上去剪。我就不信還找不到一個會剪‘中山莊’的理發佬。”

“小五,等你長頭發了,你就明白頭發的重要性。”

“......”

能說什麽?

可恨她沒有頭發?

“炳堂叔,你還是先賺錢再想頭發的事吧。”

“是哦。我沒有錢了。”炳堂叔有些洩氣,然後又鬥志昂揚,“我很快就有錢了。”

陳白羽緊握小拳頭,“炳堂叔,加油哦。”

第二天,炳堂叔天未亮就背着兩個蛇皮袋出發了,除了幹果和小菜紅薯幹還有三個蜂窩。

炳堂叔出發了,陳白羽開始查看自己腌制的青梅。

可惜,全都壞了。

不是長黴了,就是腐爛了,還散發着一股惡臭。

明明所有的步驟都不錯,即使味道不好也不應該壞掉啊。

哪裏出了差錯?

陳白羽覺得很可能是出在密封上,或者是她不小心沾了油,所以才會壞掉,爛掉。

好幾斤青梅就這樣浪費了,還不如賣掉了呢。

浪費了。

哎。

傷心了,趕緊找阿祖要一塊花生糖來甜一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