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小紅花孤兒院地處固陽市偏僻之地,周圍沒有什麽高大的建築也沒有什麽車水馬龍。

就安全方面來講,無疑是很好的。

曹依水看着那座孤零零的孤兒院坐落的地方,簡直就像是個小型的矮木森林。

一條單車道的土路通往孤兒院,道路兩旁是幾近半人高的雜草。雖然說是滿目綠色很是養眼,但是也太過彰顯衰敗了。

曹依水到的時候才知道,學校安排的不可能是自己一個人。中文系147班的确就自己一個,但是常年不和正常人類打交道的曹依水同學貌似完全忘記了,學校不可能就一個中文班。

江浪背着大背包站在曹依水身後,曹依水自己也背了個雙肩包。雖然學校的意思大約就是一個月公益活動,但曹依水還是将自己小學時的書本什麽的帶了些過來,說不定還能派上用場。

旁邊三位也是同校的學生,還都是女生。不得不再次感慨一下,中文系果然美女衆多。

“這就是小紅花孤兒院?”林夢看着眼前孤零零的建築物,滿眼的不敢置信。

剛才在車站的時候就發現是同一目的地的一群人早已經做過自我介紹,而且都是沒有什麽利益沖突的學生相處起來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林夢來自一線的S市,要不是A大的專業太對她胃口恐怕也不會來固陽這個三線城市。

從小家境良好的林夢以前在家也不是沒去做過義工,可是像小紅花這麽破敗的孤兒院還真是生平罕見。

“風景挺好,起碼咱們來回有車坐。呵呵。”曹依水回頭望了眼幾百米開外的公交車站,好心情的安慰旁邊的人。

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而去西部支教的人早就出發了。前方發回的訊息讓沒去的人能感受到那邊的貧瘠,翻山越嶺什麽的簡直就是常事。

“喲西,不要想太多了,先進去吧。”唐華是一個開朗的樂天派女生,同樣背着雙肩包手裏還拿着學校發給個人的介紹函。

剩下的幾人相識一眼,然後同時看向唯一的男士——江浪。看起來是個孔武有力的,反正同行應該不會出現什麽人身危機。

江浪無語的看着前面包括曹依水在內的四個女生,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走吧。”在這麽無語的情況下硬是保住了自己的形象沒有翻個白眼,拉着曹依水往院裏走去。

院內相比較外面也就只能是整潔上占了便宜吧,本色應該是紅色的大鐵門現在都有點看不清本來的顏色。沒有傳達室,只開了個小門。

曹依水一行人站在門口停了下來。

“請問有人在嗎?”和一般的孤兒院不同,這裏更像是一戶農家的樣子。所以一行人沒有直接進入,而是站在門口喊人。

不遠處的房子裏探出幾個小腦袋,好奇的看着這邊。

“來啦,啊,你們是?”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走路已經有點蹒跚了,不過臉上的笑容并沒有因為貧瘠的生活而缺少。

張媽媽今年才過五十,可是常年的勞累讓這個可敬的人看起來已經有了六十多歲的蒼老。

“您好,我們是A大的學生,是來做幫忙的,之前學校應該有和您聯系過。”

一行人中,江浪和楊木是不愛說話的,曹依水是‘不會’說話的,而林夢相比起唐華就少了那份開朗的親和力。

所以唐華代表衆人開口,并且将已經收集起來的衆人的介紹函遞了過去。

“啊,對,是有這麽一回事兒。”張媽媽接過介紹函仔細查看,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濃厚了。“歡迎歡迎,每年都要麻煩你們學校,呵呵,大家快進來吧。”

A大的校長明顯是知道這家孤兒院的,要不然每年的活動也不會總把這家放在列表裏。

要知道就算固陽只是一個小小的市,但是缺人的地方也絕對不會少。

張媽媽和丈夫兩個人守護着院裏三十七個孩子,做事自然不能不謹慎。就算是曹依水一衆看起來都是柔柔弱弱的女孩子,在不确定之前也沒敢放松警惕。

要知道這年頭的人口販子可從來不管你是不是孤兒。

小紅花孤兒院是在老兩口的家為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前還算大的一個四合院在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早已經被拆建的沒有原來的樣子了。

左右兩邊兩棟二層小樓,一眼看過去總共大約十個房間的樣子。因為安全因素圍牆蓋的很高,并且在上面紮了玻璃片和鐵絲網。

進門的地方應該是個門房的樣子,可惜因為常年無人駐守成了倉庫。院長辦公室在左手邊樓裏的一層一個小房間內,除了一張桌子兩個椅子之外空蕩蕩的再也沒有其他。

就算是這麽艱苦的情況下,兩位院長還是在一樓最大的一個房間開辟出一個活動室,裏面有一臺看起來已經用了很久的彩色電視機,還有兩個書櫃。

書櫃裏是各式各樣毫無關聯的書本,雖然已經很陳舊,但仍看得出來被保存的很好。

“孩子們,出來見見老師了哦。”院長媽媽在帶着曹依水一行人去過辦公室蓋完章看過活動室之後,走到院子裏。

站在院子中間拍手叫着院裏的孩子。

曹依水看着手裏已經蓋好章的引薦函,再看看張媽媽那微笑的側臉心情有點沉重。

本來這個章子是要在一個月之後,确定自己一行人真的有好好工作之後才給蓋的。

可是張媽媽現在這個舉動,無疑就是給了大家選擇的機會。選擇……

随着院長媽媽的呼喚,從院裏各個角落裏走出來三十多個小孩子。其中兩個稍大一點看起來能有十歲的小孩懷裏還抱着兩個看起來沒滿一歲的小嬰兒。

曹依水的視線在孩子們的身上徘徊,完全無法想象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父母遺棄自己的親生骨肉?

有人說可能孩子得了什麽自己看不起的重病,有的說可能孩子天生殘疾……

曹依水見過不少父母為了孩子治病砸鍋賣鐵的例子,甚至見過為了治好癱瘓在床的孩子父母床前苦守十多年的事情。

所以說這一切都是借口,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尋找的借口。

無能的人根本不配擁有後代,遺棄親骨肉的人一輩子都會活在怨恨、悔恨還有自責之中,年老時他也一定是不配讓人供養的人。

江浪稍微上前半步将曹依水半遮掩起來,伸手握住對方的手無聲的安慰着曹依水暴動的情緒。

雖然沒有說話,但曹依水此刻這種憤恨的表情明顯是不适合讓這些孩子看到的。

“這些就是接下來一個月你們的老師哦,老師會教你們識字,一定要好好學習知道嗎?”張媽媽接過其中一個小嬰兒,伸手撫摸着身邊的孩子。

自己和老伴沒有上過學所以也不認識幾個字,雖然後來因為需要也學了些東西但和這些大學生比起來就顯得太過不足了。

院裏的孩子年齡都偏小,最大的今年也才小學四年級。年滿十八歲的孩子已經外出組建自己的家庭去了,而這些年幼的孩子,卻還需要自己的守護。

院裏雖然經濟緊張,但是該上學的孩子還都是咬着牙供他們上了學。自己和老伴吃了一輩子沒文化的苦,這些孩子可千萬不能毀在這裏。

起碼,起碼要上完小學才行。

“老師好!~”稚嫩的童音,還有一雙雙渴望的眼神。曹依水的心,慢慢的平靜了下來。

唐華還有林夢、楊木都微笑着和這些可愛的孩子打着招呼。江浪背着自己一包的書拎着曹依水一包的書和院長媽媽回了辦公室,都是小學的教材現在應該還是能用的。

曹依水看着眼前一個個可愛的小孩子,在心裏默默的發誓,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

小孩子的衣服雖然破舊但很幹淨整潔,身形雖然略顯瘦弱但一個個的眼神裏都充滿了對未知事物的渴望與希望。

張媽媽夫妻倆,把孩子們教導的很好。

來上課的就曹依水等四個女生,江浪純粹是來打雜當苦力的。除了幾個還沒上學的孩子,剩下的三十人被四個人集體瓜分了下。

曹依水帶最難帶的一年級到三年級,剩下的三個人四五六一級一個。因為曹依水有帶曹浩仁的經驗,所以應對起小孩子來也不算太過勞累。

而剩下的三人明顯就是不擅長應對小孩子的類型,但是在上課講解方面還是做的很認真細致。

相處之後曹依水才知道,九年義務教育雖然免除了學雜費但其他書本費之類的還是個大開銷。

但這幾個孩子都算是認真好學乖巧可人的好孩子,所以學校又免除了他們很大一部分書本費。

大的幾個每天還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賺的工資再加上院裏出的一些剛好支付孩子們平常中午的飯錢。

學校離院裏實在太遠了,中午還要來回就太不現實了。

曹依水細致的詢問了他們關于課業上的問題,發現幾個小的都是在寫話還有作文上能力有所欠缺。

或者說,只要是死記硬背的東西孩子們都做的很好。

因為最大的也才三年級,所以考試的時候不會寫的字帶拼音也算成績。曹依水每天的任務就是給這些小孩讀幾篇作文或者小故事,然後努力讓他們腦海中有一件自己想說的事情的大概。

然後先将事情大概的說出來,在大概的寫在紙上。寫完之後再潤色,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當一個人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會覺得度日如年。但是當你真正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流逝的速度飛快。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離開學還有三天的時候,還是那麽一行人來到院長辦公室辭行。

“謝謝你們,小俊他們這個月可開心多了。”院長媽媽的臉上永遠帶着笑容,滿臉感激的看着一衆。

曹依水躲在人後看着院子裏無憂無慮玩耍的孩子,那是一個個純潔的希望。

“院長媽媽你不要這麽說了,以後有時間我們還是會來看孩子們的。”

誰都知道這話可能就是一句客套,但聽的人和說的人都忽略了那個可能。

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很容易被一件事情所感動。可是感動之後,該怎麽還是怎麽。

像兩位院長這樣的能将慈善事業十年如一日的做下來的人,畢竟少之又少。

曹依水不會責怪任何人,也沒有資格責怪任何人。

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今天,貌似終于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