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了,雖然抱怨,卻不再如最初對老公有鄙視。

以前吧,對那樣的男人,她是看不起的。她自己本身就是志向高潔光明磊落的一個女人,因此對男人的風度更為重視,而偏偏,與她攜手一生的這個男人……呵呵,可以稱得上算男人麽?

但,她漸漸開始原諒,開始換畫風,說她老公也是沒辦法,算計她的是婆婆一家,她老公也是被逼無奈,畢竟那時候自己提出有房子才結婚,人家也是為了不想失去她……

至于她老公跟她AA,也沒什麽。現代年輕人嘛,與時俱進AA也沒什麽不好。女人,要學會自立,本就理應與丈夫對等承擔一個家庭。

而老公将剩下的錢全給了自己老媽,她是這樣看的:也不能怪他,畢竟,像我們這樣的情況,以後會不會離婚說不清楚,我會留後路,還不許人家留後路呀。他把錢給他媽,不過是為了防止以後我跟他離婚而已。

……

好吧,你們能理解我當時的震驚麽?

我當時都傻掉了好麽!

一個人可以自欺欺人成這樣!她,還是我認識的宣麗麽?那個曾說要稱霸A省,夢想笑傲商場的女人?

“宣麗,你真是這麽想的?”我想我那時的聲音都是幹澀的,“你真的覺得,這樣的一個男人,值得你這樣?”

電話那邊沉默。半天,才響起:“他是我丈夫。”

“丈夫又怎麽樣?丈夫就是天?就能抹殺他是個什麽樣的男人的事實?哦不,他根本就不算是個男人!”

“你不可以這麽說他。我說了,他是我丈夫,就算是你,也不可以這樣說我的丈夫。”

“哈!”我被她冷硬的語氣氣得發瘋,“這樣的一個男人,你就這樣維護他?丈夫?哈,這樣的男人,就算是白送給我我都不要!你居然還這樣維護?他算什麽?還跟你玩AA,有沒有那麽時髦呀?我看他不是初中畢業,是海龜吧?多與世界接軌呀!既然這麽現代男人,怎麽就忘了當初在家不工作,要你養的日子呢!”

“步蓮心,你看不起我丈夫,就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我,就不是我朋友!”

電話,就這樣被她挂斷。

挂我電話?

挂我電話!

嘿我這爆脾氣!

抓起手機再撥,那邊卻是嘟兩聲就“您所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再撥,嘟兩聲,“您所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

我擦,我這到底是為了誰啊!

我差點砸了電話。妹啊!妹啊!就為那麽個男人啊——

作者有話要說:

☆、丈夫是女人的另一張臉

那是我跟宣麗第一次吵架,也是唯一的一次。

我一直很喜歡她,甚至是欣賞她。

而她也一直很成熟。

而我們,也早已過了在友情裏過家家的年紀。

但那一次,我們是真的差點絕交。

于我而言,第一次感覺到被排除在外。那感覺,很見外。而更讓我憤怒的是,她跟我見外,居然是為了那樣一個男人!

所以,我決定她不理我我也不理她,反正是她挂我電話,理虧的是她。

但,這麽多年的感情,終究已是把對方當成了親人。

而對親人,或許,最大的慈悲,是懂得。

所以,我漸漸開始回想,回想她的一路成長,回想她這麽做的理由。

越回想,越是心痛。

可以說,或許她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卻一定是我最欣賞的朋友。還記得我們一起手挽手去散步聊天,還記得我們躺在校園的草坪上,說着彼此的夢想,還記得我們在雪後捧着書一起曬太陽……

那樣明朗的女孩,應該是翺翔天外的鷹,不該遭受這些的。

而我,在這過程中,算是當了一回幫兇吧。

對于我當年的建議,我始終耿耿。就仿佛,在她跳入火坑前,是我最後推了她一把。

或許有人覺得我自我感覺太良好,其實我的建議算不得什麽。我也希望是,如果真是那樣,我心裏的愧疚會少些。但,恐怕不是。

宣麗的成長,跟我們身邊的其他人不一樣。從小,她就不被人認可,甚至不怎麽被愛。

她的父母留下她,只是因為她是第一個女孩。如果是第二個、第三個,會同樣被毫不留情地丢掉,這一點,無可置疑。

為人父、為人母,能連自己的孩子都丢棄,又有多少愛?這種人,真的會真心去愛一個人麽?我懷疑。

宣麗曾經跟我說過,最羨慕我的是我的家庭,尤其是我的母親。我媽媽不管再愛唠叨、脾氣再火爆,都是真心疼我,絕對會一心為我。但她媽媽不是。甚至,連動物都有的護雛的本性都沒有。

她說,有一次,自己跟舅舅家的小孩打架,她舅媽直接沖上來打她,她跑進媽媽懷裏,舅媽就直接把她從她媽懷裏拖出來打。當着她媽的面。

而她媽,居然什麽都沒有做。

那畫面,隔那麽多年她都依然記得清晰,可見,當時小小的心,有多麽冰涼。

因為父母的不重視,她在親戚圈裏,從來都是最沒存在感的一個。對于親情,她從來都感受漠然。

而對于友情,她一路也不是很順。

因為家庭的關系,她性格很堅毅,有着跟女孩子格格不入的氣場。一路走來,她似乎都在為了争一口氣,努力學習、努力生活。這樣硬邦邦的性格,很難交到女性朋友吧。畢竟,女孩子天生喜歡靠近細膩。

而我,剛好是個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又是個從愛好到口味都包羅萬象的人,所以剛好,她入了我的眼,而且被推崇贊許。

而在漸漸推心置腹的了解,和一日日的相處裏,我們發現我們是如此合拍,如此默契,竟是如同失散的兩面一樣。有時候,我們都會懷疑我們是不是上輩子是一個人,剛好被拆成了兩面,分隔兩端。

因為,她有着我欣賞卻沒有的堅毅、果敢和勇氣。可在對待我最在乎的事時,我偏偏又有着那樣的堅決與勇氣。可見,我的潛意識裏,有個她。

而她,最喜歡我萬事不走心的快樂與未經風霜的單純。其實,她又何嘗不單純?若真是現實物質的女子,斷然不會遭遇這樣的婚姻。更何況,對她這種志在千裏的鐵女漢子,心裏又有幾個彎彎腸子去糾結日常瑣事。所以,她潛意識裏,也依然有個萬事不走心的單純自己,只是,她吃苦太早,早早歷了風霜,那個潛意識的她,還沒萌芽就已被扼殺。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的這種灑脫,在以後終究會顯現。而正是那樣灑脫到單純的赤子之心,讓她走得更遠,以至真正翺翔雲霄。對于此,我以後會提到。

好了,說了這麽多,我是想說我的忏悔:在她的生命裏,我确實是個特殊的存在,我的話,确實有着比我當時想象得重得多的份量。所以,她的這場婚姻,我難辭其咎。

正是因為抱着這樣的愧疚,我終究是再聯系了她。

其實時隔多年,我已不記得當初是怎麽再回頭找她的,也不記得中間到底隔了多久。只記得,最後我們又聯系上了,是我找的她。而我們再聯系的時候,幾乎沒有一點尴尬,似乎從來就不曾分開一樣。

坦白說,那感覺,曾讓我覺得比愛情更讓人沉迷。

在再度聯系的電話裏,她沒有解釋,而是跟我說起了所有。

原來,結完婚後,她遭遇的,不止婆家的算計,還有娘家的種種白眼。

不知道別的地方還有沒有那些傳統風俗,在我們那邊還是有的。比如,婚後的第一個正月,需要去娘家走遍親戚,而且……唔,心照不宣地擺闊。也就是崩面子。

我說過宣麗是那種比較硬邦邦的性子,對這些虛面子的事向來不以為然。她覺得婆家本來就沒錢啊,就算是裝得再有錢,也不會真的有錢。而且,過個年可勁花錢擺闊,最後損失的是誰?還不是自己。她傻了才那麽幹!

但她老爸并不這麽覺得。

在這裏我插花一下,她老爸是什麽人呢?

從他們家丢掉八個孩子只為生個兒子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妻子肯定是不體貼的,真愛老婆的人幹不出這事,讓她一直生然後一直扔;同時,他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沒多少真愛的,真愛孩子的人,不會舍得丢,能丢第一個,那麽,即便是對後來的兒子,能真愛到哪裏去?

或許,他唯一愛的,就是面子,以及他的那一套傳統。可以說,他是被傳統完全洗腦了的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很好,好到盡心盡力,但要真說這“盡心盡力”裏有多少愛,只怕不見得。我始終不相信,一個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愛的男人,還能“愛”誰?

就是這樣一個把傳統和面子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父親,居然在明知女兒過得辛苦的情況下,抱怨女兒回娘家的東西太少。

按他的意思,應該裝N個紅包,裏面塞上整百的錢,回娘家見人就給一個,不止給小孩子或老人哦,成人也要給,這樣才有面子。

宣麗肯定不幹!

開玩笑,要真那樣散財,自己還吃不吃飯了?她爸為了所謂的面子和兄弟付出了一輩子,她可不想。她沒傻。

當然,她家親愛的與時俱進的老公更不傻,對于這種保存自家金錢的決定,肯定是一千一萬個擁護。

所以,兩人去她娘家的表現,在她爸看來,是極為“寒酸”。

以至于,大正月裏,女婿婚後第一次上門,他爸都在外面玩得不回來煮飯,讓他自己弄……

這是打胡健的臉。

可在宣麗看來,也無疑狠狠打在自己臉上。

有人能想象,自己正月帶老公回家,家裏人直接不做飯,讓他自己弄的麽?

反正,我是不能想象。

作者有話要說:

☆、科普

評論裏說到農村教師編制,這裏我給大家科普一下。

師範類學生畢業後,可以自顧自進公司,也可以去當老師,當老師的占大多數。而當老師,有三個去向。

一、通過全國、全省、全市或全縣(區)的教師公招,考取公立學校的老師。這種老師,是最為人推崇的,尤其是家長。因為這種老師有編制,也就是以前所謂的“鐵飯碗”,父母一般都希望兒女穩定無憂,所以最傾向于這個。而确實,這個也是三個去向裏相對最輕松的。

不過,現身說法地說,你真正進入這個崗位後,會發其實也不輕松,管孩子還是很累的。因為教不像學,你自己學的時候,努力了成績就會好;但你教的時候,努力了學生成績未必好。而課堂紀律、作業效果等等,也能煩得新教師夠嗆。

而且,這裏要備注一下:在有的地方,已經取消“編制”了,而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正在逐淡化直至取消編制。這很好理解,國家早就不會給你保障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什麽的,原本就是經濟和效率至上的“資本主義”。

所以,為了一個編制考到農村去的,真的還要慎重。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跟父母走了,留守兒童不多,有點錢的也轉到更高一層去讀了,導致農村學校生源越來越少。還是那句話,國家不會給你真正的保障,它不會白花錢養閑人的,如果生源長期很少,就可能面臨着學校合并甚至拆校,那個時候,老師何去何從,真的不好說。

我已經有朋友吃了這個虧,現在已經沒課帶了,就等于是賦閑,只領基本工資,目前因為有所謂的“編制”,還沒被辭退。但,中國現代社會真的也是弱肉強食了,國家真心不會花錢白養你,一步一步讓你滾蛋,是可以預見的。

而宣麗在這個農村教師崗位上,也遇到了一些後遺症,這個我馬上會八到。

第二個去向,是去私立學校。

這一般是考不上教師公招後,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或者說,是考不上自己心儀地域的公招後,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另類,一開始就願意選擇私立。

私立學校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是錢多。我們都知道老師是清貧職業,所謂的“灰色收入”真的只存在于傳說中,反正我跟我那一大家做教師的長輩親戚,是真的沒見着。而近年又嚴令禁止老師帶家教,這樣一來,每個月兩三千塊錢,真的……呵呵。女生就算了,獨生子女有父母幫襯也算了,若真的是一個需要養家的男生,這點錢根本過不下去,連以後小孩的奶粉都不夠,更不用說自己買房子了。

所以,确實有一些人出于經濟考慮進的私立學校。尤其是好一點的私立學校,累一點的話,月薪最少應該在5K以上,多的可能上萬。而且私立學校是不禁止老師帶家教的,因為沒有“編制”可開除。所以,算上給自己學生帶家教的收入,一兩個月可能就能賺公裏學校老師一年的了。

當然,也有弊。那就是累。壓力大。

雖然在公立學校壓力也大,但私立學校真心壓力大得多。

教師之間競争大,對成績的在乎接近病态,家長和校方雙向施壓,老師的日子真的很辛苦。不止在正常在校時間要忙,甚至還要額外無償加班,只為孩子的成績能好一點。至于課外找資料、出卷子、各種備課就不用說了。

可以說,私立學校的老師是我見過最辛苦的職業,兼有教師的苦逼和打工仔的辛勞。

第三個去向,就是家教機構。

一般來說,這是更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一般是在心儀的區域考不上公招,又進不了私立,才會選擇的跳板。所以,家教機構裏的全職老師往往是最不穩定,換血很快的。

當然,個別自己創業,或者直接挖走當分區校長的除外。

同樣,任何職業都有優點缺點,這個職業的優點是錢多。個人覺得這是三者裏面工資最多的,勤快一點的話月薪絕對上一萬。

而缺點,還是辛苦。而且這個工作換血快,也是因為它本身的性質決定了不适合長期做。因為帶家教更多的是集中在周末,所以,混家教機構的,周末絕對是不能休息的,一般都是輪休,也就是說,以後如果你結婚有了孩子,別人家爸爸媽媽周末帶寶貝出去玩,你卻只能周一到周五輪休……這優點坑爹。

其實,師範類還有一個去向,就是去教輔公司,比如華圖,比如一些書局做教輔書。但這種我不熟,就不亂講了。朋友圈裏只有一個是做教輔的,貌似比較逍遙,平時這出差那學習,做工作也都是在室內對電腦,不需要糾結學生的紀律。

不過最後,他還是回了老家進了一所高校。說明進教輔行業也沒有我想的高富帥白富美吧。

好了,繼續八我朋友。

宣麗選擇的是第一個去向。

對照我上面寫的,你就知道經濟上很尴尬了。她每月扣掉七七八八,到卡只有一千多,兩千不到,年底再一萬的樣子。綜合起來一年三萬多塊錢,這些就是所有。

這在一個婚後AA制的家庭,窘迫可見一斑。

好在朋友節儉,因為在鄉下,學校有教師宿舍,省了交房租的錢。可憐她一個月七百塊的零用居然還有得攢,加上年底的一萬,幾年下來居然也緊巴巴摳出了一筆數目。這筆數目後來也成為她婆家算計的對象,我後面會八到。

在這裏,我只是想說明——這樣的經濟條件,真的是滿足不了父親對面子的需求。

最後,她父親跟她吵起來了,說話也比較難聽。

她性格烈,一氣之下從父母家走了。

也就是那晚,她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或許,她從來就沒有過退路,只是以前還沒到那一步,沒發現。如今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體會得更加明顯。

所以,正是那個晚上,讓她明白,自己唯一可依靠的人,并不是父母,而是老公。

呵呵,可是有時候,男人又有多值得依靠呢?

別的不說,就說中國男人幾千年都擺不平婆媳問題,為什麽?因為中國男人本質上都大男子主義,或者說,都自私。

很多西方國家不存在婆媳問題,并不是因為那些女人多麽的會相處,而是因為她們根本就不需要日日在同一個屋檐下相處。

可是,社會卻總是把夫妻畫上等號。

男的出息如□□,女的就自然而然是萬人稱頌的優雅□□。

男的若一窮二白,女的就……算了不說了。

真心覺得這樣的男權社會對女人很不公平,我想這也是現代有很多剩女的原因。

我有個剩女同學,一直沒找老公,就是因為看媽媽辛苦了一輩子,不想再走老路。她現在離家遠遠的,自己買了房子,經常去歐洲游什麽的,活的真心自在。

有時候真心還是羨慕她的。

實話。

而宣麗,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相信她絕對願意選擇如我那個同學一樣的人生,如果那樣,或許她的成就會比後來更高。

當然,這是後話,也是她後來被打擊到泥土裏,才重新奮發的拼搏。

那個時候的她,還沒有那些覺悟。

那時候,她還處在想讓這個男人成長為自己的依靠階段。

不過可惜,她不是上帝。

之後的日子,她老公更加變本加厲。

作者有話要說:

☆、家暴

或許,如今相親已經是大流。也或許,有人覺得相親沒有愛情,所以婚姻只要是不讨厭互相湊對就好。

其實,我始終認為,真正幸福的婚姻,是需要愛情打底的。而婚姻是否幸福,直接影響後半生的生活幸福指數。

像宣麗這樣,一開始就開了個騙婚的頭的,後來基本無救。

這就好比堤壩本就破了個大洞,在生活洪水的沖擊下,泥沙俱下,這個洞只會越來越大,終至決堤。

宣麗的生活裏,開始出現了各種奇葩事。

事件一:胡健每月必置一件物件,從衣服到皮包,必定是價位緊着每月公賬結餘來的,生怕花錢落于妻後一般。甚至,他過生日會要求妻子給他買禮物,而且指定要牌子貨,宣麗買了,他就很不滿買禮物的錢是從公賬出的,因為他覺得既然是她送他的禮物,就應該用她的私房錢,那樣才表示她愛他……

事件二:胡健貪吃,喜歡拿着公賬去買各種零食吃喝,而且每每妻子吃多了他就很不爽。甚至有次,他晚上喝剩的半瓶可樂,宣麗見放着也是浪費,上網時就順便喝了,第二天胡健居然很不高興,說她全喝完了不給他留,是心裏不想着他,不愛他。

事件三:雖然老師帶家教屬于違規,但依然有老師在家教機構做兼職,像宣麗這樣在下面鄉鎮學校教書的,周末回市內找個家教機構做家教,根本神不知鬼不覺。因為老師職業清貧,确實有不少被生活所迫的老師這樣做,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周日做家教,再周一到周五上班……如此循環,全年無休。

胡健眼饞別的老師帶家教外快賺的多,就經常咕哝:“人家中學數學老師在外面做,賺的不要太多啊。你怎麽就不知道出去賺點錢呢”……

事件三:宣麗自小在家當免費保姆,手比我們同齡人粗糙得多,所以她婆婆斷定她擅長家務,本指望什麽事她都一把抓,但,剛好相反,宣麗做夠了老媽子,發誓再不如此。所以,她不止沒如婆婆希望的那樣什麽都做,反而什麽都不做。除了洗自己和老公孩子的衣服,其他家務一律不管。

她的借口很簡單:第一,這是你們的家,不是我的,這裏你是女主人,我不是;第二,就算沒有我,你一家夫妻兒子孫女都要吃飯,我每個周末回來吃幾頓飯也不過多雙碗筷,麻煩不了你什麽,不用跟我哭辛苦,我嫁進來之前你和你老公兒子照樣天天需要吃飯。

就這樣,她放棄治療,徹底當了甩手掌櫃。

胡健對此頗有微詞,經常抱怨宣麗不知道搭把手,對自己母親不好。

而對于老公這樣的說法,宣麗連像跟婆婆那樣的解釋都懶得解釋,只是冷笑。他一個當兒子的都不搭把手幫忙,輪得到媳婦來表孝心麽?

……

如此這般的事件積累,讓幾個人的怨念越來越深,最終,幾乎都帶着怨毒了。

于是,便有了後來的事件四。

這個,比上面的那些事件都嚴重得多。

因為這是任何女人都不能容忍的家暴。

有時候生活總是讓你苦澀得哭笑不得,宣麗當年選老公時最看重的高大健壯,如今竟成了攻擊自己的資本。原來,老公高大健壯,帶來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家暴。

當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完全震驚了。

介于他們家的奇葩程度,我很快消化了這個震驚,然後靜靜聽她描述。

原來,這人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初中畢業,雖然只比我們大幾歲,卻完全停留在上世紀粗鄙階段。在我印象中,80後還打老婆的……幾乎是沒有吧?

但很不幸,他打。

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裏一樣,打完道歉并保證再也不打,然後下次繼續,下次打完繼續道歉兼保證,再下次繼續……

記得第一次打的時候,宣麗反應很大,打電話給我哭時,我也高度重視,直接給她老公打了電話,以娘家人的口吻問罪。

雖然我知道這樣的自己有些太把自己當回事,但真心心疼。我家宣麗曾經是向往藍天的一只鷹啊。還記得她當年在學校迎新晚會上深情朗誦高爾基的《海燕》,那一刻,她就是那只在風雨中驕傲的海燕。

這樣的一個人,居然在傳統家庭裏遭遇了上世紀才有的“家暴”,我真心不值,真心心痛!

後來,大家居然漸漸習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