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守紫荊關

在趕來紫荊關的路上, 小刀就和完顏綽分開, 直接回了中都,向太子完顏緒複命,也順便給世子爺讨一道诏令, 不然就算完顏綽及時趕到了紫荊關, 無旨無诏,恐怕将士們也不會聽他的號令。

完顏綽心情忐忑,暗暗預想了無數種可能,生怕中都那邊再出什麽變故, 耽誤大事,畢竟,金國新繼位的國主與榮王一黨素來不睦, 自己的身份又實在尴尬,當初選擇離開中都這個金國的權利中心,未嘗沒有遠走避禍的意思,現在重回金國, 沒踏入中都一步, 直接來到邊境的最前線,金國國主不猜忌倒好, 就怕有心人借此大做文章,到時候,自己就算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好在,中都還有一個完顏緒以一國太子的身份給完顏綽當擋箭牌, 尋常的閑言碎語,流言中傷,應該都暫時影響不到他,當務之急,是想辦法集中兵力,擊退來勢洶洶的蒙古大軍。

一路上沒日沒夜地埋頭趕路,完顏綽肚子上的傷口早就裂開了,不過他根本沒時間和閑工夫去處理,在驿館裏随便敷了點烏漆抹黑的草藥糊糊,确認傷口不會惡化,就繼續馬不停蹄地往紫荊關趕,完顏綽心中焦急,在家國覆滅,山河破碎的危急關頭,區區肉體上的疼痛,倒顯得不那麽難以忍受了。

紫荊關地勢險要,關城建在依山傍水,兩峰對峙的廣闊盆地內,四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是京西內長城一道重要的關隘,自古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的評價,完顏綽相信,哪怕是眼下天時不在,好好利用一下地利與人和,與蒙古大軍的一戰亦可有所建樹。

成敗,目前還尚未分曉。

完顏綽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籌劃好了一切,來到紫荊關前,勒住缰繩,面色從容地坐于馬上,揚鞭遙指城頭的守軍,厲聲喝道:“紫荊關守将何在?”

城頭的守軍看完顏綽一行只有兩人,根本沒把他們看在眼裏,嘲諷道:“哪兒來的公子哥?紫荊關乃軍事重地,閑雜人等不得靠近,速速離開!”

完顏綽面色不變,依舊安安穩穩地坐在馬背上,關鍵時刻,還是小骨機靈,主動上前,大大方方地禀明身份:“休得無禮!這位乃是榮王世子,奉太子殿下之令前來守關,迎戰蒙古,爾等還不趕緊往上通傳,若是延誤了戰機,該當何罪?”

榮王世子?守城的士兵吓了一跳,忍不住又打量了完顏綽幾眼。沒辦法,實在是太過好奇,自從榮王世子以一己之力促成了金夏兩國的結盟,然後又親自領兵擊退了蒙古大軍,一戰成名之後,榮王世子在軍中的威望節節攀升,如今蒙古大軍城趁喪出兵,再度揮師南下,犯我邊境,金國将士當中,有聞風喪膽的,有滿心害怕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将士憋着一股氣,想要狠狠地給蒙古人一個教訓,揚我國威。榮王世子忽然出現在紫荊關,無疑是給這裏的守關将士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世子爺請稍後!”

城頭上的士兵進去通報後沒多久,負責鎮守紫荊關的最高統帥就出現在了完顏綽面前,好巧不巧,正是十年前受過完顏綽提攜之恩的徒單繹。

看到完顏綽,徒單繹明顯松了口氣,急忙走上前來,躬身行禮,道:“紫荊關守将徒單繹,拜見世子爺。”

“不用多禮。”完顏綽也沒有跟徒單繹客氣,翻身下馬,把缰繩扔了一個一旁的小骨,上前兩步,拉着徒單繹的胳膊,吩咐道:“走,我們進去說。”

“世子爺這邊請。”徒單繹不敢怠慢,稍微側過身子,在完顏綽前面帶路。

中都的旨意還沒到,名不正言不順的,完顏綽也不好意思直接讓徒單繹交出統兵大權,只是随口問了幾句蒙古大軍的蹤跡。

徒單繹毫不隐瞞,一五一十地都跟完顏綽交代了,據前方探馬傳回來的消息,攻下西京之後,蒙古大軍沒有片刻的耽擱,一路長驅直入,估計不出十日就能打到紫荊關。

聞言,完顏綽眉頭都皺緊了。

“徒單将軍……”只有不到十日的時間,形勢緊急,完顏綽也顧不得冒不冒犯了,直接向徒單繹提議道:“紫荊關乃是我大金國的門戶,紫荊關一丢,門戶大開,中都再也無險可守,我大金危矣……”

徒單繹面色凝重,個中利害關系,他又怎麽會看不明白:“世子爺不用多言,末将明白,老話說,男兒欲報國恩重,戰死沙場是善終,末将已經決定死守紫荊關,城在人在,哪怕拼上末将這條性命,也決不讓蒙古人踏入紫荊關一步。”

“好!”有徒單繹這句話,完顏綽就放心了,不然再遇上一個西京留守胡沙虎這般風聲鶴唳,膽小如鼠的人物,蒙古大軍還未殺到,就領了親兵棄城而走,完顏綽再是用兵如神,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大軍,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估計得活生生氣死。

“既然徒單将軍已有定奪,還請傳令下去,自此,敢有言棄城而走者,皆以軍法論處,斬,立,決!”

“謹遵世子爺令。”徒單繹深感自己肩上壓力巨大,萬幸的是,還好世子爺及時趕到了,不然他一個人肯定抗不下來。

徒單繹把自己的主帳讓了出來,收拾好後,留給了完顏綽使用。

完顏綽一夜未睡,反反複複,想了不下于十種應對蒙古大軍的對策,但他并沒有急着從徒單繹手中□□,而是靜候了一夜,等到第二天,中都來了聖旨,是小刀馬不停蹄送來的。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封完顏綽為定遠将軍,并且四處抽調,東拼西湊,臨時集合了差不多十萬人給完顏綽,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跟随完顏綽一起去西夏抗擊蒙古的兩萬士兵,領軍的也是完顏綽最為信任的左右手,陳亮和李典,就連外表看起來最不安分的完顏諾,也一直蟄伏在這支隊伍中,沒有另謀高就。

完顏綽已經不想多猜金國國主的用意了,給了他的兵馬,物盡其用就是,反正抗擊蒙古是他想要做的,無愧于心就好。

待聖旨一到,徒單繹二話不說,馬上将自己手上的三萬多人全部上交給了完顏綽,誠心表示,願意聽從世子爺的差遣。

完顏綽沒有推辭,把所有的可用人手一并收攏了,有條不紊地安排起守城任務。

小刀急着趕回中都赴命,完顏綽還不忘托小刀給完顏緒帶話:“轉告忽魯,速派使者去夏國求援,金夏兩國結盟可不是一句口頭上的空話,若是夏國推三阻四,可以重金賄賂夏國主周圍的權臣,比如任德恭,此人貪圖私利,喜好美色,可以用之。重點是向夏國上下說清楚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的道理,其實,夏國朝野內外也不乏有真知灼見的聰明人,就算是為了夏國的安穩,也不會對金國見死不救。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此次出使夏國,務必要想辦法說服夏國國主,盡快把夏國公主嫁到金國來,金夏兩國必須趕快結成秦晉之好。”

完顏綽沒有選擇寫信,而是直接把要交代的事項親口說給小刀聽,就是因為知道寫信給完顏緒會留下憑證,金國國主以先國主新喪,需要守孝為由,拒絕了完顏緒跟夏國公主的聯姻,想來應該是忌憚完顏綽這個從中牽線搭橋的人,怕完顏綽跟夏國有什麽見不得人的首尾,才會這麽熱情地想要促成金夏聯姻。要知道,太子妃可是未來的國主夫人,牽涉的不僅僅是兩個家族,更是兩個國家的未來,金國國主在太子妃人選一事上有所防備也是正常,完顏綽能理解,但又不能眼睜睜看着好不容易促成的金夏聯盟破産,在家國天下面前,兒女情長都得靠邊站,如今,也只能委屈夏國公主和完顏緒了。

送走了小刀之後,完顏綽召集了所有負責鎮守紫荊關的将士們,吩咐他們馬上行動起來,從紫荊關往外,百裏之內,遍布鐵蒺藜。

這是完顏綽想了一晚上的應敵之策,蒙古大軍以騎兵為主,來勢洶洶,浩浩蕩蕩,我方主要以防守拒敵為主,首要任務就是想辦法讓蒙古大軍的戰馬不能一鼓作氣地攻到城下來。完顏綽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鐵蒺藜,方圓百裏,全都遍布這種帶刺的小型障礙物,可以大大遲滞蒙古軍的行動,另外,完顏綽還令士兵把鐵燒成鐵水,澆築城門,準備徹底封死城門,死守到底,誓與紫荊關共存亡。

思退是在三日後的夜裏趕到紫荊關的,他從太子殿下那兒得了消息,知道世子爺已經去了紫荊關,準備在最前線迎戰蒙古大軍,自然不會安心待在中都城,主動請纓,要來保護世子爺的安全,完顏緒當然準了,還給了令牌,讓思退一路上暢行無阻,只比小刀這個奉了聖旨的使者晚了兩天。

七日後,臨時抽調給完顏綽的十萬大軍終于到了紫荊關,看到完顏諾,陳亮和李典這些故人,完顏綽滿心感慨,還未來得及慰問故友,眼前人已經跪了一地,同聲說道:“敢為世子爺效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