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請君入甕

紫荊關保住了, 中都也就安全了。

大金國的亡國危機暫時解除, 但是完顏綽卻不敢掉以輕心,謹慎起見,他甚至放棄了追擊在黃河以北的金國土地上肆意馳騁大肆劫掠的蒙古大軍, 為此, 完顏綽還背上了見死不救,冷血無情的惡名。

好在金國國主也能明白,如果沒有完顏綽鎮守紫荊關,中都絕對保不住, 貿然出動,追擊蒙古,不見得就能重創敵軍, 反而會折損有生兵力,權衡之下,完顏綽的忍辱負重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一時間,大批的封賞被送往前線, 點名犒賞忠孝軍。

完顏綽也不藏私, 金國國主賞賜的金銀珠寶,他一點沒收, 全部按照軍功大小,依次賞給了手下跟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們。

自此,完顏綽在忠孝軍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将士們無不信服,誓死追随。

以紫荊關為防禦中心, 附近的十一座縣城僥幸躲過一劫,因為畏懼完顏綽以及忠孝軍的強悍戰鬥力,蒙古大軍根本不敢靠近,這十一座縣城得以保存,免受蒙古鐵蹄的侵踏。

蒙古大軍在黃河以北的金國土地上大肆劫掠時,這十一座城池的縣令也都陸續派了使者來紫荊關求援,完顏綽嘴上說着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私下又何嘗忍心看着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想來想去,還是給前來求援的每個縣城都派去了一支兩千人的游騎兵隊伍,想着畢竟都離紫荊關不遠,去了之後,進可攻,退可守,不會出什麽大亂子。

完顏綽的戰略思維根本來不及實踐,因為蒙古大軍根本沒踏進這十一座城池,想來也是琪琪格公主經過慎重考慮後,主動放棄了。

可離得遠的那些縣城就沒這麽好運了,不僅要對付蒙古大軍的劫掠,還要防範自己人趁火打劫。

還記得西京留守胡沙虎嗎?那個聽聞蒙古大軍來襲,棄城而走,把西京留給了副将,自己領着七千騎兵,逃得無影無蹤的守邊大将,說來也是他命不該絕,慌不擇路地亂逃一通,竟然陰差陽錯地成功避開了蒙古大軍,安然無恙地逃到了完顏綽鎮守的紫荊關來,還厚顏無恥地對完顏綽喊話,希望世子爺高擡貴手,放他們一行入關。

完顏綽都被氣笑了,身為守邊大将,不思如何殺敵立功,保境安民,敵人一來逃得比兔子還快,這種貪生怕死之輩,若是在忠孝軍的将領裏,早就被軍法處置,以儆效尤了。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胡沙虎死不足惜,就是可惜了那七千個士兵,完顏綽不想濫殺無辜,但是就這麽輕易繞過了他們,又不符合完顏綽為人處世的準則。

思來想去,似乎也只有繼續把胡沙虎一行攔阻在紫荊關外這一個應對之策了,但是再一細想,這麽做風險更大。胡沙虎被先帝爺親自封為守邊大将,靠得可是實打實的軍功,不過是對宋,不是對蒙,但是俗話說,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胡沙虎又不真是紙做的,完全沒脾氣,看他打大宋時的那股子狠勁就知道,這人絕對不是什麽善茬兒,真要把他給逼急了,這家夥搞不好就破罐子破摔,直接豎起反旗造反了。到時候,前方迎戰蒙古大軍,還得分神應付內亂,左支右绌,兩頭開戰,此乃兵家之大忌。更麻煩的是,如果胡沙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降了蒙古,那更是火上澆油引來的大麻煩!

軍師李典也贊同,胡沙虎這人不能逼。

殺又殺不得,可是留在自己面前,任由他活蹦亂跳,到處惡心人,完顏綽又覺得膈應,當下更是氣得渾身都不舒坦了,正在完顏綽左右為難之際,完顏諾來報。

“世子爺,不能就這麽放胡沙虎帶兵入關,直入中都,這人不僅貪生怕死,而且喪心病狂,尋常人根本不能想象他為了逃命做出了些什麽事,簡直令人發指!”

“你是不是聽到什麽消息了?”完顏諾親自負責挑選了分派給周圍十一座城池騎兵隊伍,現在,這十一座城的縣令都跟紫荊關的忠孝軍有聯絡,除了随時傳遞蒙古大軍的最新動向,金國其它城池的狀況也會定時向紫荊關報告,完顏綽相信,完顏諾一定是聽到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才會這麽義憤填膺。

果不其然,完顏諾接下來所說,足以讓完顏綽這個自诩冷靜的人氣得理智全無。

原來,胡沙虎不僅臨陣脫逃,棄城而走,而且還壓榨平民,劫掠百姓,所作所為跟蒙古人簡直一模一樣,別說完顏諾義憤填膺,完顏綽都氣得直接摔了筆。

如果完顏諾上報的消息為真,那胡沙虎此人,簡直是死不足惜。

“世子爺,千真萬确的。”完顏諾十分肯定,把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明了完顏綽,請這位忠孝軍的最高統帥定奪:“胡沙虎率領七千騎兵出逃時,途經一個縣城,糧草不足,兵疲馬倦,遂命縣令出資犒賞,縣令很是為難,言及,城鎮才剛剛遭到蒙古大軍的劫掠,所餘十不足二三,百姓困頓,實在沒辦法犒賞三軍,胡沙虎一聽,勃然大怒,竟不顧朝廷體制,當場将這個縣令活活打死,然後屠城,僞裝成被蒙古大軍所滅……若不是尚有百姓僥幸逃過一劫,此等惡行,恐怕也沒辦法大白于人世。”

所謂喪心病狂,不過如此。

聽了完顏諾的彙報,李典若有所思。

完顏綽卻是從那位被活活打死的縣令口中聽到了一絲埋怨,說城鎮剛剛遭到蒙古大軍的劫掠,無法再出資犒賞金國軍隊。言外之意,若這些守邊大将們個個都悍不畏死,帶領金國軍隊英勇殺敵,得勝而歸,又何至于讓蒙古人在我大金國的土地上肆意劫掠,屠殺百姓?不就是因為大金國的守邊将領中到處都是這等貪生怕死之徒,不顧黎民百姓的死活,茍且偷生,才讓金國這大好河山遭受蒙古鐵騎的無情侵踏,百姓流離失所,朝不保夕。

細想縣令臨死前的那番話,完顏綽心情複雜,感覺這就是金國百姓們對他們這些守邊大将的無情控訴,身為軍人,若不能保境安民,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間?

完顏綽下了決定,有朝一日,一定要讓蒙古人再也不敢踏足中原。

在此之前,完顏綽也絕不會放過胡沙虎這等惡人:“走吧,都随我去見見這位胡沙虎将軍。”

“不妥!”見完顏綽竟然要出城去見胡沙虎,李典趕忙出聲阻攔道:“世子爺這是打算直接跟胡沙虎攤牌嗎?”

完顏綽點頭,這等喪心病狂的惡人,他是決計不會放過的。

“既然世子爺已有決斷,就更不應該魯莽行事。”李典不會質疑完顏綽的決定,只會替他規劃好該怎麽做才能萬無一失:“胡沙虎手中尚有七千精兵,不算多,但要全部拿下,還得費上一番功夫,折損尚且不論,若是能将這七千人收為己用,也算是能給世子爺憑添一分助力。”

完顏綽聽明白了,遂問李典道:“怎麽做?”

李典笑了笑,也不隐瞞,簡單明了地說了四個字:“請君入甕。”

完顏綽恍然大悟,笑了笑,道:“李典,交給你了。”

李典躬身領命。

紫荊關外,已經等候許久的胡沙虎越來越沒有耐心,但面對身份尊貴,又手握重兵的榮王世子,半點都不敢叫嚣挑釁,只能小聲跟左右随從抱怨,疏散心中的郁結之氣。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派來了接待人員,忠孝軍的軍師李典。

見到李典,胡沙虎還有些不高興,因為李典雖然是完顏綽最為信賴的頭號大謀士,在忠孝軍中地位尊崇,但畢竟出身不太好,胡沙虎就不一樣了,他母親是宗室貴女,他本人又是先帝爺親封的守邊大将,女兒還是太子的寵妃,現在太子初登大寶,胡沙虎的女兒一躍成為貴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胡沙虎得意洋洋,覺得自己的身份也跟着水漲船高了,沒想到完顏綽卻是這般不将他看在眼裏。

胡沙虎眼裏的輕蔑和不屑,李典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會看不明白,不過是不言明罷了,臉上依舊帶着熱情的笑,舌爛蓮花地忽悠胡沙虎赴這場鴻門宴。

按理說,邀請胡沙虎入軍赴宴,本該完顏綽親自來,但是李典信誓旦旦地保證,胡沙虎為人多疑狡詐,若是世子爺親自去請,熱情太過,顯得不懷好意,反而會讓胡沙虎心生疑惑,不敢赴宴,反而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愛來不來的樣子,胡沙虎倒是會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又被李典猜中了,胡沙虎見完顏綽在軍中擺下了宴席,卻沒有親自來請,料想完顏綽對自己心有不滿,但是又不敢得罪,心中定了定,一口答應下來。

最後,胡沙虎只帶了一隊不到十人的親衛,欣然赴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