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鮮肉殺青之後,受剩下的戲份也不多了。

這部劇接下來的劇情主要是男主和男二各自從零開始打拼奮鬥,在為了女主争鬥不休的同時,卻又逐漸對彼此的毅力與闖勁産生了惺惺相惜的認同感。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兩人決定互通有無、共同創業,并把仍舊待業在家的男三一起拉進了公司。

男主和男二後來一點一滴地進步成長,經歷過各種考驗,還找到了各自的真愛。而男三卻并非成長型角色,在初期的轉變之後,就主要是一個站在男主身後幫忙的配角了。

受把這些跟在男主旁邊的鏡頭一一拍完之後,成功殺青回家。

臨走時導演依依不舍地拉着他。

導演:“您會火的。”

受:“托您吉言。”

導演:“不不不,我是說真的,您一定會火的。”

受:“……多謝,多謝。”

導演喝了點小酒,滿臉感慨:“您這樣的人才為什麽不早十幾年入行呢?”

受:“……”

受已經上了車,導演的微信又追了過來:“火了之後別忘了我啊哥!将來寫什麽影帝回憶錄的時候,記得說我是您第一個導演啊哥!”

受扶着額失笑,笑完之後卻又忍不住想:如果人生中遇見的第一個導演真是這樣的人,該多好啊。

攻為了表示對受的熱烈歡迎,特意把接下來幾日的工作都往後推了,留出空來陪着受胡吃海喝、閉門開車。

然而幾天之後的飯桌上,攻沉思片刻,開口道:“有個配角的戲份,大概十天就能拍完,你去嗎?”

受:“什麽時候入組?”

Advertisement

攻:“明天。拍攝地在外省。”

受覺得陪伴攻的時間太少了,有些遲疑。

攻:“我提前看了你上部劇的粗剪鏡頭,你演得很好,角色本身也很出彩,但風格有點太偏了……把它作為成名作,對你未來的戲路會有影響。我說的這部劇已經快拍完了,是演員臨時受傷空出來的角色,主角的師長。你如果去頂上的話,兩部劇差不多可以前後腳開播。到時候再配合着宣傳一波,大家對你的記憶點就不僅限于‘毒雞湯’了。”

受覺得攻為自己真是盡心盡力,自己也該拿出點拼勁了,于是說:“可以,我沒問題。”

攻卻面露糾結,低頭夾了塊肉給他:“那今晚多吃點。還沒把你養回兩斤肉呢……”

受的新角色是個極其典型的悲劇性人物,儒雅清貧的文化人,教了一輩子書,最後卻死于X革動亂,留下年幼的女兒。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想回家”。

之後的故事線都圍繞着主角與這位遺孤展開。

演這個人物,受沒有什麽壓力——主要是人物本身也沒什麽挑戰性。

首先,他在外形上就贏了一大半。受的臉本就清瘦,自帶文弱氣質,再倒點兒血漿抹點兒灰,即使不做表情也活脫脫寫着個“慘”字。

其次,并非所有角色都能給演員發揮的餘地。有時主角的形象複雜豐滿了,配角卻需要“單薄”、純粹一些,發揮完對劇情的推動作用就可以安靜離場了。

這部劇的導演顯然也不是鼓勵演員自我發揮的那一類,口頭禪是“你懂還是我懂”。

導演:“眼睛不要往旁邊看,臺詞晚點出來!”

受點點頭,維持着一張悲苦而絕望的臉,一絲不茍地照着演,十天之後迅速殺青收工。

兩個月後,受的第一部 劇迎來了首播。

這也是攻收購影視公司後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業內都盯着它的表現。

初期一板一眼的媒體宣傳之餘,各平臺的營銷號開始投放軟文,主打的是男主與男二的相愛相殺。老鮮肉和小鮮肉分別自帶流量,西皮粉狂喜亂舞,演員粉則站隊互撕,老一套炒作永不過時。

幾集之後,異軍突起。

幾位影視博主先後發了類似的內容:“我要被這位的毒雞湯笑死了哈哈哈哈……”配圖是受在劇中的各種動圖。

“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去努力,你就會發現,你一步都走不通。”

“人生在世,沒拼搏過,怎會知道拼也沒用呢?”

“年輕人,我就喜歡看你這熱血的樣子。擱電影裏,十分鐘後就死了。”

……

清新脫俗的臺詞,配上受那張喪氣中不失優雅的臉,迅速地火遍了社交網絡。

轉發裏一片狂笑:“哈哈哈哈哈轉發這條鹹魚!!!”“這條鹹魚是我追劇的動力啊!”“每天就等着看他花式潑冷水……”“誰知道這位大叔是誰???”

公司的資源原本就優先緊着受用,自然積極地推波助瀾。

很快,網友們連表情包都做出來了。

“您的上司突然失去了夢想.jpg”

“年輕人啊.jpg”

“鹹魚鼓掌.gif”

……

最終火成了年度表情包的,還是一張劇組花絮照。

照片中的受正坐在化妝鏡前任人擺布,而他的助理站在一旁,拿着一塊面包喂他。受大約是因為沒吃早飯而雙目無神,擡起頭張嘴去接面包,卻還沒碰到。

這張表情名叫“直鈎釣魚.jpg”。

受的真名沒幾個人記得,“鹹魚叔”的稱號倒是先走紅了。

面對各家媒體發來的采訪邀請,受的團隊統一回複:一周之後可以安排。

受的神秘感就此保持了一周。網絡上的話題瞬息千變,就在鹹魚表情包即将過氣時,他的第二部 劇播出了。

人民群衆的反應可以通過彈幕概括。

主角的師長剛出場時,彈幕裏迅速閃過一片“前方高能”“卧槽哈哈哈哈這不是那條鹹魚嗎”“您的老師突然失去了夢想.jpg”。

到第二集 時,彈幕變成了“老師的flag高高立起”“完了我竟然覺得老師很蘇”“老師不要死啊啊啊啊啊”。

又兩集之後。

“我嚎啕大哭”“QAQ”“老師走好!!!!!”“您已經回家了QAAAAQ”

與世無争的高嶺之花,被世道摧殘成泥,這等悲劇永遠深入人心。

受這個名字剛剛沾染上的喜劇感,就這麽被淚水沖刷了個幹淨。

經紀人一看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始逐步安排媒體采訪,但問題都提前篩選過。

果不其然,每家第一個問題都是“您為何在這個年紀選擇演戲”。

受牢牢記着之前編出來的背景故事,說了一遍又一遍。

為了家庭放棄夢想,卻又在中年痛失家人,最終選擇遵從內心……

這背景故事雖不及真相那麽慘淡,卻勝在感人。在公司的宣傳助力下,受很快收獲了第一批粉絲。

經紀人:“我們幫你注冊了一個微博賬號,你想自己用着還是找專人管理?”

受:“專人吧,我不太懂年輕人的東西。”

經紀人:“好的,不過至少去跟粉絲們打個招呼吧?”

受為了打這聲招呼,抱着手機研究了一下午“年輕人的文化”。

是日晚八點,受的賬號發出了第一條微博:

“大家好(鹹魚的微笑.jpg)。”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