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其實白永寧自己沒想到多好聽的名字, 他剛開始想給小女兒起名叫夏夏,小兒子就叫冬冬。
可是小女兒是妹妹, 夏天比秋天早, 這不太符合。
冬冬到是符合四季規律, 只是白永寧一想到秋秋這個名字當初是怎麽來的,心裏就有點膈應。
白家給女兒起名都随便,并沒有什麽寓意,他們從不會說,給秋秋起名叫秋秋是覺得秋天很美,或者秋天代表着豐收、富足這樣美好的寓意。
只是随便起一個名, 還是跟着白小夏起的。
因為白小夏占了一個夏字, 秋秋起名的時候, 幹脆就給她用了‘秋’字。
至于白永建的女兒, 當初他們甚至沒給她起名字,她的名字是白永建的妻子自己給起的。
白永寧曾經問白秋秋要不要換名字,但是白秋秋不想換, 這件事便作罷了。
他很快把寫好名字的紙條剪裁下來疊好, 一起放進一個紙盒子裏晃了晃。
然後把盒子放在客廳地毯上,再把兩個小的抱下來也放在地毯上,讓他們爬過去取紙條。
小女兒蹭蹭蹭爬得飛快,在四周爸爸媽媽和姐姐的鼓勵下, 她随手抓出一把紙條就要往嘴裏塞。
旁邊圍觀的人急忙攔住。
最後在妹妹手裏剩下的最後一個就是她的名字——白瑾梵。
白秋秋看到妹妹名字, 在覺得爸爸起名字寓意好的同時, 也在為妹妹擔憂, 這個可憐的小丫頭,以後寫名字筆畫好多。
要是讀書的時候被老師罰寫名字的話,妹妹可能會郁悶。
弟弟一向慢悠悠的,小梵梵折騰的時候他一點不着急,甚至還在旁邊打哈欠。
旁邊大家都在催他,他才懶洋洋地爬過去,随便摸出一個紙條,上面寫着兩個字:秦邈。
白秋秋一種感覺,感覺弟弟其實對這個活動一點興趣都沒有,他特地動彈一下摸個紙條,其實只是在哄他們這些無聊的大人……
摸完紙條他還知道這個活動已經結束,沒自己啥事兒了,小身子一倒,在地毯上躺下睡了。
白永寧也無奈,伸手撥了撥這小子胖乎乎的身子,結果自己往哪兒撥他順勢往哪兒躺:“他這個性子也不知道像誰。”
“我感覺他挺有意思的。”按照弟弟這個懶洋洋的性子,以後肯定也會抱怨爸爸給他起的名字筆畫太多。
他們在某個階段肯定會羨慕喬一一表姐的。
喬一一的名字也是二姨媽随便起的,但架不住它筆畫少,肯定有很多小朋友會羨慕她。
“小時候不愛動沒什麽,要是長大以後也這麽懶,該娶不着媳婦兒了。”真是愁人。
“爸,他們還小呢,沒準他現在看起來懶懶地,但是以後對媳婦兒特別好特別殷勤呢?”
在不喜歡的女孩子面前不勤快不搭理,只在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面前勤快,這個感覺也不算壞。
小邈邈被爸爸和姐姐撥來撥去,折騰得不能睡覺卻沒生氣,眨巴眨巴眼睛幹脆抱起自己的腳丫子,啃腳玩。
小梵梵覺得有意思,也爬過去啃他的腳。
白秋秋低頭看到之後:“……”
“我去拿相機給他們拍下來,留作紀念。”
轉眼又到了白秋秋的生日。
這一次生日她是在自己家裏過的,這個生日過得依舊十分熱鬧。
生日這天,吹滅了生日蛋糕上面的蠟燭,白秋秋恍然想起上一個生日。
那一切仿佛還在昨天,可卻是已經過去了好久。
家裏每一個人都有往好的方向發展,白秋秋今年九月份就要去幼兒園了。
本來她還要上大班,六歲讀幼兒園大班,七歲上小學是正常年齡,當然現在沒有硬性規定是七歲,所以六歲讀小學也是正常的。
不過小風突然發現秋秋已經六歲,他當初六歲就上幼兒園的。
然後他就一個勁兒地鼓動白秋秋不要上大班了,跟他一起去上小學更好,上小學可以加入少年先鋒隊,幼兒園不可以的。
白秋秋其實也不太想繼續留在幼兒園,就順勢答應了要跟小風一起去讀小學。
與此同時,秦娅玟和翟玉秋正式開始了她們的合作。
秦娅玟負責國內小初高英語補習這一塊,翟玉秋便負責留學這一塊,其中留學除了包括教授英文之外,還兼顧提供一些國家、國外學校的留學生政策以及出國留學的一系列流程。
她們兩人沒再讓丈夫插手。
秦娅玟和翟玉秋一起商量好選擇哪一個辦公地點之後,裝修和辦公室的布置全由她們自己設計,再找人裝修。
翟玉秋跑去相關部門辦理一些開培訓機構需要的手續,秦娅玟便盯着辦公室那邊的裝修,以及她們這個培訓機構前期的宣傳。
白永寧和嚴民琛巴巴地跟在後面看着,能看不能上手,感覺憋的慌。
“老白,你說她們選的這個辦公室面積是不是太小了?”
白永寧瞥他一眼:“我買之前可是嚴格按照我媳婦兒要求買的,正好合适。”
“啧,你下手到是挺快。”嚴民琛遺憾自己知道這件事太晚了,不然這個培訓場地他也能買啊。
白永寧聳肩,幸虧他下手快。
“你說我要不要在她們培訓機構旁邊建個酒店?不專門做餐飲,只做住宿提供給入住客戶提供早中晚三餐的那種酒店。”
“你還是先去盯着西郊的溫泉山莊吧,那邊正在打地基呢,這個可不能馬虎。”
白永寧做的這個山莊,當初在設計時,就完全按照中式建築來設計,建造的時候自然也需要用到以前的老手藝。
前段時間工廠又有一波工人下崗,石南市無業的人越來越多了。
嚴民琛趁機挖到不少好的手藝人,現在都安排在西郊那邊幹活,也算是給這些上了年紀的老手藝人一個出路,也不至于讓他們那一門傳統手藝被埋沒。
至于那些沒有一門手藝傍身的人就比較慘了。
工廠的工作沒了,補償也不多,現在石南市裏有不少無業游民。
有些人腦子靈活膽子大的,還能去擺擺攤,進點東西去賣,看着沒以前體面,但足夠養家糊口。
更多的人,還在端着工人的架子,抹不下面子去給個體戶或者私企幹活,只能在家裏啃老本硬撐。
白永寧有一次在店裏看賬本,發現琳琅朝食某一段時間的營業額居然比琳琅額還要多,并且還在上漲。
雖然這是營業額并非純利潤,但還是讓白永寧很意外。
這說明每天來琳琅朝食買東西的人數量也在飛速上漲,他去了一趟店面看情況,沒走近就看到那裏排了好幾個長隊。
這個月輪到吳巍在這邊掌廚,琳琅朝食這邊,白永寧基本都交給他們師兄弟兩個了。
這裏的利潤分成三份,他自己拿一份,一份留在店裏的賬戶當做應急及資金,剩夏的一份再一分為二,當做給吳巍和嚴民琛的獎勵。
吳巍現在的收入十分可觀,他已經在準備買房子,跟女友談婚論嫁了。
白永寧走進廚房的時候,吳巍忙的只來得及跟他打一聲招呼。
他見狀沒有馬上在這裏問他情況,琳琅閣那邊暫時沒人來訂席面,白永寧便挽起袖子也開始幫忙,原先這邊只賣早餐,一般賣到中午十二點就可以關門了。
今天一直忙到下午五點鐘才能歇一口氣。
白永寧也是這個時候才有時間問起這邊的情況:“最近一直這麽忙?”
“自從咱們市裏廠子加大裁員開始,這邊的客流量就一直在上漲,咱們這裏的東西味道好事一方面,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價格實惠,漲價也是漲得最慢的,很多人都喜歡來這邊買,昨天有個老大爺,住在城市另一頭,也大老遠地騎自行車穿過大半個城市來咱們這裏買。”
“看來市裏的情況有點嚴峻。”這麽多工人下崗,卻沒有得到安置,在家上物價上漲,自然要開始縮衣節□□打細算地過日子。
白永寧最擔心的是過段時間情況會不會更惡化下去,他擔心這些不是因為有什麽憂國憂民的情懷,只是擔心大批工人下崗會引起社會不穩定。
社會不穩定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尤其是有錢的人,就會更危險。
仇富是每個時代都會有的現象,一個人在落魄至極饑餓至極,覺得自己已經走到末路的時候,可不會管別人的錢是不是辛辛苦苦踏踏實實掙來的。
現在全國很多城市都這樣,就算有錢可以跑又能跑到哪兒去呢?
最好解決辦法是讓這座城市不要亂,至少不要太亂,另一個就是增加自己在這座城市的威望。
白永寧當初在決定将早餐的生意繼續做下去,且不跟琳琅閣合并在一起經營的時候,就沒圖整個早餐生意能賺多少錢。
賺錢的大頭都在琳琅閣。
琳琅朝食算是回饋大衆,走薄利多銷的路子,既然是回饋,那就繼續回饋好了。
“師父,過段時間要是物價還在漲,咱們是不是也要稍微漲一點了?”
按照以往的習慣,他們店裏看其他地方漲價漲得差不多了,也會稍稍跟着漲一些,不過漲的幅度不大。
“不,咱們暫時不漲,我待會兒寫個牌子你讓挂在門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