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京

随行的大夫和侍衛圍上來, 林喻把宋璟钰抱到馬車上,混亂中,林喻也沒空管宋璟钰, 只能把她交給大夫醫治。還好林喻反應快, 在刀刺中宋璟钰的同時把人給踹開了。

傷口不深, 就是出血量大,只要能止住血,問題就不大,和林喻獵場中那一刀的傷勢差不多。兜兜轉轉, 宋璟钰又把那一刀給還回來了, 盡管她不還林喻也不會有事。

随後林喻挂念着宋璟钰的傷,速戰速決,不留後手,帶領五百精兵将剩下一千烏合之衆全員殲滅。這一仗打得艱難,一是林喻留了後手,藏拙想讓大皇子先上,找機會整死大皇子。二是一群土匪竟然也能有條不紊地戰鬥, 把握節奏不說, 好似還有專門的軍師和頭領指揮, 确實不太對勁。

男女授受不親,林宋兩人又是公主和臣子的關系, 林喻縱使擔心, 也不能在宋璟钰包紮傷口時, 進到馬車裏去。

林喻下馬等在馬車旁, 讓所有人原地休整, 清理戰場。林桓趕過來, 神色緊張, 壓低聲音說:“将軍,這些土匪似乎不太對勁。”

林喻挑眉:“哦?哪裏不對勁?”

林桓指着最近的,也就是想刺殺林喻結果被宋璟钰擋下來的那人的屍體,說:“此人面貌不似中原人,而且還從其身上搜到了這個。”

面貌不似中原人很正常,大漠的悍匪長相和中原人有區別是正常的,但當林桓拿出一塊令牌時,林喻就覺得不正常了。這塊令牌和她曾經在獵場刺客身上搜到的很像,但是又不太一樣。

令牌屬于神鷹閣,而且地位應該也是堂主,神鷹閣這是兩次栽在林喻手裏了,估計等消息傳出去,神鷹閣第一個要除的就是林喻。

林喻就說怎麽一群土匪還能和她的精兵打得有來有回,合着裏面潛藏着高手。不過神鷹閣到底要幹什麽,上次是混在二皇子安排的刺客裏行兇,想要殺宋璟钰。這次是混在大漠悍匪裏,是想要殺誰?又要殺宋璟钰嗎?

不對,若是想殺宋璟钰,剛才宋璟钰在馬車裏,為什麽不動手?反而來殺林喻。但若是想殺林喻,早先為什麽不動手,等到林喻連殺好幾個悍匪頭子才動手。

難不成,刺客的目标其實是這堆糧草,大皇子死後,林喻成了最大的阻礙,所以要殺她。神鷹閣為什麽要幫土匪搶大燕的糧草,糧草供應關系前線的戰鬥,神鷹閣想害的是大燕,它想讓大燕敗給匈奴。

再聯想曾經神鷹閣不接關于皇室的刺殺,但是卻接了二皇子的刺殺令,假設宋璟钰真的死在那場刺殺中,太子一脈絕對危險,二皇子大皇子定然會為了争奪皇位使出激進手段。彼時大燕皇室争鬥不斷,時局動蕩,正是匈奴入侵的好時機。

難不成,這個神鷹閣的幕後主人,其實是匈奴人?

這就難搞了,若是神鷹閣再來刺殺,林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戰亂時保證宋璟钰的安全。正好,宋璟钰此次受傷,剩下的路程就由她送糧草去烏城,宋璟钰暗中返回京城。

對于林喻的建議,處理好傷口的宋璟钰沒有反駁也沒有同意。宋璟钰坐在馬車裏,面無血色,柔弱得仿佛風一吹便會飛走。見慣了宋璟钰端莊高貴的姿态,再見到這樣一副弱柳扶風姿态,反倒讓人生出一絲心疼。

宋璟钰擡眸,看着林喻,林喻半跪着,一臉擔憂地回望着她。

“世子可願意護送本宮回京?”宋璟钰沉聲問。

也許是受了傷的緣故,宋璟钰慣常裝出來的溫柔少了許多,反倒語氣有些凝重。

林喻一愣,想了想說:“公主若希望臣護送您回京,臣在所不辭。但糧草事關重大,還望公主三思……”

宋璟钰一想,是啊,自從林喻換了個人之後,對她百依百順,從來沒有拒絕過她的要求。只要她說,林喻便會做到。

即便林喻是女子,她對自己的真心也不輸任何人。可是,若林喻随她回了京城,這一車糧草誰來護送?林喻一走,再有劫糧草的人怎麽辦?

此時不比太平時候,糧草被劫,還能再運來第二批第三批。現下真是西北戰事吃緊的時候,若匈奴不是小打小鬧,這一批糧草就是至關重要的後備物資。

兩人一番分析,最後覺得林喻不回京比較安全。

因為大皇子一死,皇帝必定遷怒同行的人。宋璟钰故意受傷,皇帝自然不會怪罪她。林喻不回京也不太可能被罰得太重,畢竟林岩回到了西南,重掌兵權,戰事起,皇帝若想殺林喻,難保林岩不會造反。況且,大皇子死後,二皇子必定只能再次選擇林喻,他一定會想方設法保下林喻,根本無需宋璟钰來擔心林喻的安全。

林喻留下護送糧草去烏城是最好的選擇,既支持前線打仗,又能吸引神鷹閣的注意,保證宋璟钰的安全。而宋璟钰應當迅速回京,以免神鷹閣把目标調轉向她。宋璟钰也明白怎樣才是最好的選擇,她是太子唯一的依靠,她不能有事。

宋璟钰思慮良久,最後揚起笑,眼神溫柔得可怕,看着林喻:“好,那本宮命你火速運送糧草趕往前線,不得有誤。”

林喻松了口氣,安排了一大批将士護送宋璟钰先回遼城把傷口處理妥當,然後再護送回京。而她自己則帶着剩餘幾百将士,繼續押送糧草趕路。

與悍匪和神鷹閣一戰,從正午打到了傍晚時分,此時林喻等都是迎着夕陽趕路。火紅的夕日從林喻的前方照過來,灑在她身後的黃沙地上。

宋璟钰透過馬車窗戶,看着林喻遠去的背影。不得不說,她很讨厭分別,無論是京城一別,還是此地一別,總會讓她有一種林喻将要離開她的錯覺。

素竹欲言又止,反倒是素蘭心直口快問:“公主,林将軍真是無情,你都為了她受傷,她講一堆大道理,眼裏只有糧草,還說公主是故意受傷的,太可恨了!要不是奴婢沒攔住公主,就讓她被土匪給刺中,氣死奴婢了。”

宋璟钰不語,看着窗外,沒什麽表情。素蘭還要說什麽,卻見素竹拉着,示意她別再說了。

良久,兩人才聽到宋璟钰嘆氣:“罷了,就當還她曾經救本宮挨的那一刀。素蘭,駕馬車回城。”

因為剛出遼城不久,回去也快,天色完全暗下來時,宋璟钰等人已經載着大皇子的屍體進了遼城。太守苦着臉跑來跪下,內心絕望不已。完蛋了,大皇子還沒出他的管轄範圍被土匪給弄死了,他這頂烏紗帽連同腦袋可都要搬家了。

遼城太守一頓痛哭,說什麽大漠土匪兇悍異常,曾經數次派官兵剿滅,但都無功而返。而且大漠兵力都分給了西北,朝廷的官兵并不怎麽強悍,求宋璟钰開恩。

宋璟钰哪能開恩,她又不是皇帝。大皇兄一死,父皇震怒之下要殺哪些人,她能以利益關聯勸下少數人的責罰,但被牽連的大部分人她實在是無能無力。甚至,這些人的死和她的算計也離不開關系。

在遼城待了七天,養了七天的傷,傷勢不算重,但也經不住長途跋涉。皇帝的怒火也從京城燒到了遼城,從京城傳來的,有聖旨,還有太子的信。

太子的信裏溢出來的不高興,林喻沒死,他大皇兄反而死了。失去了一個唾手可得的助力,他怎麽開心得起來。順便,太子還問起了,聽聞探子回報,說宋璟钰被刺客刺中,似乎是為了救林喻。

太子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林喻的壞話,質問他的皇姐為什麽要救林喻。當時場面混亂不堪,但不乏很多人都看見了,宋璟钰要堵嘴是不太可能的。她為救林喻身負重傷的消息傳回各方人耳朵裏,是遲早的事,但她沒想到,反應最大的反倒是她的弟弟。

太子不知道林喻是宋璟钰的人,懷疑宋璟钰也無可厚非。宋璟钰本想在信裏好好解釋,可是卻看到滿篇的三綱五常、不守婦道的字眼,頓時覺得沒了解釋的力氣。因為按照太子的話來說,她就是不守婦道,就是紅杏出牆。

但兩姐弟終歸還是血濃于水,無力過後,宋璟钰還是回京告訴了太子林喻的真實身份。因為她若是再瞞下去,難保兩人不會因為林喻心生嫌隙,反倒被離間了感情。并且千叮咛萬囑咐,切不可将林喻身份洩露給任何人,此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太子聽後,自然是欣喜不已,一改先前痛罵林喻的嘴臉,反倒覺得此人可用。見弟弟扭轉态度,宋璟钰心裏默默嘆氣,如此便好,弟弟能對林喻少幾分偏見也好。

可她還沒放心多久,就聽太子更激動了:“皇姐,既然林喻那厮是女扮男裝,不如等孤登上皇位後,将她納入後宮,如此一來,她便只能忠于孤。封個妃子,那也是她的福分,只是後位還有待商榷。”

宋璟钰臉色發黑,語氣從未有過的嚴厲:“泓兒!你才十歲,怎的開始臆想這些事!”

太子噘嘴:“這有什麽嘛,大皇兄在世時,十四歲就有王妃了。孤又不是小孩子,這些事孤早就清楚了。若想穩坐儲君之位,孤以後還要納有權有勢大臣的女兒,捆綁女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娶了她。林喻女扮男裝和男子打交道,年紀又大,也就臉長得不錯,孤沒嫌棄她都是擡舉她了。”

宋璟钰臉色越來越難看,太子有些害怕,縮了縮脖子,露出乖巧的表情:“皇姐,孤知錯了。”

他從小到大,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這個皇姐擺臉色。明明是溫柔美貌的五官,冷着臉的時候偏偏令人心生寒意。

宋璟钰不語,她知道,太子根本覺得自己沒錯,只是迫于她生氣,無奈認錯。甚至,太子都不知道她生氣的緣由是什麽。

她不能接受,絕不能接受太子娶林喻。但她要以什麽理由來反對?以她喜歡林喻為由?太子只怕是覺得她瘋了。

而且,她有什麽資格來反對,她不過是太子的姐姐。以後若是太子登基,她也不過是皇帝的姐姐,憑什麽反對權力至高無上的皇帝娶誰?

可是,若太子沒有登基,二皇兄坐上皇位,他對林喻的心思也不幹淨。不行,二皇兄也不能坐上那個皇位。

那誰來當皇帝?

作者有話說:

啊,那誰當皇帝?

古代好像确實有皇帝娶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女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