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2
天霧蒙蒙的,枝頭上翠綠的葉子, 垂在李宛瑤發間。
李宛瑤像是沒感覺, 任由枝葉纏綿她的柔軟的烏發,徑直走到窗前。
李家的前廳裏兵荒馬亂, 仿佛跟她一點關系也沒有。
手邊的雪蓮早就枯萎。
再不像剛見到時,那樣舒展美麗。
李宛瑤腦袋是懵的, 和親的事,怎麽會輪到她頭上。
明明八竿子打不着。
但聖旨已經到了, 李宛瑤看出來, 接旨的時候爹爹手在抖。
跟之前賜婚給臣子不一樣, 那還有商讨的餘地。
而和親,并非家事, 而為國事。
國之重事。
怎麽會因為你家不舍得自己女兒,就違抗聖命?
李尚書少見的有些迷茫。
他為朝廷一輩子, 到頭來, 還要送自己的女兒去和親?
海氏眼淚都沒停過, 手裏的聖旨, 如燙手山芋一般。
Advertisement
前廳的情況,李宛瑤不去看, 心裏就知曉。
誰都知道。
和親的事,已經沒有更改的餘地。
若皇上先找爹爹說這件事,爹爹還能迂回。
但直接把聖旨下來。
賜她為安和公主。
公主掌印,腰牌,冊封的金冊, 一應俱全。
她已經作為皇上的養女,登在皇家族譜上。
李宛瑤神色複雜,窗臺的風吹過,将雪蓮最後一片花瓣吹散,掉在匣子裏。
李宛瑤連忙在匣子裏翻找。
那片花瓣怎麽也找不到。
大顆的淚珠打在匣子上,李宛瑤摸了摸臉頰,這才發現,滿臉都是水漬。
蒙古對她來說太遠了。
又或者是在哭,這一和親,就真的跟穆烨北有緣無分。
像枯萎的雪蓮一般。
初見時精致美麗,卻在時間裏消逝,如鏡花水月同樣。
終會消散。
“四小姐,老爺來了。”碧雁在門外小聲道。
碧雁眼圈也是紅的。
去和親意味着什麽,他們都是知道的。
李宛瑤趕緊擦了擦眼淚,站起來去迎爹爹。
只見爹爹緊皺眉頭,開口道:“我讓你母親去歇息了,她在埋怨自己,沒能早點給你定下親事。”
“怎麽能怪母親,誰能想到會這樣。”李宛瑤輕聲道。
要是早知道有和親的事,別說三皇子,穆烨北,又或者是海聞。
總歸是在京城眼皮子底下。
蒙古,卻在西北城之外。
這一別,就再難相見。
這是海氏的想法。
縱然此刻的李尚書,眼睛帶着血絲,不複往常那般平和。
“爹不會看着你去和親,一會就穿上官服,去皇宮面聖。”李尚書緩聲道,安慰李宛瑤。
“可皇上刻意交代,任何人不可違命。這分明是,是在跟爹您說的。”李宛瑤幹巴巴道。
要說怕嗎,肯定是怕的。
但爹爹去這一趟,恐怕是徒勞。
李宛瑤都能想明白的,李尚書怎會不懂。
但他還要去試試。
目送爹爹離開,李宛瑤心裏不是滋味,自己總以為要守護好李家。
但不管發生了什麽事,還是爹爹在護着她。
上輩子自己怎麽就想不明白。
李宛瑤也不知道自己這會能做什麽,但總不能坐以待斃。
離去和親,還有幾天的時間,她總能做些事吧。
至少要明白,為何和親的人突然變成了她?
李宛瑤咬破舌尖,讓自己清醒點。
看着已經空無一物的匣子,突然想到,穆烨北走之前告訴她。
要是有什麽事,就去城西李家布莊。
可以給他帶消息。
李宛瑤頓了頓,她有些不确定,就算跟穆烨北說這件事,他又能做什麽?
話是如此說,李宛瑤還是寫封信,準備送到布莊裏。
這事不能假手于人,李宛瑤帶着碧雁往街上走。
明明整個李家都是亂糟糟的,碧雁沒想明白小姐怎麽有心情逛街。
“散散心,在家裏也悶的慌。”李宛瑤随口說道。
李家離穆烨北所說的布莊不算遠,李宛瑤帶着碧雁,走路便能到。
剛到布莊,布莊掌櫃便迎了上來,神态不卑不亢,讓人心生好感。
掌櫃看着快五十左右,左腳似乎有些不便,只能拄着拐杖。
“你去幫我挑個顏色素淨點的布,我坐這歇歇。”李宛瑤張口,讓碧雁跟夥計去挑,也是刻意調開碧雁,好能跟掌櫃的說話。
看着碧雁走了,李宛瑤看向掌櫃,卻有些難以開口。
掌櫃直接道:“李小姐,您是要帶口信給我們将軍嗎?”
沒想到掌櫃竟然認識自己。
李宛瑤從袖子裏拿寫好的信,遞給掌櫃。
“麻煩您了。”
掌櫃看了李宛瑤幾眼,臉上閃過欣慰,又開口道:“不麻煩,應該的。小姐要拿這幾個月的收益嗎?”
“收益?什麽意思?”李宛瑤問道。
李宛瑤有些迷茫,掌櫃接下來的話,就更讓李宛瑤不解。
“布莊的收益,每日的流水賬本都在我這裏。小姐要想看的話,都可以拿走。”
“等會,我看你們賬本做什麽?收益跟我又有什麽關系?”
“将軍沒跟您講?他去西北之前,已經跟我說過,布莊是您所有。這收益自然是您的。”掌櫃的微微點頭,從櫃子後面拿出一個灰色荷包,看着鼓鼓囊的,厚實的很。
裏面裝的像是銀票。
李宛瑤哪能拿這個,趕緊擺手:“別,怎麽能給我。”
她怎麽就不知道,自己名下多了個布莊?
“您不要,這錢我們也送不到将軍手裏,放在鋪子裏不安全。”布莊掌櫃的慢慢道,“錢是您的錢,怎麽能不拿。”
說完,掌櫃的直接塞到李宛瑤手裏,仿佛害怕李宛瑤不要一般。
知道掌櫃是在送錢,不知道的,還以為做什麽虧心事。
李宛瑤還想說什麽,碧雁已經挑完回來。李宛瑤也沒心情看挑的布長什麽樣子,随便點點頭。
還沒問多少錢,就聽掌櫃的道:“錢已經付過。”
碧雁一頭霧水,李宛瑤只能勉強點頭,裝作錢已經給了。
太奇怪了,走進布莊都覺得奇怪。
等碧雁抱着布走出布莊的門,碧雁的話讓李宛瑤瞬間羞的滿臉通紅。
“好奇怪啊,剛剛布莊的夥計說,他們布莊原本不叫李家布莊。是今年三月份的時候才改的。小姐你說,好好的為什麽要改名字。”
碧雁只是随口說說。
李宛瑤卻瞬間明白過來。
三月,是穆烨北去西北之前的時間。
那時候他就把布莊名字改了?
李宛瑤不僅臉是紅的,耳朵紅的都要滴血。
袖子裏的荷包更是感覺燙手。
不誇張的說,她這輩子還是頭一次拿到這麽多錢。
李宛瑤帶着碧雁慢慢走着,臉上的熱氣才散了些。
聽着背後有馬車行駛的聲音,李宛瑤跟碧雁下意識避開,卻聽後面傳來一聲嘲諷:“安和公主,不日就要和親去了,還有閑心逛街?”
這聲音分明是丹陽郡主。
李宛瑤早就有些煩丹陽郡主不時找她麻煩,慢慢轉身,看着丹陽郡主坐在馬車上,丹陽面帶不屑。
見李宛瑤看過來,丹陽郡主更是得意。
“既然知道我是公主,就不下車行禮嗎?”李宛瑤冷聲道,“丹陽,你逾越了。”
丹陽得意的神情瞬間凝滞。
給李宛瑤行禮?她也配?
李宛瑤一看丹陽就知道她在想什麽。
“若是皇上跟長公主知道,你對安和公主如此無禮,你猜會怎麽樣?”
雖然不喜什麽公主的身份,但能拿來壓丹陽郡主,還是不錯的。
李宛瑤眼神帶着冷漠,看的丹陽有些心顫,只能從馬車上走下來。
丹陽郡主咬牙切齒:“拜見安和公主。”
“丹陽多禮了。”
李宛瑤轉身便走,懶得跟丹陽郡主糾纏。
誰料丹陽卻道:“丹陽恭賀安和公主不日就要成親。到時候,我必會送上禮物。不過聽說安和公主是去當蒙古首領的八夫人,就先恭賀安和公主了。”
李宛瑤假裝沒聽到在這些話,但身邊的碧雁早就怕的厲害。
八夫人?
小姐怎麽能受這種委屈。
而且她也要跟着去蒙古,蒙古啊,那是個什麽地方。
等回到家,李宛瑤擰着帕子,讓自己鎮定下來。
李尚書正好從外面進門,見着李宛瑤,張張口,眼神有些無奈:“你大姐回來了,去看看她吧。”
大姐姐是六皇子妃,這次過來,定然也是為她的事。
李宛瑤有些不想面對,看爹爹的表情就知道,無論說什麽,都是沒辦法改變和親的事。
“爹,皇上是下了死命吧。”李宛瑤微微擡頭,看着李尚書。
李尚書面色難看:“皇上沒有見我。六皇子倒是進宮去求情,沒有結果。”
皇上見都不見爹爹,這意思非常明白。就是事情定了,不許再求情。
恐怕大姐姐跟六皇子,都沒了辦法。
李宛瑤看着爹爹的表情,反而安慰道:“爹,您別難過,說不定還有轉機呢。”
話音落下,李宛瑤又輕聲開口:“就算真的讓女兒去蒙古,那就去吧。”
從布莊回來,李宛瑤遇見丹陽,就一直在想。
這到底是為什麽。
再想到丹陽的表情,她似乎有些明白。
她以為是在丹陽面前占了口舌之利,卻還是被人家算計到。
再看爹爹的表情,李宛瑤就覺得心疼。
要說她去和親,對李家百利而無一害,唯一犧牲的就是她的婚事跟她以後的日子。
但家裏多了個公主,對李家卻大不相同。
只要自己好好去和親,就算以後李家出了什麽事,也要念及李家這份犧牲。
對李家是好事。
李宛瑤在心底這麽跟自己講。
還沒等李宛瑤再說話,李尚書搖頭:“我會再想辦法,不用多想。”
李尚書又轉身出門,顯然是要去再找門路。
李宛瑤心裏酸澀的厲害,看着父親為她奔走,她就難受的很。
主院裏,海氏跟大姐姐,還在等着她。這會只能擦擦眼淚,裝作無事發生。
等回到出雲閣,李宛瑤就知道,似乎真的很難改變皇上的心思。
剛剛大姐姐說,六皇子去跟皇上講這件事,也被皇上告誡。
更是連父親都沒見。
表明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
而且聖旨已經下來,如何能改變?
難道真的要嫁到蒙古?
這些日子,她總是想着,等穆烨北回來了如何如何。
穆烨北說不定又站在這個窗戶旁。
可怎麽也想不到,再見到穆烨北,應該會在西北。
到時候,自己是去和親的假公主。
而穆烨北是意氣風發的穆将軍。
真的要在那種情況下見面,李宛瑤都覺得好笑。
想到這,李宛瑤從袖子裏把荷包拿出來。
荷包實在是厚,裏面到底有多少銀票?
不過一個布莊兩三個月的收益,也應該沒多少。
原本李宛瑤以為都是小面額的銀票,但等裏面的東西一拿出來,她傻眼了。
一個布莊?三個月的收益,頂天了一百兩。
但荷包裏面,一張就不止一百啊。
所有銀票的厚度至少有兩節手指那麽高。
最大面額的是一千兩銀票,這種面額的銀票,根本換不出來錢好吧。
李宛瑤随便一看,就瞧見,那上面的字跡是穆烨北的。
在錢莊拿錢也需要穆烨北去取。
一千兩的銀票一共六張。
剩下的五百兩倒是可以用,随便數數也有十幾張。
兩百跟一百的,李宛瑤都不想數了。
這該不會是穆烨北全部身家吧。
李宛瑤嘴角忍不住彎了彎。
随後表情又凝住,翻來覆去的看手裏的銀票。
倒不是錢有多少,而是這份心意。
可惜自己跟穆烨北有緣無份。
自己和親是為了讓梁朝跟蒙古停戰。
穆烨北再厲害,還能做什麽。
若是穆烨北在京城還好,以他的戰功,還能說上點話。
但到時候她人都到蒙古了。
穆烨北就算要做大膽的事。
她也不會同意,李家還在京城。
穆烨北要是為了她,在西北做了什麽。
那李家怎麽辦?
她不會為了自己,讓家人陷入兩難的境地。
今天下午之前,李宛瑤還對和親的事,抱有希望。
但回家之後,看見爹爹的表情。
她就知道,肯定是變不了的。
李宛瑤閉上眼,手裏摸到枕頭下的匕首。
但是去和親之前,能看到穆烨北的心意,她也值得了。
以後穆烨北回京,必然風光無限。
想必總會忘了她。
接下來的幾天,跟李宛瑤想的一樣。
皇上的聖旨不會改。
李宛瑤要去和親的事,已經是板上釘釘。
整個李家都沉悶的很。
也有人說,尚書府用一個庶女,換公主的位置,這有什麽不好的。
不過這種話只能背後說說,大多數人還是知道。嫁到蒙古之後,那四小姐不管是生是死,都不能再回家。
李宛瑤只當什麽都沒聽到,慢慢的收拾東西。
她也不知道要收拾什麽,總要給自己找點事做。
不然想到裝滿銀票的荷包,她就難受。
碧雁慢慢走過來,把前幾天在李家布莊買的布匹拿過來:“小姐,要用這塊新布給您做個衣裳嗎?”
這會李宛瑤才看見這匹布,是個極淺的藍色,倒是漂亮。
但又聽到李家布莊的名字,還是讓她有點難受。
“這個布就放箱子底下吧。”
箱子自然是準備去和親的行禮。
李宛瑤說完,見碧雁還是沒動,擡眼道:“還有什麽事?”
聽到小姐這麽問,碧雁直接跪了下來。
“小姐,奴婢能不能不去蒙古啊。”
說着碧雁頭磕的很響:“奴婢還有家人,要是去蒙古,那就是一輩子都回不來了。求求您,就不要帶我吧。”
去蒙古,一輩子都回不來。
李宛瑤聽到這句話都想笑,說的倒是很實在。
“你是我貼身丫鬟,按道理是要陪嫁的。”李宛瑤淡淡道。
她想起來了,上輩子不僅是碧雁,還有個碧煙的婢女。
一起陪嫁到海家。
但是之後,她們都成了海聞的妾室。
李宛瑤對她們的印象不是很深。
但這會碧雁求她,不想去蒙古,倒是讓李宛瑤想了起這件事。
見着碧雁的神情,李宛瑤擺擺手:“可以,明天我跟母親說。”
這會李宛瑤也懶得計較,确實去蒙古會麻煩的很。
就聽這些日子來的消息。
她嫁給蒙古首領,原本應是八夫人。但又因為身份特殊,會直接成為大夫人。
可想而知,原本蒙古首領的夫人們會有什麽小動作。
不用過去,李宛瑤就知道局勢十分複雜。
再加上蒙古首領早就有幾個兒子,她過去,不過是個炮灰罷了。
李宛瑤都可以想象的到,現在京城的貴女們會如何說她。
好好的皇子将軍不嫁,這會要嫁給四十多的蒙古首領。
簡直是一副好牌打的稀爛。
眼看到了出發的日子。
碧雁自從說不願意跟她去蒙古的第二日,就已經不在李家。
聽說母親把她派到別的地方。
李宛瑤沒有心思想這些事,她腦子都是迷的。
一面心裏是知道事情沒有轉機,一面是要去蒙古,必然會經過西北。
到時候她見到穆烨北,又會是什麽樣的情景。
出發當日,天氣不算好。
整個李家都出來送李宛瑤。
李尚書臉色難看,要叮囑的話早就已經說完。
母親流了多少眼淚,李宛瑤不知道。
出發之前,海氏的眼睛是腫的。
李宛瑤剛要上馬車,又走了下來:“娘,你別哭了。我要是有機會,肯定會回來的。”
“是娘不好。”這些話海氏最近說了很多遍。
說着,眼圈又紅的厲害。
六皇子妃讓青娘扶着母親,拉過李宛瑤走到一旁。
李宛菡緊握着李宛瑤的手,低聲道:“四妹妹,大姐姐的事情做成,一定接你回家。”
這話中的意思有些奇怪,李宛瑤驚疑的看向大姐姐。
六皇子妃臉色難看,看着準備出發的和親隊伍,眼神似有似無的在領頭三皇子身上:“亂象之中,誰又能獨善其身。”
大姐姐的聲音帶些諷刺。
沒等李宛瑤想明白,站在馬車旁的宮人催促李宛瑤出發。
李宛瑤坐上馬車,突然反應過來,剛剛大姐姐說的是什麽意思。
但馬車緩緩往前走,李宛瑤連忙掀開簾子,回頭看向大姐姐。
只見大姐姐朝她微微點頭。
直到看不見大姐姐的身影,李宛瑤呆呆的坐回馬車裏。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大姐姐跟六皇子,是有了別的心思。
所以才會肯定的說出,一定要接她回家。
李宛瑤看着遠去的京城。
她這一趟,何年何月才能回來。
天陰沉的厲害,壓得人根本喘不過氣。
那就只好想辦法,讓天變個顏色。
李宛瑤握着手中的匕首,眼神愈發堅定。
作者:愛你們,感謝支持。
要見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