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46
與此同時,京城陷入慌亂。
三皇子死了。
西北城的信使過來, 大家還将信将疑。
等京城派去和親的官員, 同樣寄回來密報。
蒙古人假意和談,實則刺殺三皇子。
穆将軍要為三皇子報仇, 已經率兵前往蒙古,如今應該已經打起來了。
皇上接到這個消息, 眼前一黑,勉力支撐起來。
他兒子死了, 他千防萬防的穆烨北, 又帶兵打仗了?!
一時間, 什麽和親,什麽和談, 都成了泡影。
不管百姓還是官員們,都在叫嚣攻打蒙古。
能直接刺殺梁朝的皇子, 這就是在明着打梁朝的臉面。
那種蠻夷之國, 怎麽能做這種事!
皇上看着衆人的奏章就知道, 這仗是非打不可。
可恨放了穆烨北回去。
穆烨北跟他爹一樣, 守着西北擁兵自重。
Advertisement
真想殺了他洩憤。
皇上閉上眼,腦子一陣發蒙, 像是随時能暈倒。
朝廷亂做一團,除了李家,誰都沒在意李宛瑤。
作為和親的公主,既然和談失敗,那李宛瑤必然不用嫁到蒙古。
海氏朝天拜了拜, 太好了。
等事情結束,應該就能把瑤兒接回來。
但等李尚書到家,李尚書對海氏道:“西北這一打,恐怕沒有一年半載結束不了。不能等朝廷派人,咱們自己找合适的人手,我去遞折子,先把四丫頭接回來再說。”
“也不知道瑤兒在西北怎麽樣,聽說現在西北已經打起來了,她一個女兒家,要怎麽辦啊。”海氏的擔憂也是李尚書的憂慮。
西北不同于京城,真打起來,誰還在乎公主不公主。
更別說不過是個認的公主,誰也不把她當回事。
兩人心裏着急,李尚書寫信,想讓在西北熟識的人多照料瑤兒。
信還沒送出去,李家迎了訪客。
那人看起來風塵仆仆,精神卻極佳,直接遞給李尚書一封信。
李尚書看的奇怪,等信打開,裏面正是穆烨北的字跡。
應該是寫的匆忙,裏面的話不多。
等收到信,李尚書不再着急接李宛瑤的事,心裏安定了點。
瑤兒有穆烨北保護,在西北應該不會出事。
穆烨北也同樣在安排李宛瑤回京城的事宜。
這讓李尚書對穆烨北添了些好感。
這種情況下,以穆烨北對瑤兒的心思,就算是把瑤兒永遠留在西北,恐怕京城也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但穆烨北為了瑤兒安危,主動跟李家聯系,先保證瑤兒的安全。
倒是有他父親當年的風範。
但信裏面最關緊的,還不是接李宛瑤的事。
穆烨北在暗示,讓六皇子的人跟着隊伍,一起去西北接瑤兒。
李尚書拿着書信看了幾遍,沒看出別的意思。
若穆烨北真的如李尚書所想,那他們要做的事,則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更關乎朝廷立儲。
這些天六皇子把朝政交還給皇上之後,馬上賦閑回家。跟之前一樣,養魚看花,跟六皇子妃吟詩作畫。
人人都知道六皇子無心朝政,更無心皇位。
李尚書看見穆烨北的信就知道,時機到了。
既然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那為何不幹個大事。
當初他大女兒腹中的胎兒,因為皇子們之間的争鬥而沒。
那時候尚書跟六皇子長談過一次。
以前六皇子盡力做個不管世事的閑散皇子,還是被卷入其中。
自己的皇子妃小産,連找個兇手都要瞻前顧後。
他一個六部尚書,位極人臣,盡力做個純臣。
到頭來,大女兒被人暗害,四女兒要送去給蠻夷和親。
他當朝臣大員,連家人都保不住,還做什麽純臣。
李尚書面上沒有表情,仔細解讀信上每一句話,确定他沒會錯穆烨北的意思。
書房門被敲了兩聲,海氏推門進來,手裏捧了薏米粥:“老爺先吃些東西,方才是誰來過,那人都走了兩個時辰,你卻書房門都沒踏出過。是發生了什麽事?”
溫熱的粥放在李尚書手邊。
李尚書回過神,面對妻子,臉上帶着笑:“我在忙四丫頭的事,剛得到密報,她很安全。”
海氏提着的心放了下來。
“那就好,真是菩薩保佑,菩薩保佑。”海氏嘴裏念叨,手上給李尚書添粥。
具體的事情,李尚書不說,那就是不方便讓她知道。
這是夫妻多年的默契。
只要夫君說瑤兒平安,那便是平安。
看着溫柔的妻子,李尚書眼眶發紅,近來的事情,他也看明白了。
若是不争,那誰來保護妻兒。
既然皇上不仁,那就別怪臣子們另選明君。
當初他苦苦哀求皇上,不要讓四丫頭嫁到西北。
皇上充耳不聞,再純粹的臣子,也難免心寒。
李尚書壓下穆烨北親筆寫的信,安心喝着妻子端來的粥。
-----
西北城民風淳樸,百姓們膽子也大些,穆烨北一身煞氣,讓人退避三舍。
但穆烨北戰神的名聲,實在讓西北城百姓們忍不住有好感。
畢竟當初西北城淪陷,是穆烨北帶着穆家軍奪了回來。
西北城內。
大家不敢湊近穆烨北,反而看着李宛瑤,趁機在李宛瑤手裏塞各種東西。
不多會,李宛瑤雙手都拿不下。
李宛瑤從未有過這種感覺,有些手足無措。
她知道,這些都是沖着穆烨北來的。
只能眼巴巴看着穆烨北,讓穆烨北解圍。
穆烨北按着嘴角,李宛瑤發誓,她确實看見穆烨北在偷笑。
穆烨北掃視一圈,周圍的人立刻停住腳步。
身後的侍衛趕緊把東西接走,才讓李宛瑤松口氣。
這裏的百姓也太熱情了。
穆烨北看了一圈,從當中挑出兩顆沙梨,擦幹淨讓李宛瑤吃。
李宛瑤有點嫌棄:“不洗洗嗎?”
“西北缺水。”
穆烨北看着李宛瑤不想接水果,無奈的很,帶李宛瑤走到一邊。
兩人坐到青石凳上。
這附近沒人圍着,李宛瑤松口氣。
穆烨北本來想拿随身帶的刀把沙梨削皮,看了看刀柄的暗色,問李宛瑤:“匕首帶了嗎?”
李宛瑤從腰間解下匕首,遞給穆烨北。
穆烨北拿着匕首,把沙梨削好。
李宛瑤這才願意吃。
本來以為穆烨北在那麽多東西裏面,挑出的水果應該不錯。
但吃到嘴裏,又酸又澀,唯有水份還算充足。
穆烨北看着笑,拿着帕子說:“別吃了,吐出來吧。”
“你故意的吧。”李宛瑤手裏掌心大的沙梨只咬了一口。
剩下的穆烨北全都吃完。
李宛瑤目瞪口呆:“你不嫌酸澀?”
“還好。”穆烨北說完,又開口,“嬌氣。”
李宛瑤皺着眉:“真的不好吃。”
穆烨北笑:“就是讓你嘗嘗味,沙梨是西北的特産。我小時候經常爬樹摘,也很久沒吃到。”
穆烨北把匕首擦幹淨,又還給李宛瑤:“收好。”
匕首鑲刻的碧綠寶石閃了閃,李宛瑤看着有點眼熟,歪歪頭看向穆烨北腰間。
見李宛瑤終于發現,穆烨北把腰間的碧玉腰佩拿下來。
“這兩塊寶石原本是一塊,我爹給切割成兩塊。一個做成玉佩,另一個鑲刻到匕首上。”
李宛瑤把匕首跟玉佩拿到手裏:“這個玉佩像是女子戴的。”
穆烨北點頭:“玉佩原本是我母親的,匕首我爹随身帶着。之後我爹上戰場,他們互換了物件。”
所以說,穆烨北給她的匕首,竟然是穆烨北母親的?
李宛瑤睜大眼睛,穆烨北就當沒看見,繼續道:“我爹護了我娘一輩子,從未讓她的匕首沾上血。我把匕首給你,也希望不會讓它有染上紅色的機會。”
這句話讓李宛瑤心裏一暖,穆烨北做到了。
每次她想用匕首的時候,都被穆烨北攔下來。
知道匕首的來歷,李宛瑤不好随意對它,小心翼翼裝起來。看的穆烨北嘴角又帶了笑意。
“之後幾天,最好不要出門。一定要出來,就帶上侍衛,這些天我會不在城裏。”穆烨北淡淡道。
不在城裏。
李宛瑤忽然緊張,穆烨北是西北城的将軍,不在西北城,定然是要迎戰蒙古。
現在李宛瑤也明白,為什麽穆烨北一定要跟蒙古打這這一仗。
為的就是邊境穩定。
她不能說什麽,只有點頭:“平安回來。”
穆烨北目光幽深,看向李宛瑤的眼神濃烈而真摯:“會的。”穆烨北牽着李宛瑤的手,輕輕吻下去,“等我回來之後,咱們就去雪山。”
兩人同時看向西邊的祁連山,巍峨的雪峰,靜靜伫立在那。
怪不得大家俗稱天山,真的想天上才有的美景一樣。
李宛瑤每次看,都能感到震撼。
第二天李宛瑤醒過來,周圍的侍衛明顯增多,來的都不是相熟面孔。
見侍衛們臉上的風霜,便知他們是西北的駐軍,定然是穆烨北的人。
侍衛見李宛瑤醒了,主動剛走過來:“小姐,您要是出門,必定要跟屬下講。若有什麽需要,只管開口。”
見侍衛一臉緊張,李宛瑤開口:“近來想在院子裏習字,應該不會出門。”
李宛瑤說完這句話,侍衛明顯松口氣。
今日穆将軍已經率兵攻打蒙古,若是李小姐出門,怕是會遇到危險。
在院子裏是最好的。
這院子被圍的跟銅牆鐵壁一般,根本不會有危險。
從那日起,李宛瑤真的一步也不出門,日日習字。
看着鎮定的很。
可若仔細瞧李宛瑤的字,她筆畫虛浮,其實心神不寧。
雖說不出門,但看着周圍人的态度,李宛瑤就知道外面是什麽光景。
之前看着西北城,雖然遠不如京城繁華。
卻跟別的偏遠城鎮沒區別。
一到戰時,原來是這個樣子。
每次心神不寧,李宛瑤便擡頭看看遠處的雪山。
穆烨北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他說帶自己去看雪山,那就一定會去。
穆烨北一定會平安歸來。
作者:愛你們,感謝支持。
----
等着一起去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