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結局·上
當阿荇再次蘇醒,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二王爺身亡,叛軍伏誅,天下大定。
那夜,謝府失火,乃是二王爺着人故意縱火。
縱火之人将謝府各個院落都澆了些油,油助火勢,再加上那夜風勢又極大,當大火徹底燒起來後,火勢便完全控制不住了。便是再多人來救火,也依舊撲滅不得。救火之人被困在外面,進不得;而謝府諸人被困在裏面,出不來。
那火燒了整整一夜,直将整個謝府化為灰燼、燒到燒無可燒之時,方才漸漸熄滅。望着灰突突的殘垣斷壁,大家皆以為謝相全家就此覆滅。
豈料午時左右,謝相與夫人攜子女竟從謝府廢墟中走出,倒叫善後人員驚訝異常。
原來謝府裏曾有前任主人挖下的地下密道,昨夜謝府起火時,眼看是逃不出去了,于是謝府衆人中躲進去了不少,倒免于了這場災禍。
如今,阿荇爹、阿荇娘、阿荇的哥哥、妹妹與姨娘皆安好,只是有人稍微受了些驚吓,不妨事。倒是可憐了那些沒能躲進密道的謝家仆從,被活活燒死在火海之中的人不知幾多。
無妄之災,未免叫人唏噓不已。
那夜,左慈在用過晚食後悄悄回了左府,剛巧躲過謝府的火災。豈料謝府失火沒多久,二王爺麾下的一批死士竟夜闖左府,将左府滿門屠殺幹淨。左慈躲過了有驚無險的謝府失火,卻竟沒能躲過左府的屠戮滿門。
阿荇蘇醒時已經是四天之後了,所以如今左将軍早已回京。也不知他見到左府慘案,會作何感想——一位年逾四十的将軍,為君為國為民征戰沙場,他在前線浴血奮戰,而他的家人卻被敵人屠戮滿門,一個不剩。
當阿荇聽到這個消息時,愣了片刻,似乎有些不确定方才聽到的事情。她瞪圓了眼睛,聲音輕輕的重複道:“阿娘,你是說阿慈……死了?”
阿荇娘抹了一把淚,将阿荇抱在懷中,輕柔地一下一下的拍着她的背,沒有說話,卻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樣一個生機勃勃活蹦亂跳的小姑娘,那樣一個成日裏與自己作對成日裏巴望着蘇珩的小姑娘,竟然就這樣死了?
阿荇有些不能相信。
都說禍害活千年,那樣一個特別能禍害她的人,竟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離開前甚至不肯來與她打一聲招呼、道一聲別。
Advertisement
阿荇的鼻子有些發酸,她閉上眼,強忍着不讓眼眶中的眼淚掉下來。她扶開阿娘,勉強安慰道:“阿娘,你、你莫要難過。”
阿荇娘抹了淚,道:“你姨母就留下了這麽一個女兒。當年你姨母去時,千叮咛萬囑咐,托我多多看顧于她,可我……”她一生哀哭,“我竟沒能夠看顧好她。以後去了地底下,我該如何與你姨母交代。”
盡管左慈活着時,常常為難阿荇,兩個人素來不對付,也從來沒有靜下心來聊過,可是,阿荇心裏的難過不亞于阿荇娘。或許是因為到底血脈相連,無論怎樣,左慈都是阿荇嫡親嫡親的表妹;或許是因為從小一起長大,十幾年的情誼到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徹底抹去的;又或許,是因為阿荇從來不曾讨厭過左慈,那個小姑娘啊,從來都是嘴上說着“我很讨厭你”,做着一些小打小鬧無傷大雅的事,卻也從未真正傷害過她、欺侮過她,甚至在她落難時還肯伸手去幫助她,這樣的一個小姑娘,阿荇如何讨厭得起來。
阿荇娘不再說什麽,只坐在阿荇床邊,默默地抹着淚。阿荇也不知如何安慰她,便陪她一起沉默着,偶爾伸手,輕柔地拍了拍她的背。
此刻,阿荇仍舊身在宮中。
那夜二王爺與蒹葭身死,阿荇與蘇珩墜樓,卻大難不死。多虧了蘇珩一直在努力減緩二人的落勢,又在最後關頭當做人肉護墊護住阿荇。
阿荇雖被二王爺拍了一掌,那二王爺并未使足全力,休養幾日便能夠大好了,另外,還有些小擦傷罷了。
而蘇珩卻傷得不輕。他手骨與腿骨骨折,被二王爺一掌拍得心脈受損,渾身多處擦傷,此刻仍舊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對于他的心脈損傷,宮中的太醫都束手無策,也不知他醒不醒得過來,便是他能夠醒來也會落下病根,以後可能要一直躺在床上度過了,這殘破的身體怕是一輩子都難以複原了。
聽聞此言,今上大怒,而皇後娘娘哀恸大哭,并且蘇珩是因為救阿荇才落得如此,所以他二人盡管往日裏對阿荇都不錯,如今卻都不再有什麽好臉色。若是換一個人,怕是早被賜死了,可偏偏阿荇是當朝重臣的女兒,殺不得、罰不得。
阿荇倒是沒将二人的态度轉變放在心中,畢竟連她自己都認為是自己拖累了蘇珩,所以如今無論別人用怎樣的态度來對待她,她都能夠坦然接受。她在得知蘇珩傷情的第一時間,托人去尋十七公主,叫十七公主幫忙找宋偃來為蘇珩醫治。既然連太醫都束手無策,那她也只能病急亂投醫,寄希望于無所不能的南樓樓主了。只是宋偃自那日離宮,便再無消息傳回,聽聞是去找宋影了,也不知如今找到沒有,二人在何處,何時能回京。
在宮中的這幾日,阿荇常常去照料蘇珩,喂他吃藥,或是幫他洗臉洗手。有時候看着蘇珩緊閉的雙眼,她會有片刻的恍惚,眼前這個昏迷不醒的人,曾經與她青梅竹馬長大,欺負她、與她退婚,可又在關鍵時刻救了她、保她平安,這個人有着大報複、有着大志向,這個人曾說過要建□□上、令萬朝來賀,這樣一個心中裝着天下的人,怎麽能夠像如今這般,一直躺着呢?
阿荇撫上他的臉,以指尖描摹着他面部的輪廓,心裏的某一塊,忽然軟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