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太子娘家真鬧出事,隆昌帝第一反映自然是查,查個清楚。

“貴妃對娘家一項看得緊,居然還能讓唐家生事。朕好奇,是唐家真不堪為外戚,還是有人煽風點火?”隆昌帝看得清楚,這宮外一直有些議論,不外乎就是大選秀女,充實宮廷。

只是,隆昌帝自認為,他不是好色之人。

當然,宮中的子嗣也是單薄一些,對于選秀一事,這位帝王不過想朝堂後廷真是于掌中摸清楚後,再是布局而動。

選秀,真是急着充實宮廷,不急一時半會兒。

“諾。”隆昌帝周昱的貼身太監張德,自然是帝王有吩咐,恭敬應了話。

作為天下的主宰,一個帝王想清楚某些事,自然是關注後,一定會有結果滴。下面的人,也不負了隆昌帝的期望,答案很快到了禦案。

說起來,承恩侯一家子,有些冤枉,亦是不冤枉。說冤的話,自然是背後有人。說不冤,那也是承恩侯府裏的主子,動心了,要不然,能讓人捏了小辨子。

“元後啊……”嘆息了三字,隆昌帝最終,還是沒說了什麽。

能讓這位帝王說什麽呢?這起子事情,跟趙氏的朝堂上沒關系,沾上關連的是後宅中的女眷。說白了,承恩侯府擋了某些人的路。太子和太子的生母礙了某些,心比天高的女子的路。

隆昌帝扔了手中的折子到桌上,擡眼瞧着張德,皺了一下眉頭道:“天家之事,一個後宅女眷居然敢伸手,趙氏的膽子和野心未免太大了?”

在隆昌帝看來,這可不是一個女眷起了心,就敢做的事情。說不一定,這是趙氏冰山下的一角?

“張德,此事,朕知道了。”隆昌帝沒發落了什麽話。他在朝堂之上,行的不改祖制。目前,不過是加強了朝堂的掌握。說到底,門閥力量過大,這位帝王想打擊,也得尋着合适的機會。總不能,為了打擊門閥,過份的削弱了大秦朝的力量。

那樣的話,豈不是得不償失?

張德一聽隆昌帝的話,恭敬的彎腰,似乎一直在仔細的聆聽着,這位帝王的吩咐。當然,事實上,也是如此。

未曾過幾日,朝廷給承恩侯府的發落,下了聖旨。

Advertisement

瞧着原本能延續三代的承恩侯爵,一下子給撸成了一世而終。

唐家大哥的世子之位,自然也是變成了白身的庶民。這麽一個打擊下來,唐家上下是一片哀嚎。

如果說,前面是榮華的沒落。那麽,罰了半數家産的令喻,就是割了唐家上下老小的肉啊。居京城,大不易。

承恩侯爵下來時,賞得田産房産,一朝收回半數,對于剛剛過習慣了富貴的唐家衆人,真是由儉入奢晚,由奢入儉難啊。

“可得求求娘娘啊,這是讓咱們如何活?”唐家大哥傻眼了,他的好好世子沒了,這是給親爹承恩侯跪着,他媳婦唐家大嫂就是哭得呼天喊地。

“求娘娘也得有用,娘娘都讓咱們閉府思過,咱們連門都出不去,如何求娘娘?”唐家二嫂嘀咕了話道。

兩妯娌本身的矛盾,還是沒不少的。只是唐家一下子富貴了,那自然是掩蓋了不少。這唐家遭了大難,免不了就是沖突爆發起來。

兩妯娌一吵鬧,承恩侯夫人就是哭得傷心,一邊哭還是道:“早有娘娘吩咐,咱們如果聽了,何苦落得這下場……”

一屋子女眷的哭鬧聲,讓承恩侯滿腦子的官司。

這位侯爺打在京城的侯府安家,那是天天享受着美妾的關懷,不必對着黃臉婆一樣的老妻,日子正是舒坦着。

眼下雖然府上有大難,除了日子再降兩個水準,還真礙不了這位老侯爺的事。這不,對于兒子兒媳婦,還有老臉難看的老妻,承恩侯一點也不關心,他是敲響了桌面,道:“吵什麽?嫌府上不夠麻煩?娘娘既然吩咐了,就按娘娘說得辦。早聽話,咱們府上能惹麻煩?”

“老大你吧,如果不是想當官,你将來一個侯爵,你兒子一個侯爵,這頂頂尊貴的享受,就是落了唐家的子孫上。我這是貪心過了。”

“別說老大,老二你也是,你跟你媳婦攏得那些銀子,全是不曉得攬哪去了。也不給你大哥分憂,就會在後面起哄。要不然,咱府能出事?”

對于兩個兒子,還有媳婦在後面,弄得沒個享受的事情,這是承恩侯最不爽的。要不然,他是小日子多自在。

看兩個兒子挨罵,承恩侯夫人就是停了哭聲,吼了起來,道:“侯爺是怪了老大、老二?咱們府裏吃的啥,喝得啥,那是娘娘給的。侯爺把這些好東西,是不是想全給小妖精們?要不然,老大老二攏回來的銀子,府上會老不夠花?”

真是吵起來,承恩侯夫人是不給面子的。說白了,這位眼下有靠山,宮裏的太子和娘娘那就她親外孫和親女兒。承恩侯對老妻啊,就是再讨厭,還得忍幾份臉面。

“算了算了,聖旨都下來,除了照辦,還能有別的法子。我看你們母子三,也別淨折騰了。”說完話打個哈欠,承恩侯起身準備去最近新寵的小妾屋裏,補眠補眠。

看着這個沾了富貴,就把糟糠妻丢腦後的丈夫,承恩侯夫人那是又哭了起來。這會兒,唐大、唐大嫂、唐二、唐二嫂這幾人,也是跟着承恩侯夫人的哭聲,那叫一片傷心。

屋裏,除了悲傷,還是悲傷。

秋,九月,天氣最是清爽。

宮裏,卻是氣氛緊張。原由嘛,就是廷喜宮的全貴人在生孩子。

廷喜宮內,不關是各宮的嫔妃們齊了,就是方太後也是趕來了廷喜宮內。倒是隆昌帝周昱是珊珊來遲。

等着産婆抱了孩子出來,給道喜時,這位帝王才是光臨了廷喜宮。

“恭喜聖上,恭喜太後,全貴人生了一位小皇子。”

産婆的話落,隆昌帝是滿臉喜色,方太後更是眉開眼笑。

“賞,大賞。”方太後比隆昌帝周昱更是早了一步,先說了這等厚賞之話。有方太後的話,隆昌帝周昱自然也是接着吩咐了厚賞一事。

“母後,可是累了?朕陪您先回慈寧宮。”等小皇子抱進了産房後,隆昌帝周昱關心的問道。方太後搖頭,說道:“哀家不累,倒是全貴人這回立了大功。聖上看,可是當賞有功之人?”

方太後都開口要賞了,隆昌帝也沒掃這位太後的顏面,就大笑道:“全氏生育功,梓橦以為,朕升其為嫔,如何?”

隆昌帝這一問話,當然不是問審寧清的意思。而是當着衆人的面,給這位皇後體面。有帝王一句話,審寧清也明白,這是給她漲臉。

“全貴人生下皇子,于皇室有功。聖上升其為嫔,名符其實。”審寧清不可能在這等時候,不識了擡舉。所以,她是順着方太後和隆昌帝的話,附合了一回。

“哈哈哈……”隆昌帝周昱大笑,道:“既然如此,張德,發旨,朕冊封全氏為嫔,居廷喜宮主位。”

有隆昌帝周昱的話,這位全貴人全慧薇的升嫔一事,算是落了實處。

在廷喜宮的産房裏,聽得這個消息的全慧薇,自然是笑容滿面。只是,等轉頭看了不遠處的新生嬰兒一眼後,又是滿滿的不舍。全慧薇很清楚,這個孩子早早就是有歸處。她能平安誔下,與太後的默契是少不了的。而太後之意,自然是要撫養了這個皇子。

再是不舍,想着将要到手的嫔位,一宮之主的榮耀,全慧薇的嘴角,還是含上了得意的笑。

突然,全慧薇查覺了異樣。

當然,廷喜宮內,産房裏的宮婢嬷嬷們,也是發覺了。

“不好,嫔娘娘是血崩了……”

一時間,衆人都是大驚。

等這個消息,傳到了回永壽宮的唐甜甜耳裏時,她是微微吃驚。對青蓉問道:“這麽說,全嫔已經去了?”

“全嫔娘娘血崩而逝,三皇子是沒了生母……”青蓉恭敬的回話裏,未嘗,不是一種暗示。那是希望面前的主子,拿了主意。

“這一回,不曉得是誰想撿了天大好處?”

宮裏的女人,眼着一個孩子,不定要是親生的。因為,古代的封建社會裏,那提昌是生恩比養恩大。而且,全嫔終歸是逝了,留下來的三皇子,自然是跟養大他的養母親了。

“罷了,不管這事,誰占了好處。永壽宮,是沾不上的。”不提太子周鈞,唐甜甜膝下還有二兒子周鑄呢。

比三皇子大上一個月餘的周鑄,是唐甜甜眼底的寶貝。她養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好事了。讓兩個膝下的兒子,兄友弟恭,才是正途。

其它的謀算,唐甜甜并不打算礙了隆昌帝的眼。

在一個帝王眼底,怕是子嗣為重吧。

隆昌帝絕對也不會,把三皇子交給唐甜甜撫養的。既然跟唐甜甜沒關系,她也就不想插手了。沒的,讓人覺得她更礙事了。

想到這些時,唐甜甜擡頭,不經意裏,是掃了一眼坤寧宮。唐甜甜想,這一回,就是不曉得坤寧宮給力,還是慈寧宮有本事啊。總之,這兩個巨頭,應該都對三皇子感興趣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