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久計(小劇場)

初晴擡起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扇破舊簡陋的木門,室內昏暗,只有木門縫隙中透進微弱的光。

因有之前的經驗,她并不吃驚,心想自己九成還是在夢中,所以才會有如此突兀的場景轉換。

初晴坐在草垛上四下打量,房內無窗,門左側堆了數只瓦缸、若幹竹籃,還有一架木長梯,門右側一直到牆邊堆滿了柴枝,柴垛旁的地上扔着兩把斧頭,她坐的草垛就在柴垛旁邊。

這是一間柴房。

如果,這夢和剛才一樣是從前發生過的事情,那麽,初晴知道這是哪裏了。

這是平陽侯府的柴房。

時間是天啓十八年十月下旬,她進入侯府之後的第四個月。

初晴當時所受的鞭傷雖嚴重,又因鞭上淬毒,較平常傷口難痊愈,但将養了兩個月後也無甚大礙,完全可以行動自如。

她便按照最初的計劃,在侯府裏四處走動,與其他下人兜搭,盡量不着痕跡地打探有關阿妩的事情。

初晴一心以為,頂着唐玉院子裏的小丫鬟這麽個名頭,做這些事情自是名正言順,絲毫不會引人注意。卻不知,“唐玉院子裏的小丫鬟”這個名頭,偏偏就是令她惹禍上身的源頭。

平陽侯唐松治家極嚴,其中一條家規,便是三個兒子未正式娶親前,院子裏不許放丫鬟伺候。因此,年方二十,尚未娶妻的唐玉,院子裏莫名奇妙多出個小丫鬟,在侯府裏便是相當嚴重的一件事,一件不應該存在的事情。

若在平時,未必會有人到唐松面前嚼這個舌頭,告這個狀。但,彼時,侯府裏剛出了一件大事不久。

那年春天的時候,唐松的大兒子,本是侯府世子的唐溯,因沉迷巫蠱之術,正事不理、連連誤事,還在近親之人身上試蠱,以致自己的兒子暴斃。那孩子年僅十歲,死時七竅流血,不肯瞑目。他不僅是唐溯的獨子,還是唐松唯一的孫子。

此事一出,唐松怒不可竭,将唐溯關進別院重懲,更追究他院中一衆下人失責,盡數發賣出府,又上請皇帝廢了唐溯世子的封號,另立二兒子唐敬為平陽侯世子。

之後,唐松對唐敬和唐玉的管束,比之從前只有更加嚴格。

府中的下人們也人人自危,争當侯爺耳目,替他監管兩位少爺。

初晴的存在,傳入唐松耳中時是這樣:“三少爺院子裏有個阿眉姑娘,年紀小小,貌不驚人,卻精通狐媚之術,三少爺對她非常迷戀,花盡心思,百般讨好,二人夜夜同床共枕、颠鸾倒鳳。”

誠然,所謂同床共枕、颠鸾倒鳳,根本是一派胡言。

唐松并不知道。

他只知道,幼子唐玉居然沉迷了聲色,對象還是新買進府不久的一個丫鬟。

于是,趁唐玉有要事出城,派人将初晴抓了關進柴房,等待發賣出府。

當時,初晴并不清楚究竟出了何事。

她只記得,那日一早,唐玉前腳出門,她後腳就被關了起來。

其實,那薄薄的一扇木門,何嘗關得住她。即便上了銅鎖,也是一樣。如果她想逃走,根本易如反掌。

偏偏那時,初晴居然老老實實地待在柴房裏,無比堅定地等唐玉來救她。後來回想起來,初晴自己也不知道為何當時對唐玉有那樣盲目的信任。

然而,唐玉沒有來。

初晴在柴房裏過了一夜。

其時正值秋末冬初之際,入夜後分外寒冷,初晴被關着,自是無法添衣禦寒,也無棉被保暖,将将就就地和衣在草垛上睡了一夜。

翌日醒來,初晴已受了寒,正覺喉嚨腫痛、頭暈腦漲之際,聽得門外鎖匙聲響,然後“吱扭”一聲,破舊的木門被推開。

陽光驟然照進暗室裏,刺得她睜不開眼。

一個毛茸茸的物體撲進初晴懷裏,“汪汪”兩聲,原來是一只狗。

“林嬷嬷,你看吧,都說這小畜生只跟她親了,換了別人不行。”初晴聽得出這是一九在說話。

一九是唐玉的小厮。

“我這是奉侯爺之命進行監管。再說,侯爺也都是為了三少爺好。”一個略低沉的女聲不鹹不淡地回應。

“是,是,嬷嬷說的是。”一九語氣有點巴結,說到一半話鋒卻轉,“咱們少爺也是一片孝心,都是為了給太君賀壽麽,出了岔子,旁的不緊要,就怕敗了太君的興致。”

那林嬷嬷哼一聲,道:“人你可以領走了,我去跟侯爺複命。從明個兒起,都按照侯爺吩咐的辦,不能有半點錯。否則,你我她三個,就等着一起被發賣了吧。”

初晴坐在草垛上,懷裏拱着那只莫名冒出來的小狗,聽着門口兩人你來我往,不知究竟發生何事,心中一片茫然。

一九把初晴領回了荔景院,一路上千叮萬囑,讓她一定得抱好了那只狗。

初晴住的廂房裏多出個淺口平底的藤籃,籃子裏還墊了雪白的狐裘,籃子旁邊擱着兩只瓷碗,一只空着,一只盛了滿碗水。

一九探頭探腦地向外張望半天,确認四下無人,才關嚴門窗,收起平日裏稍嫌嬉皮笑臉的模樣,沖初晴正色道:“阿眉,可記好了,從今日起,這只狗就歸你照顧,一切都得仔仔細細的,千萬不能有一點疏忽大意,知道了麽?”

初晴對着一九點點頭。她聽明白了,就是讓她養狗,雖然不大明白為什麽被關了一夜之後就多出一只狗來。

她此刻頭疼得厲害,不大想說話,所以沒問,就那麽安安靜靜地縮坐在圈椅裏。

圈椅比草垛高得多,那只狗才不過一個來月大,尚且小小的,跳不上到她膝上,只能嗚嗚地在她腳邊打轉。

一九在另一張圈椅裏坐下來,繼續鄭重其事道:“到底什麽時候開始養的,你自己心裏明白就得了。對着別人,包括咱們院子裏所有人,連我在內,都得說從當初進府來就是為了養狗,只不過之前意外受傷耽誤了,這個月開始狗就已經在你屋子裏了。只不過,它太小了,一直沒出院子來,旁的人才沒見過、不知道。明白了麽?”

初晴搖了搖頭,讓她說謊她聽明白了,但原因呢:“為什麽呀?”

“有人眼紅,見不得少爺疼你,要把你趕出去呢。”一九答得爽快。

養只狗就能解決問題麽?初晴覺得這辦法不大高明。一個人都能說趕就趕了,何況一只狗:“這狗,很重要麽?”

“少爺對外宣稱,這只狗調.教好了之後,是要明年開春裏送給太君賀壽的,而且從抱來就是你養着,只跟你親,以後就算送到太君那兒去,也得由你照顧。”一九一臉自豪,“咱們少爺多聰明呀,這麽一來看誰敢攔着,看誰敢趕你,再趕你,就是跟太君對着幹,存心給太君添堵。”

一九說完,看初晴神色恹恹的,不知道她是身體不舒服,以為她不高興,不想養這只狗,畢竟從她進府裏來就沒幹過一點兒活。

一九勸她:“阿眉,你別擔心,少爺舍不得你受委屈,叫我以後都跟着你,幫着你。只不過現在風頭火勢,咱們裝也得裝出個樣子來,尤其是林嬷嬷在時,她是侯爺的耳目。”

想了想,又加一句:“就算将來要去太君那兒也不用怕,這樣就真能待得長久了,侯爺不準少爺們院子裏面放丫鬟,到太君那兒就沒這問題了。過幾年你長大了,少爺肯定還會再有打算的。”

待長久這事,初晴還真沒想過,她本來就是為了找阿妩才來的,随時要走都是正常的。可是想起太君本是她的外祖母,又起了個念頭,想着借這機會見上一面也不錯。

于是她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好好配合唐玉的安排。

事情交代好了,一九便要離開。

初晴叫住他:“我頭疼,昨晚着涼了……”

一九麻利地請了大夫來,少不來開藥方、抓藥、煎藥、喝藥,忙活了一大天。

一天裏,唐玉都沒出現過。

第二日,林嬷嬷一早就過來盡監管之責。

初晴尚有些發熱,一九強拉着她出來,她只能打起精神來,伺候那只狗,聽一九指點着教它一些讨人歡心的小動作。

之後若幹日,都是一樣過的。

唐玉倒是出現了,這畢竟是他的院落。

每次只不過匆匆照個面。

頭一回的時候,初晴見到唐玉,便要照平常的樣子湊過去說話,被一九拉住正掙紮,卻見唐玉一臉冷漠、目不斜視地走了過去。

後來,她就學乖了,規規矩矩地請安,做派端莊知禮。

可是初晴心裏面難受。

院子裏,人前面,當着林嬷嬷,唐玉不理她。私下裏,到晚間,林嬷嬷走了,他也沒找過她。從前,唐玉天天都同她說笑,事事都幫她想得周到。如今,他的表現,就跟院子裏根本沒這麽個人似的。

這就是落差。

人心如此,擡得高了,便低不下來。

若沒從前那些好,自也沒有現在心中的失落。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關于邏輯差異造成的不和諧——

唐玉:我很疼你。

初晴:你不理我!

唐玉:我事事都為你安排周到。

初晴:為什麽不理我!

唐玉:我舍不得你受委屈。

初晴:可是你不理我!

唐玉:小狗可愛嗎?給它起個名字吧。

初晴:嗚嗚,你什麽時候才理我。

唐玉:乖,忍耐一陣就好了,為了美好的将來。

初晴:多久才肯理我?

唐玉:怎麽你才能高興呢?

初晴:你陪我說話。

唐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