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佛經
冷宮鬧鬼的消息是在鬼火事件後七天出現的,有宮女說是看到了冷宮窗戶上飄着的淡藍色火焰,還聽到冷宮裏面傳來凄慘的哭聲。北吳建朝以來,死在冷宮裏面的廢妃很多,但是從未聽說過那裏鬧鬼,回想起最近死在冷宮的人,是林氏,她死前确實是一直在喊冤。
鬧鬼事件在後宮裏傳的沸沸揚揚,宮女太監閑來無事都說是林氏被人陷害,陰魂不散回來找人報仇了。
流言傳到承光殿的時候,沈之秋正在冥思苦想為傅徇的新畫作題字,金福躬着身子把這些話回給傅徇和沈之秋聽,沈之秋放下筆,問金福:“流言從什麽時候開始傳的?”
“大約是幾天前。”金福回憶着。
“知道哪裏傳的最厲害嗎?”沈之秋又問。
金福想了想道:“好像是瑤華宮周圍傳的最厲害,景怡宮和毓秀宮也有,陛下,是否要鎮壓一下這些流言?”
傅徇拿着毛筆在畫作上又添了一筆,看一眼沈之秋,對金福道:“不必管這些,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金福行了跪安禮,退着身子出去了。
沈之秋覺得好奇,便問傅徇,“為何不打壓?這樣的事情要傳到宮外去可不太好聽。”
傅徇依舊在端詳自己的畫作,随口道:“這種把戲不過是人為的,有人想借此制造什麽事端,我不過是順水推舟看看到底目的是什麽,再怎麽鬧鬼總歸鬧不到承光殿來。”
沈之秋還要再問,金福卻又悄聲走了進來,心虛地看一眼沈之秋,對着傅徇禀道:“陛下,柳貴人來了,說有要事要見您。”沈之秋在這裏,有別的妃嫔來,他原是不該進來禀告的,可是柳貴人說的嚴重,又着急,他不敢不回禀。
傅徇聽後頭也沒擡,揚了揚手中的畫筆,不甚在意道:“讓她進來。”
柳貴人只穿着簡單的落霞色對襟襦裙,外頭罩一件藕白色外袍,身形比之前纖瘦些,行動起來如弱柳扶風,只是臉色不怎麽好看,看起來憔悴的很,似乎沒有休息好,她提着一個精致的小食盒,進門後先看了沈之秋一眼,才盈盈拜倒,給傅徇請安,“臣妾給陛下請安。”
傅徇這才放下畫筆,擡頭看他,淡淡道:“有什麽事起來回話。”
柳貴人緩緩站起來,笑着走近傅徇和沈之秋,将食盒放在桌子上,對傅徇笑道:“臣妾想着秋天幹燥,特意炖了兩盅雪蓮百合湯,給陛下和韞玉公子潤潤喉。”
她邊說着邊打開食盒,裏面确實放着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盅,有隐隐的百合香氣飄出來,沈之秋心中贊賞柳貴人的手段,她想的倒是周到,連他那份也一起準備了,看起來竟是一點也不介意他住在承光殿。
Advertisement
傅徇見了很是受用,昨夜沈之秋斷斷續續咳了半夜,要了幾次水,想來确實是體內幹燥,于是臉上便有了些笑意,對柳貴人說話的語氣也慢下來,“你有心了,只是別光顧着我們,自己回去也多用一些。”
柳貴人臉上立刻浮現出欣喜,忙道:“謝陛下關懷,臣妾宮中還炖了老鴨湯,文火足足炖了一整天,只是老鴨湯要熱熱的喝下去才好,便沒有帶來,陛下不如去臣妾宮裏用一些?”說罷看一眼沈之秋,“韞玉公子也同來吧。”
沈之秋淡淡一笑,“多謝貴人的好意,我素來不喜吃老鴨湯,就不過去叨擾了。”
傅徇聽着心中想笑,卻絲毫沒有表露,他淡淡笑着,對柳貴人道:“才剛用了午膳,吃不了這麽多,你自己回去用些,既是炖了一天的好東西,不要浪費了。”
話已至此,柳貴人心知今日是請不到傅徇了,狠狠地在袖中将手握成拳,十分端莊地屈了屈膝,得體道:“是臣妾考慮不周,那臣妾不打擾陛下了,先行告退。”
傅徇點點頭,再不去看她,柳貴人退出殿外時,擡頭又看了一眼沈之秋,剛好和他的視線相接,兩人眼中都沒有什麽好顏色,柳貴人朝他淡淡一笑,轉身退了出去。
她走之後,傅徇才從書桌後面走出來,一把攬住沈之秋的腰,掐着上面的肉,笑道:“你分明喜歡吃老鴨湯,昨兒還暗示金福讓晚膳的時候上了一大碗,今兒怎麽又不愛吃了。”
沈之秋不去看他,掰開他放在自己腰上的手,淡淡道:“皇上若是想吃,自去吃就是了,想來柳貴人還沒走遠。”
傅徇順勢抓住他的手,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很少看你吃醋,竟幾次都是吃了柳貴人的醋,怎麽?韞玉公子是覺得她尤其動人嗎?”
沈之秋看着柳貴人離開的地方,冷着眼神道:“動不動人我不知道,我只是不喜歡她。”
“真巧,我也不喜歡。”傅徇笑道,攬着沈之秋走向桌子前,指着那副秋葉圖,“畫已經完成了,字可不能再賴了。”
沈之秋無奈,只能拿過桌上的毛筆,略想了想,揮筆提了一首七言絕句,最後傅徇又在上面蓋上了那個專屬于他的印章。
這邊滿室春意,瑤華宮卻是一片寒冷,柳貴人回去後就氣的砸了那碗備好的老鴨湯,如畫指揮人麻利的将殘渣收拾幹淨,上前為柳貴人揉肩,勸慰她:“娘娘別生氣,今日是因為韞玉公子在那裏,陛下才不來的,下一次尋個韞玉公子不在的時候再去請,陛下一定會來的。”
柳貴人杏眼含怒,“從前陛下最喜歡本宮的溫柔,如今竟然看都不看,當真是被那個狐媚子迷了心竅了。”
“娘娘,不如咱們去求求太後,她一直是幫着您的。”如畫提議。
柳貴人聽後更是生氣,“從前是幫着本宮,自從周意心進宮了,太後漸漸就不再理本宮了,有血緣自然是不一樣的,想來以後太後也用不上本宮了。”
想到這裏,柳貴人越發覺得胸悶,在王府的時候,她不是最得寵的那個,上面有王妃壓着,身邊還有個貌美如花的林氏威脅着,她出身一般,模樣也一般,不過是父親幫着二皇子辦事得力了些,二皇子才收了她以示恩寵,她想要得到傅徇的寵愛,就必須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太後就是在這個時候找上她的,面見太後時衣衫破損被罰抄經那幾日,太後身邊的嬷嬷細細地将太後的意思說給她聽,只要她和太後合作,太後定然保她盛寵不衰,柳貴人像是見到了靠山一般,幾乎沒有猶豫便同意了,從此成了太後的眼睛,将傅徇的一切行蹤都報給太後知道,太後果然有手段,傅徇對她也越來越溫柔。
可是好景不長,進宮之後一切都變了,橫空出現一個沈之秋,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好不容易除掉了林氏和皇後,竟然遲遲動不了沈之秋,自己還惹了一身的麻煩。如今太後已然幫不了她,她再想奪回寵愛,只能靠自己。
如畫見自家主子心思郁結,便提醒道:“娘娘昨夜沒睡好,這時候不如去歇個午覺吧。”
柳貴人搖搖頭,站起身,扶着如畫的手,“橫豎睡不着,不如去禦花園走走。”
如畫笑道:“今兒天氣好,正是曬太陽的好時候呢。”
說罷吩咐幾個宮女和太監遠遠跟着伺候,扶着柳貴人的手朝禦花園走,禦花園的秋菊開的很好,各種顏色團抱在一起,令人心生愉快,看到這樣的好景色,這幾日一直籠罩在柳貴人心中的恐懼和煩躁也漸漸消散,她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細細欣賞着,在假山的轉角處,迎面遇到了鄭貴妃。
鄭貴妃只帶了一個侍女,目不斜視地走過來,柳貴人見狀,忙屈膝請安,她幾乎沒有在禦花園見過鄭貴妃,也不覺得鄭貴妃是有閑情散步賞花的人,湊近了才聞到淡淡的檀香味,想來她應當是剛從宮裏的普賢堂過來。
鄭貴妃見到柳貴人,停下腳步,受了她的禮,微微點頭算是回應,又打量了柳貴人幾眼,淡淡道:“貴人似乎憔悴了許多。”
柳貴人不料自己的臉色已經這麽明顯,只好賠笑道:“許是這幾日睡得不好,娘娘這是出來曬太陽嗎?”
鄭貴妃道:“抄寫了兩本經書本預備送去普賢堂供奉,不料去了才發現經書有破損,不宜供奉,便帶了回來。”
柳貴人從不信佛,也不懂佛,但是鄭貴妃自永淑公主被游僧救活後,一直吃齋念佛,修身養心,從不參與皇宮內外的各種鬥争,柳貴人之前還想着拉攏她,此時偶遇,正是機會,便順着她的話說道:“娘娘每次都親自抄寫佛經拿去供奉,真可謂是一心向佛,佛祖一定能明白娘娘的誠心。”
貴妃娘娘道:“親手抄寫,方顯誠意。”說罷看一眼柳貴人,朝跟着她的桔梗揚揚下巴,桔梗立刻将那兩本經書捧上來,鄭貴妃道,“方才聽貴人說晚上睡不好,這兩本經書既然已經無法供奉,不如送給貴人拿回去看看,心靜了,自然能睡着了。”
貴妃賜物,柳貴人不敢不收,十分恭敬地親自接過,經書用藏青色方帕包着,柳貴人小心翼翼交給如畫,又對鄭貴妃施了個禮,道:“臣妾多謝娘娘關懷。”
鄭貴妃不甚在意道:“宮裏還有事,本宮先走了。”
“恭送娘娘。”
鄭貴妃走後,柳貴人掀開方帕,打開經書翻了兩頁,很是不屑地合上,繼續賞花,沒有将這件事放在心上,回去後也沒再管那兩本經書,随意丢在一邊。
當晚柳貴人和往常一樣,燃了很多安息香,卻依舊很晚才入睡,剛剛睡着沒多久,又開始做噩夢,這次不僅夢到了一臉慘白披頭散發的采薇,還夢到了眼睛瞪得大大哭着說自己冤枉的林倩兮,看她們二人齊齊朝自己走來,柳貴人驚叫一聲,猛地坐起,後背又被冷汗浸濕。
如畫聽到動靜,忙掌燈進來,掀開簾子看到柳貴人一如既往的情景,一面心疼的幫她擦汗,一面輕拍她的後背安撫她。
“娘娘別怕,奴婢一直在這裏。”如畫輕聲說。
柳貴人撫着胸口,額頭還有冷汗冒出來,顯然吓得不輕,喘息間,她餘光看到了白天被随意丢在一旁的那兩本佛經,于是指着它們對如畫說:“把那個拿來給本宮瞧瞧。”
“可主子不是說這個沒有用嗎?”如畫道。
“有沒有用看看才知道。”
如畫便将佛經拿來,并為柳貴人點上燈,柳貴人一頁頁翻看,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卻看不懂,她皺着眉一字字去看,書頁上還飄着淡淡的檀香,看了幾頁,剛剛受驚的心竟然慢慢沉靜下來,最後她是捧着佛經睡着的,這一覺一直睡到天亮,再沒有做噩夢。
如畫開心壞了,小心地将佛經收好,“沒想到竟然真的有用,佛祖保佑。”
柳貴人卻不以為然,她淡淡瞥了一眼佛經,對如畫道:“你晌午去找一位太醫來瞧瞧這兩本書,本宮總覺得不會這麽神奇,若是鄭貴妃在上面動了什麽手腳也未可知。”
如畫聽後一刻不敢耽誤,服侍柳貴人用過早膳後就去了太醫院,找來的是柳貴人一直信得過的錢太醫,錢太醫用方帕十分虔誠地捧起佛經,聞了又聞,最後搖搖頭,“回娘娘,佛經上除了檀香和沉香,再沒有其他的東西,這兩樣都是于睡眠有益的,娘娘不必擔心。”
柳貴人這才放下心來,如畫打賞了錢太醫,錢太醫躬身退下,柳貴人斜倚在貴妃椅上,随手翻着佛經,懶懶道:“原來信佛還有這個好處,貴妃娘娘的這個恩情我記下了,當真是要好好結交一番呢。”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錢太醫從瑤華宮出來,并沒有回太醫院,而是進了宮巷旁邊一間空着的耳室,耳室中沒有點燈,陽光也照不進,此時光線很是昏暗,一個宮女站在暗處,手中托着一個沉甸甸的荷包,對錢太醫說:“做得好,只要你守口如瓶,以後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錢太醫接過荷包好生收好,恭敬道:“臣明白。”
作者有話說:
或許有人會覺得鄭貴妃是個信佛之人,不會用佛經去害人,這裏解釋一下,鄭貴妃送給柳貴人的佛經不是真的佛經,她只是随便寫寫,反正柳也看不懂,所以不算是對佛祖不敬,而且我覺得鄭貴妃也不是真的信佛,她從前只是懶得去争鬥。
然後呢,這幾章主要是要把柳貴人解決掉,所以主角戲份會少一些,後面慢慢會多起來噠,最近幾天大家一起愉快的看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