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處中原、人才濟濟,有李悝變法吳起為将,在春秋亂世百家争鳴之中,魏國是戰國最先強盛起來的國家。
三家分晉,春秋戰國。
說起魏國這個在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就算對史書了解不多,燕執也不得不說上一句,秦國能崛起,魏國還真是貢獻良多。
當年三家分晉,魏國出手得了晉國上地,文侯武侯皆是賢明君主,兩代君主知人善任求賢若渴之下,魏國很快便有了縱橫中原之勢。
然而,魏惠王即位之後,魏國便開始走下坡路了,向來不可一世的魏國君主,為了生存也不得不下功夫在邦交之上。
原因無他,近臣嫉賢妒能,君王剛愎自用刻薄寡恩,原本在魏國想要一展手腳的大才們一個個全都跑去了其他國家。
為魏國訓練出讓其他六國聞之色變魏武卒的吳起,因為變法觸及了魏國王公貴族利益被排擠,吳起、犀首在魏國皆屢建奇功,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卻受君王猜忌,一個南逃入楚,一個西奔入秦。
讓秦國徹底翻身跻身戰國七雄的最大功臣商鞅,最初是魏相國的家臣,魏相臨死舉薦商鞅,然而,魏惠王并不把人放在眼裏。
之後,商鞅便跑到了秦國見了孝公,再之後,商君變法,秦國雖為七國之中變法最晚的,卻一躍成了最強的一個。
行連橫玩弄諸侯于股掌、讓秦國席卷巴蜀漢中的張儀,身為魏國貴族,卻在魏國無出頭之日,後來游說入秦,被封為相出使六國,以“橫”破“縱”讓各國由合縱抗秦變為連橫親秦。
行“遠交近攻”之策将山東六國牢牢牽制的秦相範雎,魏人,因出使齊國有功不賞反而被誣陷下獄,而後西逃入秦。
......
秦國自孝公起用人便不問出身,但是這些為秦國立下大功的人才之中,從魏國而來的明顯多于其他幾國。
盡心盡力讓隔壁幾個國家強大起來已經說明了魏惠王不會用人,但是直接導致魏國從最強國的位子上摔下來,還是和他這個不會用人脫不了幹系。
田氏代齊之後,秦齊兩國便一直在争奪霸主之位,而讓齊國強盛起來的功臣,不是旁的,恰恰還是魏國。
因為,桂陵馬陵兩場甚至俘虜了魏國太子讓魏國徹底衰弱下去的大戰,敵對方齊國的将領孫膑最初也是先去了魏國,在魏國受盡迫害之後才被齊國使臣救回齊國當了軍師。
Advertisement
孫膑由魏入齊,此後魏國便再沒有了翻身的可能,桂陵馬陵兩場大戰已經讓魏國國力虛空,此後只能守着家裏過日子。
扒拉扒拉魏國自強到弱的過程,燕執撇了撇嘴,他要是魏武侯,有這麽個兒子,非得氣的從地底下爬出來不可。
想他南征北戰大敗秦軍連函谷關都奪了過來,後來更是直接進了關中橫掃河西,好不容易把秦國打的回到西垂之地不能動彈,就是讓這個敗家兒子來霍霍的嗎?
自古敗國容易強國難,此話誠不欺人,不是所有國家都有秦國這般運氣代代出明君,即便到了嬴政這一代,雖說少年弱勢卻也是個暗藏魄力絲毫不肯吃虧的主兒。
運氣實在是個玄乎的東西,說是天命所歸也沒差了。
說起來,他自己的運氣也不差。
神情不自覺帶了些興奮,燕執将自己的行禮放在營帳中,準備先去看看其他人收拾的怎麽樣了,一掀開簾子,正好對上拎着甲胄的李信。
扭頭看看旁邊空着的那張席子,再看看明顯也是要放東西的李信,燕執愣了愣神,下意識放下簾子以為方才看花了眼。
讓他們倆住一起,蒙将軍怎麽想的?
滿頭大汗拎着東西走過來便開間燕執将簾子掀開,一心以為這人為了迎接自己才特意提前過來的李信眼睜睜看着差點打到臉上的厚重簾子,然後頗有些撕心裂肺的喊道,“阿執——”
皺着臉揉了揉耳朵,燕執被這一聲喊的心肝兒都顫了幾下,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忍住沒有直接一盾牌打在李信臉上。
伸手将簾子掀開,面無表情的燕執看着幾乎要在地上打滾兒的未來秦國大将,只頓了一下便當做什麽也沒看見将落在地上的行禮扔進了營帳。
看到燕執出來,方才恨不得哭天搶地的李信瞬間恢複了正常,撸起袖子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又是英武俊朗的大秦将軍。
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李信笑的開懷,“從今日起咱們在一帳之中,阿執是否覺得心裏踏實了不少?”
瞥了一眼自說自話的家夥,燕執扯了扯嘴角,眯起眼睛拿着旁邊不屬于自己的牛皮盾便走了過來,“今日尚未開戰,可要去看看那一百精兵?”
擡頭看着李信,燕執把牛皮盾扔過去,然後神色不變提出了建議。
這兩年他和蒙恬都在鹹陽,但是李信卻沒有閑着,從晉陽歸秦之後,年輕力壯的他很快被派去正在攻打戰國其他城池的王翦将軍處歷練了。
年輕且沒有後顧之憂,嬴政對李信的甚至比蒙恬還要上心。
蒙恬蒙毅有蒙骜蒙武兩位長輩看着,朝中沒人敢動他們兄弟,李信卻是真的孑然一身,他不看着點,指不定被誰偷偷下黑手了。
枉顧家國而只顧私利之人,秦國雖說不多,但也還是有的。
這些年一直跟着幾位老将鍛煉資歷,李信并沒有太多機會在鹹陽待着。
這也就意味着,李信并不清楚燕執和蒙恬留在鹹陽都幹了些什麽。
饒有興趣的接過盾牌,李信挑了挑眉,二話不說催着燕執帶他去看看。
當年這小孩兒一張牛皮盾掃蕩了一片樹林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兩年不見,也不知道現在到了何種地步。
能直接将一人粗的樹木攔腰折斷,若是打在人身上,估計只有銅頭鐵臂才擋得住吧。
似乎知道李信想的是什麽,難得朝着李信露出了笑臉,燕執将被雜物擋在後面的征天拿出來背在身後,“這才是我的武器。”
“……”
完了,銅頭鐵臂也擋不住了!
臉色一僵抱緊了自己的牛皮盾,李信快步朝前走了兩步,然後強硬的開始轉移話題,“魏國沒了信陵君,可用之人更少,你猜這次蒙将軍能拿下幾座城?”
“這要看魏王究竟是何态度了。”把有錯方向的李信拉回來,燕執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
哦,說起這信陵君,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今的魏王了,似乎從魏惠王開始,魏國君主皆無師自通了損己利人這一讓別國求之不得的能耐。
信陵君乃魏國安厘王之弟,威望德才皆令人欽佩,昔年邯鄲被圍之時,便是他帶領魏楚聯軍兩次打敗秦軍解了趙國之困。
然後,回國之後被魏王猜忌,幾次被罷免兵權以致憂憤而死。
如果不是信陵君逝世,秦國也不會這麽快便出兵,臉上帶了些怪異的神色,燕執抿了抿唇在心裏感嘆道,這魏國王室啊,真是令人欽佩的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