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困難模式
又是一年盛夏,正是望月湖荷花盛開的日子,卻難得的沒有往年的盛況,只有一位老者,須發皆白,帶着他的子孫,在身邊護衛的攙扶下走進了亭子。
如今的望月亭也不叫望月亭了,幾年前,有才子在此題詞,其中一句“佳人莫辭望月亭”流傳了下來,巧的是這位才子後來又中了狀元,一時風頭無兩,這望月亭也便改名為莫辭亭了。
而這莫辭二字之所以能成為望月亭的新名字,不過是因為不少人由這二字喚起了心中思緒,才流傳開來,以致最後,竟傳到了聖上耳裏,親自題字,賜下了寫着莫辭亭的牌匾。
“此景如何?”老者看着自己的一衆兒子問道,他的身後站着五個成年男子,身上皆帶着一股貴氣,只是氣質上各有不同。
老大有些沖動,但身體壯實,帶着戰場上的殺伐果斷之氣。
老二則是個文雅之人,手執紙扇,風雅無比。
老三沉穩,不常說話,卻往往一語中的。
老四思維敏捷,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學起東西來也比別人都快。
老五嘴甜,最是能讨人歡心,察言觀色之能極強。
這老者有這樣五個能力出衆的孩子,着實幸運,也可體現出他本人的能力。
“父……親,兒子以為這莫辭亭舊名望月,想必夜景極美,而此景雖有荷花盛開,生機勃勃之美,卻恐怕是比不過夜景的。只是這莫辭亭多年以來都有游客涉足,而其他景色卻随着歲月流逝而逐漸落敗,想其必有獨到之處。”老二搖搖紙扇,侃侃而談,他早知要來此,了解了不少關于莫辭亭的資料,現在倒是派上了用場。
“這莫辭亭夜景雖美,卻終究是太寂寥了些,為父還是比較喜歡白日來看,多少有些生氣。”老者不動生色,雖沒有認同老二的話,卻也沒有指責他什麽。
一時之間,也沒有人接話,後面的五個兒子神色各異,都在揣度着些什麽,只是老者沒去注意。
風吹過荷葉,發出沙沙的聲音,莫辭湖透着一股閑适的味道。
“你們覺得,這京城之中,最值得看的地方是哪裏呢?”忽然,老者的聲音響起,喚起了幾人的注意。
老大因為之前被老二搶了風頭,此時趕緊搶答到:“論建築,自是皇宮最為大氣奢華,論景色,這莫辭亭之景堪稱最美。”
Advertisement
老者笑了笑,沒有說話。
老二搖了搖扇子,接到:“莫辭亭白日景色雖美,但至夜晚,湖中點上無數花燈,也是一絕,不少文人騷客也是聽聞此景而趕來的。”
老者臉上的笑淡了淡,但老二卻沒有注意到。
老五最會察言觀色,見此便笑道:“确是如此,只是兒子們陪伴在父親左右,怕是能沖破一些那夜晚的寂寥吧?”
老者聞言,雖還有些不喜,卻好了些許。
“兒子以為,前兩者雖是京城中最壯麗之景,卻不是最值得看之景。”老四聰明地将話題轉回了老者的問題,帶着些機靈回答道。
“哦?”老者來了些興趣。
“京城乃是城,一座城中,人自是比景重要,兒子以為這京城之中最值得去的地方乃是人最多的地方。”老四見此頓時覺得自己答得不錯,自信地繼續說了下去。
“那你覺得,哪裏是人最多的地方呢?”老者問道。
“……京城之中最大的酒樓?”老四想了想,有些為難地給出了這個答案,他年紀不大,見識也不多,如何知道這京城之中人最多的地方?
老者有些懷念地笑了笑:“我也曾如此以為。”此話卻是否定了這個答案。
就在這個時候,老三開口了:“京城之中坊市不少,想必坊市是最能體現京城百姓生活狀态的地方了。”
“老三答得不錯。”老者贊道:“這京城最值得去的地方可以說是人最多的地方,但更準确的說,應該是最能體現百姓生活狀态的地方。一座城如何,體現在生活在裏面的百姓如何,一個國如何,想必也體現于此吧。”
幾人恍然大悟。
“時間還早,我們不若去那坊市中看看?”老者提議,衆人無不稱是。
老者笑笑,在護衛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離開了莫辭亭。
“啊,這裏還沒有變啊。”老者,也就是莫明瀾,望着熟悉的坊市,頗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已經過去多久了呢,大概是三四十年了吧,他都老了,這裏還是沒變。
其實說老也不能算多老,他如今不過五六十歲,只是多年來太過勞苦,竟是看上去比同歲的要老了些,明明他身懷武功,還有調養,卻終究是抗不過他日日操勞。
這坊市比起數十年前,自是更加繁榮了,但在莫明瀾眼裏卻是沒什麽變化,比如那街道轉角處的馄饨攤,位置沒變,只是當年年輕的攤主變成了一個老人。
而他也不能如多年前一般随意坐下,不去進行那一系列複雜的流程,直接嘗那味道普通的馄饨,畢竟他現在的身體不如從前,身邊還跟着這麽多人。
“父親若是想吃,兒子便給父親買來如何?”老五一看莫明瀾這眼神便知他想吃,自是積極地說到。
“父親年紀大了,這路邊小攤自是比不過家裏的,還是小心一些吧。”老三皺眉,他最為關心莫明瀾的身體,即使明白這可能會讓莫明瀾讨厭,他也會阻止。
“那便不吃了吧,若是他在,想必也是會阻止我的。”莫明瀾說到,眼神帶着些追憶,然後移開了目光。
幾個兒子明白,自己的父親是又想到那個人了。
他們都知道,莫明瀾有一個喜歡的人,不過具體是誰沒人知道,這是發生在他們出生之前的事,早早就被莫明瀾封了口,即使他們想查也查不到那個人的具體身份。
只知道,這似乎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更知道,那個人不是他們母妃中的任何一個。
他們沒有人抱怨,生在天家,本就不祈求什麽感情,本身有父子之情就不錯了,還奢求什麽父母相愛?
“你們想知道嗎?”忽然,莫明瀾開口。
“兒子不敢。”自是想的,但衆人皆稱不敢。
“這沒什麽,都過去了。”莫明瀾,一邊走一邊說,衆人跟着,不知他要去哪,也不敢打斷他的話。
“我喜歡的那個人啊,曾被我狠狠地傷害過,他的病也是因我而生,但他從來不說,即使被病痛折磨到快要死去也不曾埋怨我半分,可我卻誤會了他,還懷疑他是恨我的,然後更加折磨他。直到他吐血,我才知道,我錯了。”
他們出了坊市,坊市熱鬧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忽然有一天,他的病神奇般地好了,我很驚訝,明明前一日太醫還說他活不過那天晚上,但第二日他卻生龍活虎地和我說他想出去看看。”
他們走到了京郊,這裏有些安靜,路邊是不少人家的宅子,些許透出較為吵鬧的聲音,但大多是安靜的。
“我壓制住心中想懷疑他要暗害我的惡意揣度,同意了他的要求,然後他帶着我來了這坊市,告訴我,此乃盛世。”
他們走到了一座宅子的門口,牌匾上什麽都沒有寫,從材質上看已經很舊了,卻很幹淨,仿佛常有人來打掃。
“第二日我們便來了這京郊,這裏是我早就買下的宅子,用于出來游玩時居住,現在已經很久沒來過了,但我還是有派人打掃,只希望他哪天回來能看到。”
宅子門口立着一塊石頭,上面刻着“待君歸”三個字,莫明瀾給身邊的護衛打了個手勢,便有人去開門,吱呀一聲,沉澱了數十年歷史的宅子大門被打開,露出了裏面稍顯殘破的景色。
“我早該注意到的,只是那天晚上我喝了酒,他還和我說了讓我心神大亂的話,一時不察便被他打暈了,第三日醒來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了。”
他們走到了宅子裏,走到了一片長廊之下,那裏放着一壺酒,還有一個酒杯,已經積了灰。
“後來我回想了很久才想起那天晚上他和我說的,又或許是我不敢想起吧,他說他的時間不多了。”
莫明瀾彎下腰,拿起那個滿是灰塵的酒杯,不在意地用手指摩挲着。
“他當時到底在想什麽呢?”握着酒杯,莫明瀾陷入了沉思。
“想必是在想如何讓父皇在他離開之後能夠好好活下去吧。”就在衆人都不敢開口的時候,老三,也就是三皇子打破了沉默。
莫明瀾動作一頓。
“他帶父皇去那坊市,又說出此乃盛世的話,是希望父皇在他離去之後有活下去的動力。”三皇子頓了頓,接着說到,“不辭而別想必也是不希望父皇看到他的屍體,便是當作他活着也好,找他一輩子也好,好歹是活着。”
“可朕終究是會找到。”莫明瀾忍不住說道。
“不會的,只要一開始沒有找到,父皇就不會去找了,因為父皇已經明白了他的想法,所以父皇是不會辜負他的。”
莫明瀾望着他的兒子,三皇子的背挺得筆直,沒有在他的目光下退縮。
最後還是莫明瀾認輸了:“你是對的。”他所有的兒子中,老三是看得最透徹的,也是最适合……繼承他的皇位的。
“回去吧。”他放下了酒杯,轉身離去。
次日,帝崩,三皇子繼位。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考科四的我刷題刷得差點忘了今天還要更新→_→
俠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