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傳說

“烨兒,欣兒,你們倆還這麽客氣什麽呀,快快起來,之前不是告訴你們了嗎,你們在哀家面前就簡單一點就好,成天跪來跪去多麻煩啊。”皇後招呼着下人趕緊拿凳子給太子與李欣坐着,如見着了自己的兒子帶着自己的媳婦般熱情。

“母後,欣兒可是常告訴兒臣,不管母後如何對兒臣要好,兒臣還是要把這禮給做到位了,省得落入別人的閑話。”太子在皇後面前這是在誇獎李欣,從他們的言語中可知,太子與李欣可是時常來看望皇後啊。

皇後聽太子如此說道,甚是欣慰太子喜歡的女子竟是如此地善解人意,皇後心中別提有是多開心了。

“欣兒,你真是個好孩子,若以後,烨兒的身邊有你在身邊輔助他,哀家的心願算是了結了。”

李欣聽皇後這樣打趣自己,害羞地埋頭撒嬌道:“皇後,莫有取笑欣兒了。”

皇後見李欣的小女孩模樣,覺得非常可愛。

“哀家可是想你呀,就叫烨兒去接你過來了。還有,這還有半月,皇上的生辰就要到了。上次讓烨兒去你府內找你,說是遇到你們家的私事,所以呀,這次又專程叫你這個小丫頭來跑一趟。”皇後握着李欣的手似親女兒般親切地對待。

“皇後,這次皇上的生辰,我和殿下一定會為皇上準備驚喜。”李欣向皇後說着。

“嗯,乖孩子。”皇後欣慰地點了點頭,皇後其實從心底就一直喜歡這個有才有貌的李欣,這樣的女子世間少有,能為烨兒娶得這樣的女子,才能成為烨兒的賢內助。

太子今早去李府之前,有聽聞一件事情,此時正好向皇後打聽打聽。

“母後,今兒個我聽說三叔要回京城了,傳言可否可靠?”

皇後也猜到了太子會問自己這個事情,所以在太子問出來之時,倒也沒顯得多麽驚訝。

“三王爺從懂事起,便一直跟着你的祖父在戰場上生活,直至你祖父去世,他便長年在外,也只有偶爾回來個幾次。這次也确實聽皇上有說起三王爺近日回宮的消息。”皇後見三王爺的次數也是一只手可以數得過來。即使次數如此少,但只要見過三王爺的人,恐怕這一輩子也會無法忘記。

曾經三王爺在現任皇上登位之時,是三王爺懂事起第一次回京城,當時路上迎接三王爺的場面風頭可是直接蓋過了皇上登位的盛典。

世人皆知三王爺不僅武功高強,帶兵打仗準穩,而最讓人為之瘋狂的卻是三王爺的天人之姿,男女老少通殺,也就是那一次,京城中越來越多的青春少女為之動容,對外宣稱,非三王爺不嫁,寧可孤獨終老,其中也有不少是皇家貴族之女。

當年不可一日的左相之女,為了三王爺,苦苦等待多日,而後卻因為親眼見到三王爺而興奮地差點窒息。而為了接近三王爺,使勁各種手段的女人更是數不勝數。

都說能見到三王爺一面,那絕對家裏上上多輩子積來的福分啊。

“母後,那這次三叔回來是因為父皇的生辰?”太子帶着不肯定來詢問皇後,畢竟皇上這些年來的生辰,也都未見三王爺來過一次。

“你何曾見三王爺把你父皇的生辰當回事過?具體什麽原因,哀家也不知道。”皇後對這個三王爺感到不滿,三王爺再怎麽着終究是個王爺,可他從來沒有一個作為王爺該對皇上的尊重,而皇上卻也不曾在意過這些事,但是皇後非常在意,她總認為這是三王爺對皇家至高無上的權力的示威!

“那三叔也不知會不會來參加父皇的生辰,以三叔的脾氣,兒臣覺得三叔是會當做沒有這件事吧。”

在太子印象中的三叔,比自己的父皇還要讓人覺得威嚴,可明明三叔不過比自己大三歲而已,自己與三叔的差距就如三十歲,自己永遠鬥不過他。

“也不知三王爺是打着什麽主意。當年在你祖父死去之前,就把穆家所有軍團兵符交于三王爺,任由三王爺調遣。這華軒國最強的軍兵便是穆家兵團以及慕容家族。”皇後想着穆家的兵力多年來一直掌握在三王爺手上,心裏直恨地直咬牙。

“母後,這慕容家族兒臣倒是有聽說過,但是這麽多年來,卻從未見過。母後,真的有慕容家族的存在嗎?”太子聽母後說起慕容家族,便想起這麽多年來一直存在心底的疑問,此時便也一道問了出來。

“慕容家族一直以來都是華軒國的暗影護衛,從這個家族誕生開始,便是一直效力于我穆家的皇權,從未叛變。你沒見過倒也是正常。”

皇後停頓了會兒,腦子裏回想起當年的往事了,便有了些感嘆。

“唉,慕容家族,哀家也只不過見過一次,當年你父皇剛登位一年不久,便遭遇了皇宮宮內造反,穆家軍團正在遠方偏遠之地的戰場,若要等穆家軍團回來,恐怕是早已來不及了。本以為我們會死在那場內戰,卻沒想到的是,慕容家族派兵三十多號人戰勝了對方五百人。也就是那一次,慕容家族之後又繼續回歸到了他們的暗影處去了。”

皇後這番話倒是讓在場的太子,李欣,李清樂給震驚住了,原來慕容家族真的不僅僅只是個傳說,它是真實存在的。

大家本還想聽着皇後繼續講下去,但皇後卻意識到自己今天的話講得有些多了,便沒有再繼續下去。

“好了,今天講了這麽多,你們倆當做聽故事就好了。”

皇後忽然好像想起什麽事一般,看向了臺下正跪着的李清樂,驚訝地看着她,仿佛才意識到李清樂跪在那裏。

“哎呀,這下面怎麽還有個小丫鬟跪着呢?是不是哀家說話太入神了,竟沒注意到還有人呢。”皇後看着仍舊跪着的李清樂說道,随即又假意教訓着旁邊的丫鬟道,:“翠兒,這下面還有個小丫鬟跪着呢,你怎麽都不提醒我一聲呢。”

“皇後,是翠兒的錯,翠兒興許也是眼花了。”

“好了,你有何事禀報呀?”皇後問着臺下的李清樂。

“皇後,民女李清樂參見皇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