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春意盎然,心冷難耐
偌大的景仁宮正殿之上,檀香袅袅。只因靜徽吩咐人徹夜燃着,隆冬門窗緊閉,待到天明時分,香氣已然有些嗆人。,
“和碩易安公主,觐見皇後娘娘。”郭肅一拉長了嗓音,未顯出隆重之意。
聲落,則有兩名侍婢,一左一右的将擋在正殿前的明黃厚棉門簾敞開,屈膝行禮,請和碩公主進殿。
“佳甜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吉祥。”依足了禮數,佳甜向皇後規矩的行了大禮。
靜徽含笑看着她,禮畢,趕緊讓映蓉映夢扶她起來。“妹妹快請起,自上次一別,本宮已經數年未曾見過妹妹,不想妹妹出落的如此标致,當真是亭亭玉立。”
“皇嫂過獎了。”佳甜臉上一熱,笑容不禁含了幾分嬌嗔。可轉眼之間,俏皮的笑容又盡顯眉眼之間,佳甜仿佛一瞬間變了樣子:“若論及貌美,有誰能與皇嫂相較。您可是烏拉那拉氏族姑娘裏的翹楚,否則皇上哥哥又怎麽會對您一見難忘呢。”
方才還端莊翩然,轉眼又成了這副樣子,靜徽拿她沒有辦法,又是嘆氣又是搖頭。“都說你是心不靜,這可倒好,庵裏住了這麽許久,也未曾見你沉穩下來。倒是白白辜負了先帝的一番苦心。”
不提這個還好,提起來,佳甜只覺得枯悶。“皇嫂,您怎麽又拿這個取笑我。您可是不知道,那是個多麽無趣的地方。成日裏除了抄經,便再沒有旁的事情了。”說到這裏,佳甜親昵的走到了皇後身前,端正而又不失輕柔的再行一禮:“多虧了皇兄皇嫂還肯惦記我,恩準我回宮,我這不是才得以重見天日嘛!”
挽住了皇後的玉腕,佳甜柔美的笑了起來:“皇嫂,佳甜既然已經回宮了,就別趕我走了好不好嘛!左右紫禁城裏這麽多住處,将我所以安置在某一處不就得了。佳甜保證乖巧聽話,不給皇嫂添麻煩。”
“你呀。”靜徽點了點她的鼻尖:“皇上禀明了太後,恩準你回宮小住,乃是為了給你挑個好夫婿。都十九了吧?再不把你嫁出去,只怕要熬成老姑娘了。宮裏再好,也注定留不住你長久,女子一生最得意,則是找到能執子之手,白頭到老的如意郎君啊。”
佳甜伏在皇後的肩頭,輕輕的蹭了蹭:“皇嫂,佳甜才十九,還不急着嫁人呢。就讓我留在宮裏,多陪陪皇額娘,皇上哥哥和您麽,好不好?”
靜徽拿她沒有辦法,只得柔柔的笑:“本宮可做不了主,你要自己去請示太後才可。只怕到時候遇見了意中人,由不得太後做主,你便自己嚷嚷着要嫁呢。”
“皇嫂。多年不見,你越發的愛笑話小妹了。”佳甜膩在皇後的身邊,滿足的笑着。“皇嫂你可知道,能回宮真是太好了。那個慈雲庵,我一輩子都不想再回去了。”
“也罷了。”靜徽輕輕的擺了擺手:“皇上這會兒剛上朝,想必沒工夫見你。太後自從先帝駕崩,身子一直不爽,平常也不愛見人。你自先回住處,晚些時候得了太後召見,再去請安不遲。”
“多謝皇嫂費心安排。”佳甜抿了抿唇,依依不舍的松開了手:“那我就先回住處了。等下阖宮妃嫔要來給皇嫂請安,我在這裏諸多不變,也就不多逗留了。”
“你呀!”靜徽打趣她:“方才嫌慈雲庵人少無趣,這會兒又嫌宮裏人多,諸多不便。真不知到底怎樣才合你心意。罷了罷了,你自去吧。缺什麽着人來告訴本宮一聲。”
Advertisement
佳甜歡喜的起身,卻又規矩的行了禮,俨然大家閨秀一般:“佳甜告退。”
看着這樣活潑俏皮,純真乖巧的和碩易安公主,靜徽當真是百感交集。曾幾何時,這滿後宮的女子,誰沒有這樣清麗純真過。可回頭看看,才發現當初傻兮兮的樣子,竟然是這般的難能可貴。如果可以,她當真希望佳甜能有個好歸宿,一輩子這樣恣意快活的過些簡簡單單的日子。
————
給皇後請罷了安,李懷萍便同武氏、耿氏以及貴人張氏一并游園。
“聽說和碩易安公主回來了,怎的也不見人影?”武歆音是沒見過這一位公主的,僅僅知道她是皇上最寵愛的幼妹。而她的生母,不過是先帝的一位貴人而已。
李懷萍點頭:“的确如此,聽說公主一早就來過景仁宮了,竟比咱們還早了半柱香的功夫給皇後請安。”
“好端端的,公主回來做什麽?”武歆音不解:“我聽說,咱們這一位公主的脾氣,古靈精怪的。先帝為能使其修身養性,才将她送去了慈雲庵。怎的先帝才薨逝不久,公主就回宮了?還嫌這宮裏人不夠多麽?”
原本這些傳聞,府裏知道的人也并不多。李懷萍也是昔年偶然聽聞,公主的生母孕中曾因不被寵愛,一度發瘋。公主出生後,曾被疑心性有些奇怪。故而被送出了宮去。只在偶爾思念時,才接回宮中小住。
但這畢竟都是康熙朝的事情了,李懷萍不願多言,故而岔開話題。“都說紫禁城的地氣暖,沒入宮以前我也是不信的。可是啊,你們瞧瞧,這才進三月,禦花園的迎春花竟就開了。”
“可不是麽,這些花兒開的最早,黃燦燦的煞是喜人,瞧着都覺得心裏暖洋洋的。”耿幼枝游園正在興頭上,眉飛色舞的接過齊妃的話頭:“咱們倒是怕冷,凍得縮手縮腳,不比這些花兒最知春意。”
“裕嫔的聲音甜美,說起話來婉轉莺啼似的好聽,配上這樣的好景,即便是冷,咱們也得多出來走動走動。”李懷萍看了一眼身邊心神不屬的寧嫔,輕咳一聲。“宮裏頭的人再多都好,公主始終是公主,與皇上乃是骨肉同胞,言多有失,妹妹雖沒有什麽心思,但也要謹言慎行。”
武歆音點頭,目光去瞟了一眼身旁的張貴人。“貴人一直垂首不語,下颌都快要貼到領口的風毛上了。我卻不知,究竟是這風毛柔軟舒适,不貼着可惜。還是你的煩緒太沉,硬是直不起脖頸。”
聽了寧嫔的話,張沣敏才慢慢的擡起頭,手不自覺的撫了撫領口的風毛,并未覺得有多麽的舒适。“臣妾拙口笨舌,也不知道當說什麽。怕擾了幾位娘娘的興致,遂只管聽着。”
“幾位娘娘”這一句,提醒了武歆音一件事。那便是她跟耿氏,如今同在嫔位了。原本就不喜歡裕嫔,就更叫她吃心了。何況這些日子,皇上多少還去裕嫔宮裏走動了走動,倒是自己這裏,半步都未曾涉足。也難怪她心裏別扭着,不愛搭理那一位。“不說也就不說了吧,沒的說出來還是叫人心亂。裕嫔你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耿幼枝沒把這個成了寧嫔的武氏放在眼裏,對于她的小心思,自己只作不覺。撫了撫自己領口的風毛,耿幼枝微微一笑:“眼看着春來漸暖,內務府又得準備新料子了換季裁衣了。”
“先前為先帝守喪白日,宮裏的衣飾無疑都是最簡素的,春來卻不同,百花争豔的好時候,自當五色缤紛,姹紫嫣紅。”武歆音才稍微擡頭,臉色便是忽然一變。“裕嫔說的一點兒也不錯,裁制新衣迎春鬧,瞧啊,那些奴才不是殷勤的很麽?”
耿幼枝看着寧嫔明暗難辨的臉色,不免沉默。
武歆音滿心的不滿,只因捧着新料子的不是旁人,正是初蕊與初芽。“聽說內務府已經把上好的料子,分別送去了皇後娘娘與貴妃娘娘的寝宮。不想齊妃姐姐這裏還沒得着信兒,熹妃那邊的奴婢就已經捧在手上了。”
說這話,她不是為了奚落齊妃,不過是替這一位妃主不值罷了。“潛邸的時候,她算什麽?不過就是房中不堪的格格罷了。要不是得蒙上天眷顧,誕下了四阿哥,她能有今日?從格格的位分一躍而起,成了娘娘。怎麽從前咱們就這麽眼拙,沒看出這位娘娘會使如此高超的狐媚手段呢?”
“不說這樣拈酸吃醋的話,誰也不會把你當啞巴。”耿幼枝沒給她好臉色。因着在府中一同摸藕熬羹的情分,她不覺得熹妃有武氏口中那般的不堪。何況接觸下來,她總覺得熹妃是個輕靈超然的女子,未必會把恩寵權力看的那麽重。
“聽裕嫔的意思,熹妃這妃位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喽?”武歆音早就和她不對付,兩句話說不到一起,臉上就湧起了潮紅的薄怒之意。“我拈酸吃醋也好,實事求是也罷,嘴長在我身上,和你有什麽關系。你與我,同在嫔位,終究誰也不比誰遜色。難不成,跟熹妃沾親帶故攀上那麽點兒緣分,你就想着淩駕于我之上了?”
“好了,你們這是做什麽?”李懷萍聽得不耐煩,只覺得心口焦躁。“旁人得寵與否,乃是旁人之事。好端端的出來賞花,怎麽還起了龃龉?這是要撕破臉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