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驟然受驚,命懸一線

雁菡從來就不是多事的性子,但是寧嫔的話的确有些過了。“本宮只是希望寧嫔不要如此激進,事情尚且未能明察,你一口一個故意,一口一個必然,說話不留半點餘地。只怕也終究不是什麽好事情。”

寧嫔抽了口涼氣,終于慢慢的恢複了如常的神色。“熹妃說的不錯,宮裏頭的事情,從來不是光憑一張嘴。倘若這件事情真的不是懋嫔所為,就一定不會有對她不利的證據。如此,她也就能證明清白了。可我的話也放在這兒,我的孩兒不能白白枉死,無論是誰害了她,我都會不遺餘力的追查到底,為我的孩兒讨回公道。”

“身為額娘,這是理所應當。”雁菡并不反對寧嫔的說辭。“只要有真憑實據就好。”

“都坐下吧,事情既然還沒有查清楚,誰都不必這麽心急着下結論。”靜徽看着面前劍拔弩張的兩個人,沒有太多感慨。後宮不寧靜,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誰的手段高明,誰的心計深沉,誰就能險中求勝。而她這位中宮皇後要做的,僅僅是由着她們鬧騰,只要不鬧到皇上龍顏大怒,那這些,也就是能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皇後娘娘……”郭肅一去而複返,臉色十分的不好。

“何事?”皇後見她并沒有帶着憐蕊回來,心裏有些奇怪,只當是憐蕊不堪慎刑司的折磨,已經自盡了。

“年貴妃娘娘胎動不适,怕是……要早産了。”郭肅一臉色發青,看樣子是被吓得不輕。

“什麽?”靜徽大驚失色:“好端端的,貴妃怎麽會胎動不适了?”

郭肅一聞言撲通一聲跪在了皇後面前,顫音道:“都怪奴才不好,都是奴才的錯。奴才奉命将憐蕊帶來景仁宮問話,誰知道半路正好遇上年貴妃娘娘經過。憐蕊……當着年貴妃娘娘的面大嚷大叫起來,忽然嚼舌,死狀可怖……貴妃娘娘當即受了驚,龍胎作動,這會兒已經被送回了翊坤宮……”

不敢看皇後的臉色,但是郭肅一也不得不說。“貴妃身邊的胡來喜當即去請了皇上。這會兒皇上的禦駕已經向着翊坤宮去了。”

“速速備車,本宮得過去瞧瞧。”靜徽心裏有一絲驚慌。倘若真如郭肅一所言,年貴妃身邊的侍婢,必然将事發的整個經過如實禀明皇上。貴妃萬一真有什麽閃失,皇上必然怪自己統領後宮無方。“你們也都随本宮過去瞧瞧才是。”

在場的四人趕緊起身應是,随着皇後腳步急急,一并往翊坤宮去。對于這樣突發的變故,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打算,也都表情不一。熹妃愁眉不展,目光深沉。裕嫔神色凝重,頗有些驚亂無措。寧嫔自然是不用說,好不容易維系着的擔憂之色,似乎已經不足以掩蓋她的雀躍,如果年貴妃這一胎真的保不住,才是老天開眼了,最好母子俱損,才能抵償她失去孩兒的痛楚。

倒是懋嫔,十足十的擔憂,急的眼眶都紅了。許是心裏害怕的緣故,雙腿不禁哆嗦起來,每一步都走得那麽無力。

靜徽細細的留意了每個人的神色,能輕而易舉的看出端倪的,也就只有武氏與宋氏。鈕祜祿氏與耿氏的真心,看是看不出來的,頂多也就是猜測幾分。照這麽看,這兩位的心思,竟是要深沉許多。

一行人匆匆忙忙的趕到翊坤宮,果然見皇上的禦辇已經停在了宮門之外,心裏更添了幾分驚慌。“臣妾給皇上請安,不知貴妃現下如何了?”

胤禛正在焦慮萬分之時,見皇後領着幾人前來,不免蹙眉:“怎的好端端的受了驚,且還是因為懋嫔身邊不懂事的奴才,人不是已經送去了慎刑司,何故又出來作亂?”

Advertisement

“臣妾有罪,請皇上息怒。”靜徽跪了下去,身後的四位自然也跟着一并跪下。“臣妾原本想查明整件事的始末,再向皇上禀明。豈料中途竟然發生了這樣的偏差。都怪臣妾辦事不得力,驚着了貴妃的龍胎,請皇上賜罪。”

并沒有因為皇後的請罪而寬心,胤禛的臉色依舊不好。“究竟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皇後非要在這時候查辦?”

“來人。”靜徽趕緊傳奴才将慎刑司中憐蕊的供詞呈上。“請皇上過目。”

蘇培盛接過供詞,呈于皇上手中。随即便使了眼色,讓室內多餘的奴才通通退下。

“無稽之談。”胤禛一氣之下,将供詞揉爛,狠狠的摔在懋嫔身前。“你乃是侍奉在朕身邊的老人了,怎麽這點馭下的本事都沒有。有些話,是身為奴才能說的麽?”

宋代柔只覺得委屈,好端端的她也不知道事情怎麽會弄成這個樣。現在無端的連累了年貴妃,看樣子皇上是不會拿皇後出氣,這筆賬固然要算在她的頭上了。可她是招誰惹誰了,這麽多年,沒有了恩寵,也就沒有了恩寵。不争寵也就不争寵了,誰料到一入宮,這些人竟然首當其沖的容不下她!試問她一個沒有子女,又沒有外戚之功的小小嫔位,能礙着她們什麽事兒?“臣妾罪該萬死,請皇上賜罪。”

沒有狡辯之言,也沒有推诿之意,宋代柔只是忍着心酸和委屈,默默的承受着皇上的怪咎。她雙掌伏在冰冷的磚地上,卻不願垂淚。如果命數果然如此,她也只希望自己能保全最後一點尊嚴。

“皇後怎麽看待此事。”胤禛沉了口氣,緩緩問。

靜徽心頭略緊,思慮後開口:“臣妾以為,此事必然是無稽之談。光憑一個做事不檢點的奴婢的供詞,根本就不當相信。且如今,那奴婢已經自盡,此事死無對證,萬不可斷章取義,聽信片面之詞。”

憑着對皇上的了解,靜徽想他一定不希望自己追究,并且他不會相信貴妃與旁人有什麽,或者出府是另有目的的。所以,要憐蕊背下這個黑鍋,此事便可以收尾了。只希望年貴妃不要有事,至于她的孩子能不能保全,看天意吧。

果然,胤禛聽了皇後之言,眉頭稍微松動了些:“此事皆因懋嫔管教無方,朕念在你侍奉多年的份上,不加以嚴苛。你便回自己宮裏閉門思過去罷。”

說的好聽是閉門思過,說白了就是禁足。宋代柔沒有過多的表情,只是緩緩的俯下身子,将額頭貼在那一片冰涼之上,重重道:“多謝皇上開恩。”

憐蕾紅着眼睛,扶着顫顫巍巍的懋嫔從正殿裏退出來。淚水才敢唰唰的掉下來。“娘娘,咱們這是得罪了誰啊?何以要讓您承受這樣無妄之災。”

宋代柔看她哭的傷心,也禁不住掉了淚:“得罪了誰都不要緊,要緊的是年貴妃能逢兇化吉。在這個宮裏頭,也就只有她還肯當我是姐姐。旁人眼裏,我不過是個破落色弛的廢物罷了。”

“娘娘,您別這樣,貴妃娘娘吉人天相,必然不會有事。”憐蕾只覺得難過:“奴婢當真不明白,何以憐蕊要說那樣的話。而且……而且奴婢與憐蕊相識多年,也從未發覺她對皇上有過不敬之心,更別說癡心妄想了。何以好端端的要去傷那吉官女子,又怎麽會在慎刑司裏吐出那些荒謬的‘實情’,這其中,一定有咱們不知道陰謀。娘娘,咱們不能就這麽妥協,非得要把這個教唆憐蕊的人找出來不可。”

長長的嘆息過後,依舊是蒼涼的輕嘆。宋代柔心灰意懶,說不清楚心底是什麽滋味。“你也說了,這些都是陰謀。既然是陰謀,哪裏就能那麽容易被咱們找出真相?我是沒有這個心了,也沒有這個力氣。鹹福宮就是我的墳墓,若不是怕牽累母家,我早就了斷了自己。”說到這裏,宋代柔反而覺得輕松了。

“憐蕾,過些時候,等年貴妃娘娘平安,我就去求她讓你出宮。別再跟着我這個沒用的小主了。到頭來落得與憐蕊一樣的下場。就是我真的對不住你。”心灰意冷的滋味,便是對什麽都無所謂了。宋代柔堅信自己的心已經死了,在她看清楚皇上的薄情之後,對這一輩子的境遇,她除了苦笑,再沒有別的話說。

“娘娘,您怎麽樣,您再堅持堅持,小阿哥的頭,就快要出來了。”為貴妃接生的婆子急的滿頭是汗,用娴熟的手法,不住的揉按着貴妃的肚子。“娘娘,您使勁兒啊,小阿哥馬上就要出來了。”

年傾歡痛的斷腸,只恨身上發軟,硬是用不上一點力氣。這是她的第四個孩子,歷經三次分娩的痛楚,這一回卻也沒有半點緩解。難道這個孩子,就要這樣被斷送了麽?過往痛失愛子生不如死的一幕一幕,重新浮現在年傾歡的腦海,她忽然覺得,這一切根本就是一張怎麽也掙脫不了的無形大網。注定了沒有緣分的,任憑她再怎麽隐忍,怎麽避諱都保全不住。

“給本宮再用催産的湯藥!”年傾歡知道隔着屏風,禦醫們就守在外頭:“本宮一定要生下這個孩子。快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