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R托姆(菲爾茲)

第二天陳亦桐果然如約到了學校, 兩位大神拿到金牌之後還堅持上課,給了這群競賽班的孩子不小的壓力。

八月份,丘賽的初選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亦桐和葉瑄的報告順利通過了華東賽區的初選進入複賽,東海中學有四組報告進入了複賽階段。

由于這是丘賽的第一屆舉辦, 學校領導格外重視, 讓競賽組立下了軍令狀, 至少要有一組報告入圍現場決賽。

康維寧這個時候正在辦公室抓耳撓腮,沒想到自己家的倆愛徒給自己找了這麽一個麻煩事。

康維寧把葉瑄和陳亦桐拎到了辦公室:“我的祖宗啊, 你們指導老師寫我的名字怎麽不提前問問我啊?我是看到學校發的通告才知道你們進複賽了,指導老師是我。”

葉瑄:“提前問你你會同意嗎?”

康維寧搖了搖頭:“當然不會。”康維寧是最怕麻煩的人了, 所有示範課, 評獎評優通通不參與, 還能在學校混下去真的是因為他太有實力了。

葉瑄實際上也是沒有辦法了,才寫上了康維寧的名字。當時和張叢闵鬧得不愉快, 到了報告提交時間了, 又不好意思再去麻煩冷懿德, 只好把心思動到康維寧頭上了。

葉瑄知道康維寧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雖然嘴上說着怕麻煩,但是麻煩真找上頭了, 他也一定會做的盡善盡美。

康維寧又點了一根煙, 還好這個辦公室只有他一個人,沒人舉報他師德師容問題, 不然早就被通報八百回了。

“算了算了,當我欠你們兩個的, 說吧你們做的什麽題目。”康維寧既然接了這個任務, 就要盡心盡力的把它做好, 不然挂着自己的名字卻顆粒無收,是要被笑話的。

陳亦桐雙手遞上了紙質報告:“您可以先過目。”

康維寧直接把報告扔在了桌子上:“這麽多的廢話,眼睛要給我看瞎了,你們直接說要做什麽。”

陳亦桐:“選題是股市危機預測模型,通過海量數據抽象出股市指數波動的數學模型……”

康維寧猛吸了一口煙,然後把煙摁滅了:“打住打住,我沒聽錯吧?你們研究股市的東西?”他本來以為葉瑄會選數論相關的方向,本來她在這方面就顯示出了絕佳的天賦,随便選個方向做個報告金牌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陳亦桐:“嗯,老師,還煩請你指導一下。”

Advertisement

康維寧這下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了:“我指導?我指導個屁啊,你倆是不是吃錯藥了,做基礎研究又省事又保險,讓我指導你們這個狗屁經濟模型,比讓我重新幫你們寫份報告都折磨。”

康維寧雙手狠狠地抓了兩把頭發,本來就稀疏地頭發更顯得沒幾根了。他是真的有點惱火,真沒想到這兩個孩子這麽能折騰,但是火消下去了,還是認真幫兩個孩子想辦法該怎麽辦。

“你倆先給我滾出去,我先研究一下這個報告,最近沒我召見,別在我眼前瞎晃,不然我怕我一來氣把你們報告燒了。”康維寧指着門讓兩個人趕快滾。

康維寧把報告通覽了一遍,大概知道了這兩個孩子想做什麽。但是他博士的方向是偏微分算子理論,對于經濟部分确實有點力不從心了。

康維寧翻了翻自己的通訊錄,終于還是找到了自己做金融數學方向的同學,雖然說和同學多年沒聯系了,但是為了愛徒,還是決定豁出老臉。

沒想到一通電話打完,康維寧卻痛苦地捂着臉在座位上呆坐了半天。

“阿寧,這就是小池生前研究的方向啊,你忘了嗎?她博士就是做經濟危機預測模型的相關研究的,可惜……”同學的話一直在康維寧腦海裏回蕩。

康維寧忘了嗎?康維寧一輩子都不會忘,他只是不願意記起。

康維寧和女朋友江池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個人一起從西部的縣中考到京北大學,又從京北大學走向國外讀博。

可惜的是,江池在博三那年患上了一種罕見病,就連美國知名的梅奧診所都束手無策。當時的康維寧辦了休學,甚至賣了自己的博士論文成果,帶着女友四處求醫。

終究還是天妒英才,這位還沒畢業就被普林斯頓邀請留校任教的天才女孩,終究還是倒在了博士畢業那年。

她所做的經濟危機預測理論模型得到了諾獎獲得者羅伯特恩格爾的高度認可,可惜就是纏綿病榻,研究進展極慢,大體的框架已經搭好了,最後的數學模型卻遲遲未能拟合。

康維寧從桌子裏面的密碼盒內翻出來一個U盤,插入電腦。他以前一直不敢打開這個U盤,這裏面除了存有江池的研究成果,還有江池這些年留下來的照片。

康維寧把名為【畢業論文】的文件拷貝了出來,趕快拔出了U盤,他怕他多看一眼江池的照片,就會忍不住跟着去了。

康維寧一個人坐在辦公室內,一根接一根抽了兩包煙。

晚上自習結束,康維寧把葉瑄和陳亦桐叫到了辦公室。

“老康啊,你這辦公室都快成孫猴子的水簾洞了,你別什麽時候在辦公室抽死了。”葉瑄趕快把窗戶都打開開窗散味。

康維寧看着手裏的U盤,心裏默念死了也好,死了就可以去那邊看看她過得好不好了。

“這什麽?”康維寧把一個U盤扔給了葉瑄。

康維寧:“葵花寶典。”

葉瑄一臉嫌棄:“欲練此功,必先自宮,我可不要。”

康維寧伸手便要拿回來:“你不要我拿回來了,不要後悔就行了。”

“唉,要要要!”葉瑄連忙弓身把U盤插入電腦。

“經濟危機預測結構模型及其數理模型推導。”陳亦桐念出了文檔名。

“老康,你從哪搞來的寶貝啊,下血本了。”葉瑄知道康維寧只要接了這個指導老師就會全力以赴,但是沒想到康維寧這血本下的有點大,這種東西都能搞來。

“別管哪來的,你看看對你們有沒有用。”康維寧雙手插兜。

“你不說哪來的,我可不敢用啊,這明顯是別人未發表的研究成果,整個理論都非常完善成熟了,我可不想學術剽竊。”葉瑄雖然知道這些資料非常寶貴,但是還是有着學術警醒。

“資料的主人已經同意授權給你們用了,你們只管參考就是了。”康維寧很明顯不想多解釋。

“老康,你別騙我們,你不會看不出這篇研究的含金量吧?這就差一個模型推導就收尾的東西,直接授權給我們用,他原先的研究就作廢了。”葉瑄自然是不信康維寧的解釋的。

“煩不煩啊,愛用不用,資料的主人已經死了,沒機會收尾了,這下你可以放心用了吧。”康維寧背過身去,點燃了一只煙。

“對不起,康老師,我不知道,這份資料太貴重了,我們實在不能接。”葉瑄知道這份資料的主人一定對康維寧很重要。

“拿去吧,她走了以後我找了很多人想幫忙完成研究,都說看不懂,這次你們做得方向和她的方向類似,如果你們不肯幫忙,她的成果永遠不會面世。如果這些資料對你們有幫助,你們後續看看能不能幫她完善一下研究。”康維寧的語氣竟然帶了一些祈求,他知道陳亦桐和葉瑄是難得一遇的天才,如果他們再不能幫忙,就再也沒人能幫忙了。

“康老師,您節哀,我和陳亦桐會盡力把這個模型完成的,不知道冒昧嗎?可以詢問一下您的故人的名字嗎?我們想在報告裏體現她的研究成果。”

康維寧滅了煙,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江池。

葉瑄拉着陳亦桐走出了辦公室,還感覺有些不真實,沒想到老康真的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同學。

回到家裏,葉瑄打開電腦搜索了江池的名字,雖然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但是第一個就是江池的名字。

江池(1978-2006),知名青年經濟學家,1994年率領中國隊獲得第三十五屆IMO團體金牌……

百度百科僅剩不多的照片資料裏,還有一張江池的入學照片【嘉陵市高考狀元榜眼一起考入京北大學數學學院】,照片裏另一個笑得非常不值錢的人正是康維寧。

從江池留下的研究成果來看,如果沒有英年早逝,絕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學家。

16歲扛鼎拿下IMO團體金牌和個人金牌

18歲放棄保送參加高考獲得嘉陵市狀元

22歲獲得普林斯頓數理經濟系全獎offer

24歲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美國經濟評論

26歲獲得美國商業經濟協會頒發的亞當·斯密獎

這樣的天才卻飽受病痛折磨,在病榻上寫下了經濟危機預測的結構模型這樣的大作,可惜最後未能成稿。

葉瑄突然意識到了康維寧給她的那個U盤的分量,這是一個優秀經濟學家留下的火種,足以讓中國經濟學史躍進幾十年。

作者有話說:

今天提前更了,下午再更一章康維寧的番外。(我每章都會發10個小紅包,有節日會多發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