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博切爾茲(菲爾茲)

2017年, 京北國際機場,葉瑄和陳亦桐結束了博士生涯決定回國。一人一個行李箱,輕裝簡行, 但是腦子裏卻裝着足以革命國內學界的知識。

“後悔嗎?”葉瑄側身問陳亦桐。

陳亦桐捏了捏葉瑄的手,讓她安心:“和你比起來那只是虛名罷了。”

陳亦桐從MIT畢業之後, MIT直接破格錄取他為終生講席教授。這對于陳亦桐來說不僅是一個教授的位置, 還代表着歐美數學圈給他了一張入場券。

當年阿貝爾獎陳亦桐提名在列, 所有成果裏他的成果貢獻最大,學界認可度最高, 得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當他拒絕MIT的教職選擇回國之後,一切風向都變了。那年的阿貝爾獎頒給了剛剛才希臘轉籍到美國的數學家, 這一切都是對陳亦桐明晃晃的示威。

都說一個數學家的巅峰期在三十歲之前, 而陳亦桐小小的任性丢掉了一個對于數學家來說非常重要的獎項, 而至于未來的路誰都不清楚。

快走到出口的時候,兩個人快速的分開, 好像不認識一樣。原來兩個人為了避嫌, 分別入職了京北大學和水木大學, 并未向外公布兩人的情侶關系。

Vip出口,國內媒體早已等候多時,期待拍到雙子星歸國的第一手資料。陳亦桐和葉瑄兩個人作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國任教, 早就在國內引起了轟動。

陳亦桐雖然依舊不愛在人前說話, 但是這些年在葉瑄的訓練下已經改善許多。不過聚光燈依舊是放在了葉瑄這邊,畢竟在媒體眼裏搞理論數學的窮酸相哪裏能和賺大錢的宇宙級機相比。

陳亦桐樂得被輕視, 回答幾個問題便從角落裏溜走了,獨留葉瑄對抗媒體火力。不一會兒葉瑄手機收到短信【寶貝, 我先溜了, 辛苦你多擔待了, 我們家裏見】。

陳亦桐入職京北大學國際數學中心之後,拒絕了一切行政職務,并主動承擔了本科教學任務。陳亦桐認為只有從本科教育抓起,才有可能在國內形成數學研究的氛圍。

葉瑄入職水木大學之後,才知道國內學生的人均研究經費和國外的差異有多大。她匿名自費為水木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配備了最先進的服務器。同時她還為本科生設立了自由研究經費,只要你有一份計劃書,就可以獲得10w的無門檻經費上不封頂。

實際上對當老師這件事,陳亦桐是非常忐忑的,所以在開新課之前,他和葉瑄在家裏實戰模拟了好多次。

“陳老師,這裏的推導我還是不太懂?”

“陳老師,這個引理,您可以再展開講講嗎?”

葉瑄幫陳亦桐模拟了所有可能被學生刁難的情況,并且讓他對着Lover仿生模拟的學生實戰演練。

Advertisement

他這學期只為高年級本科生開設了一門《計算數學前沿理論探讨》,單是這個名字就吓退了不少人,所以選課的人并不多,所以只在三教給他開了個小教室。

沒想到陳亦桐第一節 課就用生動的講解為這課立起了口碑,第二節課就有不少數學專業的同學來慕名旁聽了。

陳亦桐入職還沒一個月,BBS上就出現了不少撈人貼。

【撈!這個經常坐在農園食堂扶梯外面露臺的小哥哥是誰,心動了】

1樓:我靠,真的好帥,幫忙dd

2樓:希望帥哥性別別卡那麽死

3樓-18樓:若幹花癡評論

19樓:樓上的都別想了,那是我們數學學院新來的教授

20樓:這麽年輕就是教授了?那豈不是更要下手

21樓:陳亦桐,男,25歲,京北大學國際數學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士畢業于MIT理論數學系,師從菲爾茲獎得主博切爾茲。本科在《maths》發表論文……曾提名數學屆諾貝爾之稱的阿貝爾獎……

22樓:我25歲碩士還沒畢業,人家已經博士畢業破格提拔為正教授了……

23樓:數學學院的出來一下,陳男神有女朋友嗎?

46樓:今日偶遇陳男神偷拍一張

87樓:問數學學院的同學要到陳男神的課表了,每周二上午1-4節課在三教210上課。

93樓:樓上out了,210是個小教室,早就換到一教的多功能廳去了

半個小時,這個貼就上了BBS的熱門,有當年和陳亦桐一個高中的出來講述傳奇故事。有當時和陳亦桐一屆競賽的出來感慨陳亦桐多麽牛逼。當然更多的人關注的話題是陳亦桐的感情狀況。

176樓:問了我東海中學的朋友,陳老師高中期間一直不近女色,估計是單身。

203樓:陳亦桐在MIT太低調了,沒有打聽到感情狀況

243樓:姐妹們,不管了,我下節課就去現場表白

下周二,陳亦桐還沒走到教室門口就發現教室門口已經圍滿了人。

他随手抓住一個男生:“同學,前面在舉行什麽活動嗎?怎麽這麽多人。”

男生急匆匆地往前走:“大家都是來旁聽陳亦桐老師的課的,我要幫我女朋友占個位置,兄弟我先走了。”

陳亦桐一臉受寵若驚,沒想到自己的課竟然這麽受歡迎。他走進教室,提前打開投影設備,臺下已經烏壓壓地坐滿了人。

“哇塞,陳教授本人比照片帥啊!”

“我是來看熱鬧的,那天在bbs上說要現場表白的妹子來沒?”

陳亦桐叫來了第一排的課代表,詢問發生了什麽,突然有這麽多學生來。

課代表一臉驚訝:“老師,你不刷bbs的嗎?你在論壇上火了,好多人都想來聽你的課呢。”

陳亦桐點點頭:“聽課是好事,有更多的人可以來了解數學,我下課再問問教務能不能再換一個再大的教室或者再增設一個班。”

課代表不忍心打擊陳亦桐的教學熱情:“老師他們好多人不是為了聽課來的,是沖着你這個人來的。”

課代表把論壇的帖子點開遞給了陳亦桐,陳亦桐越看眉頭皺得越深,這簡直是胡鬧。越來越多的人站在教室後排,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甚至很多本專業的學生都沒有了位置。

陳亦桐第一次見這種場面,有些生氣,數學文化的傳播可以大衆化,但是絕不可以用娛樂形式消解。

“請各位不是以聽課為目的地同學迅速離開教室,請空出前兩排留給選了這課的同學,我歡迎一切熱愛數學的朋友來旁聽,但是對于擾亂課堂紀律的同學,我會上報教務處來處置。”

陳亦桐的語氣嚴肅,此言一出,許多還想看熱鬧的同學都灰溜溜的走了,留下的部分同學都是或多或少對數學感興趣的。

陳亦桐的課是兩學分的,每周需上四個小節課,一共16周課。一上午的課下來,不斷有學生從教室裏出去,但是四節課結束還是有不少同學被陳亦桐的魅力所感染,留在了教室裏。

“非常感謝最後留下來的同學聽我講完這堂課,但是我必須說這門課不适合零基礎或者小基礎的同學。我會向教務申請開一門通識數學,作為全校公選課放在選課系統內。”陳亦桐為了讓更多同學可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自己主動申請向教務加課。

陳亦桐從京北大學的BBS火到了水木大學的論壇上,葉瑄作為歸國雙子星自然也被提及。也有不少人關心起自己家這位年輕美女老師的姻緣問題,甚至還有人拉郎配。

葉瑄平時和學生打成一片,所以立馬有學生把論壇消息發到了師門群裏。

葉瑄沒想到自家男朋友竟然這麽能招蜂引蝶,都從京北大學火到隔壁了。她突然來了興趣,用教育網郵箱注冊了一個隔壁賬號,在【如何追到陳亦桐男神】的帖子下留下了回答。

96樓:我幫你制定一個三步走戰略,對于陳亦桐這種高嶺之花需要打感情牌。第一步,成為他的初中同學,第二步,成為他的大學同學,第三步,成為他的大學同事。

97樓:樓上異想天開嗎?難道我能重生回去成為陳亦桐的高中同學嗎?

98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啊

99樓:回樓上,我感覺就陳亦桐這挂的40歲我也能接受

葉瑄翻完了論壇裏對陳亦桐的讨論,已經想好晚上回家怎麽嚴刑拷打了。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