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二節課,便開始讀書了
讀的是《孝經》。
弘晝也不陌生,所以完全能夠跟上,甚至前面部分可以閉眼背出來。但他沒有冒頭得意,阿林保說了尚書房人才濟濟,日子長了就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按照正常的學堂安排,寅時讀書。今日太傅提前來,所以教學讀書沒有停,甚至偶爾抽問了兩人,直到辰時三刻,康熙來了。
康熙來考察學業是經常的事,更何況這是新年第一天,他自然會來褒獎一通。
面對弘晝,他也沒有吝啬誇贊,還摸摸他的頭當做鼓勵。
弘歷很羨慕,看着弘晝笑着回來。
不過很快,他的羨慕一收。
面對小阿哥們慈愛的康麻子,在看見各位年長些阿哥的考試卷子後怒了。還翻了兩張,親自點名叫出來一一評論。
康熙明明翻得很快,但他的評論卻尤其毒辣兇狠,沒有溫柔婉轉,阿哥們的臉都白了。
這且不止,下朝請安過來的康熙似乎時間充足。竟然耐心的從頭到尾每張都看了,幾乎每人都被點名,能背誇贊的只有兩三個。
衆人灰頭土臉,一早上的欣喜氣氛也被散的一幹二淨。
弘歷縮着脖子退到後面去,和身旁的弘晙對視一眼,好吓人啊!
哪怕不怕的弘晝也有些後背發涼,這些聽不懂的東西太難了!他們都被罵得狗血淋頭,康麻子不會把他趕出家門吧?
好在康熙沒有遷怒,對着年長阿哥們發怒之後就走了。但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也能想象到回去之後自己的待遇。
慘。
十分的慘。
Advertisement
一衆人垂頭喪氣的,以至于午間空閑的時候,弘晝的身為只有三兩小貓。
他的生意,無意間被康熙搞壞了。
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弘晝有些失望,但這才頭一天而已。很快,酉時的箭術課讓他得到了發洩的機會,拉弓上箭再射出。
連發連中!
谙達對他肯定的誇獎幾句,弘晝喜滋滋的結束了第一天的學堂生涯。
彼時酉時幾近三刻,天色有些暗了。
弘晝擺手和弘時弘歷說一聲,他先去一趟如意館。
這一年的時光,如意館的四處角落都被他走蕩了一個遍。再加上有康熙的首肯,所以他總能進出拿些東西,只要後來記得放回去就是了。弘晝在學習法語和俄語的同時,與人交流也跟着學會了看國外的書,對于這個時代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了。
怕弘時弘歷等太久,弘晝騎着自己的獨輪車過去,穿行巷口長道之間發現。如果不走近路和過道門檻,那他就要像擡轎子一樣繞遠走大路。
好在騎車總是輕松的,順便還能秀一把。
但不巧,今天正好是文化交流的日子。
文化交流即康熙将各方有才之人,還有西方而來的教士們一起,交流各個文化,有點類似于法國皇家科學院的沙龍會一樣。
如意館的人走了好些,弘晝正好迅速的把書還回去,想了想拿了本貿易筆記的書。
回去的路上,弘時弘歷有些累的閉上雙眼,弘晝坐在馬車牆邊翻看。
這本書不止是漢文,還有他國的标注,粗略的寫了大清這些年來進出貿易的情況。
原來在康熙二十三年統一臺灣後,得知對日貿易的衆多好處,大清就已經正式停止海禁。
康熙二十四年正式廢除了遷海令,頒布了展海令,允許人民出海經商。
這一政策致使赴長崎的唐船驟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稱空前。甚至大清還做轉手生意,把從歐洲進口的布匹出口轉銷日本。
同年日本政府頒布貞享令,對每年去長崎貿易有規定。大清船貿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荷蘭船不得超過三千貫。貿易總額超過白銀六千貫,即禁止此後該年入港的其他大清船舶進行貿易,并勒令運回貨物。故後來大清商船常被禁止入港,又不得返回,又有許多就在日本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幾年之後赴日唐船達一百一十七艘,而返回大清從事走私貿易的船達二十二艘。
直到康熙三十七年,日本政府限定赴日貿易的唐船為八十艘。
日本始終不能控制百姓們賺錢的心,但是因為防止日本産銅原料大量外流,幕府公布正德新令,限止每年赴日唐船僅僅三十艘。此令一出,唐船抵長崎銳減許多。
弘晝沉思的摸着手指上的扳指,這小日本真是小氣巴拉,康麻子也太客氣了。
翻過一頁,說到了大清頭上的俄羅斯。
也許是挨得近,如意管裏的俄羅斯人可不少。而書上記載,在四年前康熙派人前往俄國轄境撫綏土爾扈特部。作為友好交流,在去年的時候,彼得大帝派遣修士大司祭列紮依斯基為首的教士團回訪。
看了看鄰居,弘晝随意的翻了下後面,頓時手不動了。
那是一片不怎麽詳細卻極大的數字!
全都是大清和歐洲各地的貿易,茶葉、絲綢、棉布、瓷器和和漆器等,經廣州口岸運往歐洲銷售出去。因為只是一個可以借看的筆記,所以內容不是很清晰,但有一句話十分誘人。說是一位爵士與來過這裏的傳教士所言,大清大量的對外貿易,一個省相當于一個歐洲小國的貿易。
下面有人添了筆記。
弘晝又翻了幾本其餘兩本書,在這些大量的貿易中,因為都是各自的特産交易。這樣既有特色,又有一定的市場。所以在國庫慢慢回轉部分的同時,有些大臣們也在從中與商人聯系,相當于資金委托代理,幫他在中間穩健增值。
也就是說,港口城市的百姓們只要腦子靈活的,也能在裏面跟着喝湯。
說到底朝廷沒有明面不準走私貿易,很有可能這就是康熙允許并引導的情況。畢竟這樣一勞多逸的好事,誰都想要不是?
皇帝要有錢,國家百姓也要富裕,這樣才能強大。
弘晝不由恍然,那些歐洲人總是得到康熙友好的待遇,說不定也有這些原因。
就像幾個月前從遙遠的意大利漂洋過海來的郎世寧,他才剛來大清就以天主教耶稣會修道士的身份來傳教。他努力的推銷自己的西方教義,康熙以違反中國正統思想的理由拒絕。但康熙只是拒絕傳教洗腦,反而歡天喜地的将郎世寧留在如意館。
決定只和他講數學和畫畫。
弘晝只和他見過兩面,更多的是在康熙那裏看見他的畫。怎麽說呢……
從看了幾本漫畫書的經驗來看,看着就像是現代的老北京人,十分融合。
弘晝如是想着,馬車終于走到了雍親王府裏。
“三位阿哥,王爺在書房有請。”蘇培盛站在馬車邊,親自領着他們三人過去。
年節家宴之後胤禛又消失了,因為他沉醉在農民的快樂中。發現王府不适合種菜之後,早出晚歸的跑去農莊忙活。
上個月大雪紛飛,因為擔心自己的菜苗子,甚至家都不回了。
弘晝覺得,這就是女人多了,不在意的大豬蹄子而已。
他呵笑一聲,跟着兩位哥哥進了書房行禮,“阿瑪安。”
“嗯。”胤禛淡淡應了一聲,看着三人。
弘時本能的繃緊身子。
弘晝恍然尚書房考試的問題,突然想到,胤禛不會是要他和弘歷看現場版的嚴父教子吧?
這多傷少年郎的心啊!
弘晝唏噓,決定低下頭給三哥一點面子。
胤禛卻轉了目光,“弘晝過來。”
感受到旁邊兩位小鹌鹑,弘晝無奈上前,“阿瑪?”
“伸手。”
與他手指大的狗狗雕塑遞出去,胤禛莞爾,“上回忘了,你以後的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