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早上八點書房裏曼桢給偉民傑民聽寫英語單詞。曼璐在畫圖紙,服裝圖紙。主要是襯衣與西褲。顧家要移到法租界,那定要備幾款新衣。不然他們就這樣着舊衣進去,那也是要引上注意的。直接買成衣那價格是原至少是原布料的五倍。價太高,曼璐只能另尋別的出路。
現在大上海,洋化得厲害,也有不少學生都會穿洋服。前幾天她跟曼桢已在多家服裝店查,襯衣西褲連衣裙,款式還是很簡單的,她看了幾天,把市面上的衣服版型都看了個遍,她很有自信自己也能制出來。曼璐與曼桢兩黑妞,穿着校服前去時,遭受了不少白眼,但只要店主不趕人,曼璐與曼桢就繼續。為此曼桢都為曼璐汗顏。
她起了自己制衣的念頭,是看到那租界的那小樓裏有臺縫紉機,那臺縫紉機房主留下不帶走。那是臺上海産的勝美縫紉,房主本來要搬走的,見曼璐提前付一年的房租,女主人的大哥就在縫紉機廠當經理,再要一臺也不費事,還有這才同意留下。見曼璐望見兩架自行車時的熱切,但也沒見曼璐要求他們留下,女主人高看了她一層。
樓下顧太太在整治衛生,廚房裏顧老太太在廚房磨綠豆沙。老太太自從無意中聽到曼璐說要是綠豆沙就好了,再看她一臉的向往狀,以後的綠豆都被老太太熬成綠豆沙。為了不費煤,在顧太太煮完早飯時,她就借火先行把綠豆上竈,豆開了,她就不停的磨豆,讓豆皮從豆中脫落出來。一般早上的煤火只能把豆煮熟,煮不爛,還得等午飯那頓煤火,不過這也正合她的意。曼璐與曼桢要下午三點半多才回來,那時綠豆沙已好,且涼。
顧太太對她的婆婆很是不解,這麽熱的天圍在竈上做這綠豆沙。開始幾次,她都好言相勸,但老太太卻置之不理,她也沒法。不過總的來說,這一年多她婆婆不再對她喝來喝去的挑刺,她總算舒心不少。
近九點顧老太太與顧太太上樓打絡子,見書裏無人。顧太太打開窗戶,往下看。在院裏兩小兒隔一米開外的面對面的站着。顧太太搖搖頭,而後告訴老太太,兩小子又被罰站了。顧老太太已把紅繩拿上手編織起來,沒把顧太太的話放心上繼續手上的活計。
曼璐與曼桢本在去布行定幾匹面料的街角碰到房産中介。得到一個大好消息,明日可安排交樓事宜。
跟房東太太交接時,看到房東太太給她們除了原來的家俱和縫紉機還有一輛八成新的自行車,還有近百本書籍和近四個衣櫃的衣物和床上用品,這些還是一眼能看到的,再細看,更多好用的物品。這也證實房産中産的話,房東在此居住不滿兩年,才一年半左右。小房保持得很好,清爽幹淨,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要補修的地方,連牆漆都不用刷。
來交接時,曼璐來時就備下了六件中國結,這六件中國結放置在一個約直徑六十厘米大紅色為底金色龍鳳為紋的圓首飾盒裏。這些也只為感覺那臺縫紉機和一個月的免租期還有就是想讓房東給她家的中國結宣傳用。
房東太太見到那禮盒,因曼璐與曼桢的衣着,就不怎麽在意。回去時,時間還早,她便随意打開一看,立即喜歡上,她對曼璐曼桢好感度又加了一成。她原先并不打算把房子租給這樣的人家,她覺得顧家不夠體面,但先生做主,她自然不能指手劃腳。
先生說能住進法租界洋樓,沒有二三百元的月收入,沒有萬把八千的家底誰敢往這裏搬。想住這裏,定是想要體面的生活,那她家的小樓就有些尴尬了,這樓才兩層,不夠寬敞,租客能住得起法租界洋樓,那也不一定能挑得上她家的洋房。
小樓是家兄置辦的,她跟先生一年前剛從北平過來,對上海不了解,入住這麽小的樓,還是別人家的舊樓,雖說已重新裝修過,但她還有些不滿,等知道上海的物價比北平高三倍還有多後,只能慶興當初沒有因房子跟哥哥與嫂子有間隙。
按說她提前交樓,應再收半個多月的租金的,但租客顧家人早在半個月前就談好了,此時要加租她自然說不出口,她不會為這小錢,把自己處于尴尬之地。
曼璐她拿到鑰匙,房東提前二十天搬家,因這曼璐七月二十六號就收到鑰匙。提前收到鑰匙,相當于她有一個多月的免租期,還有那麽多家私,這把曼璐與曼桢樂壞了。這些衣物他們就算不穿,但還是可以當掉,那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等房東離開了,曼璐與曼桢兩人把小樓認真清一遍。床上用品床罩,被套,棉被,九套,全是九成新的。窗簾十六套。衣物中式洋裝各占一半,是房東太太與先生還有兩個男孩子的和兩個小姑娘。不細看,跟新的差不多,樣式與面料都是上等的。這些衣物全都漿洗過,潔淨得很。如果改改這正合顧太太與偉民與傑民。
廚房用具也全齊,一件也不少。這些衣物,跟廚具,曼璐心裏默默的估了估,起碼有二百元了,這還是以二手價來算,要是自己置辦,那沒有兩三千出不來。
Advertisement
現在她們還是相當拮據的,身處亂世中,沒有說什麽不穿舊衣之說。之前她倆除了內衣褲就去舊貨買了不少衣物。現在還是低調一些的好,顧父不在,她們又上大學,家中就留下兩老兩小,着實不安全。
曼璐跟曼桢又商讨了一陣,再買套新的碗快,和十匹布。主要是給她倆和顧老太太置夏裝,當然也給顧太太與兩個小弟各三套新衣。不管怎麽樣,他們搬新家了嘛,這總歸是件大喜事。
曼璐去布行定了全是中等的面料,十二匹布和衣扣,等點綴物,所有物品,花費近一百六十元。這麽多面料,肯定有剩下。但戰亂,物價只會越來越高,且買十二匹,折扣最低,竟低一成,見此她心動了,便行動。
十二匹布直接拉往新居。曼桢聽從的安排,把縫紉機擦拭上油,再把小樓的衛生弄一弄。
第二日,曼璐讓曼桢在家就好,在新居也沒什麽要做的,她去那裏制衣,她也幫不上忙。曼桢只道那衣物雖然看着是潔淨,但最好還是清洗一翻比較好。曼璐見曼桢願做清洗衣物的工作,自然是不阻止。
曼璐忙了三天,成果如下。
曼璐給自己與曼桢分別各制:八件襯衣,兩件白色,一件糊藍色,一件鵝黃色,一件碧青色;一件寶藍色;一件淡紫色,一件米色;一件銀白色;四件馬甲,黑白兩色各一件;深藍色一件,銀色一件;半身裙三條,一條黑色,一條墨綠色,一條寶藍色;五條小腳高腰西褲,黑白各兩條。顧老太太:五件旗袍,一件墨綠色,一件銀色,一件黑色,一件暗紅色,一件深藍色。顧太太:四件旗袍:一件糊藍色,一件墨綠色,一件朱紅色,一件金色。顧家小弟:三件襯衣,兩件白色,一件寶藍色。三條西褲兩條黑色,一條白色。兩件馬甲,黑白兩色各一件。最重要給她與曼桢七套內衣褲,無鋼圈內衣和平底的內褲。曼璐給其他四人都做了沒有改良的七套內衣褲。最後還剩下近三分之二的面料。
所有的成衣,除了顧家小弟的,其他人只有兩套是真真完工,剩下的還有些點綴沒弄上。但這速度已是可以用神速來形容。
第一天,曼桢看曼璐從剪裁到行針,行如流水,一氣呵成。在看她制胸衣時,她更是詫異,這她也能做成,她從不知她大姐還有如此本事。之前曼璐提議在她制衣時,她心中無譜,但卻爽快的點頭同意。從中不難看出她有多信任曼璐,只為曼璐說她能做,那就是能。
第四天,曼璐在做最後的點綴工作。曼桢把昨天洗好已幹的新衣從衣架上取下,做燙工,準備入住第二天穿。看眼下沒什麽工作了,坐在曼璐身邊又幫不上什麽忙。最後她又被曼璐派出去購物。
房東留下了近百斤米面,曼璐覺得現在戰亂,家裏還是存多點米糧,就讓曼桢去市場購五百斤大米,還有一些能放置的菜品,方便明日搬家過來,直接做飯。
家裏顧老太太已安排顧太太收拾的差不多了,除了書本和衣物,其它的都不搬移,這幾天她倆陸續的搬了不少書到新居。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