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
他人都踩到底,然後自己上位,如果能混成寵妃、皇後和太後,她們只會用更殘忍的手段,而太後她老人家見多了那樣的人,所以她一直不喜歡宮裏的女人。
所以她才親自出面為兒子為未來的孫子,找一個不讨厭的女人,雖然她現在也不敢保證這樣的女人進了宮後會不會被宮裏那個大染缸給污染,但她相信如果一個能冷靜并且以平常心對待周圍一切的女人絕對不是那些俗人。
而且太後也看得出來,那個方家二姑娘可不是那種容易動搖的人,心智堅強着呢!
“娘娘喜歡,就讓二姑娘留在宮裏就是了,不是說兩個月後她就可以進宮了嗎?娘娘不妨瑞忍耐兩個月,以後進了宮想見就容易了。”
嬷嬷其實很想立即帶這位永寧侯二姑娘進宮陪太後的,但是看王氏那張越來越白的臉,嬷嬷難得發了一次善心。也罷,總要讓人家骨肉親情最後聚上兩個月,兩個月以後就是君臣關系,見了面做父母長輩的還得向方二姑娘下跪。
“你說的沒錯,只需要再等兩個月就好。王氏,你可以離開了,稍後我會讓皇帝下旨,放心不會虧待她的。有我護着,她在宮裏的安全你們就不用擔心了。”
太後想了想還是安慰了王氏一句,畢竟她這樣的做法跟搶女兒也沒啥區別了。不管是世家還是皇帝,要結親都要講究個你情我願,就算皇帝給兒子的老婆,也要問過人家的家長才會下旨,沒有皇帝會連問都不問一聲就下旨的,這絕對是結仇的架勢。別以為當了皇帝就能一手遮天,有能耐的大臣給皇帝添睹也絕對不是什麽稀奇的事。
要是像碰到明朝那樣幾十年都不上朝的皇帝,大臣就能把持朝政,比做王爺還要舒坦。
“多謝娘娘。”
王氏離開後,就派丫環找淑寧,至于淑慧她故意忘記了。既然有本事來,就有本事回去。只是可憐她的淑寧,為什麽老天總是不讓好人好過。淑寧比起大姑娘一直老老實實,結果最後想進宮的沒進成,不想進宮的卻被硬搶了進去。
“母親。”
看到王氏的臉色淑寧的臉立即白了。
“你知道了。”
王氏伸出手替她把散下來的頭發勾到耳後。
“母親……”
淑寧眼中淚花閃爍,想到自己已定的未來,她覺得前途沒有任何的光亮。
Advertisement
“你故意把你大姐摔出去的時候我就猜到了,本以為那個舉動能讓你從泥沼裏解脫出來,誰曾想到居然讓太後看穿,更加的喜歡你。”
王後拿起手帕輕輕的擦拭着淑寧的眼角,這都是命啊~~
“這只能怪我太讨人喜歡了,人家人愛,花見花開。”
淑寧擦幹淨眼淚,既然已經決定了的事她不會在這上面糾結,不管在什麽地方,日子總是人過出來的。皇宮可怕,但只要自己過好了,也就不可怕了。也許比嫁人侍候丈夫一家人還要輕松,起碼宮裏除了太後、皇帝和皇後,沒有人能讓自己侍候,而且這些人當中太後和皇後更不需要自己,她只需要把皇帝一個人侍候好就行了,算算好像也是她賺到了。
侍候皇帝侍候好了她還有賞賜可賺,可是嫁給那些世家公子她侍候一大家子不但沒有好處,要是一個沒侍候好就會被人嫌棄,還會被婆婆處罰。
越想越覺得其實進宮也沒什麽,有吃有喝還不用自己動手,什麽事都有人幫着做好,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這麽一想,淑寧也不傷心了。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常見父母親人。但是嫁人後好像也不能,不然婆家就該有意見了。
“回來了。”
太夫人看着二孫女,事情的經過她已經知道了,對于大姑娘她沒擔,王氏和淑寧就更不會提。
“是的,祖母。孫女回來了。”
淑寧走到太夫人身邊,趴在她的腿上。
“回來就好,祖母讓廚房做了你最喜歡吃的菜,晚上可要陪祖母多用一點,祖母最喜歡看你吃飯了。”
一臉認真的把碗裏的米飯吃完,不會像別的姑娘沒吃飽卻非說自己吃飽了,愣是把自己餓成貓一樣的胃,就怕吃太多會長胖。
可她們卻不知道,這樣做人是瘦了,卻也弄壞了自己的身體。
☆、第 13 章
得到消息的永寧侯和老侯爺都來了,還有在書院讀書的兄長,另外幾位兄長在軍營,不能随意離開。至于淑慧,她一回來就被太夫人押到了自己院中的佛堂中關了起來。既然院子關不住她,那就換個地方吧!
桃姨娘見女兒被關,想鬧被王氏讓幾個粗使婆子抓住,嘴裏塞着臭襪子綁在她的小院子裏,沒有王氏發話誰也不敢給她松綁。
吃飯的時候誰也沒動筷子,平時就算吃不言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冷清,明明有五個人,卻像一個都沒人。
“祖父、祖母,吃飯,父親、母親,吃飯。”
淑寧每個人都夾了一筷子他們喜歡吃的菜,今天這一桌都是淑寧喜歡吃的,不是什麽難做的食物,卻勝在清爽可口。
“好,我們吃飯。”
老侯爺端起碗,另外幾人也一樣。吃着孫女(女兒)夾的菜,又甜又澀的吃完了碗中的飯菜。
“其實換個想法,我進宮後不用嫁人侍候婆婆,這世上可沒有像祖母這樣深明大義的婆婆。而且母親也說了,太後答應了會照顧我的,只要我在宮裏不惹事,宮外父母兄長也不惹事,日子說不定比嫁給那些世家公子還要輕松呢!”
誰敢讓皇帝的小老婆侍候人,哪怕是皇後都沒這個權利。至于太後,那是長輩,侍候一下也是應該的。皇帝是大腿,想要在宮中過好日子,大腿是一定要抱好的,所以淑寧早就想好了,在宮裏一切行動都以皇帝為主,絕不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穿越女皇帝就該對自己一往情深。
真要那樣想,估計自己的腦子才壞了呢!淑寧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別說長的就不怎以聰明,手段沒有,哪什麽去跟人争寵,還要皇帝對自己一往情深?自古以來有幾個皇帝真正對誰一往情深的?
當然,皇帝有沒有喜歡的人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或許時間久了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楚有沒有喜歡過誰了。不缺美女的皇帝對誰一往而深?那才是笑話呢!起碼淑寧就不會相信皇帝會在遇見她後就從公共黃瓜變成專屬一個人的黃瓜。
所以她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最後的兩個月時間,跟親人們聚聚。
第二天宮中就有聖旨下來,內容很多淑寧聽的很模糊,但大概意思還是懂了,這是封她為正二品嘉妃,總共只有六個妃位,往上是從一品的四妃和正一品的兩位貴妃,雖然淑寧是特批進宮的,也還沒有資格坐上一品以上的妃位。而且總要給皇帝一個獎勵升職的空間吧!
還有就是兩個月後嘉妃進宮,這兩個月是皇恩,所以淑寧要謝恩。
捧着聖旨站起來,身後是跪着的祖父母和父母,其他姨娘什麽的沒有資格接旨。
眼中閃爍着眼光看着從此君臣相隔的親人,以後她也不能依偎在他們身邊說笑耍賴。同聖旨一起過來的還有兩位嬷嬷,四個宮女,和四個太監。甚至還有二十個護衛,他們将在這兩個月裏保護嘉妃的安全。
“祖父、祖母、父親、母親,你們請起。”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父親,淑寧伸出手一個一個的把他們扶了起來。
這都是些什麽規定啊,讓長輩親人跪自己,淑寧覺得老天沒有劈下來一個雷打她算是可憐她了。
“娘娘~”
王氏握住淑寧的手,眼中沒有欣喜,只有對她的不舍。
“母親,我很好。”
淑寧眨幹淨了眼中的淚花,從此以後她就是皇家人,不管以後怎樣除非犯了什麽逆謀之罪,否則就算是死她也只能埋在皇室的妃陵園中。
拍了拍王氏的手,又看了看祖父母和父親,淑寧才在兩位嬷嬷的攙扶下回到朝陽閣,從今天起她除了偶爾抽出時間和家人相聚外,都要學習宮中的規定。
不管是行走、坐姿、說話、送禮等,全都要學習,甚至還要學習怎麽侍候皇帝,還有房中事和怎麽容易受孕等,這些都要學。
幸虧前世的經歷,雖然學這些很別扭,淑寧還是繼續學了下去。就算嬷嬷說的,只有把男人侍候好了,他一高興才能護住她,要是他不高興,這宮裏一個失寵的妃子是什麽後果就不用她們說了。
雖然淑寧也知道以永寧侯府的地位,在宮中就算她失寵也不會太難過,畢竟娘家有勢力,哪怕是宮人也得惦量一下自己的脖子和家人的脖子是不是夠硬。別以為宮妃的娘家勢力在外面就不拿人家當回事,收拾別人他們不行,收拾一些宮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兩位嬷嬷是太後宮中的人,一位姓劉,一位姓白,淑寧叫她們白嬷嬷和劉嬷嬷。兩位嬷嬷一位和藹一位嚴肅,但總的來說都不是什麽壞人,只要你沒有惹到她們。學規定對淑寧來說并不難,畢竟她一直是被當成嫡女養大的,宮裏的規矩雖然多,但大致上其實和她以前學的有許多相似之和,現在她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宮規徹底融進自己平時的一言一行當中,別到時進了宮慌張之下連見什麽人行什麽禮都忘記了那就糟啦!
好在宮中現在份位比她高的人除了皇帝、皇後和太後外,就只有四妃當中的最後兩位賢妃和德妃。這兩位一位育有大皇子,一位育有大公主,都不是什麽名門出身,不過是六、七品小官的女兒,被家人送進宮為家族博榮寵,但是顯然這兩位好像都不怎麽成功,雖然育有大公主和大皇子,她們的娘家還是六、七品的小官,到現在都沒有被招進京,估計皇帝有讓他們一直幹到退休為止的念頭。
說起來,淑寧算是皇帝後宮中出身最好的一位,就連皇後也是一位偏将的女兒,還是死了爹媽的那種。
看來皇帝真的很不喜歡家大勢大的外戚,但是不知他為什麽同意自己進宮。所以他們永寧侯府從現在開始就要低調,而且只做皇黨,除了皇帝誰也不認,哪怕是以後自己生下皇子,淑寧也要求他們不站在任何一位皇子的身後。
從龍之功可沒有那麽好領,光是危險性就偏高了,一個不好整個家族都被連累。雖然做純臣可能什麽榮華富貴輪不到自己,但是它穩當啊!一般來說,只要和新皇沒有恩怨,純臣的結果都不會慘,搞不好對新皇來說純臣用起來比那些有着從龍之功的人用起來還要放心。
因為在新皇的心中明白,純臣只會忠于皇帝,他們不會偏向任何的王爺皇子,這樣一來同時也代表了他們不支持任何一位王爺和皇子,也就是說皇帝是誰他們不在乎,他們只會忠誠于皇帝,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有什麽不臣之心。
這樣一來,反而用起來更加的放心。有從龍之功的人大多數都是屬于投機者,他們要的是榮華富貴,新皇豈能把這些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怕他們把自己的國家搞垮嗎?
所以有從龍之功的人榮華富貴也許有,但權勢可能跟他們也沾不上邊,因為新皇不放心他們。就拿清朝的雍正皇帝來說,年羹堯和隆科多有從龍之功吧?結果呢?呵呵~~
所以永遠不要去想什麽從龍之功,那不是什麽好事。老老實實做純臣,不要貪戀權位,只有這樣才能保住一大家子,古代做官是個高危險的職業,不像後世一般來說處罰的也只是他本人,而不是像封建社會這樣最大的處罰是誅九族。
連坐法,懂嗎?回去數數九族之內有多少人,心裏也好有個底。相信有了這個數據,想做什麽之前都得三思而行,別連累家人族人。
☆、第 14 章
“娘娘,這是紅棗銀耳粥,你用一點。”
白嬷嬷接過梅春端進來的粥,最近不止是淑寧要學規矩,就連梅字開頭的四大丫環也要學,她們都要跟進宮,梅秋和梅冬甚至決定終身不嫁,到了年紀就跟白嬷嬷她們一樣自梳成為娘娘身邊的嬷嬷,照顧娘娘一輩子。這是她們到娘娘身邊的第一天就發過的誓言,這輩子都不會變的。
梅春和梅夏也是一樣,她們雖然是家生子,可在家裏并不受寵,後來跟了二姑娘後才變得好起來,但也養成了她們對外人冷漠的性格,哪怕是她們的爹娘也都在她們這裏讨不到好。高興的時候就給一點錢,不高興的時候直接不見。姑娘都說了,她的丫環不需要委屈自己。
“白嬷嬷。”
淑寧扶着劉嬷嬷的手坐起來,每次來月事的時候她都會想為什麽自己不是男人,太特麽的折磨人了。痛到不是不怎麽痛,但就是很不方便,連門都不敢出,就怕弄在身上丢人。
幸虧她出生在富貴之家,可以用棉布棉花,要是像那些農家只能用草木灰來做衛生墊,淑寧絕對會哭死的。古代婦人得了婦科病還不好治,那羞恥度太高沒有婦女接受得了。
“娘娘,吃了粥你再睡會兒,昨晚整宿沒睡好,今天的精神瞧着不怎麽足。”
白嬷嬷拿着勺子喂她,劉嬷嬷坐在身後讓淑寧靠着她。自從她們來了後,幾個丫環和宮女都靠邊站了,除了洗梳其它事都由兩位嬷嬷親自服侍淑寧。
一開始淑寧是不太習慣的,但人就是種很奇怪的生物,當這一切習慣下來後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麽,她不是從一開始不習慣別人侍候到現在十幾二十幾號人侍候她一個不都習慣了嗎?
雖然兩位嬷嬷被稱之為嬷嬷,實際上她們的年紀也不是很大,就三十出頭這樣子吧!所以淑寧完全用不着別扭,侍候自己就是她們的工作。
這樣一想,淑寧就一點也不別扭了,她問過兩位嬷嬷,她們都說太後把她們兩人賜給了淑寧,以後她們和淑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好,劉嬷嬷等下派個丫頭跟母親說聲,今日我不能陪她談話了。”
淑寧點頭,她昨晚确實沒睡好,每次月事來她都睡的不踏實,王氏也知道的。
劉嬷嬷去找丫環告知王氏,白嬷嬷替淑寧撚了撚被角,看着她漸漸進入夢中。
“嬷嬷,大姑娘身邊的丫環想要拜見娘娘。”
宮中賞下來的宮女走進來在白嬷嬷耳邊說道。
“告訴她娘娘在休息,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這會兒才上午,讓她明天再來擺明了就是拒絕。那位方大姑娘白嬷嬷和劉嬷嬷在來永寧侯府的時候就被告之那位不是什麽好姑娘,不要讓她打擾到娘娘。
這話還是太後娘娘貼身嬷嬷說的,她們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所以一聽是大姑娘的丫環,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
“是。”
宮裏派來的宮女雖然不能和梅字四大丫環相比,但也是屬于人精了,看嬷嬷的态度就知道這位大姑娘不是什麽重要的角色,也不怕得罪。直接照着原話回了,然後便見大姑娘的丫環臉一陣青一陣紅的離開。
“什麽東西,這會兒就知道想着我們姑娘了?以前可沒見她們恭敬過。”
梅夏端着一個小盅走進來,對大姑娘的丫環各種不待見。別以為她們姑娘不說,大家就沒眼睛,平時看見姑娘一個個鼻孔朝天假半看不到,就連碰到行禮也都只是做做樣子,現在看大姑娘靠不住了就想來巴結她們姑娘,沒臉沒皮的東西。
“梅姐姐,你為何如此生氣?”
宮女拉着梅夏的手跟她聊起來,想要留在娘娘身邊侍候,對于娘娘的喜好和厭惡一定要打聽清楚。
“這些事以後你就知道了,不過我可得提醒你,千萬不能和大姑娘那邊走近了,不然娘娘可饒不了你。”
梅夏端着小盅離開,宮女想從她這裏打聽姑娘的事是萬萬不能的。
到是宮女沒打聽到娘娘的喜好,但是從梅夏的話中知道了娘娘很讨厭大姑娘的事。不然做為大姑娘的大丫環也不會特意對自己說這麽句話,宮女心滿意足的回到她和另外幾個宮女住的屋子,她們都在屋子裏等消息呢!
“夫人。”
劉嬷嬷走進來。
“什麽事?”
王氏正打算去找淑寧呢!她的妝匣裏有好幾樣适合姑娘戴的頭飾,正想拿過去送給她。
“剛才宮裏的劉嬷嬷派人來說姑娘今天沒辦法陪夫人談話,請你明日再過去。”
雖然都姓劉,王氏身邊的劉嬷嬷可不敢跟娘娘身邊的劉嬷嬷相提并論。
“怎麽回事?”
王氏放下妝匣。
“夫人你忘記了,這幾天姑娘都不太方便。”
劉嬷嬷提醒王氏。
“哎喲,你不提你還真忘記了。數數日子,可不正是這幾天嘛!”
王氏撫額,最近的事太多,她都忙暈頭了。以前為娘娘存下的嫁妝現在都不能用,她就打算除了一些可以帶進宮的全部換成銀票,在宮裏可不能沒有銀子。以後想再送進宮就沒那麽方便了,還不如在可以帶進宮的時候多帶一點,也讓家裏人放心。
“讓廚房備些紅糖水送去,還有紅棗花生粥也備一些。”
王氏回頭便是一連串的吩咐,下面的只能趕緊照着她的話做。娘娘用不用是一回事,他們卻不能不做。
淑寧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接近正午了。
“娘娘,可否傳膳?”
白嬷嬷坐在一旁繡東西,見淑寧醒來趕緊扶她起來。又拿毛巾沾了溫水擰幹給她擦臉擦手,直到淑寧徹底清醒過來才又坐在一旁問道。
“先等等,我這會兒剛醒來沒什麽胃口。”
淑寧半靠在榻上,還有一件毛披風搭在肩上。來月事的女孩子容易冷手冷腳,所以保暖就很重要了。雖然不是冬天,也不能讓她涼着了。
“那娘娘可要喝點紅糖水,梅夏用小盅裝着放在熱水裏溫着。”
白嬷嬷也知道剛睡醒的人是沒什麽胃口的。
“好。”
淑寧也覺得口有點渴。
“娘娘,請用。”
聽到白嬷嬷的傳喚,梅夏端來了紅糖水。
淑寧拿勺子喝了半盅便喝不下了。
“娘娘?”
“我要更衣。”古人說話真雅,上廁所就說要更衣。
“是。”
梅夏退了出去,喚了梅春和梅秋進來。
白嬷嬷在一旁盯着,由梅春和梅秋侍候着淑寧更衣,出來換了一套衣服,又坐在榻上。
“娘娘,可傳膳?”
白嬷嬷替淑寧攏好披風。
“傳。”
“傳膳。”
梅春走到門口對守着的大太監說道,自從這些太監來了之後,原來守在院門處的小童子便換成了他們。雖然童子還小,卻也是男人,太監在其他人眼中已經不是男人了,所以可以守門,也可以就近侍候宮妃。
“是。”
大太監福寧跑到小廚房傳膳,很快就有宮女們進來擺膳。
按照規定,妃以上的宮妃每頓有六葷六素十二個菜的份例,四妃是十六道菜,貴妃是二十道菜,皇貴妃是二十四道,皇後是三十六道,皇太後是六十四道,皇帝則是一百零八道。
算起來這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了,起碼淑寧表示她吃不完。雖然可以賞給宮女嬷嬷太監們吃,但淑寧還是不願意讓人家吃自己剩下的菜。
所以她讓人改成了每頓兩葷兩素,而且份量不能太多。至于宮女嬷嬷太監他們的飯菜也是小廚房一起做,就是沒有淑寧的飯菜貴重精致,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在淑寧看來,不用他們吃自己的剩菜就是好的。當然她也知道自己這麽做挺矯情的,可有些事她真沒辦法做到古代那樣不在乎。
淑寧都這麽節儉了,下面的人當然就更不敢浪費。飯菜雖然樣子不多,但是管飽,而且吃的還是熱食。哪怕是粗使宮女和太監,也有一葷一素兩個菜,還有廚房大鍋裏一大鍋的蔬菜湯讓他們喝。
☆、第 15 章
淑寧知道自己每天的言行都會向宮裏報告,她不知道自己改了規矩會不會讓上面的人認為自己太過小家子氣,但是她覺得對的事就一定會去做。如果皇帝和太後真認為自己上不了臺面她也管不了這麽多了,本來上輩子就是草根,接受的教育也是讓自己不能浪費,就算現在投胎到了富貴人家,淑寧也從不主張浪費。所以她吃東西向來都是點自己愛吃的兩個菜,再上廚房做兩個菜,然後加一個湯就行了。
在淑寧看來,一個人有沒有氣質教養不是有多少道菜能看得出來的。太多了那叫鋪張浪費,在她的心中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別看她只減了一大半的菜,可是這些菜一年算下來也得省下不少銀子了,這些銀子拿到外面都不知道可以養活多少個普通家庭。她不能要求別人做到不浪費,但她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
“怎麽樣?我就說這丫頭不錯吧?”
太後看着每日一報,對于淑寧是再滿意不過了。雖然淑寧這麽做讓人看着是有點降低了身份,但同時也證明這個丫頭的品德好。她不是一味的只吃那些尋常的食物,像是燕窩人參等只要是适合她吃的她也會吃,但是她會在自己的範圍之內不浪費。
不像好多宮妃,恨不得把自己的桌子全部擺滿,證明自己受寵。事實上,那些菜宮妃們吃的很少,很多都是一筷子也沒碰就撤了下去,不是賞給下面的人吃,就是全部倒掉了。
每年宮裏都會浪費大筆的銀子,雖然大夏朝在當今皇帝的治理下國庫豐滿,但是天下永遠沒有太平的時候,每年都會有大大小小的災荒,國庫裏的銀子不是用來給後宮妃嫔浪費的。
皇帝自己都把自己的膳食從一百零二道減到了六十四道,太後也減到了三十六道,皇後也跟着減到了二十四道。
淑寧這麽做也許只是湊巧,但無疑是戳中了皇宮三巨頭們的那個點。讓她們對她滿意不少,起碼比起一個奢侈浪費的妃子,他們更願意要一個花費有度不浪費的後妃。
沒錯,在皇宮三巨頭看來,新封的嘉妃就是一個花費有度并且不浪費的宮妃。不浪費大家都知道了,這花費有度又怎麽說呢?
一切都要從幾天前說起,新封的嘉妃娘娘不太喜歡讓人把自己那些大紅的衣服分成了幾塊,一塊是穿過并且舊了的,一塊是穿過還有八、九成新的,一塊是沒有穿過的。舊衣賞給了下人,八、九成新的送給了永寧侯家族那些家境不是很好的族人,而全新的則送給了關系比較好的姐妹。
前面的兩個就不說了,她們肯定不會嫌棄淑寧的衣服。後面那一類,當然也不會。不但不會,這衣服她們還要好生的收起來,不僅自己穿,好好保存下來還能留給自己的女兒。要知道這可是正二品皇妃賞的衣服,有時候這樣一件衣服說不定還能幫她們的大忙。
所以淑寧送出去的衣服到是很受歡迎,當然她也不是随便送的,那些家世比淑寧還好的她一件也沒送,因為這樣人家的姑娘說不定做衣服的料子比她還要好,她送衣服豈不是打人家的臉嗎?
所以她送的都是家境比不過永寧侯府,但是關系跟她又比較親密的姑娘。
做了皇帝的妾也是妾,這輩子別想穿大紅色的衣裳了。雖然她本人不是特別的愛紅色,但是當真正失去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能穿正紅在古代是件有福氣的事。
還有以前那些繡了牡丹圖樣的衣服也都不能穿,也送人了。
這樣一來,淑寧的衣箱就少了一大半,必須重新做衣服。這次做的衣服比以前的更加華貴,不能繡牡丹就繡蓮花,蓮花她也喜歡。
還有以前不能上頭的頭飾也讓打了許多,以前像她們這種貴女只能戴小鳳簪。現在她可以戴五尾的鳳簪,比以前的華麗漂亮多了。
皇後是九尾,皇貴妃是八尾,貴妃是七尾,四妃六尾,而她是正二品的妃,所以可以戴五尾。
還有那些漂亮的進貢南海珍珠,以前這些東西她雖然有一部分,但都不能上頭。就連太夫人和王氏的鳳冠霞帔上有幾粒,像她們這些小姑娘根本不能戴。
到是普通的淡水珍珠她們還可以戴,并不是像小說裏說的那樣什麽東西都敢無所顧忌的往頭上插。要是被人發現,那可是大罪,自己挨板子是輕,連累家人才要命。
就算得了南海珍珠,做出來的首飾也不敢戴,只能偷偷的私下欣賞。淑寧就得了太夫人給的兩對南海珍珠,太寶貴了就讓她收在了妝匣裏。至于太夫人為什麽有,誰讓人家的娘是公主呢!
這一次打首飾也拿出來讓打成了一對珠釵,打算等離開家的時候一支送給太夫人,一支送給王氏。
這是淑寧賞賜的,兩人可以戴出來。一般情況下,只有這種宮中貴人賞賜的你戴了才不算逾制。
就像太夫人,這南珠她拿着沒罪,淑寧私下拿着也沒事,但是要被曝出來她就可能有事了。當然收藏頂多被罵一頓,但是戴是絕對不能戴的,‘逾制’這兩個字上面不想辦你的時候就沒事,想搞你的時候就是大罪。
而淑寧這一次大手筆的弄一堆衣服首飾是因為這些東西她可以一直穿,一直戴,不算消耗品。做好了也可以放在那裏當收藏,算不上浪費。
而且女為悅己者容,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肯定喜歡看好看的人,而不是選一個長的醜的人站在自己面前。淑寧是女子,當然也是很喜歡打扮的。在她看來,衣服首飾可以多添一點,因為這些東西可以放着不會壞,但是食物就不同了,保存的時間不長,而且剩下的也不可能再上淑寧的桌子,就這樣倒掉真的好浪費。
而且做為貴族,淑寧他們會吃到很多平時非常難得的食物,這些東西一般來說都是吃一點少一點,像熊掌、魚翅等,這些都是很難得的,但同樣這些東西也因為過多的捕殺越來越少。而這些珍貴的食材卻因為有時為了面子即使主人不愛吃也會擺出來,這樣一來浪費就成了必然。
像淑寧,她從不吃這些,所以她的小廚房裏沒有熊掌和魚翅,這讓王氏和太夫人她們感到很奇怪。好在大家沒有深究,不然肯定會認為淑寧是個怪人的。
所以她在該花的上面從不摳門,以免被人瞧不起。但是在能省能節儉的地方,她也不會浪費。我都不吃了,還弄來幹什麽?
宮中的皇後太後就不說了,但是對皇帝而言,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妃子打扮的漂漂亮亮,而不是邋裏邋遢、蓬頭垢面的。在他看來,淑寧做了這麽多首飾和衣服也是想讨自己歡喜,當然這就不是浪費了。
不像別的妃子,不僅吃飯鋪張浪費,還經常喜歡砸東西,砸了還要讓尚寝局補上,以為這些東西在皇宮都不要錢嗎?所以在皇帝看來後宮的妃子都很擅長浪費,而當今聖上喜歡以各宮的花銷情況來寵人。只是到如今也沒有哪位娘娘把到皇帝的脈,所以得寵的妃子并不多,而且每次得寵的時間都不長。
于是淑寧在不知道的時候又在皇帝面前刷足了好感,讓她進宮之後的路順暢了許多。起碼她不用費心怎麽去讨好皇帝了,在皇帝的眼中她格外的順眼。
☆、第 16 章(抓蟲)
“二妹妹。”
方家幾兄弟站在小院的門口,看着正坐在院子裏曬太陽的妹妹。他們費了老大的勁才請到假離開軍營和書院回來看望淑寧,而明天她就要進宮離開永寧侯府,要是錯過,他們會遺憾終身的。好在他們終究還是趕回來送她離開,只是不知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也許那時已經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了。
難得天氣好,淑寧就讓人搬了椅子在外面,旁邊還放着一張小幾,上面擺着茶水和點心。
“哥哥~”
淑寧聽到聲音擡頭,就瞧見幾個哥哥一臉激動的看着她。
“參見娘娘。”
在淑寧站起來的時候,他們全跪了下去。淑寧剛邁出的腳又收了回來,黯然的垂下眼。
“起來吧!”
“謝娘娘。”
方賢五兄弟站了起來,在淑寧期盼的眼神中走過來。
“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你們剛從外面回來,累了吧!梅冬,上茶。”
“是,娘娘。”
梅冬在劉嬷嬷的幫助下沏好了茶,方家幾位少爺也都坐在太監們搬來的椅子上,同樣身邊也放了茶幾。
“娘娘……”
方賢看着一身華貴衣裳的妹妹,只是幾個月不見,感覺妹妹一下子長大了好多,他都快認不出來了。
“大哥,我很好。”
淑寧面帶微笑的看着方賢,她這話并不是安慰他,而是真的很好。
只要擺正自己的心,就會發現進宮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可怕。在古代,她總是要嫁人的。比起未知的婆家生活,也許成為皇宮的小妾也不是那麽痛苦。反正古代的男人都是正妻小妾通房一堆,嫁誰不是嫁呢!
“我在回來的路上路過珍品樓,給你帶了件禮物。”
方賢看着妹妹身後的嬷嬷和宮女,他知道有些話已經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