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淑寧坐在帳中,手執一本游記,悠閑的翻了起來。她的身體不錯,再加上又是坐在馬車上,人到沒随行的人員那麽辛苦,那麽累。所以在用完膳後就讓大家輪流休息,她自己則待在帳中看書,也不外出。

帳外有侯林帶着另一個太監守着,當然還有侍衛站崗和巡邏。安全方面到是不用擔心,所以淑寧很放心的讓自己沉浸在書中。要說她來到古代後什麽進展最大,那就是古文理解能力了。擱前世,以古人寫書的習慣,她真是十句當中有九句不懂,還剩下一句是靠猜的。

而現在,她看古文就跟以前看白話文一樣自在,她覺得自己要是能回到現代,絕對可以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還打折的。

太後和皇後早早的休息了,太後年紀不小了,自然和年輕人沒法比。而皇後,做為一宮之主為了出行她忙了将近半個月,今天終于離宮,也累的不輕,當然要早早的休息,明天還要趕路呢!

皇帝還在禦帳中和大臣們商讨國事,淑寧讓守在自己身邊的梅秋用爐子熬了一鍋燕窩粥給皇帝端去,當然她沒忘記禦帳中還有幾位大臣。只是比起皇帝單獨用盅裝着,這些人只能自己舀了。

“多謝嘉妃娘娘。”

雖然有用晚膳,可這會兒已經是亥時,吃的那點東西早就在忙碌中被消化光了,這燕窩簡直就是及時雨,解決了君臣的腹饑。

其實這事本來皇後有安排的,只是禦廚他們送來的是點心和一點湯,白天累了一天的人看到這些點心和湯哪裏還有胃口,反倒是淑寧這燕窩粥不帶油膩,只有一點點甜,引人胃口大開。

“嘉妃辛苦了,回去告訴嘉妃,讓她早些歇息,朕明日再去看她。”

皇帝寵愛一個人,就是給她無上的體面,即使是重臣們也不能輕視嘉妃。皇帝都看重的人,你們敢不看中?皇帝可是知道這些重臣們向來瞧不起後妃,以前皇帝也無所謂,反正那些後宮妃嫔們本來就不入他的眼,但是嘉妃不同,所以皇帝自然願意給她擡身份。

“奴婢遵旨。”梅秋躬身退了出去。

淑寧見梅秋回來,這才放下書,洗漱睡覺。至于梅秋說的,皇帝明日過來看自己的話,她覺得這個幾乎不可能,因為皇帝連在去行宮的路上都不忘記處理國事,就算有點時間也是去看太後和皇後了,哪有時間來看自己啊!

于是淑寧心安理得的睡了,皇帝的話她半點也沒放在心上。

所以當第二天她接到口谕,皇帝要讓她陪駕的時候,還一臉傻傻的反應不過來呢!

好在她身邊的白嬷嬷和秋、冬二女很靠譜,立即給主子好生打扮了一下,頭上也插了一只白玉鳳釵,再配上新做的湖綠色的廣袖流仙裙,然後被派來接人的蘇茂才送上了玉辂。

“妾,參見吾皇萬歲。”

Advertisement

來都來了,淑寧也不怕生,無視車中幾位大臣們打量的眼神。

“嘉妃來了,過來朕身邊坐,朕想喝嘉妃泡的茶了,可有幸嘗之?”

皇帝跟淑寧說話不像跟別的後妃那樣嚴肅,語氣中帶着一點逗弄之意。

“妾泡茶可,但要最好的茶。”

淑寧也不跟皇帝客氣,她知道皇帝這裏的茶才是最好的,就連純正的大紅袍都有一些。不過比起後世一年連一斤都不得,現在的大紅袍還能得兩斤,比後世多了不少,估計是因為岩上的茶樹活着的比後世要多吧!畢竟有幾百年的差距,那些茶樹意外或是老死都有可能的。

“允了。”皇帝大方的點頭答應,蘇茂才立即捧出了大紅袍。

淑寧一見果然眉開眼笑,逗得皇帝虛點她幾下,口中還不斷的說着:“你啊,你啊!”

皺了皺鼻子,淑寧趁幾位大臣低頭的瞬間朝皇帝做了個鬼臉,然後接過茶葉,先把它放在一邊,用沸水洗茶壺和茶杯中,接着再把茶放進壺內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位置,便取下沸騰的開水,第一遍洗茶。

把洗茶水倒掉,第二遍直接沸水高沖注入壺內,幾秒後把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皇帝那杯自然是由淑寧奉上的,而幾位大臣的,則是蘇茂才用托搬端着一一由大臣們親自取到手中品嘗。

第三次沖泡則加了幾秒,第四次又差不多用的時間是第三次的雙倍。

直到這時,這茶再喝已然無味,接着再泡就沒啥用處了,于是淑寧果斷的換茶。不過這一次泡的不是大紅袍,而是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是綠茶,和大紅袍的泡法又不一樣,但每一次嘉妃抓住的時候都恰到好處,所以皇帝喝的茶是最佳飲用效果。

“愛妃這一手可不簡單啊!”

十幾歲的少女,在泡茶的時候一點也不比泡了幾十年的茶博士差,可見私下嘉妃沒少練習。

“妾這手還是父親母親他們拿好茶讓妾練出來的,這些年不知道被妾浪費了多少好茶,也虧得父親母親不心疼。”

換成是平時常人家,哪舍得拿極品好茶給不懂茶藝的女兒練習泡茶。疼女兒的拿些上等茶,對女兒一般的也就給點中等茶,好茶他們可是要留給自己喝的。

“永寧侯也太疼愛妃了,居然拿好茶給愛妃你練習。”

皇帝聽到這哪能不明白,一開始便用最好的茶,熟能生巧,再加上嘉妃在泡茶方面也有一點天賦,總能練出來。

“父親是很疼妾,只要妾說的他都會為妾做到。”淑寧想起永寧侯,臉上便揚起淡淡的微笑,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父親比什麽都強。

“看得出來。”皇帝點頭,還包括幾位豎起耳朵偷聽的大臣們都在心中對永寧侯疼女兒的程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還以為永寧候疼女兒是傳言,現在看來所傳非虛,連極品好茶都舍得讓幼女用來練習,還有什麽是不舍得的。反正在場的幾位大臣是不可能,所以他們才覺得永寧侯奇怪。這繼承家業的兒子不疼,怎麽對一個丫頭片子如寶似珠的。不過當他們又一想到,永寧侯府幾代都沒有女兒,就連旁支也沒有,也就不奇怪了。

一個上午,淑寧除了給皇帝泡茶外,就是拿着蘇公公送來的書翻看。皇宮中有一個很大的藏書樓,是世上收藏書籍最多的地方。裏面有好多書都是淑寧不曾看過的,因她喜書,皇帝準允她每半個月到書樓挑一次書,但是在挑書的時候,必須把上一次借走的書還回去。

所以每一次,淑寧都要挑上好幾本,看完還回去再繼續挑,沒有心厚的一挑就挑好幾十本甚至是上百本,這些書不好保存,書樓都有專門的人打理,一下子挑太多的話,留在自己宮中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她覺得自己的信用就等于破産,皇帝也不會允許她再跟書樓借書回去看的。

到了中午,皇帝還是沒叫停,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大家都準備了一些好入口的幹糧,繼續在馬上、車上将就了。只有皇帝這裏不同,居然還有幾道涼抖的小菜和一碗青菜肉粥。這些都是禦廚們在馬車上利用小爐子做出來的,雖然條件不好,可手藝在那裏,味道自是不差。

淑寧與皇帝一起用了午膳,而那幾位大臣也得了皇帝賜的午膳,這可是不得了的殊榮。直到下了玉辂幾位重臣們腳底都還打着飄。

到不是他們現在還沉浸在皇帝則膳當中,雖然難得但他們好歹也是皇帝的心腹大臣,享用禦膳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真正讓他們到現在還回不到神的卻是皇帝對嘉妃的态度,要他們來說有點像他們平時對女兒時的态度,居然還夾菜給嘉妃,這世唯一能讓皇帝動手夾菜的人只有太後,卻沒想嘉妃也有這樣的榮耀。

看來他們還是低估了嘉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要是嘉妃生下皇子,他們已經能想象到嘉妃将會如何盛寵了。也許,她生下的皇帝将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太子甚至是皇帝,想到這幾位大臣不由而同的打了一個寒顫。

不管怎樣,在确實嘉妃生不孩子皇子之前,都不宜得罪永寧侯府。不然等嘉妃生下皇子,她的孩子登上了皇位後,估計第一次見就是清算那些曾經得罪了嘉妃的家族。

不得罪永寧侯府,這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很困難,因為他們沒有女兒在宮中,和永寧侯府就算不上對手,只要在大致上雙方不結怨,對他們來說都是雙贏。

中午一直在趕路,皇帝上午處理國事也累了,于是枕在淑寧的腿上休息,而淑寧則靠在車上閉目養神。與皇帝的辛苦比起來,即使是出行對她來說也算得上是度假,雖然車子搖晃的她也想睡,但淑寧要考慮到枕着她腿睡覺的皇帝,她睡着了不了緊,要是不小心把皇帝弄下去就呵呵~~

下午照常是在申時宿營,今天因為早上出發的時間比較早,再加上中午沒有休息,還剩下二十多裏路,明天中午應該就可以到了。所以皇帝果斷的叫停,随行的人員立即忙碌起來。等淑寧和皇帝下車時,後宮那些女人的眼神都快把她吃了。

她們這麽多女人,居然還沒有搶贏嘉妃那個黃毛丫頭,以前有誰聽說過後妃上了皇帝的玉辂伴駕的?別說坐到皇帝的辂車,就連靠近都難。

偏偏皇帝這一次卻為嘉妃打破了舊例,怎麽不讓一群女人妒忌,淑寧相信她在接來的日子內一定會過的很精采。雖然有皇後、太後、皇帝護着,但女人的妒忌心也是很可怕的,經常會因為妒忌做一些完全不用思考的事情來,那個時候不僅自己侄黴,她們被查出來後只會比她更倒黴。

話說,上次麗妃掉水的事情查的怎麽樣了?為啥宮中一直沒有動靜?還是說皇帝他們查到了,只是暫時按兵不動,想放長線釣大魚?

因為淑寧沒有上到後妃們的看臺,所以不知道麗妃掉下去的那個位置其實原本是屬于她的位置,所以她也不知道上一次麗妃中招只是代她受過而已。當然就算淑寧知道了也不會愧疚,因為讓麗妃坐在那個位置的人不是她,而是自己自己為了虛榮要去做的,這完完全全是她自找的,所以淑寧也不認為自己對麗妃有什麽好愧疚的。

因皇帝在宮中下了禁令,不準任何人告訴嘉妃,所以包括侯林這些人,都沒有人敢告訴她,其實當初端午賽龍舟時發生的事主要是争對她,麗妃只是替死鬼而已。

至于皇帝究竟有沒有調查出什麽,這個誰也不知道,包括做下這事的人都不清楚,時常膽顫心驚,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念幾遍佛經祈禱,希望皇帝不要查到她的頭上。

這世上知道真相的人不超過五個,皇宮三巨頭和兇手,加在一起四個人,就連蘇公公都沒有看調查出來的結果,只是知道當皇帝看完後格外的生氣,連自己平時最喜歡的一件白玉紙鎮都摔碎了,要知道平時皇帝可愛惜那只貔貅紙鎮,就連打掃也只準蘇茂才自己動手,其他專門打掃禦書房的太監宮女都不準碰。

可就是這是這樣一件皇帝的心愛之物,居然被皇帝親手摔碎了,可見當時他有多麽的盛怒。最後不知為何,皇帝愣是壓下了此事,但是對嘉妃娘娘明顯更好了。看來這一時半會兒,那個兇手還算安全,但同時也在皇帝的心中抹上了一層陰影,以後她不再繼續動手就算了,不然皇帝把所有的事加在一起跟她算總帳。

而被皇帝惦記了的人還不清楚,只是瞧着許久沒有動靜,便以為沒有查出來,心中大石一落,晚上也不念經了,以前怎樣以後繼續怎樣,也因此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自信心,連皇帝都查不出來,她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啊!

要是皇帝知道她在想什麽,肯定會郁悶死的。這人太有自信也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她看不清楚自己的形勢,以後肯定會還出妖蛾子。

淑寧被蘇公公剛送回自己的帳子,就迎了來了宣妃和幾位低位妃嫔。

“參見嘉妃娘娘。”不同于宣妃與嘉妃同級,幾位低位妃嫔即使心中不願,也得向淑寧行禮。

“起來吧,不用多禮,坐。”

幾位貴人、美人在心中翻了個白眼。等她們行完禮才說不用多禮,這位嘉妃娘娘哪裏像太監宮女們說的是個脾氣好的人,脾氣好還會給她們一個下馬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