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抓蟲)
“唉~早知道賢妃不賢,大皇子就不會讓她自己養。現在再說這些也沒用了,大皇子身體虛弱成這樣,我和皇帝也有一定的責任。”
太後後悔了,即便是不忍與皇孫早早的分離而傷痛,也不能把他交到一個毒婦的手中,這還是親娘呢!
“母後,你就不要自責了,皇上和母後你也是因為不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兒媳也是知道的。”
皇帝和太後的做法,皇後并不贊成,但也不能說他們做的全錯。早就知道這個孩子活不過二十歲,兩位天下最尊貴的母子當然不願意親近大皇子,就怕感情深了以後分別的時候更加痛苦。雖然如此,皇帝和太後對賢妃也多有優待,就因為她養育大皇子,平時的吃用都是最好的,給大皇子的更是差不多和皇帝并肩了。
而太後也時不時的有賞賜過去,這不全都是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嗎?雖然不想親近,但畢竟是親祖母和親父,也不願意讓孩子受委屈。本想跟着親生母親,孩子會過的好,結果傷害大皇子的人恰恰就是他的親生母親賢妃。
“算了,這一切等皇帝回來後再說吧!你等下派人去處理一下賢妃的事,暫時我不想看到她出現在行宮非靜心堂的任何地方。”
太後這是要把賢妃徹底困在靜心堂,本來就禁了足,現在連靜心堂都不能出了,原來還能在靜心堂旁邊的小花園中轉轉,現在賢妃連小花園都不能去了。
賢妃接到太後的懿旨後一下子便暈了過去,被幾個皇後派來的嬷嬷直接拖到床上扔下就不管了,反正天氣這麽熱,也不怕她着涼。
“母後,要告訴皇上嗎?”
聽到嬷嬷回來禀報關于賢妃的反應後,皇後美眉輕皺,賢妃可不像因為這點打擊就暈倒的人。
“不用,皇帝難得出去散心,還是不要打擾他了。”太後搖頭,她的兒子她最清楚。皇帝是個好皇帝,可就是太好了,對自己的身體不怎麽愛惜,難得一次輕松,總要讓兒子舒服的過上一天。反正事情已經這樣了,告訴皇帝也沒用,等他回來再說也不遲。
“兒媳明白了。”
皇後也贊成太後的決定,皇帝确實太辛苦了,他應該好好休息。
太後和皇後的決定并沒有影響行宮中其他妃嫔們的心情,看到賢妃倒黴,她們的心情可好了。做為唯二的一品後妃,賢妃和德妃一直是除皇後和嘉妃外,最受大家妒忌的兩人。也許在某方面,嘉妃都不如她們兩個。畢竟一品妃和二品妃還是不同的,一品妃位比親王,公主皇子見到都要行半禮,身份可以說是相當貴重的。
一品以下的妃子,除二品外,其它份位的後妃見到皇子和公主,除非親生不然都得行禮,畢竟身為皇家血脈,他們比這些後妃身份上可高貴多了。
母憑子貴,或是子憑母貴,這兩種看似一樣,卻并非一樣。一種是母親憑借皇子公主的身份上位,這種人一般家世出身都不高,比如賢妃德妃,她們有家世上天然比不過嘉妃這位侯府出生的姑娘,即使人家是庶女。
Advertisement
而另一種則是子憑母貴,那就是出身高貴的後妃生下皇子公主後,皇子公主因母族的身份地位高過于低位妃嫔或是宮女生下的皇子公主。在繼承皇位上,如果在相同的條件下,母親身份高貴的那位皇子,成為皇帝的機率要高于母親身份低的皇子。
所以,別看皇家對嫡庶不是特別的重視,其實還是在身份上有選擇的。賢妃的心思,只要皇帝和太後用心查,肯定能順藤摸瓜找出源頭,對于她的天真皇帝和太後也只會冷笑兩聲以示不屑。
先不說大皇子身體限制了他無法争奪皇位,就算他的身體沒有問題,但只要嘉妃生下皇子,那嘉妃所生之子就比大皇子更有條件登上皇位。再加上皇帝和群臣們都支持,大皇子連個水花都翻不起來。
賢妃雖是四妃之一,但她的出身同時也是大皇子的硬傷,母族不顯,世家怎麽可能看得上?世家的驕傲讓他們情願跪在一位出身顯貴的太後面前,也不會願意跪在一個家世低下甚至是宮女出身的太後面前,所以在相同的條件下,大皇子的支持率并不會太高,起碼比不過嘉妃所生之子。
所以當玩了一天的皇帝帶着淑寧回來的時候,聽到太後讓人傳來的話,那點好心情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皇上,妾能去看看大皇子嗎?”
淑寧有些愧疚,大皇子生病,她居然和大皇子的父親在外面玩了一整天,到現在才知道大皇子生病的消息,雖然這不是她的錯,但無疑是她絆住了皇帝,讓他沒有辦法以最快的速度回來看自己的兒子。
“算了,愛妃就不要去了,你先回依水閣休息,大皇子你還是不要接近比較好。”皇帝思考了一下拒絕了,以大皇子的身體狀況,不管是那位妃嫔接近都不會有好事,皇帝也是為了淑寧考慮。
“是,妾告退。”
淑寧扶着梅秋的手退出了正陽殿,她離開沒一會兒,皇帝就換好龍袍往太後的松鶴齋而去。
“兒子給母後請安。”
皇帝要拜,太後急忙拉住了自己的兒子。
“好了皇兒,這裏沒有外人,不用如此多禮。”太後拉過皇帝,還像小時候一樣摸摸他的臉,發現皇帝出去一趟,氣色好多了。
果然,皇帝前陣子的忙碌,再加上謹美人的事,讓他心力消耗過多,人看上去精神差了點,出去一趟心情放松了,皇帝的精神氣瞧着也好多了。
“母親,兒子的事又讓你操心了。”
皇帝在心中惱恨賢妃如此的不知足,居然還拿大皇子做伐子,這次饒她不得。
“我又能操心多少呢!他是我親孫兒,總不能讓他不明不白的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折磨死。”太後一點也不懷疑像賢妃這樣折騰下去,大皇子只會死的更快,別說十五歲二十歲了,能活過十二歲都是老天保佑。
“既然賢妃不在乎大皇子,那就給大皇子換一個母親,這後宮之中想要兒子的後妃多的是。”
皇帝這是生了改玉碟的心思,反正只要玉碟上說皇子是誰的孩子,那他就是誰的孩子,哪怕是以後大皇子真有命做皇帝,賢妃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妃,和大皇子沒有一點關系,更不可能母憑子貴做太後。
“我也這個意思,但換誰呢?皇後是不行的,她的身份地位太重要,大皇子不能成嫡子。”太後和皇帝的想法一樣,但這大皇子新母親的人選就成了問題。
“德妃,她的份位和賢妃一樣,而且她會想要一位皇子的,只要她接受大皇子,朕就讓禦醫和梅冬一起給大皇子治病,好生調養,大皇子應該可以成親生子,只要能留下一子,朕便封他做親王,照樣可以接德妃出宮去住。”
皇帝是誰,德妃的心思早就摸透了,知道她一直想要皇子,也是考慮到德妃昨日在正陽殿外善意的提醒,相信只要德妃沒傻,她就知道要好好的對大皇子,只有把他調養好了,以後她才能被大皇子或是他的兒子接出宮去奉養。
“可行,德妃雖然有私心,但她的私心明明白白,對大公主也不錯。”
德妃的私心很容易理解,知道自己沒有生兒子的本事,就幹脆一心想着要怎樣在老了後出宮,她并不希望被老死在宮中,所以這一年來德妃老是盯着那些份位低的妃嫔,要是她們生下皇子,就想辦法弄到自己身邊養着,當然要是能改玉碟就更好了。
所以當皇帝一說,她立即就答應了,連考慮都沒有考慮。
“德妃你不考慮一下?”
皇帝和太後真沒想到德妃會答應的這以爽快,本來還以為她會考慮一下才會答應下來的。
“不用了,皇上不是說了會安排人醫治大皇子的嗎?妾相信皇上不會騙妾,既然大皇子還有機會成親生子,更甚至還能活過二十歲,妾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德妃也不傻,要不是這樣,也輪不到她接手大皇子。
把大皇子養好了,不僅是自己的依靠,也是大公主的依靠。不就是不能當皇帝嘛,一個親王就足夠了,只要大皇子老實本份,下一任皇帝也不會對這位身體虛弱的随時會挂掉的兄長怎麽樣的。
而她要做的除了在禦醫的指導下養好大皇子外,還要教他老實本份,怎麽做一個閑王。不能讓大皇子有争奪皇位的想法,這才是皇帝讓她接手大皇子的條件。
皇帝雖然沒明說,但意思德妃懂了,而她也這樣做了。幾十年後,當新皇登基,她帶着身體虛弱了一輩子的大皇子進宮朝賀,雖然沒有皇太後體面,但是她比皇太後自由,做為親王府上的太妃,還是唯一的太妃,日子過的不要太幸福哦!
那時德妃就很開心自己有先見之明,早早的答應了下來,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常常把新太後羨慕的不行。而且也因為她識趣,太後也經常賞賜東西給她,讓她這位太妃即使是閑王的母親,地位也比一般的皇妃還要高,就連當時的皇後見了太妃都不敢擺一國之母的架子。
做為幾十年來最得意的決定,德妃有了孫子孫女後就一直跟他們講,人要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樂,像那些不知足的人,已經是一杯黃土了。
每每說到這,德妃就忍不住嘆息,當年還跟她争奪的同輩女人,早就不知道魂消何處,是不是轉世投胎了。
“皇上把大皇子給德妃養了?還打算改玉碟?”
淑寧靠在榻上,身邊除了給她打扇的宮女外,只有梅秋在身邊。梅冬則被皇帝叫去跟禦醫一起醫治大皇子,而侯林則是從山谷回來後,就被蘇公公拉去幫忙,要說好好的調、教一下侯林,這小子雖然看着不錯,但做事方面還嫩了點。
而蘇公公會這樣說侯林,但是因為昨日淑寧交待侯林把魚唇被鈎破了的魚和沒破的魚分開來養,那些破了魚唇的魚要早點吃,不然會死。
結果侯林沒辦好,害得皇帝釣的魚全死了。當然這事也不完全是侯林的錯,只是他忘記跟廚房的人說一聲,結果廚房的人看見魚被分開養,以為是誰弄錯了,又把分開的魚倒在了一起,魚太多水又太少,結果就連好魚也被傳染上,最後全死了。
“侯林,我要罰你半年月俸~~”
淑寧知道後,發出尖叫聲。本來有些生氣的皇帝被她這一叫,什麽氣都消失了,看着嘉妃處罰侯林,不光罰了他半年月俸,還讓他回宮後去打理院子,直到月俸罰夠為止。
“要讓我知道是誰把兩桶魚混在一起的,我非一根一根拔掉他的頭發不可。”
侯林被罰了月俸郁悶的蹲在地上拔草,然後就被蘇公公拎去重新教育。
所以侯林這個時候才沒有侍候在依水閣,一提起她淑寧幾人就笑個不停,也認為這是他自己找的,前面都做好了,居然因為沒交待清楚,害得所有的魚都死了,包括皇帝打算送回來給太後的魚也都一樣,只罰他半年月俸還是輕的,要換一個主子,就得挨板子了。
想到這,即使是蘇公公也有些羨慕侯林,于是便把普通的調、教換成了最高級,把侯林折騰的每天跟死豬一樣,在以後的日子裏也不想再提起這段慘無人道的生活。
淑寧他們只知道侯林最近每天回來的都很晚,而且每天都一副我很累的樣子,其它的便不知道了。
不過淑寧這個時候也沒心情追問侯林的事,因為行宮現在快亂成一團了。皇帝已經下了旨把大皇子交給德妃養,玉碟卻要等回宮後再改,所以雖然還沒改玉碟,而實際上有了聖旨大皇子已經是德妃的兒子了,人也從太後的松鶴齋挪到了德妃的靜遠齋。
賢妃聽說後,哪裏肯依。大皇子是她一族的希望,要是沒了大皇子,她娘家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京城的豪門世家,只能待在那偏遠的地方做小世家,除了欺負一下鄉裏,哪裏能像京城裏的權貴們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想到這,賢妃豈能忍得住?
不顧太後的懿旨,從靜心堂跑了出來,直接來到正陽殿外要求見皇上。皇帝不打算見她,直接讓人把她擋在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