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們啊~~”

淑寧好笑的搖了搖頭,對于下面人的恩怨她沒有直接插手,因為這樣做也許不僅不能解開他們之間的矛盾,搞不好還會加深他們之的矛盾,做為一個前世把小說把精神食糧的人來說,她也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最重要的是淑寧相信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四梅有分寸,不會因為一點恩怨就不顧大局的。

皇帝在外面騎馬,從窗戶望出去,十分的英俊潇灑,走在路上也屬于那種會被女子扔花扔手帕的那種。而且皇帝很會保養,反正淑寧看着不像快三十的人,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怪不得宮中有不少長的不錯的宮女時常在皇帝面前打轉,就想得到皇帝的注意,一舉成為後宮中的一員。

“愛妃這是在看什麽?”

皇帝感覺到淑寧的視線,輕輕一使勁,馬便走到了馬車的旁邊,與馬車并行。

“皇上真好看。”

淑寧抿嘴一笑,還遞了杯茶出去。

“哈哈哈……愛妃誇獎了。”

皇帝有些得意,他長的确實不錯,滿朝的文武大臣能比他長的好的還真沒幾個。

“再來一杯。”

騎馬容易流汗,皇帝喝了一杯茶覺得還是有點渴。

“皇上,請。”

淑寧又遞了一杯出去,直到第三杯下肚皇帝才擺了擺手不要了。

“等下就要到行宮了,愛妃還是把簾子放下來吧!”

皇帝看了看,這個地方離行宮已經不算遠了,嘉妃的容貌皇帝可不願意讓別的男人欣賞。

Advertisement

“妾知道了。”

淑寧也不是不懂事的人,知道皇帝不喜歡自己見外男,她怎麽可能不小心,要不是跟皇帝說話,她也不會把簾子掀起來。

皇帝讓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做一個聽話的後妃,雖然沒了自由,但卻留下了性命,對皇帝來說,有一個聽話的後妃怎麽都比不聽話來的強吧!

不過對于皇帝把她看成是私有物的方式,淑寧還是有些不舒服的,畢竟她是一個人,不是個物件,想怎麽擺就怎麽擺。

好在她也是個能忍耐的,了不起大多數時候她就當自己是個擺件了,做為擺件沒有自己的情緒,皇帝不管怎麽對她,也傷不到她分毫。

這兩天的山谷之行,讓淑寧更加悠閑自在。難得的是還泡了兩次溫泉,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因皇帝的要求,淑寧誰都沒告訴,包括太後,更包括自己的心腹四梅,所以山谷有溫泉的事除了皇帝和她,只有幾個皇帝專門安排的人知道,這些人是皇帝的心腹,他們不會背叛皇帝的。

不過傳說中的皇帝的暗衛,她還沒見過呢!這個也不知道是不是像傳說中講的那樣厲害,殺人于無形,甚至連昨天晚上大臣們吃的什麽,說的什麽皇帝都知道。

就在淑寧想東想西的時候,行宮總算到了。一行人悄然的進了行宮,皇帝和淑寧換過衣服後便去給太後請安。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太後坐着,拉過皇帝,又讓淑寧和皇後坐一起,還留了他們下來用午膳,在太後老人家的心中,他們四人才是一家人,別的妃嫔什麽也不是。如果還要加人的話,大公主、二公主和大皇子三個也算,至于他們的娘就不算在內了。

“娘娘,你沒去山谷,山谷裏的花可多了,妾還帶了花回來,已經讓侯林送去娘娘的住處,回頭娘娘就可以欣賞到妾從山谷裏摘的花了。”

淑寧沒挖,只是摘了一些回來讓皇後插瓶,畢竟好些花已經不适合在外面養了,挖回來也養不活,還不如讓它繼續生長在山谷,明年再來時還是滿山谷的鮮花可賞。

“對,明年母後和皇後也一起去,嘉妃在那裏玩的都不想回來了。”皇帝說着還瞪了嘉妃一眼,只見她吐了吐舌頭把自己藏在了皇後的身後。

“明明是皇上玩的不想回來了。”

淑寧在後面拆皇帝的臺,早上還不想起來呢!要不是她拉了好幾次,皇帝就直接賴到下午了。

“嘉妃……”

皇帝咬牙,敢拆自己男人的臺,膽肥了她。

“太後娘娘,你看皇上。”

淑寧把頭伸出來做了個鬼臉,有太後在她才不怕皇帝呢!

“母後,你看這丫頭,不管不行了。”

皇帝做勢挽袖子要來抓淑寧。

“啊~太後娘娘、皇後娘娘,救命啊~~”

淑寧配合着皇帝在屋子裏轉了起來,一邊跑還一邊做鬼臉,逗的太後和皇後咯咯直笑,大呼肚子疼,讓嬷嬷幫着揉。

“死丫頭,你居然還敢跑,看朕抓到你不打你的屁股。”

皇帝難得看自己的母後這麽高興,于是更加賣力的表演,淑寧跑的就更快了。

“皇上,這不公平,你一個大男人卻追着妾一個女人跑,太不公平了。”

淑寧和皇帝繞着桌子跑,有桌子做阻擋,好幾次讓她從皇帝的魔掌走逃出生天。

“對,太不公平了,丫頭來我這裏,有我擋着,皇帝不敢抓你。”

太後開始拉偏架,但卻不是對她的兒子,而對淑寧。有太後護着,皇帝無奈的坐在皇後身邊。

“朕一直覺得,嘉妃才是母後的親女,朕這個兒子到是可有可無了。”

皇後裝出一副被抛棄的樣子,逗得大後前俯後仰,要不是淑寧扶着,早笑岔了氣。

“臣妾也這樣覺得,有了嘉妃妹妹後,母後就把臣妾扔到一邊不管了。”

皇後配合着皇帝演戲,那表情那眼神,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是這樣呢!淑寧在太後的懷裏大汗,這後宮的女人演戲是天生的。

“太後娘娘,你看皇上和皇後娘娘,都欺負妾呢!”

淑寧撒嬌的晃了晃太後的後臂,惹得太後笑個不停,見淑寧不依,太後故做嚴肅批評了皇帝和皇後幾句,這才讓淑寧滿意的坐在太後身邊朝皇帝和皇後笑,惹得兩人直瞪她。

午膳後,淑寧便乖覺的離開,直到她身子見不到影後,皇帝才和太後談起了正事,皇後則坐在一旁不吭聲。

“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只要是對大夏有利的事,太後從不反對,而且她這個兒子她知道,并不是自己反對就不會做的,太後雖然有些見識,但她畢竟只是女子,眼界這些還是差了點,皇帝既然想這樣做,那必然是因為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大夏,太後當然得支持自己的兒子了。

“多謝母後。”

皇帝站起來朝太後行禮,這些年多虧太後一直在他身後支持,讓才皇帝無後顧之憂大刀闊斧的整頓朝堂,十年的時候換來了現在的太平盛世,中間的辛酸皇帝已經不想再提,但絕對不是外人說起來的那麽簡單。

“娘娘,天色已晚,外面涼該進去了。”

淑寧站在外頭看着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感覺到肩上披風落下,用手拉了拉。

“這天啊要變了,白嬷嬷提醒大家,老實本份的做事,要是有人敢惹事,我方淑寧認他,可這宮規卻認他不得。”

“是,奴婢尊命。”

扶着白嬷嬷的手進屋,淑寧嬌小的背影這一刻看上去高大無比,聽到她這句話的侯林等人渾身一寒,知道這是主子娘娘在警告他們,讓他們收斂呢!這後宮之中,現在除了皇後,其他人見到他們主子都要退避三舍,誰能跟他們主子相提并論。

因為這,長寧宮的人開始有些張揚起來。本來侯林覺得沒什麽,哪個宮不是這樣,主子得寵,下面的人便吃香。可瞧着主子的意思,顯然是讓他們繼續本份,張揚的人不受主子喜歡。

不受主子喜歡的奴婢有什麽下場,侯林不敢去想。只能把自己那剛剛冒出頭的想法再憋了回去,做個主子口中老實本份的人。

九月金秋到來,在行宮避暑的皇帝開始回宮了。因每年都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回去,所以大家早就準備好,皇帝一開口所有的東西不出三天便收拾好了。

淑寧的依水閣同樣如此,當她坐在馬上車上才發現自己還真有些不舍得,在行宮的這兩個月,把淑寧的心又養野了,想着回去便要困在那四面圍牆的皇宮裏,便有些不想回去,果然跟皇帝說的一樣,她是不舍得也不想回啊!

回去的時候同樣花了三天,留守在京城的官員一大中午就守在了城門口,看到禦駕冒了個頭,便帶領着滿城的百姓跪迎聖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淑寧坐在妃駕中,聽着震天的聲響濃濃的睡意一下子便消失了。

“娘娘,進城了。”

侯林在馬車外說道,淑寧點了點頭。前來迎駕的官員中還有永寧侯,他看着自己女兒的妃駕從身前駛中,眼中澀澀的。

同樣,淑寧也注意到了跪在路邊的永寧侯,低聲跟梅秋說了一句,梅秋走到馬車外,招來侯林給了他一袋水,悄悄的指了指永寧侯。

“告訴主子,我知道了。”

侯林不動聲色的離開了車隊,來到永寧侯身邊,把水袋放在了他的手上。

捧着水,永寧候在周圍官員的羨慕中緊緊握住,直到車駕全部駛過,永寧侯這些官員貴族才站了起來。

一袋水,女兒的孝順與思念,永寧侯舍不得喝,直到皇帝禦駕進宮後,才帶着這袋水回到侯府,一家人一人一口分喝。

“這水是甜的,姑姑還記得娃娃喜歡喝糖水呢!”

方賢最小的兒子捧着水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光杯中的水,這袋水雖然不少,但方家這麽多人,每人只得一小杯,大家都不舍得一口喝完。

“這水中放了蜂蜜,當然是甜的。”他的哥哥白了最小的弟弟一樣,這麽笨的弟弟真不想承認是他的。

“這一次我們沒有去行宮避暑,也不知道娘娘好不好。”王氏有些遺憾,本來永寧侯府也打算去的,可惜太夫人那陣子身體不适,永寧侯府的人不放心,便全都留了下來。就連永寧侯都留下來給母親侍疾,做為媳她當然也不例外。

孫子輩的就更不要說了,怎麽可能在祖母生病的時候跑去享受,這要是被禦史們知道了,非參他們一本不可。

“再過幾日便是十五,到時我們遞牌子進宮一瞧便知。”

太夫人在最熱的時候病上一場,精神頭比以前差了些。好在聽到嘉妃回來,她一高興比前些日子反倒大好了不少。

“母親,兒子和弟弟們明日就要離開,到時有勞母親照顧家裏了。”

方賢愧疚的看着王氏,王氏近半年的時間都有白頭發了,家裏家外讓她一個人操心,自己的媳婦年紀還是太輕了,很多事都要問王氏。

“你去吧,家裏有我照看着。你媳婦現在也接手了家裏的事務,總歸這家以後也是要交給你們的,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的媳婦,你們有時間也幫着你們的大嫂一點,家族不可能照顧你們一輩子,你們也得學會自己當家。”

王氏在這方面從不會讓人看輕,不管是嫡親的兒媳婦和庶子媳婦,王氏都是一碗水端平,就算她想補貼嫡親的兒媳婦也是拿自己的私房和嫁妝來做,公中的東西她從不以次充好給庶媳婦。而這一次讓下面的幾個兒媳婦一起幫着管家,其實也是為了她們好。

這永寧侯府以後是方賢的,等他們這老一輩的死了,下面的兄弟就得分家另外找地方單過,到時候難道還讓自己的大嫂幫着管家嗎?

“是。”

二兒媳婦到五兒媳婦一齊站了起來,有機會管家非常難得。這不僅是讓她們學管家,也是讓她們明白這家不是那麽好當的,不管做什麽都要用心學習。

特別是兩個庶子兒媳婦,心裏特別感激王氏。她們也是嫡女出身,雖然只是四品官員家的嫡女,但始終是嫡女,王氏并沒有為兩個庶子娶一個高門庶女,而是選擇了嫡女。雖然對方的家世是差了點,但也配得上永寧侯府的兩個庶子了。

至于為什麽沒選擇高門庶女,王氏又不笨。雖然很多世家的庶女也跟嫡女一樣教導,可是和當家主母教導出來的嫡女相比,庶女不光是身份,在氣度上也差了很多。

看看現在宮中的嘉妃就知道了,她雖然是庶女,但是由嫡母親自教養,那滿身的氣派,整個宮裏除了皇後有哪個後妃及得上她。

王氏的做法讓太夫人很滿意,雖然王氏的性子有些直,但也正是因為真,所以她才不屑對付庶子和他們的媳婦。王氏明白,只有一家子人全都團結了,這個家族才能興旺,後宅的争鬥只會讓家族的和諧被破壞掉,甚至還會讓百年世家沒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