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妾一點也不覺得難為,很高興姐姐和皇上信任妾。”
淑寧在心中發誓,她一定不會辜負這份信任的。
“傻丫頭。”
皇帝拍了拍貴妃的頭,這麽傻要是沒有他和皇後可怎麽辦啊!
知道他和皇後的秘密,卻沒有想過利用這個秘密為自己謀取利益,只想到心疼他們。可在世人的眼中,皇帝和皇後哪值得天下人心疼與同情,特別是皇帝,因為整個天下都是他的。
“皇上為何打妾?”
淑寧摸着頭,想不明白皇帝的态度怎一下子又變了,剛才的感性呢?
“……”
皇帝撫額,對貴妃的遲鈍他真的無話可說了。
“噗~~”
皇後笑出來聲來。
傻傻的貴妃,掩嘴而笑的皇後,再有無奈的皇帝,栖鳳宮的殿中一時間被溫馨充滿。來往的宮女太監都不敢大聲喘氣,就怕打擾到了這幸福的氣氛。
禦醫很快被傳來,替皇後和貴妃診脈,雖然暫時看不出來有生病,他還是開了一劑藥給她們,這藥除了可以病外,還能預防。煎藥的工作就交給了送衣服來的梅冬和梅秋,就連抓藥都是她們。
晚上,皇帝沒有留在栖鳳宮,也沒有留宿長寧宮,這一晚他們三人都需要冷靜,靜靜的懷念那個已經不在了的人。
淑寧披散着頭發,一身白色的長裙來到書房,把所有人趕了出去。坐在船琴後,靜靜的彈了一夜琴。
而同時在太極宮和栖鳳宮,兩宮殿內燈火也燃了一夜。
Advertisement
皇帝和皇帝聽聞貴妃彈了一夜的琴,兩人都有些擔心,皇後不用上朝便早早的來到長寧宮,在宮外便聽到了裏面發出寧谧浪漫、充滿淡淡情懷的氣氛,如微風輕拂、純真柔美的情境畫面的琴聲。
默默的立在牆外,皇後遙望遠方。
一直到皇帝下完朝後趕過來,這對夫妻或者說姐弟就這樣一直站在外面,也不進去。聽着裏面的琴聲,兩人相對無言。
不久琴聲停止,皇帝皇後不約而同的朝裏邁去。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也許有人可愛,是一種福氣……”
書房裏傳出淡淡的傷感聲。皇帝、皇後身體一僵,各自心有所悟。
吱呀一聲,門打開來。未料到門外有人,淑寧呆了一下迅速回神。
“參見皇上、皇後娘娘。”
淑寧跪下,被兩人扶了起來。
“妹妹,你這是在做什麽,梅冬還不快拿藥來。”
皇後握住淑寧的雙手,十指已紅腫不堪。
“妾沒事,不過是一些紅腫,擦點藥便沒事了。”
皇帝和皇後都看見了,淑寧做為雙手的主人不可能沒看到,可她還是彈了一夜的琴。心中有苦悶不能說,只好彈琴發洩出來。
“你這樣讓我們如何放心。”
皇帝很是心疼。罵吧,看貴妃現在的樣子他也罵不出口;訓吧,貴妃一臉的疲倦他也不忍心。
“皇上,妾無事的。”
被兩人拖着手臂進了正殿,強制被按在榻上,皇後甚至還接過了梅冬拿來的藥,親自為淑寧上藥。
“讓姐姐費心了。”
私下淑寧還是叫皇後姐姐,感覺叫姐姐皇後會更高興一點。
果然皇後聽了臉上的表情也沒那麽生硬了,擦藥的動作也更輕柔。
“皇後應該狠狠的擦,讓她長點記性。”
皇帝瞪着貴妃紅腫的十指,都快瞪穿了。
“皇上,你太壞了,腫麽可以這樣?”
淑寧翹着嘴,這是生怕她不夠疼似的。
“不狠點你不長記性啊!”
皇帝的理由很正當,就為了讓貴妃長點記性,這種自虐式的行為以後就不要再犯了。
皇後雖然贊同皇帝的話,但讓她真這麽做又不忍心。淑寧見狀朝皇帝扮了個鬼臉,果然還是皇後姐姐最好了。
淑寧彈了一夜的琴,早膳也沒有用。皇帝和皇後也因為擔心她也沒用,于是三個人一起用着遲來的早膳。
不過淑寧的雙手有傷,只能和孩子一樣接受梅春的投喂了。想她兩歲後就再也沒有被人喂過,淑寧悲憤了。
不過在皇後和皇帝的瞪視下,淑寧不敢不吃,也不敢自己動手,只能一勺一勺的被人喂飯。
“該,誰讓愛妃你不愛惜自己的。”
皇帝幸災樂禍的說道,一點同情心都沒有。而皇後也好不到哪裏去,別以為我沒看到你藏在袖子後面的笑臉。
淑寧快被氣死了,所以把早膳當成了皇帝和皇後,一口一口的使出吃奶的勁嚼爛食物。
好在這種小孩子待遇只過了三天,淑寧的手批就在特制的藥膏之下恢複了。不用再被人投喂,淑寧不由的多吃了半碗飯,可見她心情有多好。
不過這成為了她不多的黑歷史之一,往後許多年,被皇後和皇帝當成了笑話講給太子聽,時常讓她無顏面對自己的兒子。
不過經過掃墓之事後,淑寧、皇帝和皇後之間的感情又進着一步,和皇後似母女似姐妹,與皇帝到有着一份愛情未滿,友情以上的感情。
這份感情在皇帝與淑寧的刻意下,并沒有更進一步,因為兩人都知道,更進一步也許等待他們的将會是毀滅。皇帝不可能把她當成是最重要的人,而淑寧也從不奢望從皇帝的身上得到愛情。
兩人的默契讓皇後在背後嘆惜,也許皇家真的不應該有愛,所以皇帝和貴妃才選擇了止步。讓皇後的一片苦心白費,她只是想讓這兩位自己最關心的人能得到一份圓滿的愛情,怎麽就這麽難呢!
當然她也不是不明白淑寧和皇帝的顧慮,所以才更加的難受。
生在皇家便是如此的可悲,連愛人也不能,因為愛人對皇家人來說那是阻礙也是累贅,所以比起以後的傷痛,還不如從一開始絕了情愛。
又是一年七月,皇帝依舊帶着衆人前往行宮避暑。這一次沒有了謹美人之流鬧出事來,所以三天就到達了行宮,淑寧還是被安排在了依水閣,到是幾位新進的貴人寶林這次也來了,不過她們是和別的低份位妃嫔一起住的。行宮不像皇宮,住處有限,高份位的還能有單獨的住處,低份位的就別想了。
這一次,永寧侯府夫婦也跟來了,老侯爺和老夫人年紀大了,到是沒有跟來。幾個孫媳婦也沒來,而是留在侯府照顧兩位老人。
行宮不比皇宮,規矩也沒這麽嚴,所以淑寧到能隔個幾天就照見父母。到是一解思念家人之情,遺憾的還是沒能見到祖父母和兄長。
“娘娘不必難過,娘娘的兄長們各自努力為自己掙得榮耀,娘娘應該為他們高興才對。”
永寧侯是男人,他奉行的是男兒志在四方,不被感情連累,闖出屬于自己一片天空的準則。
“父親說的話女兒明白,但這親人之間的思念又怎能控制。”淑寧看着鬓邊已有白發的父親,不知不覺間曾經那個高大的身影也在漸漸衰老,時間永遠都是公平的。
他們做兒女的長大了,父母就會變老。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娘娘……”
永寧侯看着失去了天真的女兒,一時間失去言語,不知如何相勸。
“夫君,娘娘也是想念兄長,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這是兄妹感情深厚的表現啊!”王氏勸了夫君,又勸女。
“娘娘,別怪你父親心狠,他只是希望你的兄長們能有出息,不然我們百年之後,有誰能做娘娘的後盾靠山呢!”
只有娘家人争氣,娘娘在後宮才有底氣。榮國府的嫡女又怎麽樣,他們永寧侯府難道就怕了他們嗎?那也太小瞧人了。
榮國府最近一直在朝堂之上找人尋永寧侯的碴,可惜都是一些小事,根本不足為慮。反到是榮國府,最近上竄下跳,引得皇帝不滿,榮國公還被皇帝訓斥了兩回,現在正情緒低落,看到永寧侯都繞路走。
“難為兄長他們了,我現在只希望兄長他們不要踏錯路,我在後宮有太後娘娘、皇後娘娘和皇上的愛護,不會有事。只要兄長們一步一個腳印,不在着急,安安份份為皇上辦事,皇上不會看不到他們的努力。”
雖然與皇帝只有一年的相處,但淑寧看得出來,皇帝确實是一位盛世名君,君王特有的猜疑之心也比以前的君主要輕。為這樣的君王服務,也算是一件幸事。
皇帝還不重出身,只論才華,這讓許多的寒門士子多了出頭之日,也是天下之萬幸,是百姓之福啊!
所以淑寧放心讓兄長們為皇帝做事,只因不必擔心功高震主,被皇帝忌諱。她相信只要沒有反心,皇帝都能容得下。
這才是天下臣民之幸啊,有這樣一位王者,淑寧很慶幸。起碼被名君壓,也好過同暴君一起滅國。
“哈哈哈,愛妃啊,朕來了。”
淑寧正在和父母說話,皇帝的笑聲便傳了進來。
“參見皇上。”
一家人顧不得說話,先行禮吧!
“永寧侯與侯夫人,你們不用多禮,平身吧!”
說完親自把淑寧拉了起來。
“早上這會兒怎麽過來了?”天色還很早,離午膳時間都還有一會兒。
“朕想到今天愛妃召了永寧侯進來說話,做為主人當然要過來問侯一聲了。”
皇帝雖是這麽說,可依淑寧對他的了解,他不是這樣無聊的人。只見皇帝的眼神一直落在永寧侯身上,淑寧一下子悟了。
“母親,我最近繡了個荷包,你幫我看看繡的怎麽樣?”
淑寧說完拉着王氏進了內屋,把空間留給永寧侯和皇帝。最近邊境不穩,而永寧侯做為武将,皇帝應該是有事問他。
“娘娘,你長大了。”
難得母子倆可以說點悄悄話,王氏伸手為女兒把散下來的頭上抿上去。
“人總是要成長的,不然一輩子都渾渾噩噩,不知為什麽而活。”
淑寧手把玩着室內的盆景,手指輕輕碰了碰葉子,葉子在她的手上一顫一顫,好不可憐。
“娘娘說的對,人總是要大長的。”
王氏看着稚氣全失的女兒,現在滿身只剩下上位者的氣勢與華貴。想着已經訂婚出嫁的左相女兒,雖然比淑寧還要大上一、兩歲,因為背靠左相府,所以到現在都還是一副女兒作态,做什麽事都随心所虬遇,她的夫君也不敢狠管她。
可惜,侯爺說的對,所以她不能報複。
午膳時,皇帝留下了永寧侯,淑寧便留下了王氏和她一起用膳。
讓膳房做了幾道王氏喜歡吃的,又送了幾道永寧侯家吃的去前面。
“哈哈,看來貴妃即便是進了宮也還記挂着的家中的父母啊!”
連父母喜歡吃什麽都一清二楚。
“老臣謝皇上,謝娘娘恩典。”
永寧侯跪下謝恩。
“永寧侯起來吧!”
與皇帝吃飯就是這樣,動不動就要跪下謝恩,簡直累死個人了。
好在皇帝也不想多折騰永寧侯,不過是略一點就散了。到是王氏吃的還好,畢竟是女兒帶着她用膳,規矩也沒這麽多。
淑寧膳後讓侯林送他們離開,她自己則進了內室。
只見皇帝躺在床上,一只手蓋在眼上,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睡了呢?還是睡了呢?
“皇上~”
淑寧輕輕的喚着,皇帝沒有回答她。便招來蘇公公,和他一起輕手輕腳的為皇帝除了外衣,只留下最裏面的一件中衣,拉過薄被蓋在他身上。
幫完皇帝,淑寧這才為自己散發,換了一套輕薄的睡衣,對就是睡衣。雖然樣子還是跟普通的內衣沒什麽兩樣,淑寧就是用它做了睡衣,用的料子還是冰蠶絲,穿在身上睡覺大夏天是再好不過的了。
玉席被梅春她幾個用冰水擦過了,而依水閣又依水而建,屋內只消放一盆冰盆就可以了,打開的窗戶還有陣陣涼風送進來,簡直就是讓人睡覺的好地方。
這一覺,淑寧直睡到将近申時才起來,可見睡的有多麽舒服了。醒來沒看見皇帝,便知道這位勤勞的皇帝已經離開又回到正陽殿處理國家大事去了。至于皇帝今天找永寧侯說了些什麽,淑寧一點興趣也沒有。
國家大事她不懂,不過想到前幾日兄長來信說十萬石糧食已經湊齊,已經運往京城了。因京城的糧價較貴,所以永寧侯讓人去外地購的,一連跑了好幾個地方才湊齊。
畢竟要是在一個地方買太多,那個地方的糧價勢必會增漲,與民無利。以永寧侯的老練怎麽也不可能犯這樣的錯,所以就讓人多跑了幾個地方,不要造成當天的糧價上漲。
打仗最不能缺的一是糧草,二武器,這兩樣缺一樣都不可,所以皇帝才非常的重視。一聽有這麽多糧食獻上來,皇帝自然不可能無動于衷。
而且皇帝還發現,不用皇室出面籌備糧草的結果就是糧價居然便宜了許多。
讓人戶部拿出往年的賬本,果然比永寧侯買糧時的價格高出了一倍。
這一下子,戶部算是捅到了馬蜂窩。皇帝直接抄了戶部幾個管員的家,連發了七、八道聖旨回京。
光是戶部尚書一家就抄出了一百多萬的白銀,這還沒有算那些非銀錢的産業。這戶部尚書可是寒門出身,他哪裏來這麽多家産?
還敢喊冤,直接打入天牢,秋後問斬。
而被抄家的人當中,就有禮部秦大人一家。雖然讓人不解的是,他又不是戶部的人,為何抄家也算上了他一份,這只能說人家就是有本事貪到戶部的錢,這還是從戶部尚書家中抄出來的帳本查到的。
不管怎樣,這位秦大人算是慘了。官官相護的結果就是他一起完蛋,跟戶部幾個官員一起下了大獄。
到時戶部左侍郎洪大人一家經過調查後證明是清白的,不但人被放了出來,還升到了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一下子就成為了一部尚書,位極人臣。
和之前的待遇相比,洪大人突然就成了文武百官們羨慕的對象。原來是從二品,現在成了正二品的官員,整個大夏朝也沒多少,也就比一品的內閣大臣低那麽一點點,許多人一輩子都卡在三品的位置上。由副變正,多少侍郎的願望,洪侍郎終于做到了。
至于洪大人的家眷,皇後也招了她們進來安撫,淑寧還碰到了已經出嫁的洪家嫡長女,朝她眨了眨眼。
洪家長女看着端坐在皇後身邊的貴妃,曾經她們誰能料到方家的庶女有這樣的命,進宮為妃。
“貴妃妹妹,我跟洪夫人說說話,你就幫我招呼洪家的幾個姑娘吧!”
洪家長女雖然出嫁了,可這一次風波也連累到了她,夫家居然忘恩負義,洪大人剛被抓,還沒判罪呢,就迫不及待的把人趕出了洪家,甚至還貪了人家的嫁妝。
等洪大人一出來,又升了官,女婿一家慌了神,又急忙派人來接洪家女。
可惜這個時候已經遲了,洪大人怎麽也不可能再讓自己的女兒回到那樣的家族,只是派人去把女兒所有的嫁妝按照單子拿回來。少了的就找他們補上,不補上就公堂上見。
拿回女兒的嫁妝,又一紙和離書送到了前女婿一家,徹底讓大女兒和他們家說拜拜。
對方到是想鬧,可看到洪大人官運正旺,而且他們的做法算是碰到了所有官員們的那根敏感的神經。
如果有一天他們也跟洪大人一樣,那他們嫁出去的女兒豈不是都會被趕出夫家?所以洪大人前女婿的做法犯了衆怒,就連他們自家的親戚都惱了,別說出手幫忙,不跟着落井下石都是看在親戚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