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娘娘不老,娘娘還是這麽年輕,比以前漂亮了。”

老太夫人看着依然年輕的孫女,欣慰的說道。

“是啊,娘娘不老,娘娘在臣的心中跟小時候一模一樣呢!”

老永寧侯看着女兒,當年做出那樣的決定,雖說是為了大家好,卻還是傷了女兒的心。她沒怪自己,但老侯爺卻怨上了自己。

“是嗎?父親這麽說,女兒真高興。”

淑寧看着更加年老的父親,這些年他心裏也不好受。

因為懂,所以她不曾埋怨,而是靜靜的看着家人遠離。只是心中傷心難免的,因為她很在乎家人。

“有什麽話遲點再說,反正娘娘戊時才回宮,都午時了,侄媳已經準備好了午膳,請娘娘用膳。”

世子夫人這時站了出來,雖然她看大家有了娘娘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餓,但娘娘卻不同,不能讓她餓肚子。

“好,太子和四皇子呢?”

兩個兒子呢?

“回娘娘的話,兩位殿下在正院用膳,說就不過來打擾娘娘和家人團聚了。

“唉!這兩孩子。”

淑寧搖了搖頭,也不勉強。

午膳擺在了淑寧的院中,開了幾桌。淑寧與祖父母、父母和兄長們一桌,嫂子她們帶着兒媳婦一桌,然後就是侄兒他們和侄孫他們一桌。

桌上的菜都是她喜歡吃的。淑寧夾了一塊豆腐,還是記憶中的那個味。

Advertisement

“好吃。”淑寧放下筷子,眼角落下淚來。

多年不曾吃過,食物的味道還是那樣的讓她眷戀。

“臣婦知道娘娘喜歡吃林大廚的手藝,雖然他在兩年前就出去養老了,但這一次臣婦還是請了他回來。一聽要給娘娘做膳,林大廚東西也不收拾就跟着回來了。”王氏提到這事就笑,貴妃娘娘在老人們的心中,一直都挺有地位的。

說起林大廚,淑寧就想到那個很喜歡笑,白白胖胖的廚子。

“是他嗎?我也嘗出來了,只有他能做出我喜歡的味道。”

從小就吃他做的菜,淑寧已經吃習慣了。雖說後來自己開了小廚房,吃的是四梅她們做的,但偶爾也會在王氏那裏吃到林大廚的手藝,所以淑寧可以算得上是吃他做的飯菜長大的。

“是啊,所以才特意請回來為娘娘準備膳食。”

王氏點頭,她還記得小時候的娘娘只有吃到林大廚做的飯菜時,才會用的很香,飯也比平時多吃半碗。

“難為他那麽大年紀還為我做膳,賞。”

淑寧說賞,自然有人去準備。一出手就是五十兩的賞銀,可把林大廚高壞了。雖然他家現在也小有資産,但誰也不嫌銀子少,而且還是貴妃娘娘賞的。回去就把這銀子供起來,希望它能保護自己的孫兒能通過童子試,成為一個讀書人。

飯後,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太子和四皇子則安排在了淑寧院中的東廂休息,兄弟倆睡一處。淑寧則躺在自己十幾年未曾躺過的床、上,閉眼不過片刻就睡熟了。

也許是潛意識裏知道在這裏最能放心,所以她睡的很香。睡了大概一個時辰,才緩緩睜開眼。

換上了一套宮裝,頭上戴着七尾鳳釵,華麗高貴的坐在高位上。

“參見娘娘。”

衆人下拜。

“起來吧!不用多禮,下午我們一家人就聊聊天,讓我也見見侄兒媳婦們和侄孫們。”

淑寧手輕輕一擡,衆人起身。

先是世子夫人,帶着她和世子的兩個孩子上前。

“賞。”

世子夫人出身世家,教養不錯,人也拎得清,淑寧賞了她一套頭面,又賞了兩個侄孫一人一套文房四寶,再加上一對玉佩。

“謝娘娘賞。

然後是方二少奶奶,她帶着自己的長子上前一步,結果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太緊張,雙腿一軟整個人向前撲去。

所以人不約而同的閉上了眼,就連坐在上面的淑寧都不由的傻了下,等回過神時,對方已經撲在地上了。

撫額,這個二侄媳婦是怎麽一回事啊?

“娘娘請恕罪,她不是故意的。”

方二少走出來,他簡直快被這個媳婦蠢哭了。

“沒事,這二侄媳婦委實多禮了些,雖然初次面見,但這五體投地之禮我是第一次見到。起來吧,不必多禮了。”

淑寧也賞了她一套頭面,和世子妃的差不多,只是地方的等級要比她高,有些花樣方二少奶奶帶不了,也就是在花色上分出了身份,價值其實都差不多。

不過就算是這樣,方二少奶奶也不滿了,她又不會掩飾自己的,面上就出來了。

“嗯?二侄媳婦可有什麽不滿?”

淑寧挑了下眉問道。

“……姑姑,我不喜歡這個,我想要大嫂那套。”大嫂那套看着就值錢一些,也漂亮一些。

淑寧只是意思的問一下,結果對方卻蹬鼻子上臉,還真敢說。

“……”她腦子沒問題吧?

淑寧看向自家二哥,得了他一個無奈的搖頭。

雖然從資料裏已經知道這個二侄媳婦不是個省心的,卻沒想不省心到這個地步。

“以你的身份,用不了她那套,下去吧!”

已經不想和她多說話,到了她這個身份地位,不想理的也不需要去理。

她完全沒有為了別人而讓自己受罪的想法,別說皇帝叫她不要忍,她自己也忍不下,高高在上十幾年,後宮之中也從沒人敢給她臉子看,所以淑寧的脾氣也多少有了改變,起碼不像以前那樣息事寧人了。

“可是……”

方二少奶奶還想繼續說,立即就有兩名女侍衛走進來,把人捂住嘴拖走。

“以後就不要讓她出來了,佛堂是個不錯的選擇,母親要是有時間的話,不如帶個孫子吧!”

淑寧說完不再說了,讓老三的媳婦上前見禮。

有了貴妃的話,方二少奶奶是沒機會出來了。既然不好休了她,那就把人關起來。這同時也是淑寧給她的最後一個機會。

“參見娘娘。”

“嗯,起來吧……”

除了方二少奶奶的那段插曲外,整個見禮的過程都很順利,淑寧賞了一堆東西出去,卻也見完了方家所有人。

就連方家的下人都得了賞銀,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這一陣子的勞累都值了。

見完後,淑寧就讓小一輩的都下去了,只留下了祖父母、父母和兄長們和侄兒們。

與侄孫們不同,曾經得到她親手照顧的侄兒們在淑寧的心中還是有一定會地位的。從這裏也可以看得出,如果方家只剩下第五代的話,淑寧肯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照顧侯府。畢竟人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侄孫們與她的血緣關系本就遠了,再加上從沒有相處過,說實話淑寧也生也不多少的違護之情來。

“姑姑。”

世子看着慈眉善目的姑姑,和記憶中的姑姑樣子産生了不少的變化,當然更漂亮了也是真的。畢竟小姑進宮的時候才十幾歲,模樣還沒完全長開呢!

“有話就說,吞吞吐吐不像個男人。”

淑寧看了大侄兒一眼,她喜歡幹脆的人。這個大侄兒小時候還是很幹脆的啊,怎麽長後就像是變了一副脾氣似的。

“姑姑,對不起。”

為他娘之前的行為,給姑姑添麻煩了。

“傻孩子,這又不是你的錯。”

搖了搖頭,淑寧沒想到世子要跟他說的話居然是這個。

“我始終是她的兒子,娘做錯了事當然要由兒子承擔。”

世子慚愧的低下頭。

“你真不用這樣,我對她也沒有客氣啊!”

對于一府主母的人來說,奪了她的管家權比殺了她還要難受,特別現在她還在自家兒媳婦的手中過日子,侯夫人心中能好受才是怪呢!

“但是……”

如果不是他娘的問題,也不會連累到貴妃娘娘的名譽。貴妃娘娘處罰娘,一切的源頭也是在他娘身上。

“好啦,姑姑難得回來,一定要翻舊事嗎?”

淑寧阻止他再說下去,這個侄兒道歉是真心,但是想為自家娘求情也是真心。

不管怎麽說,人家是親母子。

“我……”

世子身體一僵,退了下去。

侯夫人坐在自己的院子裏,等待着傳召。結果從早上一直等到現在,也沒有傳召于她。

想到她求兒子為自己在娘娘面前求情,現在看來似乎兒子的求情也沒有用。

這樣的日子她還要過多久?日複一日,年複一樣,一顆火熱的心也漸漸的冷卻下來,成了枯石。

想到自己剛當上侯夫人時那一個月,她是多麽的意氣風發,巴結她的人絡繹不絕,真是收禮都收到手軟,和現在無趣的生活比起來是天差地別。

偏偏這是貴妃娘娘親自下的令,即使是侯府也不敢違背。雖然沒有禁她足,也讓她出門應酬接待客人。

可是只剩下一個空頭銜的她又怎麽放下臉面出去,這是萬萬不能的。

只有拿回了掌家權,她才能在衆人面前挺直腰,告訴他們自己重新站起來了。

可惜現在一切都向她訴說着,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娘娘不打算放過她,也不想把管家權交回給好。

“忘恩負義。”

侯夫人咬牙,覺得貴妃這是忘恩負義的表現,卻不知淑寧已經對她手上留情了,要是換成別的嫂子,已經被休回娘家了。

別看趙家當初求她說的好,以後娘家就是她的靠山。可是等侯夫人有難事,一個個跑的比誰快,根本指望不上。

她現在還有什麽呢?連嫁妝都退了回去,什麽也不剩下。唯一剩下的兒子也只能偶爾來一次,要是次數多了,又要挨方賢的罵。

總之,做兒子的兩頭不是人。

想兩邊都好,卻忘記了這世上哪裏來的十全十美的事。

唯一讓侯夫人欣慰的是,好歹兒子還算孝順,沒讓她在侯府被人欺負。

淑寧又聽自家的父親說了一些關于侯府的事,這些年侯府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一些小事還沒等曝出來就被侯府解決了,根本不用宮中的娘娘操心。

“父親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只要方家一直保持下去,我相信即便是太子,未來也不會拿侯府的人來開刀的。”

外祖一家是太子身後堅定不移的後盾,太子沒有暫時斬去自己一臂念頭。

“娘娘只需安心,侯府不會給娘娘惹麻煩的。

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侯府當家一不是腦子不清楚的人。

“現在前朝平靜,後宮也沒有浪花翻起,只希望能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就好了。”

淑寧很希望可以一直這樣風平浪靜下去,平安讓太子接過皇位。

皇帝今年都四十多了,眼瞅着離知天命之年沒有幾年,淑寧不希望這個時候生出岔子來。

“會的,娘娘只需保重自己,之前的事莫要再發生。”

貴妃昏倒,吓壞的可不止是太子和四皇子,還有侯府衆人。

太子的儲君位置這麽穩,除了他本身有着讓人無法忽視的能力,和皇帝對他的信任外,也有貴妃的原因存在。要是貴妃死後,皇帝突然寵愛上別的妃子,她們只需在皇帝的耳邊吹吹風,一次兩次皇帝不在意,那三次四次之後呢?

所以貴妃不但要活着,還要活過皇帝,只有這樣才是最保險的。

“不會再發生了,我也不允。”上次的事只是一個意外,誰會想到她前世的家人會找高僧念經超度她呢!

不過現在斷了前世的緣,應該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即使別的人找人念經,對方卻不一定是高僧,也不一寧有同前世兄長找的高僧一樣的能力。

“嗯~”老侯爺捋須點頭,如此便好。

此話告一段活,衆人有默契的轉移開了話題,說到了太子和四皇子的身上。淑寧講了許多他們小時候的事,聽得衆人大笑不止。特別是老太爺和老太夫人,在太子和四皇子的身上,他們依稀看到了娘娘小時候的樣子。

“我就說娘親肯定在說我們壞話,哥還不信。”四皇子與太子走了進來,衆人又行禮,被他們兄弟扶住了。

“大家不必多禮,在這裏我和小四都是晚輩。”

太子親切的對衆人說道,與弟弟坐在了淑寧的身邊。

“睡的好嗎?”

太子還是第一次在外祖父家睡覺,到是四皇子習慣了,經常留宿。

“很舒服,這個地方到處都充滿了娘親的味道,讓我們很安心。”

太子沒出聲,四皇子說了一大堆,都是他之前在永寧侯府住時,玩過的地方。

“娘親在這裏住了十幾年,知道的都不如你多。”

淑寧搖頭,小兒子太活潑了,有時候真不像自己,皇帝也說不像他。于是小四究竟像誰呢?後來她看到五哥哥他們時,才發現,原來小四很像他們舅舅小的時候。

外甥像舅,這句話果然有很深的道理。

“那是,我可是男子漢,娘親不能去的地方我都能去,我還增湖裏撈過魚和蓮藕呢!很好吃。”

四皇子住在侯府期間,可算是把侯府翻了個底朝天,下湖爬樹都是正常,有一次還爬到了屋頂,打算揭瓦呢!

“胡鬧。”

聽到兒子主些豐功偉績,淑寧笑罵道。

“兒子這可不是胡鬧,玩嘛就要玩的痛快。”

四皇子搖頭,堅持不承認自己是在胡鬧。

“還不是?都上房揭瓦了,誰有你的膽子大?”

俗話怎麽說來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她家兒子居然真的這麽幹了。

“這說明兒子是塊當将軍的料,即使是爬上屋頂,也不會害怕。”

四皇子拍拍胸口,為自己辯解。

“這和你當将軍有什麽關系?”

淑寧撫額,兒子這是什麽神邏輯啊!

“有啊,關系可大了。我這是練膽子,上戰場我總不能腿軟吧!”

四皇子道理是一套一套的,說的衆人哭笑不得。太子只坐一邊靜靜傾聽,偶爾才會擡頭朝侯府衆人一笑。

侯府裏的人,他最熟悉的就是外祖父和幾個舅舅。再來就是外祖母,曾外祖母,別的人實在不熟啊!

至于他的表兄們,太子見的機會也不多,他們不是在國子監讀書,就是在家習武,以後也是朝着這兩個方向發展。

身體弱的走文路,身體強壯的走武路,總之侯府給大家都安排好了。

只要他們堅持下去,前程總不會差的。

不過就永寧侯府來說,走武将之路的人比較多,念書的只有小貓、兩三只。不過侯府本身就是武将出生,但是也能理解。

現在幾個舅舅身上都有了爵位,三舅舅也一樣,當初外祖父打了勝仗回來,把自己的功勞都給了幾個孩子,皇帝順從他的心意加封幾個舅舅。

二舅和五舅的身上都有一個伯爵的爵位,雖是三代而終,卻也是難得了。皇帝卡爵位卡的那麽兇,能有一個就不錯了,世襲的就不要想了。

而且等太子當上皇帝後,少說又有一個承恩侯的爵位落在侯府的頭上,同樣是三代而終,到時還得商量有誰繼承呢!

雖然方賢說這爵位到是讓三弟或是四弟當中一人繼承,但是兩名庶弟都商量好了,他們不要。先不說三爺走的是文官的路子,有一個侯爵的爵位不太好,就是四爺也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不勞而獲。

侯府只有大哥二哥和五弟是嫡子,要繼承也是由他們繼承,怎麽也不可能輪到他們這些庶子。

老侯爺對他們兄友弟恭的表現很滿意,只是現在說這些都還早,以後再說吧!如果兩個庶子真推辭,說不定永寧侯府會升成國公府,并且還是世襲的。

當初他打了勝仗回來,本來皇帝就想給他升爵的,但是永寧侯拒絕了。可是太子上位就不同了,侯府是太子母家,只要本身不行錯路,升為國公府也不會功高震主。畢竟太子與他們之間還有着一絲的血緣關系,這就與皇帝在位時是不同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