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頓飽飯
宣煊跑回去從自己坐的石頭底下摸出了一把銅板交給宣慕之,宣慕之接過來數了數,居然有十八個銅板。
十八個銅板,加上他之前賣的那兩個就是二十個,約莫五斤份量的豆芽,這是折合一斤四個銅板?這都快趕上稞米的價格了。就算是去除了成本也算是收入不錯,畢竟這可是用最便宜的豆子和清水發出來的蔬菜,如果能多經營幾天,如果買的人多,也算是個很不錯的營生。
“哥哥?”宣煊看宣慕之發呆,拉了拉他的衣袖。
“走,咱們買糧食去!”
稞米五個銅板一斤,白米十個銅板一斤,宣慕之雖然看着那白米眼饞,可看看手裏的錢,還是決定買稞米。
一斤稞米,兩斤谷米兩斤雀麥面粉,今天賺的錢一半就沒了。不過這不奇怪,住在北區的大部分窮人比他們兄弟來經濟狀況好不了多少,多半都是一天能賺出兩三天的飯錢來就不錯了。
背簍裏那些剩下的豆芽用樹葉包起來,放在糧食上面,免得壓爛了,宣慕之邊走邊琢磨着接下來的事情怎麽辦。
豆芽還有,新的一批明天也能夠上市了,不過頂多夠明天賣的而已。因為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所以暫時只發了這兩批,中午回去先把剩餘的豆子泡上再說。
糧食暫時不用發愁了,五斤糧食,省着點吃夠兄弟倆吃好幾天。手裏還有十個銅板,用來買黃豆買綠豆的話,能買數十斤,但是買這麽多沒用,關鍵還是要能換錢。
豆芽豆苗是豆子賺錢的一個方式,豆腐則是另外一種賺錢方式。
現在關鍵是先要置辦出一套做豆腐的工具,順便找到做豆腐的另一種關鍵東西——鹽鹵。
這東西應該不難找。
伯曼島四周都是大海,這島上別的東西都貴,但是鹽卻不貴,哪怕是他們兄弟倆這麽窮,竈臺上的小石罐子裏也是有大半罐鹽的,而且是細鹽。
有鹽的地方就能有鹽鹵,鹽鹵就是加工海鹽、井鹽後殘留于鹽池內的母液蒸發冷卻後析出的氯化鎂結晶。
用鹽鹵做豆腐的歷史,在地球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制成的豆腐豆香味濃郁,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
其實相比鹽鹵豆腐,宣慕之更喜歡石膏豆腐,因為鹽鹵豆腐味道過重,而且也不如石膏豆腐水嫩,只是石膏目前宣慕之不知道去哪裏找到,不如做鹽鹵豆腐方便。
Advertisement
稞米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皮,不如白米好熟,也不如之前的碎稞米好熟,需要提前泡一下。
雖然餓得很,但是看到那完整的米粒,宣煊覺得自己可以等。
将稞米洗淨泡上,又将豆子也挑揀洗淨泡上,宣慕之決定趁着這個時間出去拜訪一下鄰居,見面禮就是他們今天剩下的那包豆芽。
回到家的時候宣慕之才發現他們不光明天可以出一批豆芽,後天也是有的賣的。
之前和第一批綠豆一起浸泡的豆子,雖然不及綠豆發芽快,但是也都陸陸續續冒出了芽。再等上兩天肯定也能長到宣慕之要求的長度,至于四種豆子混在賣一起粗細長短不同,也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宣慕之拿着一包豆芽,上門拜訪,宣煊則留在家裏。
雖然說是鄰居,彼此相隔的可不近,他們所在的地方是村子的邊緣,彼此之間相隔上百米。
這位鄰居的日子顯然比他們兄弟好多了,四周的牆雖然也是籬笆牆,但是紮的結結實實的,院子裏還種着一些菜,認不出是什麽菜。關鍵是家裏居然還有幾只雞,在院子裏溜溜達達的,個頭都不小,看着就有肉。
來這裏好幾天了,別說雞和雞蛋了,就算是飽飯他也沒吃過一頓,現在看見一只活雞他都差點流下口水來。他總算能理解當初電影《甲方乙方》裏,那位吃光了全村雞的老總的心情了。
院子裏沒人,宣慕之拍打了兩下籬笆門,“有人在家麽?”
沒人應答。
宣慕之也不想将別人家看的這麽仔細,他來自于注重隐私的現代,但是這種小院對他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小菜園、兩只雞、滿院子竹篾和各種竹編的簸箕、笸籮等。院子裏還不光是有竹制品,也有各種木制品,顯然這是一位老工匠的家。
讓宣慕之眼睛冒光的是,院子裏散落着很多廢料,都是一下裁下來的木片之類的。而宣慕之正需要這些東西,好用來做谷砻。
正思忖着,屋裏出來一個人,看到自家門外站着個半大小子發呆,不知道是幹什麽的連忙詢問,“那小哥,你找誰啊?”
“老伯,我是住在附近的鄰居,過來拜訪一下。”
宣慕之說這個話,說的理直氣壯的,老者愣了一下搖頭笑了。他隔壁就只有兄弟倆,大的那個只遠遠見過,倒是小的那個和他說過幾句話。
說拜訪什麽的,哪有搬來兩年才來拜訪鄰居的?
不過老者并沒有揭穿,這年頭活着不易,更別說倆個無依無靠的孩子了。
“進來說話吧。”老者打開了門。
宣慕之笑呵呵地看着對方,先把手裏的東西送了過去。
“這……”
“這是我們種的一種蔬菜,請您嘗嘗。”
“哦哦,多謝多謝。”老者笑着接了過來。雖然他院子裏種着一些蔬菜,但是都是些普通的蔬菜,這地方蔬菜水果不算便宜,能用這個當見面禮也是有心了。“小哥有什麽事情吧?”
“不瞞您說,真的有事。”宣慕之來是有目的的,現在人家問了,他也不矯情,将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聽着倒是不算複雜,也行,我就幫你做。不過你說的這個谷砻,做出來是要做什麽用的?”
“是用來給稞米去皮的。”宣慕之不藏着掖着,谷砻的技術算不得太複雜,但是也是有很多道手續的。做這種工具出來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方便,畢竟那沉重的石碾他這小體格真是推不動。
他也不怕有人學了去,他腦子裏的比這個世界先進的東西多了去了,縱觀歷史,有時候把技術都攥在自己手裏只會讓技術滞後,甚至失傳,而将技術傳播出去,那得到的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發展。
在這種方便,宣慕之很樂意傳播一些小技術,然後尋找一種或者幾種合适的技術用來發家致富。
和老者詳談了一番,宣慕之發現對方真的是一位手藝精湛的匠人,現在他坐着的竹凳就是對方做的,坐上去穩當結實,沒有一點聲響。
“老伯,您看我給您多少工錢好?我可能還得借用一下您的工具。”宣慕之無奈地說道,他家裏出了幾個割草割稞稻的工具,其他什麽都沒有了。
“不用錢。”
“不用錢?”
回去的路上,宣慕之還暈乎乎的,之前帶過去的豆芽送人了,但是他回程的時候手裏不是空着的。不光這次請這位工匠老伯出手沒花錢,他還得到了對方送他的一張小竹凳。
至于老伯院子裏的木片,他已經厚着臉皮都要了過來,都放在背簍裏背了回來。
他和老伯談的有點久,回家後發現稞米粥都熟了。今天的粥熬得很濃,裏面都是完整的米粒。不過稞米粥很難熬得濃稠,這問題好解決,放上一些谷米一起熬,等稞米熟透的時候,谷米早就熬得軟爛濃稠了,顏色也看着好看一下。
兄弟倆也不說廢話,熱乎乎濃稠的米粥一人一大碗,桌上一碟子用鹽腌的野菜當做小菜。
其實餓的久了,光是能吃飽米粥就覺得很幸福了,濃濃的米粥滿是米香,味道好,口感也不錯。
“哥哥,沒想到谷米和稞米熬在一起還挺好吃的。”宣煊心滿意足地吃了一大碗放下了筷子。
“以後咱們不光要吃的飽,還要吃得好。哥會讓你吃上魚吃上肉的。”
“太好了,哥哥你真厲害。”
已經是十月下旬,一天比一天冷了,對他們兄弟來說是考驗也是機遇。
考驗是天氣寒冷,他們必須有足夠的糧食過冬。而且他們也需要一些厚衣服,還有被褥都需要。這些都是錢,看看土炕上鋪得厚厚的稻草,宣慕之知道有些東西已經迫在眉睫。
今天雖然賺到了錢,但是宣慕之一點都沒有放輕松,滿心惆悵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