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劉守光發威,大擺牛酒會

外有契丹,內無援軍,何解?

劉守光、元行欽、李小喜、馮道和劉雁郎蹲在平州城內,瞪着眼。

最簡單的當然是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可不甘心啊!

他們辛辛苦苦幹了一年,憑什麽像喪家犬一樣被趕走,還要把城中糧食都給契丹!

而且劉守光現在也不敢逃回幽州,他爹都能絕情的見死不救,萬一他逃回去,他爹氣還沒消,直接以逃兵把他處置了怎麽辦?

他可是被他爹劉仁恭發配到平州駐守邊關的!

可若是不逃,拿什麽抵禦馬上來的契丹兵?

靠城中的五百騎兵?

省省吧,人家一來是好幾萬人,要是有五千騎兵,還能去拼一把,五百?

人家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

劉守光、元行欽、李小喜、劉雁郎四人大眼瞪小眼,頭一次明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馮道,則瞪着大眼看着四人,等着四人拿主意。

搞生産他行,轉運糧草他也行,可打仗,他沒學過啊!

Advertisement

馮良建是明經出身,可不是武狀元!

所以五人,接着瞪眼。

就在五人一籌莫展時,劉守光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主意。

“什麽?騙?”四人看着劉守光。

“對,等契丹來了,在還沒打之前,我在平州城外擺一桌酒席,請對方主将喝酒,然後等他一來,咱們就扣下他,以他為人質,逼契丹簽訂城下之盟!”劉守光興奮的說出自己的主意。

“可是,萬一對方要不在意咱扣的這個主将怎麽辦?”馮道問道。

“契丹和咱中原不同,契丹的主将就是每個部的首領,他們在部落的權勢很大,而且他們打仗有個規矩,不敢丢了首領,要不哪怕活着逃了,被抓住也是死路一條。”劉守光解釋說。

馮道四人想了想,這主意雖然無恥了些,還是可行的。

至于無恥不無恥,兩國交戰,各使手段,這時候要再做什麽道德君子,那真是活膩歪了。

五人拍板,幹!

劉守光、元行欽和李小喜帶着兵馬出關去探查來的契丹兵數和主将,劉雁郎準備酒席,而馮道,則拿了一份絹開始寫請帖。

考慮到對方是契丹人,馮道特地寫的通俗易懂,并且把對方使勁誇了一頓,誇的如天神下凡一般。

而等劉守光回來,又帶來一個好消息,這次領頭的主将是契丹的一位王子,也是八大部落的其中一部落的族長,名叫阿缽,這位阿缽王子有點“實誠”!

于是,劉守光當即派李小喜帶着馮道新鮮出爐的請帖去見這位阿缽王子。

九月初六 晴 萬裏無雲

平州城外,一個巨大的帳篷被支起,裏面擺滿好酒好菜,甚至還放了烹制的牛。

劉守光一身盛裝的站在帳篷前,看着山口,靜靜的等待。

身後,元行欽和李小喜兩人随侍。

過了一會,山口處傳來一陣馬蹄聲,緊着着,百十多個虎背熊腰的契丹人騎着馬從外走來。

劉守光微松了一口氣,他真怕這位阿缽王子太“機靈”不來,或者帶的人太多。

契丹王子帶着随從到了帳篷前,劉守光忙迎上去,熱絡的說:

“阿缽王子能來,守光真是面上有光,牛酒之會已經備下,還請王子入席。”

牛酒之會是契丹的最高禮儀,契丹王子眼睛頓時亮了幾分,大笑着拍拍劉守光,和劉守光一起進了帳篷。

進了帳篷後,劉守光極為謙遜,特地請阿缽王子坐了主位,阿缽王子還以為這是中原待客之道,不疑有他,大大方方坐了主位。

劉守光在阿缽下首坐下,元行欽和李小喜站在劉守光身後侍衛。

而其他契丹人,則被安排在下面稍遠一點的位置。

衆人坐下後,劉守光直接拍開一壇酒,倒了一大碗,舉起碗對阿缽王子敬道:“素聞王子勇武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守光敬王子!”

阿缽王子也很給面子,“聞劉使君二公子素來豪爽,今日見了,也知名不虛傳!”

兩人幹了一碗。

下面的契丹随從不用招呼,早就抱着酒壇喝起來。

劉守光雖然脾氣性子都不好,可是捧人還是會的,尤其捧的五大三粗腦子不好的契丹人,不一會,就給這位阿缽王子灌下了大半壇。

看着帳篷裏醉意朦胧的契丹人,劉守光和元行欽李小喜對視了一眼,劉守光舉起碗,對契丹王子笑着說:“你我兩家也算為鄰,更早有盟約,突然舉兵來犯,不地道吧?”

契丹王子一噎,随及憤憤的說,“你爹每年派人到我們這邊燒牧草,把我們的牛羊都餓死了,然後逼我們簽盟約,讓我們每年給你們送馬,難道地道?”

“确實不地道,”劉守光居然不但不惱,反而點點頭,“劉仁恭就是個王八蛋!”

契丹王子愣了一下,沒想到天底下有兒子這麽罵爹的,一時居然都不知道該怎麽接了。

劉守光一口将碗裏酒喝了,然後對着契丹翻轉碗示意幹了。

契丹王子一臉懵逼的端起酒,也打算幹了,卻見劉守光眼中一狠,突然一把把手中的碗摔的粉碎。

“啪——”

元行欽和李小喜猛地竄出來,一個箭步沖到契丹王子兩側,對着契丹王子肚子就是狠狠一下。

契丹王子看着沖上來的兩人剛要呼叫,猛地被一頂,頓時疼的弓了腰。

元行欽李小喜一人一邊,夾着契丹王子就跑。

底下的契丹随從一看兩人劫持了王子,頓時大驚,拔出佩刀,就往前沖,想要搶回王子,卻不想劉守光一腳踹翻身前桌子,頓時慢了一步。

然後就聽到四周突然馬蹄聲響起,帳篷猛的掀翻,劉雁郎帶着一衆騎兵沖了進來。

“殺!”劉雁郎直接提着槍一聲怒吼。

一衆騎兵登時對着百來個殺起來。

很快,百來個契丹随從不是被殺,就是往山口處逃了。

“不用追了,正好讓那幾個随從回去報信。”劉守光叫住劉雁郎。

劉雁郎于是收兵,擁着劉守光和被逮住阿缽王子一起回城。

“成了?”正在城牆上手持弓箭嚴以待陣守城的馮道,看到元行欽手中提着的契丹王子,眼中頓時露出驚喜。

劉雁郎過來接過馮道的活,剛才他在城外埋伏,只能把守城的人手交給馮道。

馮道把手中的弓箭給劉雁郎,然後去看逮住的阿缽王子。

元行欽拿了一條繩子,把阿缽王子捆了個結實,然後和李小喜一人一邊,看着他。

劉守光和馮道找了幾個胡床,幾人一起坐在城牆上。

劉雁郎則開始把城中所有兵士和犯人都叫上城牆,每人發了武器,然後一起守城。

五人知道,最關鍵的時候來了。

抓人質不是重點,對方肯救人質才最重要,要是對方真不顧這個所謂阿缽王子的死活,那他們迎來的不是盟約,而是契丹滔天的怒火。

五個人坐在城牆上,緊張的看着城牆外。

一炷香過去……

兩炷香過去……

三柱香過去……

一個時辰過去……

突然,山口處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

劉守光蹭的一下站起來。

劉雁郎大喊一聲“弓箭準備!”

元行欽李小喜同時把刀架契丹王子脖子上。

馮道雖然沒動,袖子中的手卻開始冒汗。

就在城牆上緊張到一觸即發時,那契丹人連滾帶爬的跑到城牆下,對着城牆就開始死命的磕頭,而且是一邊哭一邊磕頭。

就像劉守光抓的不是他們首領,而是他們親爹一樣!

整個城牆氛圍頓時一松。

劉守光坐了回去。

劉雁郎手中的弓箭松下來。

元行欽李小喜也放下刀。

馮道頓時長長舒了一口氣。

劉守光看着下面哭的契丹兵,對着元行欽李小喜兩人使了個眼色。

元行欽李小喜立刻拿起刀,架着契丹王子到城牆邊,元行欽用刀抵着他脖子,李小喜則對着下面大聲喊道:

“下面的人聽着,你們阿缽王子在我們手中,快叫你們可汗來,要不我們就宰了你們王子,把你們王子剁成十八節,然後把你們王子喂狗……”

可能是李小喜罵的太狠了,也可能是兩方語言交流有點障礙,底下的契丹聽了居然吓得面無人色,立刻一邊磕頭一邊用不甚熟練的漢族哭求道:

“求你們千萬別殺我們王子,我們願意以五千匹馬贖回我們王子!”

正在喊話的的李小喜突然忘詞了。

元行欽一激動,手中的刀不小心在阿缽王子脖子上開了個口子。

劉雁郎手中的弓箭“啪”的一下掉了。

劉守光蹭的一下站起來。

馮道手一抖,也忙起來。

五千匹馬???

五人猛地轉頭看着契丹王子,就像看一塊神仙肉。

這真是神仙肉啊!

五千匹馬!!!!

五千匹馬是什麽概念?

李克用那麽好騙為啥還能稱霸一方,早年還能揍的朱溫擡不是頭,不就是因為他有騎兵麽?

當年李克用的輕騎,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這些節度使認識到騎兵的重要性,才死命的弄騎兵,尤其是朱溫,這才把李克用壓下去。

而李克用起家,騎兵是多少?

七千啊!

雖然現在各節度使手下怎麽都有不下一萬騎兵,可五千匹馬,那也是不敢想象啊!

五人呼吸都重了幾分,相互對視一眼。

立刻決定由簽盟約,改為勒索加簽盟約!

這樣的肥羊,不勒索簡直天理難容啊!

作者有話要說: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牛酒之會。

時劉守光戍平州,契丹王子率萬騎攻之,守光僞與之和,張幄幕于城外以享之,部族就席,伏甲起,擒王子入城。部族聚哭,請納馬五千以贖之,不許,契丹乞盟納賂以求之,自是十餘年不能犯塞。

感謝親們的評論和收藏~

感謝:______曾扔了1個地雷、吾道不孤扔了1個地雷 、猴哥的大胖次扔了1個地雷、青衫扔了1個火箭炮~

感謝:啾咪閣下百邪不侵x10、別有千金笑x2、閑看秋風x10、FIVE_55x20、吾道不孤、猴哥的大胖次x60、陸十二娘、我神馬也不知道x30、七月寒淵x20、暮曉x5、青衫x100、二次方x10、被豬撞過的貓x20、不知道該叫啥x100 的營養液~

謝謝大家,我會繼續努力噠~

同類推薦